资源描述
综 述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及危险废物辐射环境园林绿化森林与草地耕地与农业生态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气象与自然灾害生态文明建设五大环保行动环境保护督察环境民生实事环保投融资体制改革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管理重金属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环境法治建设环保科技与标准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信访投诉受理环保信息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保护投资环保机构能力建设环保队伍作风建设235891011111214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目录CONTENTS22017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综 述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指导支持下,重庆市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突出“建、治、管、改”,深入实施“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保护工作各项年度任务圆满完成,主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市生态文明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42017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排查工作,摸清了我市化工行业的环境基础数据和环境管理现状。全面排查造纸、焦化等“十一大”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基础状况,全面完成年度改造任务。全年完成871家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任务。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完成御临河等11条河流治理方案编制,并报市政府批复实施。深化长寿湖、玉滩湖等良好水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累计实施生态环保项目134个,保障了流域约200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快推动龙溪河、临江河等不达标水体整治,任市河水质稳定达到类。加强主城区56个湖库管理,湖库水质持续改善。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累计实施工程措施80余项,主城区31段黑臭河段基本消除黑臭现象。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完成400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3100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印发实施重庆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重庆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案,37个区县编制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调整方案,搭建统一管理、分级使用、共享直连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完成1064家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的关闭或搬迁,完成81万生猪当量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工程整改任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全面完成6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评估和4个补给区内存在化工类工业污染源的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加快推进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基本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主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船舶、码头污染专项整治,大渡口区丰收坝油品码头搬迁等最后4个船舶、码头整治工作的“硬骨头”任务全面完成,全市累计完成24个船舶、码头整治,切实保障了群众饮用水安全。5 2017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大气环境状 况空气质量2017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3天,比2016年增加2天,其中优的天数为98天,良的天数为205天;超标天数为62天,其中重度污染的天数为6天,无严重污染。20132017年重庆市空气质量状况变化趋势见图2。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年均浓度分别为45g/m3、72g/m3、12g/m3、46g/m3;一氧化碳(CO)浓度(日均浓度的第95百分位数)和臭氧(O3)浓度(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1.4mg/m3和163g/m3;其中SO2和CO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PM10、NO2和O3浓度分别超标0.29倍、0.03倍、0.15倍和0.02倍。表1 重庆市各区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g/m3)38个区县(自治县)及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见表1。其中武隆区、城口县、云阳县、酉阳县和彭水县等5个区县的六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率先实现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我市区县评价单元总数的12.5%。酸雨重庆市酸雨频率为15.3%,降水pH值范围为3.698.55,年均值为5.59。区县名称综合质量指数PM10SO2NO2PM2.5O3CO(mg/m3)万州区4.40 67 10 33 46 122 1.5黔江区3.50 47 14 20 36 120 1.3涪陵区4.67 71 18 38 44 128 1.4渝中区5.30 72 11 59 44 152 1.6大渡口区5.18 75 11 51 46 151 1.6江北区4.62 63 11 42 39 165 1.4沙坪坝区4.97 72 12 42 45 168 1.4九龙坡区4.70 68 10 40 43 156 1.4南岸区4.73 70 11 40 44 155 1.3北碚区4.63 64 12 36 42 164 1.6渝北区4.75 62 12 45 42 159 1.4巴南区4.90 73 13 41 43 162 1.5长寿区4.72 70 21 27 50 150 1.3江津区5.59 89 19 41 52 174 1.6合川区5.17 76 24 30 57 152 1.4永川区4.70 72 19 26 53 135 1.4南川区4.85 69 34 30 50 122 1.4綦江区4.77 74 21 27 51 148 1.2大足区4.69 73 19 18 55 159 1.3璧山区5.68 84 31 37 60 156 1.4铜梁区4.77 76 21 25 53 132 1.5优良天数( 天 )优良天数PM2.5浓度重污染天数( 天 )PM2.5年均浓度(g/m3);重污染天数(天)图2 20132017年重庆市空气质量状况变化趋势24620629230130362017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实施“四控两增”工程措施,全面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目标任务,在20132017年度的国家“大气十条”实施情况整体考核中等级为优秀。交通污染控制。2017年,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565.43万辆(汽车371.06万辆),较2016年增长11.3%(汽车增长13.1%)。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全市共淘汰黄标车2.88万辆、老旧车3.55万辆。加强新车环保监管,组织开展新车环保信息公开检查。加强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质量控制,全年检测机动车130.9万辆,初检合格率86.8%;抽检检验机措施与行动潼南区4.44 66 17 22 50 142 1.4荣昌区5.04 76 17 23 60 156 1.6开州区4.21 66 10 32 38 137 1.4梁平区4.06 65 11 23 40 129 1.7武隆区4.11 63 22 31 35 114 1.4城口县3.22 48 14 15 30 105 1.6丰都县4.57 68 12 35 49 116 1.6垫江县4.41 61 12 27 51 131 1.5忠县3.94 57 8 24 45 122 1.4云阳县3.61 51 8 25 35 129 1.3奉节县4.20 61 10 34 39 132 1.5巫山县4.07 59 12 31 41 121 1.3巫溪县3.95 65 11 19 42 109 1.9石柱县3.63 53 11 20 37 120 1.5秀山县3.54 54 13 15 39 129 1.0酉阳县3.32 48 12 18 34 105 1.4彭水县3.29 41 17 21 31 105 1.4万盛经开区5.13 74 34 33 53 132 1.4两江新区4.99 66 10 49 42 169 1.6注:国家二级标准(GB3095-2012):SO2年日均值60g/m3,NO2年日均值40g/m3,PM10年日均值70g/m3,PM2.5年日均值35g/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160g/m3,CO 24小时平均值4mg/m3。构30余家,查处违法行为4起,处罚金额90余万元。路检机动车19.1万辆次、遥测10.4万辆次,查处黄标车和货车闯禁19万余辆次,冒黑烟车、超标车2.7万辆次。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财政补贴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1万余辆。完成8个码头岸电改造试点项目、330艘船舶重油使用设施拆除。加强储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日常监管。全面执行国五标准车用柴油、汽油,严厉打击流通领域销售和使用不合格油品。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监管,全市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近4000平方公里。工业污染控制。关闭拉法基南山工厂、川东化工厂、重庆南桐电厂、方盛电厂等大气污染企业,主城片区绕城高速以内全面关闭烧结砖瓦窑。完成93家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对2016年完成治理的168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抽查和指导。关闭烧结砖瓦窑57家,完成重点区域217家烧结砖瓦企业整治。组织重庆市31家水泥企业和541家烧结砖瓦企业开展错峰生产。加快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162万千瓦改造。完成废气扰民企业深度治理38家,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24.09蒸吨。扬尘污染控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控尘十项强制规定”,检查建筑工程项目 9768 个次,督促整改尘污染问题 4402 条,立案处罚85件。巩固和创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410个。加大清扫保洁机具投入和作业频次,建成区道路机扫率保持85%以上。7 2017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巩固和创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410条。主城区近4000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全面执行密闭运输,严格执行“定工地、定线路、定渣场”三定规定。生活污染控制。完成餐饮业油烟治理400家、机关及事业单位食堂油烟治理100家。加大对露天焚烧秸秆、焚烧垃圾、露天烧烤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查处纠正违法行为7000余起,及时处置生态环境部卫星通报的焚烧火点。印发关于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巩固和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区县巩固2765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新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88.4平方公里。增强监管能力。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百日攻坚、夏季臭氧污染控制、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利剑”执法等专项行动。签订深化川渝地区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议书,编制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和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印发重庆市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成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综合分析平台,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发出空气污染预警11次,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26架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62日次,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增强科研分析能力。持续开展颗粒物、臭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来源解析及控制对策等研究,为大气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82017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表2 各区县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分贝)2017年,重庆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5分贝,同比下降0.3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6.0分贝,同比下降0.1分贝。26个区及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3.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6.3分贝;12个县(自治县)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5.7分贝。各区县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见表2。声环境状 况措施与行动推进宁静行动,强化噪声监督管理。改造低噪声路面7.3万平方米,建设道路隔声屏2850米,建设道路降噪绿化带15万平方米,强化夜间作业审核,对群众投诉反映强烈的建筑工地实行现场勘验和夜间作业限批。环保、公安、城管等8部门联合开展环境噪声专项整治。2017年环保部门受理噪声污染投诉34412件,同比上升34.1%。2017年,完成14个工业噪声源和3个社会生活噪声源限期治理或关停搬迁,完成43个扰民固定设备噪声源整治。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34个,累计415个,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72.95平方公里,累计1300.47平方公里,主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0.6%。区县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区县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万州区52.4 67.6铜梁区55.1 65.6黔江区55.4 65.0潼南区51.8 61.2涪陵区56.0 68.0荣昌区52.2 62.7渝中区54.0 69.3开州区54.1 65.1大渡口区53.7 66.9梁平区54.8 65.7江北区53.5 66.4武隆区53.8 67.9沙坪坝区52.3 67.0城口县53.8 68.2九龙坡区54.6 66.0丰都县55.7 66.1南岸区53.7 66.8垫江县55.7 68.1北碚区50.1 66.6忠县55.3 68.2渝北区53.1 66.6云阳县52.3 65.6巴南区53.5 64.8奉节县58.4 69.8长寿区52.4 67.4巫山县55.8 66.5江津区53.4 65.1巫溪县51.0 64.5合川区53.9 66.5石柱县53.7 61.1永川区57.3 67.0秀山县53.3 64.2南川区53.6 64.7酉阳县58.7 64.6綦江区59.4 68.4彭水县54.0 66.3大足区53.8 65.2万盛经开区53.8 65.8璧山区54.5 66.3两江新区53.7 66.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