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060.30 CCS Z 23 13 河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954 202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2024-06-24 发布 2024-07-24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T 5954 2024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 标准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 构和起草 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 北省生态 环境厅提 出并归口。本文件 主要 起草单位:石家庄 市环境监 控中心。本文件 主 要起 草人:刘翠棉、牛 利民、李歆琰、罗毅、苏 清柱、曹艳梅、吴 国磊、韩丽 君、苏静、李瑞平、谷彦武、席涛、卢艳青、崔继文。DB 13/T 5954 2024 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 定 了 农村生 活污水 处理 设施水 污染物 在线监 测的 监测项 目及性 能指 标、系 统组 成和要求、监测点 位设置与 设备安装、验收、运行维护 要求以及 质量保证 和质量控 制。本文件适 用于 农村生 活污水 处理 设施水 污染物 在线监 测的 系统建 设及运 行管 理,不 作为 执法判定依据。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 内容通 过文中 的规 范性引 用而构 成本文 件 必 不可少 的 条款。其 中,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 对应 的版 本适用 于 本文件;不注 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 件。GB 50343 建筑物电 子信息系 统防雷技 术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 工程技术 标准 GA/T 1127 安全防范 视频监控 摄像机通 用技术要 求 HJ 212 污 染物在线 监控(监 测)系统 数据传输 标准 HJ 353 水 污染源在 线监测系 统(CODCr、NH3-N等)安 装技术规 范 HJ 354 水 污染源在 线监测系 统(CODCr、NH3-N等)验 收技术规 范 HJ 355 水 污染源在 线监测系 统(CODCr、NH3-N等)运 行技术规 范 HJ 356 水 污染源在 线监测系 统(CODCr、NH3-N等)数 据有效性 判别 技术 规范 HJ/T 372 水质自动 采样器技 术要求及 检测方法 HJ 477 污 染源在线 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 传输仪技 术要求 DB13/2171 农村生 活污水排 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文件。农村生活污 水 农村居民 生活 活动所 产生的 污水,主要 包括冲 厕、洗 涤、洗浴、厨房排 水,农村公 用设 施和民宿等排水,以及农村 餐饮行业 经隔油处 理后的排 水。来源:DB13/2171 2020,3.1 农村生活污 水处理设 施 对农村生活 污水进行 处理的建 筑物、构 筑物及设 备。来源:DB13/2171 2020,3.2 水污染物在 线监测系 统 指由实现 水污 染物流 量监测、水 污染物 水样采 集、分 析及 数据分 析统计 与上 传等功 能的 软硬件设施组成的 系统。来 源:HJ 353 2019,3.1,有 修 改 4 监测项目及 性能指标 DB 13/T 5954 2024 2 农村生活污 水处理设 施水污染 物在线监 测项目及 性能指标 要求见表 1。水污染物在 线监测频 次:应至少 1 分钟 监测 1 次。水污染物在 线监测项 目性能指 标计算方 法参见附录 A。表1 农村生 活污水处 理设施水 污染物在 线监测项 目及性能 指标 序号 监测项 目 示值误 差 重复性 24h 低浓 度漂移 24h 高浓度漂移 响应 时间 实际水 样比 对 监测方 法 1 化学 需氧量 20%a 10%5%量程的 2%量程的 2%60s 化学需 氧量30mg/Lb 5mg/L 紫外吸 收 光谱法 50%a 8%化学需 氧量30mg/L 30%80%a 5%2 氨氮 20%a 8%2%量程的 5%量程的 5%60s 氨氮 2mg/Lc 0.2mg/L 离子选 择 电极法 50%a 5%氨氮 2mg/L 20%80%a 3%3 pH 0.1 0.1 0.1 30s 0.2 玻璃电 极法 4 水温 0.5 1%30s 热敏电 阻法 5 流量 2%3%超 声波明 渠 污水流量 计法 超 声波管 道 流量计法 电 磁管道 流量计法 a:测试 溶液 浓度 相对 于工 作量 程上 限值 的百 分比。b:用浓 度为25mg/L 的 有证 标准 样品 替代 实际 水样。c:用浓 度为1.5mg/L 的有 证标 准样 品替 代实 际水 样。5 系统组成和 要求 系统组成 农村生活 污水 处理设 施水污 染物 在线监 测系统 由水污 染物 监测单 元、水 样留 样单元、视 频监控单元、数据 采集和传 输单元、信息化管 理平台等 组成,如 图1 所示。DB 13/T 5954 2024 3 水污染物监测单元水样留样单元视频监控单 元数据采集和传输单元监控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 图1 农村生 活污水处 理设施水 污染物在 线监测系 统结构组 成示意图 水污染物监 测单元 5.2.1 水污染物监 测单元应 由水污染 物监测传 感器、流 量监测设 备等组成。5.2.2 水污染物监 测单元应 具备对水 污染物监 测传感器 的自动清 洗功能,应能 够根据设 定的清洗 周期自动清洗 水污染物 监测传感 器表面附 着的污垢,并尽量 避免对水 体进行扰 动。5.2.3 应能够实时 监测农村 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 处理后的 水污染物,水 污染物在 线监测项 目及性能 指标应满足表 1 的规定。水样留样单 元 5.3.1 水样留样单 元由水质 自动采样 器及相关 附属设施 等组成。5.3.2 当农村生活 污 水处理 设施排放 的水污染 物出现异 常时,能够自 动采集定 量的水样 至采样瓶 中。5.3.3 水质自动采 样器应符合 HJ/T 372 的规定。视频监控单 元 5.4.1 视频监控单 元由监控 摄像头、视频存储 装置和传 输网络 等 组成。5.4.2 应能够对农 村生活污 水处理设 施水污染 物监测点 位、在线监测 设施及相 关附属装 置进行实 时监控。5.4.3 视频监控传 输网络宜 采用专线 网络,以 保证视频 传输的实 时性、稳 定性和可 靠性。5.4.4 视频监控设 备 应符合 GA/T 1127 的规定。数据采集和 传输单元 5.5.1 数据采集和 传输单元 由数据采 集、存储 和传输设 备及相应 的传输网 络等组成。5.5.2 应能够实时 采集、显示和 查询水污 染物在线 监测数据 及其系统 运行数据(pH 和氨 氮应包括 但不限于传 感器 电压信 号和运 行时间 数据,化学 需氧量 应包括 但不 限于传 感器光 强信号 和 运行时间 数据),能够 将采集的 数据上传 至信息化 管理平台。5.5.3 应能够实时 采集视频 监控信息 并保存至 现场端。5.5.4 应具有断电 保护功能,断电后 存储数据 不应丢失。现场 端监测原 始数据存 储应不少于 6 个 月,视频存储应 不少于 1 个月。5.5.5 数据采集和 传输设备 应符合 HJ 477 的相关规定,数据传 输协议应 符合 HJ 212 的相关规 定。5.5.6 水污染物 监测 的分钟 均值数 据、小时均 值数据 和日 均值数 据要同 步上 传至信 息化管 理平 台。信息化管理 平台 5.6.1 信息化管理 平台由数 据服务 器、网络设 备和相关 软件等组 成。5.6.2 应能够通过 信息化管 理平台查 看农村生 活污水处 理设施水 污染物实 时监测数 据、历史监测 数据和系统运 行数据,并对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和 报表输出。5.6.3 信息化管理 平台原始 数据存储 应不少于 2 年。DB 13/T 5954 2024 4 5.6.4 应能够通过 信息化管 理平台查 看实时监 控视频和 历史监控 视频。5.6.5 应能够通过 信息化管 理平台实 现水污染 物在线监 测系统运 行状态预 警与报警 功能。6 监测点位设 置与设备 安装 监测点位设 置 监测点位 应设 置在农 村生活 污水 处理设 施末端 尾水汇 水处,如:排放口、出 水井、集水 池、溢流池等。监 测点位应 能够保证 监测 水样 具有代表 性,满足 实时在线 监测要求。设备安装要 求 6.2.1 安装 现 场 应做 好 农村 生 活 污水 处 理 设施 水 污染 物 在 线监 测 系统 控 制 柜的 底 座地 基 和 护栏 建设。6.2.2 现场安装时,应提供 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 系统工作 所需电源。6.2.3 应做好安装 现场接地 和防雷措 施,防雷 措施应符合 GB 50348 和 GB 50343 的 规定。6.2.4 水污染物监 测传感器 安装时应 浸入污水 中,要配 备传感器 固定装置,安装 牢固可靠、拆卸 方便,便于日 常校准和 维护。6.2.5 流量监测设 备的安装 应符合 HJ 353 相关 规定。6.2.6 视频监控安 装后,其监 控视角应 能够覆盖 农村生活 污水处理 设施水污 染物监测 点位、水污 染物在线监测 设 施及相 关附属装 置等所在 区域。6.2.7 冬季寒冷地 区,应对农村 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 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 系统中的 水样留样 管路和用 于水污染物 在线 监测的 排放口、出水 井、集水池、溢流 池等 采 取保 温措施,确保 农村生 活 污水处理 设施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 系统稳定 运行。7 验收 验收条件 7.1.1 农村生活污 水处理设 施水污染 物在线监 测系统所 有设备应 全部安装 完毕并完 成调试。7.1.2 系统完成联 网测试后,连续稳 定运行 30 天以上。硬件设备验 收要求 7.2.1 应提供农村 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 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 仪器示值 误差、重复 性、漂移等 性能指标 测试报告,测 试结果应 满足表 1 的规定。7.2.2 应提供水质 自动采样 器采样量 误差、温度控 制误差等 性能指标 测试报告,测 试结果应 满足 HJ 354 相关规定。7.2.3 应提供流量 计出厂测 试报告,测试结果 应满足表 1 的规定。7.2.4 应提供视频 监控装置 试运行报 告。7.2.5 安装 单 位 应自 行 或委 托 有 资质 的 技 术服 务 机构 对 农 村生 活 污水 处 理 设施 水 污染 物 在 线监 测仪器进行实 际水样比 对,出具 实际水样 比对报告,实际水 样比对结 果应满足表 1 的规 定。联网验收要 求 7.3.1 通信稳定性 网络通信应 稳定可靠,避免出现 经常性的 通信连接 中断(每日 掉线大于5 次或单次 掉线时 间超过5 分钟)、数 据丢失、数据不完 整等通信 问题,通 信稳定性 应符 合HJ 354 的规 定。7.3.2 数据传输安 全性 为了保证 监测 数据在 公共数 据网 上传输 的安全 性,所 采用 的数据 采集传 输 设备 在需 要时 可按照HJ 212 中规 定的加密 方法进行 加密处理 传输,保 证数据传 输的安全 性。7.3.3 数据传输正 确性 DB 13/T 5954 2024 5 农村生活污 水处理设 施水污染 物在线监 测系统 稳 定运 行30 天 后,任取其 中不少于 连续7 天 的数据进行检查,要求采集 和存储的 数据与信 息化管理 平台接收 的数据完 全一致。8 运行维护要 求 一般规定 8.1.1 应建立农村 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 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 系统管理 体系,包括但 不限于运 行维护制 度、操作流程和 质量管理 制度等。8.1.2 应确保农村 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 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 设施正常 运行,监测数据 真实、准确、有效。8.1.3 运维 单 位 应通 过 信息 化 管 理平 台 对 一定 范 围内 运 维 的农 村 生活 污 水 处理 设 施水 污 染 物在 线监测系统进 行统一管 理,提高 管理效率。人员与运行 要求 8.2.1 农村 生 活 污水 处 理设 施 水 污染 物 在 线监 测 系统 运 行 维护 需 配备 管 理 人员 和 专业 运 行 维护 人员,并配备 相应的巡 检车辆、维修工具、便携式 水质分析 仪器等设 备。8.2.2 运行维护人 员应经过 培训考核 合格后方 可上岗,应熟 悉农村生 活污水处 理设施水 污染物在 线监测系统 的工 作原理、相关 仪器操 作注 意事项、安全 操作规 程,能够准 确处置 系统运 行 过程中出 现的各种故障 及技术问 题。8.2.3 运行维护人 员应严格 执行相关 操作流程,进行日 常维护或 设备检修 时应杜绝 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发 生。维护保养要 求 8.3.1 运行维护人 员应根据 维护保养 计划定期 检查、维 修或更换 必要的部 件,并 做好相关 记录,记录应有专人 妥善保管。8.3.2 对于常规易 损部件的 管理,运 行维护单 位应建立 相应的备 品备件管 理制度。8.3.3 水污染物在 线监测系 统日常维 护分为运 行维护和 报警维护 两类。运行维 护宜每月 进行一次 或根据仪器 设备 工作情 况定期 开展,运行 维护内 容应包 括但不 限于 日常巡 检、维 护维修、数据记录、运行评估等 工作。8.3.4 当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 系统出现 报警时,应按维护 规程要求 开展报警 维护,进 行报警处 置。8.3.5 当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 项目的示 值误差、重复性、漂移等 性能指标 不能满足 表 1 要求 时,应 及时进行维护 或更换相 应部件。8.3.6 农村生活污 水处理设 施水污染 物在线监 测系统运 行维护包 括但不限 于以下内 容:a)定期清理水 污染物监 测传感器 表面,保 证传感器 的电极和 光学部件 表面不被 污染;b)检查供电线 路和通讯 线路,发 现线路破 损或接触 不良的情 况要及时 更换新的 线路;c)检查视频监 控覆盖区 域,当视 频监控角 度发生偏 移时应及 时进行调 整;d)定期清理监 测点位处 淤泥,淤 泥应单独 存放、统 一收运、集中处置;e)对水污染物 监测传感 器进行校 准,并做 好相应的 校准记录,校准结 果应满足表 1 的规 定。8.3.7 当冬季停 用或 长期停 用时,应切 断农村 生活污 水处 理设施 水污染 物在 线监测 系统供 电电 源,做好水污染 物监测传 感器的防 护工作。8.3.8 当停用后重 新启用时,应 检查农村 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 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 系统电力 供应是否 正常,通讯 网络 是否正 常,水 污染物 监测 传感器 工作是 否正常,并 对水污 染物监 测传感 器 进行校准,校准结果应 满足表 1 的规定。8.3.9 当出现监测 数据超标 报警且超 标留样后,运行 维护人 员应及时 将超标水 样送往有 CMA 资质 的实验室检测。9 质量 保证和 质量控制 比对测试 9.1.1 至少每季度 对水污染 物监测传 感器进行 一次实际 水样比对 测试,并做 好相应的 比对记录,比DB 13/T 5954 2024 6 对结果应满 足表 1 的规定。9.1.2 至少每季度 对流量计 进行一次 比对测试,比对项 目和要求 应满足 HJ 355 相 关 规定。数据有效性 判别 9.2.1 有效数据和 无效数据 的判别应 参照 HJ 356 的规定 执行。9.2.2 系统正常运 行时的所 有数据均 为有效数 据,全部 参与统计。9.2.3 相关数据的 标记宜参 照污染 物排放自 动监测设 备标记规 则相关 规定执行。9.2.4 对于因仪器 故障、运行 不稳定或 其他监测 质量不受 控情况下 出现的零 值或负值,应作为无 效数据,予以 剔除。9.2.5 对于仪器检 查、校准、比对、维护 保养或仪 器故障维 修等非正 常监测期 间的数据,应作为 无效数据,但 应对相关 数据进行 标记,予 以保留并 上传。9.2.6 当农村生活 污水处理 设施水污 染物 流量 数据为零 时,农村生活 污水处理 设施水污 染物在线 监测数据为无 效数据,应对相关 数据进行 标记,予 以保留并 上传。9.2.7 监测过程中 监测数据 如出现急 剧升高、急剧下降 或连续不 变等情况,需要 通过现场 检查、实际水样比对 测试、标 准样品试 验等质控 手段来识 别,再做 判别和处 理。9.2.8 对于缺失和 判断为无 效的数据 应注明原 因,并保 留详细的 原始记录,以备数 据审核。DB 13/T 5954 2024 7 A A 附录A(规范性)水污染物在 线监测项 目性能指 标计算方 法 A.1 化学需氧量 性能指标 计算方法 A.1.1 示值误差 仪器正常 运行 期间,分别测 定化 学需氧 量浓度 值约 为工作 量程20%、50%、80%的三种 标准 溶液,每种标准溶 液连续测 定6 次,按公式(A.1)计算每种 标准溶液6 次测定值 的平均值 相对于 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相对 误差作为 示值误差。%100 e PP xR(A.1)式中:e R 示值误 差;x 化学需 氧量传感 器测定值 的平均值,mg/L;P 化学需 氧量标准 溶液浓度 值,mg/L。A.1.2 重复性 仪器正常 运行 期间,分别测 定化 学需氧 量浓度 值 约 为工作 量程20%、80%的标 准溶液,每 种标准溶液连续测 定6次,按 公式(A.2)计算每种 标准溶液6次测定 值的相对 标准偏差,取相对 标准偏差的最大值作为 重复性。%1001112ir xx xnSni(A.2)式中:重复性;x6次测定 值的平均 值,mg/L;n 测定次 数;ix 第i次测 定值,mg/L。A.1.3 24h 低浓度漂 移 仪器正常运 行期间,测定化学 需氧量浓 度值约为 工作量程20%的标 准溶液,每1h 记 录一次测 定值,连续记录24h,取前3 次 测定值的 算术平均 值作为初 始测定值,按公式(A.3)计算 后续测 定值与初始测定值的变 化幅度相 对于工作 量程上限 值的百分 比,取绝 对值最大 的ZD作为24h 低浓度 漂 移。%1000 iAx xZD(A.3)式中:24h 低浓 度漂移;第i次测 定值,mg/L;初始测 定值,mg/L;工作量 程上限值,mg/L。A.1.4 24h 高浓度漂 移 r SZDix0 xADB 13/T 5954 2024 8 仪器正常运 行期间,测定化学 需氧量浓 度值约为 工作量程80%的标 准溶液,每1h 记 录一次测 定值,连续记录24h,取前3 次 测定值的 算术平均 值作为初 始测定值,按公式(A.4)计算 后续测 定值与初始测定值的变 化幅度相 对于工作 量程上限 值的百分 比,取绝 对值最大 的RD作为24h 高浓度 漂 移。%1000 iAx xRD(A.4)式中:24h 高浓 度漂移;第i次测 定值,mg/L;初始测 定值,mg/L;工作量 程上限值,mg/L。A.1.5 响应时间 将仪器传感 器浸入浓 度为工作 量程80%的 化学需氧 量标准溶 液中,同时 启动秒表 计时,当 化学需氧量显示值 在误差范 围内后停 止计时,秒表走过 的时间即 为响应时 间。A.1.6 实际水样比 对 仪器正常 运行 期间,测定实 际样 品3 个,每个 水样平 行测定6 次,每次 间隔1min,然 后在 实验室按照国家环 境监测分 析方法对 相同的水 样进行测 试。当实际水 样的化 学需氧 量30mg/L 时,采用 化学需 氧量 浓度为25mg/L 的 标准溶 液代替 实际 水样,按公式(A.5)计算化 学需氧量 传感器测 定值与标 准溶液浓 度值的绝 对误差。n B x C(A.5)式中:实际水 样比对测 试绝对误 差,mg/L;化学需 氧量传感 器测定值 的平均值,mg/L;代替实 际水样的 化学需氧 量标准溶 液浓度值,mg/L。当实际水样 的化学需 氧量30mg/L 时,按公式(A.6)计算每个 水样化学 需氧量传 感器测 定值与实验室测定 值的相对 误差。每 个水样的 比对结果 均应满足 表1 的规定。%100nn BB xC(A.6)式中:实际水 样比对测 试相对误 差;化学需 氧量传感 器测定值 的平均值,mg/L;实验室 标准方法 的测定值,mg/L。A.2 氨氮性能指 标计算方 法 A.2.1 示值误差 仪器正常运 行期间,分 别测定氨 氮浓度值 约为工作 量程20%、50%、80%的三种标 准溶液,每种标准溶液连续 测定6次,按公式(A.7)计算每 种标准溶 液6次测定 值的平均 值相对于 标准溶 液浓度值的相对误差作 为示值误 差。%100 e CC xR(A.7)式中:e R 示值误 差;x 氨氮传 感器测定 值的平均 值,mg/L;C 氨氮标 准溶液浓 度值,mg/L。RDix0 xACxn BC xn BDB 13/T 5954 2024 9 A.2.2 重复性 仪器正常 运行 期间,分别测 定氨 氮浓度 值约为 工作 量程20%、80%的标准 溶液,每种 标准 溶液连续测定6次,按公式(A.8)计算每 种标准溶 液6 次测 定值的相 对标准偏 差,取相对 标准偏 差的最大值作为重复性。%1001112ir xx xnSni(A.8)式中:重复性;x6次测定 值的平均 值,mg/L;n 测定次 数;ix 第i次测 定值,mg/L。A.2.3 24h 低浓度漂 移 仪器正常运 行期间,测定氨氮 浓度值约 为 工作量 程20%的 标准溶液,每1h 记录一次 测定值,连续记录24h,取 前3次测定 值的算术 平均值作 为初始测 定值,按 公式(A.9)计算后续 测定 值 与初始测定值的变化幅 度相对于 工作量程 上限值的 百分比,取绝对值 最大的ZD 作为24h 低 浓度漂移。%1000 iAx xZD(A.9)式中:24h 低浓 度漂移;第i次测 定值,mg/L;初始测 定值,mg/L;工作量 程上限值,mg/L。A.2.4 24h 高浓度漂 移 仪器正常运 行期间,测定氨氮 浓度值约 为工作量 程80%的 标准溶液,每1h 记录一次 测定值,连续记录24h,取前3次测 定值的 算术平 均值 作为初 始测定 值,按公式(A.10)计算 后续测 定 值与初始 测定值的变化 幅度相对 于工作量 程上限值 的百分比,取绝对 值最大的RD 作为24h 高浓度漂 移。%1000 iAx xRD(A.10)式中:24h 高浓 度漂移;第i次测 定值,mg/L;初始测 定值,mg/L;工作量 程上限值,mg/L。A.2.5 响应时间 仪器正常 运行 期间,将传感 器从 无氨水 中移入 氨氮 浓度值 为10mg/L 的标 准溶液 中,记录 测定显示值达到氨 氮标准溶 液浓度值90%时所需 要的时间。A.2.6 实际水样比 对 仪器正常 运行 期间,测定实 际样 品3 个,每个 水样平 行测定6 次,每次 间隔1min,然 后在 实验室按照国家环 境监测分 析方法对 相同的水 样进行测 试。当实际水样 的氨氮2mg/L 时,采用氨 氮浓度为1.5mg/L 的 标准溶液 代替实际 水样,按 公式(A.11)计算氨氮传 感器测定 值与实验 室测定值 的绝对误 差。r SZDix0 xARDix0 xADB 13/T 5954 2024 10 n B x C(A.11)式中:实际水 样比对测 试绝对误 差,mg/L;氨氮传 感器测定 值的平均 值,mg/L;代替实 际水样的 氨氮标准 溶液浓度 值,mg/L。当实际水样 的氨氮2mg/L 时,按公式(A.12)计算每 个水样氨 氮传感器 测定值与 实验室 测定值的相对误差。每个水 样的比对 结果均应 满足表1 的 规定。%100nn BB xC(A.12)式中:实际水 样比对测 试相对误 差;氨氮传 感器测定 值的平均 值,mg/L;实验室 标准方法 的测定值,mg/L。A.3 pH 性能指标计算 方法 A.3.1 示值误差 仪器正 常运行 期间,测定pH=4.008 的标准 溶液,连续 测定6 次,按 公式(A.13)计算6 次 测定值的算术平均 值与标准 溶液标准 值的差作 为示值误 差。B x A(A.13)式中:示值误 差;6 次测定 值的平均 值;B 标准溶 液标准值。A.3.2 重复性 仪器正常运 行期间,测定pH=4.008 的标准 溶液,每 隔1min 记 录一次测 定值,连续 测定6 次,按公式(A.14)计算各次 测定值与 平均值之 差,取差 值绝对值 最大的S 作 为重复性。x x S i(A.14)式中:重复性;x6次测定 值的平均 值;ix 第i次测 定值。A.3.3 漂移 仪器正 常运行 期间,测定pH=6.865 的标准 溶液,待数 据稳 定后,读取5min 后的 测定 值作 为初始测定值,连 续测定24h,每 1h 记录一次 测定值,按公式(A.15)计 算后续测 定值与初 始测定 值的误差,取绝对值最 大的D作为 漂移。0 ix x D(A.15)式中:漂移;第i次测 定值;初始测 定值。Cxn BC xn BAxSDix0 xDB 13/T 5954 2024 11 A.3.4 响应时间 仪器正 常运行 期间,将传 感器从pH=6.865 的标 准液 移入pH=4.008的 标准 液中,记录 测定 显示值达到pH=4.3 时所需要 的时间。A.3.5 实际水样比 对 仪器正常 运行 期间,测定实 际样 品6 个,每个 水样平 行测定6 次,每次 间隔1min,然 后在 实验室按照国家 环境 监测分 析方法 对相同 的水 样进行 测试。按公 式(A.16)计 算每个 水样pH 传 感器测定 值与实验室测 定值的绝 对误差。每个 水样 的比对结 果均应满 足表1 的规 定。n B x C(A.16)式中:实际水 样比对测 试绝对误 差;单个水 样pH 传感 器测定值 的平均值;实验室 标准方法 的测定值。A.4 水温性能指 标计算方 法 A.4.1 示值误差 仪器正常 运行 期间,将温度 传感 器和标 准温度 计一同 放至 恒温水 槽中,设置 恒温水 槽的 温度分别为10、20、30,待数据 稳定后,分别记 录温度 传感器 的测定 值和标 准温度 计的 测定值,按公式(A.17)分别 计算温 度传感 器的测 定值和标 准温度 计测定 值的差 值,取差 值绝对 值 最大的 T 作为示值误差。s cT T T(A.17)式中:示值误 差,;温度传 感器测定 值,;标准温 度计测定 值,。A.4.2 重复性 仪器正常 运行期 间,将温度 传感器 放入恒 温水槽 中,设置恒 温水槽 的温度 为20,待数 据稳定后,每隔1min 记 录一 次温度 传感器 的测定 值,连续测 定6 次,按公 式(A.18)计 算6 次 测 定值的相 对标准偏差作 为重复性。%1001112ir TT TnSni(A.18)式中:重复性;T 6次测定 值的平均 值,;n 测定次 数;iT 第i次测 定值,。A.4.3 响应时间 仪器正常 运行期 间,将 温度传 感器从10 水中 移入30 水中,同时启 动秒表 计时,当温 度传感器显示该温 度时,停 止计时。秒表走过 的时间即 为响应时 间。Cxn BT cTsTr 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