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DB43/T 2964-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DB43/T 2964-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DB43/T 2964-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DB43/T 2964-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DB43/T 2964-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DB43/T 2964-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 CCS B30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 43/T 29642024 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organic cultivation of green asparagus in greenhouse 2024-05-13 发布 2024-07-13 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3/T 2964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本 条件.1 5 育苗 技术.2 6 整地 作畦.3 7 移栽 定植.3 8 大棚 管理.3 9 主要 病虫 草害 防治.4 10 采收.5 11 生产 档案.5 附录A(规 范性)芦笋 有机 栽培 允许 使用的 土 壤培 肥和 改良 物质.6 附录B(规 范性)芦笋 有机 栽培 主要 病害生 物 防治 方法.8 附录C(规 范性)芦笋 有机 栽培 主要 虫害生 物 防治 方法.9 附录D(资 料性)芦笋 生产 记录.10 参考文 献.11 DB 43/T 2964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 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 草规 则的 规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 涉及 专利。本 文件的 发布 机构 不承 担识 别专 利的 责任。本文件 由湖 南省 农业 农村 厅提 出。本文件 由湖 南省 农业 标准 技术 化委 员会 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湖 南省 蔬菜 研究 所、湖南 鹏田农 业科 技有 限公 司、湖 南正 航农 业科 技 发展有 限责任公司、双 峰优 品生 态农 业有 限公 司、湖南 省农业 科学 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谭亮 萍、彭小 军、李培、周继 新、彭新 朝、阮万 辉、周池、王 培。DB 43/T 29642024 1 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大 棚绿 芦笋 有机 栽培 的基 本条 件、育 苗技 术、整地 作畦、移栽 定植、大 棚 管理、病虫草害防 治、采收、生 产档 案等 技术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大 棚绿 芦笋 有机 栽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 规范 性引 用而 构成本 文件 必不 可少 的条 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文 件,仅 该 日期 对应 的版 本适 用于 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 引用 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准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标准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 地土 壤污 染风 险管控 标准(试 行)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绿芦笋 green asparagus 自然光 照条 件下 生长 出的 绿色 芦笋。有机栽 培 organic cultivationz 生 产 中不 使用 化学 合成 的肥 料、农药、生 长调 节 剂,也不 采用 基因 工程 获得 的生 物及 其产 物,而是遵循自 然规 律和 生态 学原 理,采取 农业、物 理和生 物的 方法 来培 肥土 壤、防治 病虫 草害,以 获得 有机 认证产品 的栽 培方 式。转换期 conversion period 从开始 实施 有机 生产 至生 产单 元和 产品 获得 有机产 品认 证之 间的 时段。缓冲带 buffer zone 在有 机和常规地 块之间有目 的设置的、可明确界 定的用来限 制或阻挡邻 近田块的禁 用物质漂 移的过渡区 域。非化学 农业 生产 方式 non-chemical agricultural mode of production 生产中 不使 用农 药、化肥、生 长调 节剂 等化 学合成 物质 的农 业生 产方 式。4 基本条 件 DB 43/T 29642024 2 产地环 境要 求 有机产 品生 产需 要在 适宜 的环 境条 件下 进行,生产 基地 应远 离城 区、工矿 区、交通 主干 线、工业 污染源、生活 垃圾 场等,并 宜持 续改 进产 地环 境。产地环 境的 空气 质量 应符 合 GB 3095 的规 定,灌 溉水 质应 符合 GB 5084 的规 定,土壤 应 符合 GB 15618 的规 定。转换期 常规栽 培转 换为 有机 栽培 的转 换期 为3 年。新 开 荒的、长期 撂荒 的、一直 按非 化学 农业生 产 方式 耕作的或 有直 接证 据表 明多 年来 未使 用禁 用化 学物质 的土 地至 少有1 年的 转换 期。缓冲带 有机 绿芦笋种植 区与常规农 田区之间应 设缓冲带,缓冲带宜 为山、河流、湖泊,自 然植被宜 大于 10 m。若 缓冲 带有 种植 的作 物,应按 有机 方式 栽 培,但收 获的 产品 只能 按常 规产 品出 售。基础设 施建 造 应进行 总体 规划,依 据地 形设 计道 路、排灌 水沟渠、供水、供 电线 路、大棚 排列 规格,便于机 械化作业和 通风、采 光不 受限 制。大棚 大棚宜 南北 走向 建造,单 体大 棚宽6 m8 m,顶高 不低 于 3 m,肩 高不 低于 1.8 m。连体大 棚 单棚宽 6 m 或 8 m 为宜,肩 高不 低于 2 m,多 连 体大棚 应设 天窗 散热。大 棚长 度可 依据 地形 确定,最长 不超过50 m。大 棚所 有通 风处 安装0.55 mm 0.7 mm 网孔 防虫 网。排水沟 基地四 周开 挖一 条宽 70 cm、深 80 cm 的U 形排 水 沟。单 体大 棚或 连体 大棚 之间 开挖 一条宽 70 cm、深50 cm 的U 形排 水沟。供水供 电 大棚内 采用 管道 供水,并 设置 滴灌 系统。供 电采用 地下 塑管 布线,供 施肥、喷 药用 电。5 育苗技 术 品种与 种子 选择 选用抗 病、优质、高产、抗逆 性强、适应 性广、商品 性较 好的 杂交 一代 种子。种子 纯度 不 小于99%,净度不 小于97%,发 芽率 不小 于85%,含水量 不 大于8%。浸种催 芽 晒种2 d,用55 的 温水 浸种10 min15 min,再用 常温 清水 浸种48 h,期 间搓 洗3 次5 次。种子吸 胀后 置于25 28 条件 下保 湿催 芽,待50%种子 露白 即可 播种。播种育 苗 将 草 炭和 沙壤 土按 体积比7:3 混匀 制成 育苗营 养 土,每 1 m3育苗 营养 土加 入腐 殖酸 水溶肥 1.5 kg。DB 43/T 29642024 3 将育苗 营养 土装 入规 格为 8 cm8 cm 或10 cm10 cm 营养 钵,钵口 留 2 cm 高 的空 间,紧 凑 摆放在苗床 上。播种前 将钵 内营 养土 戳一 个直 径 1.5 cm 2 cm、深 2 cm 左右 小孔,每 个小 孔播 种1 粒已催 芽 的种子,均 匀撒 一层 厚度 为2 cm 的营 养土 填平播 种 孔,浇透 水,覆盖 农膜 保湿 增温,出 苗后 揭 除农 膜。苗期管 理 5.4.1 温度管 理 苗床温 度白 天控 制在25 28,夜间 15 18。当苗 床温 度达 到30 时,应及 时 通风降温。5.4.2 水分管 理 出苗后 注意 每天 或隔 天浇 水,随后 根据 天气、苗床 干湿 情况 决定 浇水 次数。5.4.3 养分管 理 出苗后 待幼 苗长 至6 cm 10 cm 高 时,宜追施 0.2%腐殖 酸水 溶肥1 次,随后 每隔10 d 15 d 施0.3%腐殖 酸水 溶肥 1 次。6 整地作 畦 挖施肥 定植 沟 在经过 深翻 整平 的地 面上,沿 南北 方向 挖定 植沟,沟距 1.4 m,沟宽40 cm,沟 深 40 cm 50 cm。施肥填 沟 每667 m2撒 施充 分发 酵后 的农 家有 机肥5 t6 t 或 饼肥300 kg 500 kg 于沟 内,然后将 土 回填起垄。作畦规 格 6 m 宽大 棚整4 畦,8 m 宽大 棚整 5 畦。畦宽 80 cm、畦高10 cm。7 移栽定 植 定植时 间 苗龄 60 d 70 d 即可 移栽 定植。大棚 种植 可 在3 月 上中 旬移 栽定 植,也可在9 月中 下旬 移栽定 植。定植密 度 定植株 距30 cm,行 距 140 cm。定植方 法 每隔30 cm 用打 孔器 打深 度为10 cm12 cm 定植 穴。栽后 压紧 拥兜 土,浇足 定根 水。8 大棚管 理 DB 43/T 29642024 4 温度管 理 高温高 湿季 节宜 拆除 大棚 两侧 裙膜,并将 边 膜用摇 膜杆 摇至1.6 m 高左 右,形 成“伞”状 结 构。高温高湿 季节 结束 后重 新覆 盖裙 膜,10 月中 下旬 气 温降 低至25 以 下时,将 摇膜 杆及 时 放下。水分管 理 根据芦 笋田 间土 壤干 湿情 况适 时适 量进 行水 分灌溉,宜 采用 滴灌 设施。养分管 理 8.3.1 肥料种 类 芦笋有 机栽 培所 用肥 料种 类应 符合 附录A 的 规定。8.3.2 追肥 幼苗定 植20 d 后每667 m2追施 腐殖 酸水 溶肥15 kg;定 植40 d 50 d 后,每667 m2应追施 腐殖酸水溶 肥20 kg;以 后每 隔 15 d 追 施一 次,每次每667 m2施 腐殖 酸水 溶肥 25 kg。每年8 月 中下 旬和 1 月上 中旬 割除 老化 或枯 萎芦笋 母茎,并 撒生 石灰 进行 彻底 清园,在 芦笋定 植行两侧开 沟,深度10 cm,每667 m2施饼肥150 kg、腐 殖酸 水溶 肥80 kg,施 入沟 内。植株防 倒伏 留母茎 时应 及时 打桩 并拉 尼龙 绳防 止芦 笋植 株倒伏。9 主要病 虫草 害防 治 防治原 则 在生产 管理 中,遵循 防重 于治 的原 则,以农 业防治 为主,综 合运 用农 业防 治、理化 诱控、生物 防治等措施。防治对 象 9.2.1 病害 芦笋主 要病 害有 茎枯 病、根腐 病、褐斑 病、炭疽病、锈 病、灰霉 病等。9.2.2 虫害 芦笋主 要虫 害有 甜菜 夜蛾、斜 纹夜 蛾、蚜虫、蓟马、红 蜘蛛 等。9.2.3 杂草 芦笋主 要杂 草有 狗牙 根、看麦 娘、马塘 草、莎草、食叶 草、牛 筋草 等。防治方 法 9.3.1 农业防 治 选 用 抗病 品种;合理 密植,培植 健壮 植株,保持 通 风透 光;采 用人 工或 机械 除草,覆盖 防草布 除 草;及时拔 除病 残株;冬 季彻 底清 园。DB 43/T 29642024 5 9.3.2 理化诱 控 采用振 频式 杀虫 灯、糖醋 液、性诱 剂诱 杀甜 菜夜蛾、斜 纹夜 蛾等 成虫;悬 挂黄 板诱 杀粉 虱,悬 挂蓝板诱杀 蓟马。9.3.3 生物防 治 在允许 条件 下芦 笋病 虫害 可采 用生 物防 治,主要病 害生 物防 治应 符合 附录B 的规 定,主要 虫 害生 物防治应 符合 附录C 的规 定。10 采收 嫩茎长 至25 cm 28 cm 时及 时采 收,采收后 立 即存 放在 阴凉 处,2 h 内整 理好 送入 保 鲜库。11 生产档 案 芦笋有 机栽 培过 程中 应建 立生 产档 案,档案 记录内 容和 格式 见附 录D。DB 43/T 29642024 6 A A 附录A(规范 性)芦笋有 机栽 培允 许使 用的 土壤 培肥 和改 良物 质 表A.1 规定 了芦 笋有 机栽 培允 许使 用的 土壤培 肥 和改 良物 质。表A.1 芦笋 有机 栽培 允许 使用 的土 壤培 肥和 改良物 质 类 别 名称和组分 使用条件 植物和动物来源 植物材料(秸秆、绿肥)畜禽粪便及其堆肥(包括圈肥)经过堆制并充分腐熟 畜禽粪便和植物材料的厌氧发酵产品(沼肥)海草或海草产品 仅直接通过下列途径获得:物理过程,包括脱水、冷冻和研磨;用水或酸和/或碱溶液提取;发酵。木料、树皮、锯屑、刨花、木灰、木炭 来自采伐后未经化学处理的木材,地面覆盖或经过堆制 腐殖酸类物质(天然腐殖酸如:褐煤、风化褐煤等)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动物来源的副产品(血粉、肉粉、骨粉、蹄粉、角粉等)未添加禁用物质,经过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 鱼粉、虾蟹壳粉、皮毛、羽毛、毛发粉及其提取物 仅直接通过下列途径获得:物理过程;用水或酸和/或碱溶液提取;发酵。牛奶及乳制品 食用菌培养废料和蚯蚓培养基质 培养基的初始原料限于本附录中的产品,经过堆制 食品工业副产品 经过堆制或发酵处理 草木灰 作物薪柴燃烧后的产品 泥炭 不含合成添加剂;不应用于土壤改良;只允许作为盆栽基质使用 饼粕 不能使用经化学方法加工的 矿物来源 磷矿石 天然来源,镉含量小于或等于90 mg/kg五氧化二磷 钾矿粉 天然来源,未通过化学方法浓缩,氯含量少于60%硼砂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微量元素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镁矿粉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硫磺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石灰石、石膏和白垩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黏土(如珍珠岩、蛭石等)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DB 43/T 29642024 7 表A.1 芦笋 有机 栽培 允许 使用 的土 壤培 肥 和改良 物质(续)类 别 名称和组分 使用条件 矿物来源 氯化钠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窑灰 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碳酸钙镁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泻盐类 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可生物降解的微生物加工副产品,如酿酒和蒸馏酒行业的加工副产品 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微生物及微生物制剂 非转基因,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DB 43/T 29642024 8 B B 附录B(规范 性)芦笋有 机栽 培主 要病 害生 物防 治方 法 表B.1 规定 了芦 笋有 机栽 培主 要病 害生 物防治 方 法。表B.1 芦笋 有机 栽培 主要 病害 生物 防治 方法 病害名称 选用药剂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d 茎枯病 根腐病 褐斑病 200 亿芽孢/mL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3 1%香芹酚水乳剂 600 倍液茎叶喷雾 3 1%蛇床子乳剂 600 倍液茎叶喷雾 3 炭疽病 10 亿CFU/g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200)g/667 m2喷雾 3 5%柠檬烯可溶性液剂 500 倍液喷雾 7 1%补骨脂水乳剂 800 倍液喷雾 3 0.5%大黄素甲醚水剂 500 倍液茎叶喷雾 7 锈病 1.5%苦参碱可溶液剂(4560)g/667 m2喷雾 7 1%香芹酚水乳剂 450 倍液茎叶喷雾 3 灰霉病 3 亿CFU/g 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166.7)g/667 m2喷雾 3 1000 亿芽孢/mL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090)g/667 m2喷雾 3 DB 43/T 29642024 9 C C 附录C(规范 性)芦笋有 机栽 培主 要虫 害生 物防 治方 法 表C.1 规定 了芦 笋有 机栽 培主 要虫 害生 物防治 方 法。表C.1 芦笋 有机 栽培 主要 虫害 生物 防治 方法 病害名称 选用药剂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d 蚜虫 1.5%除虫菊素水乳剂 1000 倍液茎叶喷雾 7 1.5%苦参碱可溶液剂(3040)g/667 m2喷雾 7 1%蛇床子素水乳剂 400 倍液茎叶喷雾 5 黄色粘虫板黏胶 60 块/667 m2 斜纹夜蛾 甜菜菜蛾 0.3%印楝素可溶液剂 300 倍液茎叶喷雾 5 5%鱼藤酮可溶液剂 500 倍液茎叶喷雾 7 红蜘蛛 0.5%藜芦碱可溶液剂(120140)g/667 m2喷雾 5 蓟马 5%d-柠檬烯可溶液剂(100125)ml/667 m2喷雾 150 亿个孢子/g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160200)g/667 m2喷雾 80 亿个孢子/ml 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剂(6090)mL/667 m2喷雾 99%矿物油乳油(300500)g/667 m2喷雾 5 蚜虫 异色瓢虫 适量匹配 斜纹夜蛾 赤眼蜂、小茧蜂 适量匹配 甜菜夜蛾 寄生蜂、寄生蝇 适量匹配 红蜘蛛 草蛉、扑食螨、异色瓢虫 适量匹配 蓟马 捕食螨(300500)头/m2 DB 43/T 29642024 10 D D 附录D(资料 性)芦笋生 产记 录 表D.1 给出 了芦 笋生 产记 录的 内容 和格 式。表D.1 芦笋 生产 记录 表 基地名称 芦笋品种 基地负责人 联系电话 规模 日期 工作内容 作业面积 投入品 农药/肥料名称 使用目的 施用方法 及亩用量 记录人 DB 43/T 29642024 11 参考文献 1 GB/T 196302019 有机 产品 生 产、加 工、标 识与 管理 体系 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