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种球林下繁育技术规程DB11/T 2286-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郁金香种球林下繁育技术规程DB11/T 2286-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郁金香种球林下繁育技术规程DB11/T 2286-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郁金香种球林下繁育技术规程DB11/T 2286-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郁金香种球林下繁育技术规程DB11/T 2286-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郁金香种球林下繁育技术规程DB11/T 2286-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6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286 2024 2024-06-28发布 2024-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郁金香种球林下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under forest of tulip bulb DB11/T 2286 2024 I 目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生产环境.1 5 籽球选择.2 6 籽球种植.2 7 栽培管理.2 8 病虫害、鼠害防治.3 9 种球采收与贮藏.3 10 采后林地处理.4 附录 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鼠害及防治方法.5 DB11/T 2286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 单位:北京市 农 林 科学院、大爱国泰(北京)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 长阳农场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 人:张秀海、卫尊征、姜泳、方 昊、王贤、王晓燕、张铭芳、陈绪清、杜运鹏、张来喜、张玉强、李薇、陈晓敏、郭建波。DB11/T 2286 2024 1 郁金香种球林下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郁金香 种球林 下繁育 的生产环境、籽球选择、籽球种植、栽培管理、病虫 害和鼠害防治、种球采收与贮藏,以 及采后林地处理 等技 术 内容。本文件 适 用 于 北京地 区郁金香 种球的林 下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中 的 内容通过 文 中 的规范性引用 而 构 成 本文件 必不可少 的 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8321(所有 部分)农 药合 理 使 用准则 GB/T 18247.6 主要 花卉 产 品 等 级 第 6部分:花卉 种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 没 有 需 要 界 定的术语和定义。4 生产环境 4.1 温度 秋季 种植 平均 地 温 应 在 5 9 之间,生 长 季平均气温 应 在 0 25 之间,冬季 气温 应 高 于-35。4.2 光照 宜 选择 郁 闭度小 于 0.7的林地。4.3 地形 宜 选择 坡度为 25 以下 的林 下区 域 种植。4.4 土壤 4.4.1 宜 选择 土层厚度 不 小 于 40 cm,容 重 1.2 g/cm3以下,土质疏松、富含 有 机质、排水良 好 的 微酸 性 至 中 性的 砂质壤土。4.4.2 种植 郁金香 时 应 避免连 作,同一 林地 两次 种植 至 少 间隔 3年。4.5 水质 灌溉水源 的 pH值宜在 5.8 7.0之间,EC值宜小 于 1.5 ms/cm。DB11/T 2286 2024 2 5 籽球选择 选择 饱满、健康、无 病害、周径为 6 cm 10 cm的 未经低温 处理的籽球;消毒 前 应 去除籽球 小鳞茎盘除顶 部 外 的 其 它棕色 种 皮。6 籽球种植 6.1 林下清理 种植前 1个月 应清 理林地 中 石块、杂 草和 落叶 等 杂物,同时 及 时剔除 林地 中 枯、老 和病虫害 感染 的林 木或 下 部 枝 条等,保持 林地 干净整洁。6.2 整地做床 6.2.1 可 采用 带状或 块 状整 地。整 地 翻耕 前按照 1500 kg/667 m2 2000 kg/667 m2均 匀撒 施 有 机 肥 作 为 底肥;翻耕 应不 伤 害林 木根系,深 度在 30 cm左右,耙 平使 肥 土 充 分 混 合 并 晾晒 2周 后 做畦。6.2.2 依 地 势 可 做 平 畦,并 设计 好排水 沟,雨 水 较多 和 灌溉 方 便 的林地 可 做 高 畦,高度为 15 cm 20 cm。畦面宽 度为 1.0 m 1.5 m,长 度 依 地 形灵活设置。6.3 苗床设置 苗床各边 应 与 周 围林 木树干距离 50 cm以 上,顺苗床 长 方 向 的 间隔 区 域 可 设置 30cm宽 的 操 作 道,且 不应 影响 后 续 林 下人 工及 机 械 作 业。6.4 籽球消毒 种植前 应 使 用 广谱杀菌剂浸泡 籽球 15 min 30 min,沥干 后 备 用。6.5 种植时间 宜 于 10月 中下 旬 至 11月 中 旬 地 温 5 9 时 种植,最 晚 不应 超 过 12月 底。如 种植时 地 温低 于 5,种植后 应 覆 地 膜 防 冻。6.6 种植深度 周径 6 cm 8 cm和 8 cm 10 cm的籽球种植 深 度 分 别 为 10 cm 12 cm和 13 cm 15 cm。种植 时 应 控制覆 土 刮 平 力 度,防 止碰伤 籽球 鳞茎盘 影响 生 根。6.7 种植方式 宜 采用 机 械网袋 方 式 种植,网袋 规 格 应 与 苗床宽 度 相 符。6.8 种植密度 籽球种植 量 可 根 据立 地和林分 等条 件 状 况 适 当调 整。周径 6 cm 8 cm和 8 cm 10 cm的籽球 株 距 和 行 距 应 分 别 为 5 cm 6 cm和 15 cm 18 cm,每 667 m2的种植 数量 分 别 为 6 8万粒 和 3 6万粒。7 栽培管理 DB11/T 2286 2024 3 7.1 水肥管理 7.1.1 种球种植后和 翌 年 春 季土壤 化 冻 后 应 分 别 浇 一次 透 水。植 株 生 长期 间宜 视墒情浇 水,每 次 追 肥 后 应 立即浇 水,保持 土壤 湿润 松 散。雨 天 应注 意 排水,避免 积 水。7.1.2 在 种球 萌芽 期 追 肥 一次,可 施用 N、P2O5和 K2O质 量比例 为 12:20:13氮磷钾总养 分 含量 大于 45%的 复 合 肥 10 kg/667 m2 15 kg/667 m2。7.1.3 种球 花 蕾 出 现 前后 应 追 肥 2 3次,可 每 隔 1周叶 面 喷 施 0.2%的 磷 酸 二氢钾溶液。7.2 中耕除草 翌年春夏 植 株 生 长期 间,应 随 时 清 理林地 枯枝 落叶杂物 保持干净整洁,并 应 在 每 次 浇 灌或雨 后及 时 中 耕 清 除杂 草。7.3 花蕾去除 在 花 蕾已显 色未 开放 时,结 合 植 株 病 毒 田 间 检测 使 用 机 械 去除 病 毒 感染 植 株 及 幼蕾;机 械 刀片 宜 提前 使 用 75%酒精 的 消毒。8 病虫害、鼠害防治 郁金香 主要病虫害、鼠害及防治方法 见 附录 A;农 药使 用 应 符 合 GB/T 8321(所有 部分)的规定。9 种球采 收与贮藏 9.1采 收 时间 宜 于 植 株 地 上 部分 约 2/3枯 黄 或枯 萎,地 下 部分种球 外皮 或 鳞茎皮 呈浅褐 色时 采收种球。9.2采 收 方式 人 工 或 机 械 采收 均 可,采收 时 应 保 护 林 木 资 源,同时 也 应 避免 对 种球 鳞 片 和 芽点造 成 损 伤。9.3种球 处 理 采收后 应 放 置 室 内通 风 干 燥 处 两周 以 上;期 间 应 去除 种球 根系、外皮 及 残 茎,并 随 时 检出 受 机 械 损 伤、有 霉变 或 病虫 危 害 材 料 集 中 销毁 处理。9.4种球 分级 采收的种球 大 小 根 据 GB/T 18247.6的 三 级 标准 进行 分 级,周径 10 cm以下 的籽球按照生 产要 求 分 级,具体 应 符 合 表 1规定。表 1 郁金香种球 分级 标准 序号 级 别 标准 种球 周径 1 一级 12 cm 2 二 级 11 cm DB11/T 2286 2024 4 表 1 郁金香种球 分级 标准(续)序号 级 别 标准 种球 周径 3 三 级 10 cm 4 四 级 8 cm 5 五 级 6 cm 9.5种球 包装及 标 识 选用 尺 寸 60 cm 40 cm 20 cm的 透 气 纸箱,根 据 采收种球 大 小 分 级 装箱。其中,一级 种球 600粒/箱,二 级 种球 900粒/箱,三 级 种球 1200粒/箱,四 级 种球 1500粒/箱,五 级 种球1800粒/箱。包 装箱 应 标 明 品 种、规 格、数量、生产 时间 和产地 等 信息。9.6种球 贮藏 应 选择 有 专 业 通 风 设备 的 干 燥 房 间,室 内 温度 应 控制 在 23 左右,相 对 湿 度为 75%80%,空 气 流 通 量 宜为 800 m3/min。贮藏 时间 不 宜 超 过 6个月。10 采 后 林地 处 理 10.1 林地清理 夏 季 种球采收后 应 及 时 清 理林 下 原 种植 苗床畦面枯 叶、病 株 及 枝 条等 残 留 物。10.2 旋 耕 抚 育 可 使 用 规定用 量 的 生 物 防治 菌剂或 生 态友 好 型 广谱杀菌剂 及 少 量 有 机 肥,均 匀 喷 施 或撒 施林地后 使 用 机 械 旋 耕 入 土。旋 耕 时 应 避免 伤 害林 木根系,旋 耕深 度 不应 超 过 30 cm,旋 耕 后应 耙 平 恢 复 原 林地地 面。DB11/T 2286 2024 5 附 录 A(资料 性)主要 病虫害、鼠害 及 防治方 法 表 A.1给 出 了 主要病虫害、鼠害及防治方法。表 A.1 主要 病虫鼠害 及 防治方 法 病虫害 名称 主要 症 状 防治方法 褐 色 斑 点 病 主要 危 害 叶、花 和种球 等。叶 或 花 受 害后 会 产生 长 圆形或 不 规则的 淡 黄 色、灰 白 色 或 浅褐 色 斑,之 后病斑扩 大,并 逐渐 变 深 成 灰褐 色 或深 褐 色,直 至 枯 萎;种球 感染 后生 长 植 株 矮化,黄 绿 色,花 迅速 枯 萎。1.及 时 摘 除 病 叶、病 芽 和病 花 蕾,销毁 病 株;2.雨 过 天 晴 和 浇 水 后 应 及 时 通 风 降 湿,适 当 增 施 磷钾 肥,少 施氨 肥;3.喷 洒 50%扑 海 因 可 湿 性 粉 剂 1000倍 液,或 50%速克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2000倍 液,或 65%抗 霉 威 可 湿 性 粉 剂 1500倍 液,或50%苯 来 特 可 湿 性 粉 剂 2500倍 液,或 50%胶 体 硫 200倍 液。灰 霉 病 可 危 害 整 个 植 株;种球 感 染 后 外 部 鳞 片 和 茎 基 部 腐 烂,并产生 浅 黑 色 或深 褐 色 的 菌 核,整 个 植 株 矮 化;苗 期 受 害后植 株 生 长 弯曲,最 后 枯 死。参 见褐 色 斑 点 病的防治方法。炭疽 病 主要 危 害 花 梗 和 叶 柄;感病后植 株 会 产生 椭圆 形 病斑,由 小 到 大 纵 向 扩展;初 期 病 斑 为水 渍 状,后 呈 灰白 色,边 缘 为 暗 褐 色。1.加 强 栽培管理,将 病 叶 病 株 剪 除,烧 毁;2.发 病 初 期,每 隔 7 d 10 d喷 施 1次 0.5%1.0%等 量 式 波 尔多 液 或 65%代森锌 可 湿 性 粉 剂 600 800倍 液;3.发 病 期 间,可 用 50%多菌灵 800倍 液,或 75%甲基托布津 1000倍 液喷 洒。叶 腐 病 主要 危 害 叶 片;叶 片受 害 后出 现褐 色 斑 并 逐渐腐败,同时 向 种球部 位 迅速发展,严 重时 引起地 上 部枯 死倒伏。1.控制 浇 水,适 当 施用 磷钾 肥 以 及 充 分 腐熟 的 堆 肥;2.发 现 病 株 应 及 时 拔 除 并 烧 毁;3.发 病 初 期 喷 洒 5%井冈 霉 素 水 剂 1000 1600倍 液,或 5%田安 水 剂 500 600倍 液,或 20%甲基 立 枯 磷 乳油 1000倍 液,或 70%敌 克 松 可 湿 性 粉 剂 700倍 液。在 喷 雾 同时 进行 灌 根,每株 灌药 液 0.4 L 0.6 L。白 绢 病 主要 危 害种球。被 白 绢 病侵 害的植 株,其 种球和地下 部分 腐烂,叶 片 转 变 为红 色,最 终 枯 萎 并 死 亡。1.初 期 当 新 芽 长 出 土 面 后,每 周 用 0.05%氯 霉 素 喷 施 一次 进行预 防,连 喷 3次;2.发 病后及 时 清 除 病 株,并用 10%的 硫 酸 铜 溶液 消毒 或 喷 施,每 日 一次,连 续 2次;3.发 病后 喷 洒 50%苯 来 特 可 湿 性 粉 剂 1000倍 液,或 50%多菌灵可 湿 性 粉 剂 500倍 液,或 70%百 菌 清可 湿 性 粉 剂 1800倍 液,每 7 d 10 d喷 一次,连 喷 3次。DB11/T 2286 2024 6 表 A.1 主要 病虫害、鼠害 及 防治方 法(续)病虫害 名称 主要 症 状 防治方法 枯 萎 病 主要 危 害种球。种球 感 病后 鳞 片 上 出 现 暗 褐 色 或 灰色 的 凹陷 病 斑,后病 斑逐渐扩 大 变 为 深 褐 色;长 出 的 叶 片变 红,根系 极 少,提 早 萎 缩 枯 死。1.及 时 拔 除 感 病植 株,用 50%多菌灵 可 湿 性 粉 剂 500倍 液,或75%百 菌 清可 湿 性 粉 剂 600倍 液,或 70%敌 克 松 可 湿 性 粉 剂 800倍 液,或别 石 农 抗 120水 剂 200倍 液,或 高 锰 酸 钾 1000倍 液灌 根,每株浇 灌 250 ml,隔 1周 1次,连 续 灌 2 3次;2.用 50%多菌灵 可 湿 性 粉 剂 500倍 液,或 50%甲基托布津 可 湿 性 粉 剂 400倍 液,或 10%双效 灵 水 剂 200 300倍 液,或 45%石 代森 馁 水 剂 300倍 液,或 25.9%抗 枯灵 水 剂 400 600倍 液;每 隔 7 d 10 d 喷 茎 基 部及附 近 的 根 际 土 1次,连 喷 3 4次。白 色 疫 病 可 感染 全 株。植 株 感染 后,近 地 面 茎叶 上 出 现 水 渍 状暗 绿 色 椭圆 形 病 斑,后 逐渐扩 大 导 致 病 茎 萎 缩乃 至 倒伏;叶 片 顶 端 或 叶 缘 处则 会 产生 灰白 色 不 规则的大 型 病 斑,严 重时 变 成 污 白 色 并 枯 死;种球则 干 腐且 呈 灰 或 黑 褐 色;根 则 腐烂 呈褐 色水 渍 状。1.发 现 重 病 株,立即 拔 除 并 烧 毁;2.发 病 初 期 用 45%百 菌 清 烟 剂 熏蒸 2 3次,每 次 250 g/m2;或 喷 施 5%百 菌 清 复 合 粉 尘 剂 2 3 次,每 次 用 药 量 为 l.0 kg/667m2;或 用 50%甲 霜铜 可 湿 性 粉 剂 600倍 液,或 60%唬乙 磷 铝 可 湿 性 粉 剂 400倍 液 灌 根 1 2次;3.发 病后 喷 洒 25%甲 霜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600倍 液,或 40%疫 霉 灵可 湿 性 粉 剂 250倍 液,或 64%杀 毒 矾 可 湿 性 粉 剂 500倍 液,或72.2%霜 霉 威(普 力 克)水 剂 800倍 液,或 72%克 露(锌 锰 克 绝)可 湿 性 粉 剂 700倍 液,或 65%安 克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1500倍 液;隔 10 d左右 喷 1次,连 喷 2 3次。黑 霉 腐烂 病 该 病主要 危 害种球。感染后种球 鳞 片变 黑腐烂,不能 成 苗;潮 湿 时 感染 部 位长 满 黑 霉。1.加 强 栽培管理,避免 生产环境 闷热、潮 湿 和 积 水;2.发 现 重 病 株,应 及 时 拔 除,并 彻 底 烧 毁;3.在 发 病前和 发 病 初 期 定 期 喷 药,可 选用 50%苯 来 特 可 湿 性 粉剂 1000倍 液,或 50%扑 海 因 可 湿 性 粉 剂 500倍 液,或 40%多 澳福 可 湿 性 粉 剂 700倍 液,或 0.1%0.2%高 锰 酸 钾液,每 隔 7 d10 d喷 洒 1次。根 腐败 病 主要 感染 地 下 部分。带 病种球栽种 不 易 出 苗,或 虽 能 出 苗 但 生 长不 良;根 部受 侵 染 会 产生 半 透 明 水 渍 状 斑 点,扩 大 后 变褐 且根系 腐烂。1.加 强 苗 期 管理,培 育 壮 苗;2.幼 苗 出 土 后,可 喷 洒 多菌灵 50%可 湿 性 粉 剂 500 1000倍 液,每 隔 10 d 15 d 喷 洒 1 次;或 2%3%的 硫 酸 亚铁 液浇 灌土壤。蚜 虫 主要 危 害 幼 苗。会 从 幼 苗中 吸 收 大 量 汁 液,致 使 其营 养 恶 化,生 长 停滞 或 延迟;严 重时 幼 苗 生 长 畸 形,能诱 发 霉 污 病,传播 多 种植 物 病 毒。1.用 蚜 虫 蜂、瓢 虫、食蚜蝇、草 蛉、蜘蛛、食蚜绒螨 等 天 敌 生 物 防治;在 苗床 作 业道上或 四 周 铺 设 银 灰 膜 条 或设置 黄 色 板 进 行 物 理防治;2.用 1.8%阿维 菌 素(虫 螨 克)3000 5000倍 液,或 10%吡 虫啉 可 湿 粉 2000倍 液,或 50%抗 蚜 威 可 湿 粉 1500 2000倍 液 防治,或 20%灭扫 利 乳油 2000倍 液,或 2.5%天 王 星 乳油 3000倍 液,或 25%乐氰 乳油 1500倍 液,或 40%乐果 乳油 1000倍 液每 隔 7 d 10 d喷 洒 1次,连 喷 2 3次。DB11/T 2286 2024 7 表 A.1 主要 病虫害、鼠害 及 防治方 法(续)病虫害 名称 主要 症 状 防治方法 蛴螬 主要 咬 食 苗根、新 老 种球以 及 茎 基 部 根 茎 等。会 致使 植 株 枯 萎 死 亡,造 成 缺苗、断垄。1.加 强 田 间 管理,合 理 控制 灌溉;2.使 用 3%呋喃丹颗 粒 剂,或 5%辛 硫 磷 颗 粒 剂,或 5%地 亚 农 颗粒 剂,按照 3 kg/667 m2 5 kg/667 m2 处理 土壤。田 鼠 主要采 食 地 下 种球。1.早 春积 雪融 化后,杂 草 尚 未 萌 发 时,撒 灭 鼠 毒 饵;2.春 灌时 用 水 淹 与 人 工 捕 杀相 结 合 方 式控制 鼠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