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种养结合生态葡萄庄园循环农业 建设项目 可行性报告 Word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二 O一七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项目背景 . 1 1.2 项目名称及单位 . 1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1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 2 第二章 市场分析 . 9 2.1鸡蛋产品市场分析 . 9 2.2鲜食葡萄市场需求分析 . 11 2.3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 12 2.4市场风险分析 . 13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14 3.1建设规模 . 14 3.2产品方案 . 14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与场址选择 . 15 4.1项目区地理位置 . 15 4.2项目选址 . 15 4.3 建设条件 . 15 第五章 项目技术方案 . 16 5.1项目定位 . 16 5.2品种选择 . 16 5.3饲养管理流程 . 16 5.4饲养技术 . 17 5.5放养技术 . 18 5.6卫生防疫 . 18 5.7设备方案(见表 5 1) . 18 5.8工程方案(见表 5 2) . 20 第 六章 原材料、燃料供应 . 22 6.1雏鸡供应 . 22 6.2饲料供应 . 22 6.3燃料供应 . 22 第七章 项目总体布置 . 23 7.1项目构成 . 23 7.2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方案 . 23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 26 8.1环境保护目标 . 26 8.2污染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 26 8.3环境保护措施 . 28 8.4环境影响评价 . 30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31 9.1劳 动安全 . 31 9.2卫生 . 31 第十章 经营管理 . 32 10.1劳动定员、人员培训 . 32 第 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 措 . 34 12.1投资估算的依据 . 34 12.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34 12.3资金使用和管理 . 35 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 . 36 13.1财务评价依据 . 36 13.2产品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损益 . 36 13.3总成本估算 . 36 13.4财 务盈利能力分析 . 37 13.5农户增收分析 . 38 13.6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 38 13.7不确定性分析 . 38 13.8财务评价 结论 . 40 第十四章 社会评价 . 41 第十五章 结论、建议 . 42 15.1结论 . 42 15.2问题与建议 . 42 1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背景 1.2 项目名称及单位 项目名称: 种养结合生态葡萄庄园循环农业 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 主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年版); 2、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 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数; 4、 原山西省计划委员会、山西省建设厅发布的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暂行标 准; 5、 原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 6、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律、法规; 7、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其它原始材料。 2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三 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 其他服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 规划纲要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中心”,“加快发展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和蔬菜四大产业。突出抓好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种养业的比例每年提高 10 15%。抓紧建立完善农产品销售组 织和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科教兴农以及科技入户、科普惠农工程,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空间”。 1.4.1无公害葡萄园建设项目的提出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2002 年统计资料,目前世界葡萄种植总面积为 738.7 万公顷,年总产量 6238.9 万吨。世界上有 90 多个国家生产葡萄,大都分布在北纬 30 50 度,南纬 20 45 度之间,分布范围超过其他果树。葡萄产量超过 100 万吨的国家有 l6 个,超过 200 万吨的有 83 个,这 8 个国家葡萄产量占世界葡萄总产量的 64%。葡萄生产仍然以发达国家 为主,发达国家葡萄产量和面积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65.6%和 70.7%;发展中国家则分别占总量的 34.4%和 29.3%。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果树,改革开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葡萄栽培业的发展,特别近十年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资料统计, 2002 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 39.2 万公顷,产量 448万吨,栽培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葡萄种植多集中于新疆、山东、河北、辽宁、山西、吉林和河南等地。 山西省是葡萄的老产区之一,栽培葡萄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我省鲜食葡萄真正作为商品生产的历史不长,因 而产业标准化工作滞后,很多葡萄种植者缺乏商品生产意识和质量概念,重高产,轻质量。我省葡萄种植者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对现有行之有效的单项栽培技术不能组装配套地加以应用,更不用说一些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在生产观念上也存在忽视质量等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很难生产出优质、高档葡萄。 我国水果产量几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位,但每年出口量从来没有超过40 万吨。我国水果难以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水果商品化程度和内在质量的低下。例如水果品种的形状、颜色不能明显地区分于其它品种;有许多的水果没有品牌,造成水果优劣难分;我国同 一品种水果的口感和风味差距也很大;有很多水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有理化标准的水果品种,其生产的大部分水果的硬度、固形物、糖酸比等指标也很难统一控制在标准之内;还有,在外包装箱的外观设计上其工艺性、艺术性效果差,包装箱较大等等。 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果产业出口的另一重要因素。我国水果4 在外观形态、口感和农药残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出口受限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一直处于短缺状态,水果业和其他种植业一样,走的也是数量扩张型发展道路,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经调查,目前影响我国水果质量提高的直接因 素主要有:一是生产方式落后。目前,我国水果生产仍然是以传统耕作模式为主,小规模分散经营特点明显,机械化程度很低,更谈不上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二是果农质量安全意识差。在种植管理过程中,部分果农滥用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农药残留超标,出口时根本无法通过检验。三是品种结构不合理。这主要体现在柑桔、苹果和梨三大果品比例偏大,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不当,鲜食、加工比例不协调,水果上市期集中等方面。 目前我国水果普遍出现“卖难”现象。与此同时,优质果品却又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消费需求。因此,我国水果业的行业竞争优势只能靠价格维持。为此,通过实施 种养结合生态养鸡葡萄庄园循环农业 的建设,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制订适合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的生产标准,为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作出贡献。 1.4.2葡萄行间养鸡建设项目的提出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统计, 2003 年我国鸡蛋产量达 2233.3 万吨,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 40%,人均消费量达 17.18 公斤,超过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尽管我国蛋鸡产业发展迅猛,但并不能掩盖我国蛋鸡生产水平低下、产品质量欠佳和对环境污染的现状。 2003 年初我国境内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更可以 看出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体的我国蛋鸡业存在的弱点和弊端。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养鸡业得到了大的发展,特别是 205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发展速度更快。纵观我国的商品蛋鸡生产,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规模集约化生产;二是中小型蛋鸡场;三是千家万户的养鸡生产。规模集约化生产: 20 世纪 80 90年代中期,大多是国营企业,饲养规模一般在 10 20 万只,主要分布北京、广东、山东等省市,如华都东沙养鸡场,北京峪口养鸡场、山东省内的潘村养鸡场、彭庄养鸡场,淄博禽蛋制品厂、烟台夹河养鸡场,规模都在 20 万以上,在我国养鸡 历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不善,各项成本加大,亏本经营,到 20 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全国 95以上大型养鸡场倒弊。中型蛋鸡场:在国内较为普遍,主要为城市“菜篮子工程”配套服务。在我国一般认为 5 10万只规模最适宜,这种形式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郊区,单纯饲养蛋鸡,受外界因素及受市场的冲击较大。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凡是国有企业也几乎全部倒弊。千家万户的农村养鸡生产: 20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养鸡就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途径。后经十几年的市场洗礼,一些重科学、善经营 的小规模饲养户,原来规模饲养几百只的农户,以滚动式的发展方式,现已发展万只、几万只以上规模养鸡场,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还将不断扩大再生产。 尽管我国养鸡业已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但长期以来,蛋鸡业着重追求提高产蛋量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忽略了鸡蛋品质。规模化鸡场生产的鸡蛋往往色泽、风味、口感等不如农村散养鸡所下的鸡蛋(土鸡蛋)。再加上鸡蛋固有的特性,如胆固醇含量高,使得部分消费者拒食鸡蛋。这不仅影响人口素质,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同时还导致鸡蛋生产出现产量和价格的大波动。因此,开辟鸡蛋的新途6 径和新领域,确立蛋鸡养殖增收的新思路,是目前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随着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畜产品的保健价值也有了新的需求。开发和生产消费者需求的新型畜产品,用高科技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对提高人口素质和养殖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鸡蛋即是理想的载体,可通过营养调控生产具有特殊营养意义的优质功能性鸡蛋。 目前我国蛋鸡业发展进入新的十字路口,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期。我国鸡蛋市场已经进入相对过剩的时期,小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日益关注鸡蛋的药物残留、沙门氏菌 污染等安全质量问题,优质安全的营养保健蛋和品牌鸡蛋将日益受 到消费者的欢迎。 因此,建设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通过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的引进,并结合果园生草技术实施园内散养鸡,实现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符合当前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需要,并且可以带动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4.3建设规模与目标 建设集中连片的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 1000 亩,实施葡萄行间生草技术; 每亩 葡萄行间 放养 100 200 羽鸡,实现 年产 1500 万余枚功能性柴鸡蛋的生产规模。 1.4.4建设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永济市开张镇。 1.4.5 项目投资及融资 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流动资金万元。融资7 方案为:申请国家支持万元,自筹万元,银行贷款万元。 1.4.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1)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养殖示范场淘汰出栏 万只 5 正常年 2 年生产销售柴鸡蛋 万枚 1500 正常年 3 死亡率 % 8 从出生到出栏 4 年产优质无公害鲜食葡萄 吨 2000 正常年 年销售收入 万元 正常年 年创利润 万元 年创利税 万元 投资利 润率 % 投资利税率 % 内部收益率(税后) %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投资回收期(税前) 年 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盈亏平衡点 % 带动项目区劳动力 个 92 年增加农民收入 万元 112 该项目采用“集体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项目启动后可带动农户约 1200 户,其中包括种养结合户 600 户,通过饲料生产带动玉米种植8 600 户。 项目实施现可解决 92 人就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112 万元。 1.4.7问题与建议 华北柴鸡是在地方鸡基础上选育 而成,其饲养管理方式接近于地方鸡,但集约化饲养、孵化及规模化集中育雏技术对于项目区来说,仍属新鲜事物,建议通过技术依托单位的技术培训来解决。 9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鸡蛋产品市场分析 2.1.1鸡蛋市场供求现状 2016年 1 6月份,山西鸡蛋、活鸡平均每公斤价格为 6.59元和 8.21元,分别比 2006 年同期增长 50.6%和 36.9。上半年禽蛋产量 25.15 万吨,同比增加 797吨,但价格同比高 56.8% ,到 9 月 18日的批发价格仍为 6.6 元 7.0元 /公斤,供求关系仍然紧张。 2.1.2市场前景分析 2006年第 50周,国内大部分鸡蛋主产区鸡蛋价格继续保持小幅上涨。河北馆陶鸡蛋集散市场鸡蛋出厂价从第 49 周的 5.9 元 /公斤上涨至 6.08元 /公斤。江苏海安禽蛋集散市场鸡蛋价从 5.96 元 /公斤涨至 6.04 元 /公斤左右,安徽舒城鸡蛋价从 6.2 元 /公斤涨至 6.4 元 /公斤左右 ,青岛鸡蛋价为 6.3元 /公斤左右。 国内鸡蛋主销区价格走势:第 50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鸡蛋批发价格从 6.4 元上涨至 6.6 元 /公斤,岳各庄市场鸡蛋批发价格为 6.4 元 /公斤,保持平稳。 2016年第 46周国内大部分鸡蛋主产区价格出现平稳的态势。河 北馆陶鸡蛋集散市场鸡蛋出厂价 11 月 16 日的 5.55 元 /公斤,价格平稳;江苏海安鸡蛋价为 11月 16的 5.9元 /公斤,价格平稳。 国内鸡蛋主销区价格呈现上涨的走势。全国各鸡蛋主要销区鸡蛋价格呈现上涨的态势,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鸡蛋批发价格 10月 12日为 6.8元 /公斤,到 11月 16 日上涨到 7.00 元 /公斤。北京岳各庄市场鸡蛋批发10 价格在 11 月 12日为 6.00 元 /公斤, 11 月 16 日为 6.30 元 /公斤,也呈现稍许上涨的态势。从饲养效益来看,蛋鸡饲养虽受到饲料价格上涨的一定影响,配合饲料平均每公斤 1.7元,同比上涨 14.5%。但蛋粮比价仍达到 4.73: 1,农民出售一公斤鲜蛋可获利 2 元左右,养殖效益可观。肉鸡生产的利润也十分可观,据吕梁市调查, 2016 年以来各种肉鸡价格的涨幅均在 20 60%,平均每只肉鸡纯收益为 2 2.5 元。从种禽市场来看,由于养殖户补栏积极,雏鸡需求量大,价格上扬趋势明显,商品代蛋雏鸡平均每只为 2.75 元,比 2006 年同期上涨了 41.8%,肉雏鸡平均每只3.0 元,同比上涨了 65.1%,种禽生产效益可观。从柴鸡市场看, 2006 年10 月北京石门市场价格为 8.8 元 /, 2016 年 8 月南宁五里亭市场价格为 13元 /,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永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是山西省主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2、品种优势。 华北柴鸡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易饲养,鸡蛋蛋黄松软、比例大,蛋清粘稠,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高,肉质鲜美、口感好等诸多优点,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成倍增长,价格比普通鸡蛋高。据调查, 2006 年柴鸡蛋市场价格达到 12 元 /公斤以上,比普通鸡蛋高出2 倍以上。 3、产品质量优势。( 1)项目区环境质量好,饲料原材料 和水质都具有天然的优势;项目区属非疫区,病害和用药较少。( 2)饲养过程严格按行业标准生产。( 3)饲养方式科学。将鸡放养在葡萄行间草地上,鸡11 活动空间大,鸡活泼,羽毛色泽光亮,肌肉结实,皮下脂肪适中,肉味鲜甜。采用果园生草养鸡,可以使饲料用量大大减少,降低饲养成本。一般每亩放养 100 200 羽鸡,通常采用自然采食,偶尔补充少量饲料。园内空气清新,环境安静,应激因素少,疫病传入可能性小,是理想的散养鸡的栖息环境。将鸡散养于园内,使鸡密度相对较低,粪便污染减少,同时可使空气中有害物质(硫化氢、氨气、灰尘等)浓度降低 ,从而减少养鸡环境的污染。 2.2鲜食葡萄市场需求分析 葡萄及其加工产品是世界贸易量和贸易额较大的产品,整个葡萄产业的贸易额超过 230 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果树。例如,法国葡萄种植面积只占耕地 3%(85 万公顷 ),年产葡萄酒 54.2 亿升,其销售额占到法国农业总产值的 16%,仅葡萄苗木这一单项种植业年产值就达到 1亿美元。因此葡萄及其加工业是名副其实的高效产业,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巨大的作用。世界鲜食葡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 250 273 万吨,贸易额约 25 29 亿美元。 2001 年国际市场上鲜食葡萄的价格 为0.93 1.15美元 /kg,明显高于桃、油桃 0.78 0.83,梨 0.55 0.61,苹果 0.46 0.551,柑橘 0.44 0.546,香蕉 0.297 0.41,是大宗果品中经济效益最好的树种产品。 我国葡萄生产以鲜食葡萄为主,产量占世界鲜食葡萄总量的 34.7%,世界排名第二。目前我国葡萄栽培品种主要以巨峰系、玫瑰香系品种为主;近年来红地球、瑞必尔等大粒品种以及皇家秋天、克瑞森等无核品种有相当强的发展势头。尽管如此,我国每年还从智利、美国大量进口12 红地球鲜果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说明我国鲜食葡萄产业还有很 大的发展空间。 生产良种化与种植区域化,规范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是世界鲜食葡萄发展的共同趋势。葡萄产业发达国家对鲜食葡萄良种化倍加重视,在充分利用原有优良品种的基础上,还利用本国和国外资源,卓有成效地不断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于生产。各国对葡萄品种的区域化亦非常重视,严格依据区划研究成果进行区域化种植。葡萄产业发达的国家对葡萄生产全过程都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大都已形成稳定的规范化生产模式。我国在鲜食葡萄良种化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大粒、优质、早熟或晚熟、耐贮运品种及大粒、优质无核品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 首选发展品种。 2.3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2.3.1营销策略 ( 1)高质量、低价位策略。通过制订标准化的生产规程和规范化的管理,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以“中高档质量、中低档价位”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市场。 ( 2)产地优势营销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安全的饲料来源是该项目的优势,在营销中,对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场销售份额。 ( 3)创新战略。及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并加强本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来扩大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市场。 2.3.2营销方案 采取“联合式”销售:一 是与超市、便民店、小型零售店联合销售;13 二是与农民经纪人联合销售;三是与散养农户联合销售。 2.3.3营销模式 主要采取以“渠道为核心”,配合“以价格为重点”的营销模式。 2.4市场风险分析 2.4.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项目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因素有饲料价格、鸡蛋价格与淘汰鸡价格的波动。 2.4.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从市场分析看,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存在,但从长远考虑,只要企业在防疫、养殖技术和饲料安全方面严格把关,基本不存在大的风险。 14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建设规模 3.1.1确定项目建设规模的原则 依据项目的总体思路,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宣,既满足生产需要,又注意节约投资,确保工程科学、合理和经济。 2、合理安排生产布局。 3、能有效控制生产环境、更好、更合理的满足和保证柴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4、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3.1.2建设规模 建设集中连片的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 1000 亩,实施葡萄行间生草技术; 每亩 葡萄行间 放养 100 200 羽鸡,实现 年产 1500 万余枚功能性柴鸡蛋的生产规模。 3.2产品方案 年产优质、无公害 功能性 柴鸡蛋 1500 余万枚;每年淘汰 5 万只柴鸡;年产优质鲜食葡萄产品 2000 吨。 15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与场址选择 4.1项目区地理位置 永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西南角,东西宽 49公里,南北长 43.5 公里,总面积 1221.06 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3.5,一月份平均气温 7.3,七月份平均气温 27,年平均降雨量 530 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下旬,无霜期 216 天。永济市现有耕地 78万亩,农作物以棉、麦为主,并有玉米、谷物、豆类、油料等作物。永济距离太原市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