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140.10 CCS B35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 43/T 29732024 汝城白毛茶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Rucheng Baimaocha 2024-05-13 发布 2024-07-13 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3/T 29732024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产地 环境.1 5 茶园 建设.2 6 种苗 要求.3 7 茶苗 定植.3 8 茶园 培管.4 9 病 虫害 防治.6 10 档案 管理.7 附录A(资 料性)茶园 主要 病虫 害的 防治适 期 与推 荐使 用的 药剂.8 附录B(资 料性)农业 投入 品档 案登 记表.9 附录C(资 料性)茶园 生产 农事 操作 档案.10 DB 43/T 2973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 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 草规 则的 规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 涉及 专利。本 文件的 发布 机构 不承 担识 别专 利的 责任。本文件 由湖 南省 农业 农村 厅提 出。本文件 由湖 南省 农业 标准 化技 术委 员会 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郴 州市 农业 科学 研究 所、湖南省 现代 茶叶 产业 技术 体系 湘南(郴 州)试验站、湖南 农 业大 学、湖南 木草 人茶 业股 份有 限公 司、湖 南九 龙江 国家 森林 公园 管理 处、汝城 县农 业 农村 局、汝城县农 业产 业化 促进 会、郴州 市茶 叶协 会、湖南胤 实信 息咨 询有 限公 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周 玲红、刘 伟、沈程文、李勇、胡 秋龙、谭吉 慧、樊吉 君、缪有成、徐春 雄、李志国、肖 雪峰、邹 凯、孙小 军、钟杰、吴 笑雨。DB 43/T 29732024 III 引 言 汝城白 毛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var.pabilimba Chang)是 我国 珍贵 的茶 树种 质资源,湖南四 大珍 稀野 生茶 树品 种之 一,1987 年被 湖南省 审(认)定为 省级 有性 系地 方良 种。汝城产 茶,源起宋 代,盛于 明清。汝 城县 志 记载,“西山、九 龙、后溪 出茗 苑”,以九 龙野 生大 叶茶 最 佳,因 其芽头硕壮、茸 毛满 披,故取 名曰 汝城 白毛 茶。汝城白 毛茶 制茶 品质 优异,其 产品 多次 荣获 国内外 金奖,在2016 年、2021 年先 后认 证为 国家 地理 标志 证 明商标 和农 产品 地理 标志 登记 产品(AGI03382),被 誉 为“绿色仙丹,茶 中明 珠”。为规 范汝 城白 毛茶 的 栽培种 植技 术,提高 汝城 白毛 茶的 产量 和质 量,促 进汝 城白毛茶产 业高 质量发 展,特制 定本 文件。DB 43/T 29732024 1 汝城白毛茶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汝 城白 毛茶 栽培 的产 地环 境、茶园建 设、种苗 要求、茶 苗定 植、茶 园培 管、病虫 害防治和档 案管 理。本文件 适用 于汝 城白 毛茶 的栽 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 规范 性引 用而 构成本 文件 必不 可少 的条 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文 件,仅 该 日期 对应 的版 本适 用于 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 引用 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准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标准 GB/T 8321(所 有部 分)农 药合 理使 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 种苗 GB 13735 聚 乙烯 吹塑 农用 地面 覆盖 薄膜 NY/T 391 绿色 食品 产地 环境 质量 NY/T 394 绿色 食品 肥料 使用 准则 NY/T 1224 农用 塑料 薄膜 安全 使用 控制 技 术规范 NY/T 5018 茶叶 生产 技术 规程 NY/T 5197 有 机茶 生产 技术 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本文件 没有 需要 界定 的术 语和 定义。4 产地环 境 产地 郴 州 市汝 城县 所辖 三江 口镇、大 坪镇、热 水镇、卢阳 镇、土桥 镇、井 坡镇、泉水 镇、集益 乡、濠头乡、暖 水镇、南洞 乡、延 寿乡、文 明乡、马 桥镇、大坪 林场、暖水 林场、益 将林 场、九 龙江公 园管 理处共计18 个乡 镇(林 场、管 理处)226 个行 政村(社区)。地理 坐标 为东 经 11336071135956,北纬 251838255319。环境 4.2.1 总体要 求 应符合NY/T 391 的要 求。DB 43/T 29732024 2 4.2.2 空气质 量 应符合NY/T 391 的要 求。4.2.3 土壤 新建茶 园宜 选择 平地或 坡度 25 以 内的 山 地,土 壤为 红黄 壤、紫 色土、棕 色森 林土、冲积土,pH值4.5 6.0,土 层厚 度宜1 m 以上,土 质结 构良好,无 污染,有 机质 含量 1.0%。4.2.4 水质 茶园灌 溉水 质量 应符 合GB 5084 的要 求。5 茶园建 设 园地选 择 5.1.1 茶园周 边及 上风 口(或河 流上 游)不能 有污 染源,远离 城市、工 厂、居 民区,空 气质 量 符合GB 3095 中规 定的 二类 区要 求。5.1.2 茶园种 植地 区与 常规 农业 区之 间宜 有50 m 100 m 宽 度的 隔离 带,或者 以山、河 流、湖泊、自然植被 等作 物作 天然 屏障,茶 园上 风口 营造 防护林。茶园规 划 5.2.1 道路 根据园 地规 模设 置主 干道、支 道与 步行 道、环山道,主 干道 宽5 m 6 m,支 道宽 3 m4 m,在 茶行与支 道之 间,设置 步行 道,一般 路宽2 m3 m,环 山道 路宽1.5 m。坡 度不 超过25,弯 道半 径不小于6 m。茶 园道 路纵 横相 通,便于 机械 化 作业。5.2.2 梯壁构 筑 石砌梯 壁,倾斜 度在70 以 内;心土 夯筑 梯 壁,倾 斜度在60 以 下。梯埂 应夯 实,高 出梯田 10 cm,宽度25 cm 30 cm。梯 级外 高内 低,梯内 应建 立 排水 沟。5.2.3 排灌设 施 宜以有 利于 供水、灌 水、排水、蓄 水、防洪 和水土 保持 等为 原则 进行 建设,要 求如 下:供水沟、供 水管 与山 塘、水库 或抽 水、蓄水 站连接;灌水系 统宜 规划 以滴 灌、喷灌 等;排水沟 设在 茶园 低洼 处和 道路 两侧,防 洪沟 设在茶 园上 方与 山林 陡坡 交界 处;每隔5 m 8 m 规划 设置 一个 低于 沟面 5 cm10 cm 的 梯级 小土 坝,一般 规划 在茶 行上方;排蓄水 沟深 在50 cm 80 cm,宽 40 cm60 cm 之间,规 划要 纵横 有序,大 小相 通;根据茶 园面 积大 小设 立蓄 水池,以 每公 顷茶 园设置1 个,蓄水 10 m320 m3为 宜,规划在 路 边或近供 水处。园地开 垦 5.3.1 初垦 5.3.1.1 茶园应 根据 地形、地 貌和 原有 植被 情况 合理 规划。DB 43/T 29732024 3 5.3.1.2 平地和 坡度 小于15 的 坡地 应等 高开 垦或 等高 条 栽;山地 坡度 在15 25 的坡 地,应建 立等高梯 级茶 园。5.3.1.3 初垦时 间以6 8 月 为宜,清理 地面 杂草、树木、乱 石、土 堆等,保留 大树、名贵 树、观赏 价值高和 经济 效益 好的 树种,初 垦深 度60 cm 以上,并除 尽杂 草、树根、宿 根等。5.3.2 复垦 在种植 前进 行复 垦,进一 步清 杂,复垦 深度60 cm。5.3.3 施底肥 5.3.3.1 时间 茶苗种 植前1 3 个 月。5.3.3.2 种类和 数量 以有机 肥为 主配 合施 适量 无机 肥。每 667 m2一次性 施入 农家 有机 肥、厩肥、秸 秆、绿肥、土杂 肥等1000 kg 2500 kg;配施 茶树 专用 肥 50 kg 65 kg(宜 采用 N-P2O5-K2O-MgO 为18-8-12-2 或类似 配比)。5.3.3.3 肥料要 求 绿色茶园 及有 机茶 园肥 料的 使用 应分 别符 合NY/T 394、NY/T 5018、NY/T 5197 以及 相应 认证标 准的相关 规定,农 家肥 施用 前应 经渥(沤)堆 等无害 化处 理。5.3.3.4 方法 沟深50 cm 60 cm,肥 土拌 匀,施肥 后应 及时 覆 土。6 种苗要 求 应符合GB 11767 的 要求,宜 选用 级 及以上 苗 木。7 茶苗定 植 起垄及 茶行 布置 7.1.1 起垄 垄面宽60 cm80 cm,高20 cm 25 cm。7.1.2 茶行布 置 茶行布 置采 用单 行双 株或 双行 单株 品字 形种 植,要 求如 下:采用单 行双 株种 植时,行 距1.5 m,丛 距 0.35 m;采用双 行单 株品 字形 种植 时,大行 距1.8 m,小行 距0.35 m,丛距 0.35 m。覆膜 7.2.1 薄膜选 择 宜选用 银灰 双色 地膜,宽 度为0.8 m 1.0 m,厚度 为0.01 mm 0.03 mm,符 合 GB 13735 的要 求。DB 43/T 29732024 4 7.2.2 覆膜方 法 在 种 植垄 内土 壤湿 润时 铺膜,将薄 膜平 铺于种 植 行,银 色面 朝外,膜四 周覆 土固 定。薄 膜安 装 按NY/T 1224 的规 定执 行。打孔 采用直 径为0.10 m 打孔 器,按种 植规 格在膜 上 打孔 设种 植穴,打 孔深 度 0.15 m 0.20 m。定植 将茶苗 放置 于种 植穴 内,若每 穴种 植2 株,要求茶 苗不 重叠,间 隔2 cm3 cm。茶 苗 根部不 能直接 接 触底 肥,覆土 至茶 苗根 颈部,开 孔处 薄膜 口 边缘 用土 覆盖 好,将茶 苗周 围土 壤适 当踩 紧,浇足 定根水,每 穴浇 水2 kg 5 kg,确 保浇 透。8 茶园培 管 耕作 8.1.1 幼龄茶 园 8.1.1.1 培土 在当年5 月底 之前 培土 1 次2 次,并 除草保 苗,结合 施速 效肥;9 月下 旬至 11 月 底前 进行一 次培土除草,并 结合 施基 肥。幼龄 茶园 宜多 次培 土除草。8.1.1.2 夏季遮 荫 垄上搭 置遮 荫率 为80%的 黑色 遮阳 网支 棚,也 可 铺 草 覆盖,茶 行间 种绿 肥。8.1.1.3 补苗 选择在 当年10 月上 旬至 翌年 2 月 底之 前。8.1.2 成龄茶 园 8.1.2.1 中耕除 草 在5 月中 旬至 6 月下 旬进 行一 次中 耕除 草,中耕深 度15 cm 20 cm。8.1.2.2 茶园冬 培 宜在11 月底 前完 成,包括 深耕 翻土、疏 枝 清园、施基 肥。施肥 8.2.1 肥料要 求 同5.3.3.3。8.2.2 基肥 8.2.2.1 幼龄茶 园 DB 43/T 29732024 5 揭膜前 每 667 m2施用 茶树 专用 肥 6 kg 8 kg(N-P2O5-K2O-MgO 为18-8-12-2 或类 似配 比)。揭 膜后每667 m2施 用菜 籽饼 肥或 商品 有机肥 100 kg150 kg,配 施茶 树专 用肥 25 kg 50 kg(N-P2O5-K2O-MgO为18-8-12-2 或类 似配 比)。8.2.2.2 成龄茶 园 每 667 m2施用 菜籽 饼肥200 kg 300 kg 或 农家肥1500 kg 2500 kg,配 施茶 树专 用肥50 kg 75 kg(N-P2O5-K2O-MgO 为18-8-12-2 或类 似配比)。8.2.3 追肥 8.2.3.1 幼龄茶 园 揭膜前 每 667 m2施用 茶树 专用 肥 6 kg 8 kg(N-P2O5-K2O-MgO 为18-8-12-2 或类 似配 比)。揭 膜后每667 m2施 用茶 树专 用肥 20 kg 30 kg(N-P2O5-K2O-MgO 为18-8-12-2 或 类似 配比)。8.2.3.2 成龄茶 园 采用浅 耕施 肥,每667 m2施用 菜籽 饼肥 或商品 有 机肥150 kg200 kg,配 施茶 树专 用肥40 kg 50 kg(N-P2O5-K2O-MgO 为18-8-12-2 或 类似配 比)。8.2.4 施肥方 法 基肥宜 在10 月11 月 结合 茶园 深耕 进行,开沟深 度 20 cm30 cm。追肥 应在 每季 茶萌 发前施,春夏秋三 次追 肥数 量比 例为4:3:3,采 用沟 施或 穴 施,深度 10 cm 15 cm。幼龄 茶园 揭膜前 施 肥均 采用 穴施。水分管 理 8.3.1 涵养水 源 坡地茶 园开 横沟 拦蓄 地面 降水,减 少土 地面 径流,铺草 保水,及 时除 草和 退出 间作 物,深翻改 土和增加客 土,修建 梯园,植 树造 林以 涵养 水 源。8.3.2 灌溉 在干旱 无雨 季节,可 以按 每7 d10 d 灌水1 次,每 次灌水 800 m3/hm21000 m3/hm2。灌 溉方式 有浇灌、沟灌、喷 灌和 滴灌 等。8.3.3 排水 大雨、暴雨 时应 及时 排水。茶树修 剪 8.4.1 幼龄茶 园定 型修 剪 8.4.1.1 修剪时 间为11 月至 翌年 2 月。8.4.1.2 第一次 定型 修剪 于定 植时 离地 面15 cm,剪去 主 枝;第二 次定 型修 剪于 移栽 后第 2 年苗高 达40 cm 以 上时 进行,剪 口离 地高度30 cm;第三次 定型 修剪 于第 二次 定型 修剪 后一 年进 行,离 地高 度约45 cm。以 后修 剪每 年提 高 10 cm 15 cm,最 终 形成 树高70 cm 80 cm,树 幅 120 cm130 cm。8.4.2 成龄茶 园整 型修 剪 DB 43/T 29732024 6 8.4.2.1 轻修剪 宜在春 茶后 或秋 茶末 修剪 一次,剪 去树 冠表 层5 cm 10 cm,下 次在 上次 剪口 上提 高3 cm5 cm。8.4.2.2 深修剪 对发芽 瘦小、对 夹叶 多的 茶树 一般 剪去 树冠 15 cm 20 cm 的 鸡爪 枝以 复壮 树势,宜在 春茶后 进 行。8.4.3 低产衰 老茶 园更 新修 剪 8.4.3.1 重修剪 离地面 高度40 cm 左 右剪 去上 部主 要骨 干枝。修剪 后待 第二 年新 梢长 大于20 cm,新 梢基 部5 cm左右半 木质 化时,在剪 口上 提高 5 cm 10 cm 进行 定型 修剪。一般 在春 芽萌 动 前期 或春 茶即将 结束 时进行。8.4.3.2 台刈 一般在 春芽 萌动 前期 或春 茶即 将结 束时 进行,要求 如下:用手锯 或台 刈剪 离地 面3 cm 5 cm 剪去 上部 全部枝 叶;台刈后 待新 枝抽 发后 应进 行疏 枝,保留5 枝8 枝,在次 年春 茶后 离地30 cm35 cm 进行定型修剪;台刈后 及时 喷一 次石 硫合 剂或 波尔 多液 清园 消毒,并深 翻重 施有 机肥。鲜叶采 摘 8.5.1 遵循采 养结 合、量质兼 顾和 因园、因 树制宜 的原则,按 标准 适时分 批采 摘,并根 据加工 茶类 的鲜叶原 料要 求进 行采 摘。8.5.2 手工采 茶宜 采用 提手 采,保持 芽叶 完整、新 鲜、匀 净,不夹 带鳞 片、茶果 与老 枝叶。8.5.3 发芽整 齐,生长 势强,采 摘面 平整 的茶 园提 倡机采。采 茶机 应使 用电 动或 无铅 汽油 采茶 机。8.5.4 鲜叶储 运应 采用 清洁、通气 性良 好的 专用工 具,采 下的 鲜叶 应及时 运送 到茶 厂进 行加工,贮 存过程中 应轻 放、轻压、轻 翻。9 病虫害 防治 防治原 则 预 防 为主、综合 防治,优先 应用 农业 防治、生 物 防治、物理 防治,强化 采剪、耕作、施肥 等 农艺 措施的综 合运 用,尽量 少用 或不 用化 学防 治方 法,认 证产 品应 符合 相应 的要 求。防治措 施 9.2.1 农业防 治 9.2.1.1 分批、多轮、及 时采摘,控 制危 害嫩 芽叶的 病虫如 茶饼 病、茶白星 病、茶小 绿叶 蝉、蚜 虫和茶橙瘿 螨等 的食 物源。9.2.1.2 适时中 耕除 草,合理 施肥、修 剪、疏枝 清园。9.2.2 物理防 治 9.2.2.1 采用人 工捕 杀,减轻 茶毛 虫、茶蚕、茶 尺蠖、蓑蛾 类等 害虫 危害。DB 43/T 29732024 7 9.2.2.2 利用害 虫的 趋性,进 行灯 光诱 杀、色板 诱杀 或性激 素诱 杀。9.2.3 生物防 治 9.2.3.1 保护和 利用 草蛉、瓢 虫、蜘蛛、捕 食螨、寄 生蜂等 有益 生物。9.2.3.2 有条件 地使 用生 物源 农药,如 微生 物源 农药、植物 源农 药和 动物 源农 药。9.2.4 化学防 治 9.2.4.1 有 限 制地 使用 高效、低毒、低 残留 化学 农药,按 GB/T 8321(所有 部分)的要 求选 择和 施用 农药(有 机茶 园禁 施化 学农 药)。9.2.4.2 汝城白 毛茶 茶园 主要 病虫 害的 防治 适期 与推 荐用药 参见 附录A。9.2.4.3 采用一 药多 治或 农药 的合 理混 用、轮用,防 止病虫 的抗 药性。9.2.4.4 采用低 容量 喷雾,注 意喷 药质 量,控制 农药 对天敌 的伤 害和 对环 境的 污染。10 档案管 理 建立农 业投 入品 档案,包 括农 药、有机 肥、复合肥 等投 入品 采购、出入 库、使用 档案,包括投 入品名称、来源、使用 日期、使用 方法、使用 量、使用 人、防 治对 象等 信息。农业 投入 品 档案登 记表 参见附录B。建立农 事操 作档 案,包 括植 保措 施、土肥管 理、修 剪、采摘 等信息。农 事操 作档 案参见 附录 C。档案记 录应 准确、完 整、清晰,专 人负 责,并保存2 年以 上。DB 43/T 29732024 8 A A 附录A(资料 性)茶园主 要病 虫害 的防 治适 期与 推荐 使用 的药 剂 表A.1 给出 了茶 园主 要病 虫害 的防 治适 期与推 荐 使用 的药 剂。表A.1 茶园 主要 病虫 害的 防治 适期 与推 荐使 用的药 剂 病虫害名称 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农药 茶小绿叶蝉 5 月6 月,8 月9 月若虫盛发期,百叶虫口:夏茶5 头6 头、秋茶10 头时施药防治 生物农药:苦参碱、藜芦根茎提取物、印楝素、白僵菌;化学农药:虫螨腈、噻虫嗪、噻嗪酮、茚虫威、吡虫啉、啶虫脒。茶蚜虫 发生高峰期前,时间为4 月上旬,9 月上旬 生物农药:除虫菊素、苦参碱、藜芦根茎提取物;化学农药:溴氰菊酯。茶角胸叶甲 在4 月下旬至6 月下旬成虫发生盛期防治 生物农药:白僵菌、苦参碱、鱼藤酮;化学农药:联苯菊酯。茶毛虫 一般在5 月6 月中旬,8 月9 月。幼虫3 龄前施药 生物农药:印楝素、苦参碱、苏云金杆菌;化学农药:联苯菊酯、溴氰菊酯。茶尺蠖 年发生代数多,以第3 代、第4 代、第5 代(6月8 月下旬)发生严重,每平方米幼虫数7头即应防治 生物农药:苦参碱、苦皮藤素、短稳杆菌、茶核苏云菌;化学农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黒刺粉虱 发生高峰期前,时间为5 月中、下旬至10 月上旬 化学农药:联苯噻虫嗪、联苯菊酯、溴氰菊酯;矿物源农药:石硫合剂。茶橙瘿螨 发生高峰期前,时间为5 月中旬至6 月上旬,8月下旬至9 月上旬 矿物源农药:石硫合剂(霜降前后使用)、矿物油。茶炭疽病 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在新梢(芽)叶期喷雾防治 化学农药:百菌清、吡唑醚菌酯。茶饼病 4 月5 月、9 月10 月发病初期 生物农药:申嗪霉素、多抗霉素;化学农药:吡唑醚菌酯、甲基托布津;矿物源农药: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DB 43/T 29732024 9 B B 附录B(资料 性)农业投 入品 档案 登记 表 表B.1、B.2给出 了农 业投 入品 档案 登记 表,包括B.1农业 投入 品出(入)库登 记表、B.2农业投 入品使用登 记表。表B.1 农业 投入 品出(入)库 登记 表 序号 采购日期 产品名称 生产企业 规格 数量 经办人 领货日期 领货数量 领货人 表B.2 农业 投入 品使 用登 记表 序号 使用日期 产品名称 来源 使用方法 使用量 使用人 备注 DB 43/T 29732024 10 C C 附录C(资料 性)茶园生 产农 事操 作档 案 根据表C.1 进行 茶园 生产 农事 操作 记录。表C.1 茶园 生产 农事 操作 档案 茶园名称 面积 序号 操作日期 操作内容 操作方法 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