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DB13/T 5949-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DB13/T 5949-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DB13/T 5949-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DB13/T 5949-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DB13/T 5949-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DB13/T 5949-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81.040.30 CCS Y 22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949 2024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 配备与管理要求 2024-06-24 发布 2024-07-24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T 5949 2024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 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 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 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 北省市场 监督管理 局提出并 归口。本文件起 草单 位:河 北省计 量监 督检测 研究院、河北 省电 子学会、河北 圣洁 环境生 物科 技工程有限公司、中 国检验 认证集 团河北 有限 公司、河北大 学、石 家庄 科林电 气股份 有限公 司、华康检 测集团有限公 司、河北 石油职业 技术大学。本文件主要 起草人:尹义 海、陈建斌、高 俊令、姚雪敏、王新凯、陈丽 芳、赵世甫、方 立 德、高卫东、王少 华、杨洋。DB 13/T 5949 2024 1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 定了 平板玻 璃生产 企业 与碳排 放相关 的碳计 量种 类及范 围、碳 计量 器具的 配备、碳计量器具的管 理要求。本文件适用 于平板玻 璃生产企 业。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 内容通 过文中 的规 范性引 用而构 成本文 件必 不可少 的条款。其 中,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 对应的版 本适用于 本文件;不注 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GB 17167 用能单位 能源计量 器具的配 备和管理 通则 GB/T 18603-2014 天 然气计量 系统技术 要求 GB 50093 自动化仪 表工程施 工及质量 验收规范 JJF 1356 重点用能 单位能源 计量审查 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17167 界 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 用于本文 件。碳计量 carbon measuring 碳计量是直 接碳排放、间接碳 排放和与 碳排放相 关量的计 量。碳计量器具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carbon 测量对象 为与 碳排放 相关的 能源(一次 能源、二次能 源和 载能工 质等)、含 碳原辅 料材 和直排的玻璃熔窑 烟气的计 量器具。碳排放单位 organiz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for flat glass 具有独立法 人地位或 具有独立 结算能力 的平板玻 璃生产企 业。次 级 碳 排 放 单 位 sub-organiz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for organiz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碳排放单位 的二级核 算单位。主要碳排放 设备 main equipment of carbon emission 与碳排放相 关的主要 用能设备、含碳原 辅料材消 耗设备和 含碳玻璃 熔窑烟气 排放设备。碳计量器具 配备率 equipping rate of carbon measuring instrument 碳计量器具 实际的装 配数量占 理论需要 量的百分 数。注:碳计量 器具 理论 需要 量是 指为 测量 碳排 放量 及其 相关 量所 需配 备的 计量 器具 数量。载能工质 energy-consumed medium 在生产过 程中 所消耗 的不作 为原 料使用、也不 进入产 品,在生产 或制取 时需 要直接 消耗 能源的工作物质。来源:JJF 1356,3.7 烟气二氧化 碳排放连 续测量系 统 flue gas CO2 continuous emission measuring system;CO2-CEMS DB 13/T 5949 2024 2 实时、连续 测量玻璃 熔窑烟气 中二氧化 碳浓度和 二氧化碳 排放量所 需要的全 部设备。4 碳计量的种 类及范 围 碳计量的种 类 4.1.1 能源类:与碳 排放相 关的能 源(天然气、煤气、煤 炭、重 油、渣 油、成品油、石油 液化 气、电力、蒸汽、热水等)。4.1.2 物料类:含 碳原辅材 料(方解 石、白云 石、石灰 石、纯碱、碳粉等)。4.1.3 含碳烟气类:含碳的 玻璃熔窑 烟气等。碳计量的范 围 4.2.1 输入碳排放 单位、次 级碳排放 单位、碳 排放设备 的与碳排 放相关的 能源和含 碳原辅料。4.2.2 输出碳排放 单位、次 级碳排放 单位、碳 排放设备 的与碳排 放相关的 能源和玻 璃熔窑烟 气。4.2.3 碳排放单位、次级碳 排放单位、碳排放 设备使用 的与碳排 放相关的 能源和含 碳原辅料。4.2.4 碳排放单位、次级碳 排放单位、碳排放 设备自 产 的与碳排 放相关的 能源和玻 璃熔窑烟 气。4.2.5 碳排放单位、次级碳 排放单位、碳排 放设备回 收利用的 与碳排放 相关的能 源和玻璃 熔窑烟 气。5 碳计量器具 的配备 配备原则 5.1.1 碳排放单位 碳计量器 具配备满 足生产工 艺和相关 标准的具 体要求。5.1.2 碳排放单位 碳计量器 具的配备 应满足碳 分类、分 级和分项 统计和核 算的要求。5.1.3 碳排放单位 碳计量器 具的性能 应满足被 测介质及 使用环境 的要求。5.1.4 碳排放单位 应配备必 要的便携 式能源、碳排放检 测仪表,以满足自 检自查要 求。碳计量器具 的配备要 求 5.2.1 碳计量器具 配备率按 式(1)计 算:Rp(Ns Nl)100(1)式中:Rp 碳计量器 具配备率,;Ns 碳计量器 具实际的 安装配备 数量;Nl 碳计量器 具理论需 要量。5.2.2 碳排放单位 应按与碳 排放相关 的能源、含 碳原辅材 料、含碳的 玻璃熔窑 烟气要求 加装碳计 量器具。5.2.3 主要 次 级 碳排 放 单位 包 括 与碳 排 放 相关 的 主要 次 级 用能 单 位和 与 其 相同 边 界的 二 级 核算 碳使用单位。用能量(产能量 或输运能 量))不 小于表1 中 一种、多 种能源的 消耗量限 定值为主 要次级 用能单位;主要次 级用能单 位应按表3 要求加装 碳计量器 具。二级核算碳 使用单位 的含碳原 辅材料和 含碳的玻 璃熔窑烟 气应按表3 要求加装 碳计量器 具。表1 主要次级碳 排放单位 能源消耗 量(或功率)限定值 碳的 种类 电力 固态 能源 成品油、石油液 化气 重油、渣油 煤气、天然气 蒸汽 热水 水 其他 单位 kW t/a t/a t/a m3/a GJ/a t/a GJ/a 限定值 10 100 40 80 10 000 5 000 5 000 2 931 注1:表中 a 是法 定计 量单 位中“年”的 符号。注2:表中 m3指 在标 准状 态下,表2 同;标 准状 态为:20;101.325kPa 注3:2 931 GJ 相当 于100 t 标准 煤。其他 能源 应按 等价 热值 折算,表2 类 推。DB 13/T 5949 2024 3 5.2.4 主要碳排放 设备包括 与碳排放 相关的主 要用能设 备、含碳原辅 料材消耗 设备和含 碳的玻璃 熔窑烟气排放 设备。单台设备能 源消耗量 不小于表2 中一种、多 种能源的 消耗量限 定值的为 主要用能 设备;主 要用能设备应按表3 要求加装 碳计量器 具。含碳原辅料 消耗设备 应按表3要 求加装碳 计量器具。含碳的玻璃 熔窑烟气 排放设备 应按表3 要 求加装碳 计量器具。表2 主要 碳排 放设 备 能源 消耗 量(或功 率)限定 值 碳的 种类 电力 固态 能源 成品油 石油液 化气 重油、渣油 煤气、天然气 蒸汽 热水 水 其他 单位 kW t/h t/h t/h m3/h MW t/h GJ/h 限定值 100 1 0.5 1 100 7 1 29.31 注1:对于 集中 管理 同类 碳排 放设 备的 碳排 放单 元(空气 压缩 机站、泵 房等),如果 碳排 放单 元已 配置 了碳计 量器具,碳排 放单 元的 主要 碳排 放设 备可 以不 再单 独配 置碳 计量 器具。5.2.5 碳计量器具 配备率应 符合表 3 的要求。表3 碳计量器具 配备率要 求 单位:%碳的种类 进出碳 排放 单位 进出主 要次 级碳 排放 单位 进出主 要碳 排放 设备 电力 100 100 95 固态能 源 煤炭 100 100 90 液态能 源 成品油、石油液 化气 100 100 95 重油、渣油 100 100 90 气态能 源 煤气、天然 气 100 100 90 蒸汽 100 100 90 载能 工质 水 100 95 90 压缩空 气-100 90 氮气 100 100 90 氧气 100 100 90 可回收 利用的余 能 烟气余 热-90 90 含碳原 辅材料 方解石 100 100 90 白云石 100 100 90 石灰石 100 100 90 纯碱 100 100 90 碳粉 100 100 90 玻璃熔 窑烟 气 100 100 90 5.2.6 进出碳排放 单位、进出 主要次级 碳排放单 位、进出主 要碳排放 设备碳计 量器具的 准确度等 级应不低于表 4 的要求。DB 13/T 5949 2024 4 表4 碳计量器具 的准确度 等级 计量器 具类 别 计量目 的 准确度 等级 要求 进出碳 排放 单位 进出主 要次 级 碳排放 单位 进出主 要 碳排放 设备 汽车衡 固体、液体 物料 静态 计量 1.0 连续累 计自 动衡 器 固体物 料计 量 0.5 1.0 1.0 电能表 有功交 流电 能计 量 I 类电 能计 量装 置 0.2S 0.2S 0.2S 类电 能计 量装 置 0.5S 0.5S 0.5S 类电 能计 量装 置 1.0 1.0 1.0 IV 类 电能 计量 装置 2.0 2.0 2.0 V 类电 能计 量装 置 2.0 2.0 2.0 油流量 表(装置)成品油、石 油液 化气 0.3 0.5 1.0 重油、渣油 0.5 2.0 2.0 气体流 量表 或装 置 煤气、天然 气、蒸汽 2.0 2.0 2.5 压缩空 气、氮气、氧 气、烟气 余热 2.0 2.0 2.5 玻璃熔 窑烟 气 5.0 5.0 5.0 水流量 表(装置)管径不 大 于250mm 2.0 2.0 2.5 管径大 于250mm 1.5 1.5 2.0 温度仪 表 用于液 态、气态 能源 的温 度计 量 0.5 1.0 1.0 与气体、蒸 汽质 量计 算相 关的 温度 计量 0.5 0.5 0.5 压力仪 表 用于液 态、气态 能源 的压 力计 量 0.5 1.0 1.0 与气体、蒸 汽质 量计 算相 关的 压力 计量 0.5 0.5 0.5 注1:当计 量器 具是 由传 感器(变 送器)、二 次仪 表组 成的 测量 装置 或系 统时,表中 给出 的准 确度 等级 应是 装置或 系统 的准确度 等级。装 置或 系统 未明 确给 出其 准确 度等 级时,可 用传 感器 与二 次仪 表的 准确 度等 级按 误差 合成 方法合 成。注2:运 行中 的电 能计 量装 置,按其 所计 量电 能量 的多 少为 五类:1)类为 月平 均用 电 量500 万kWh 及 以上或 变压 器容量 为10000kVA 及以 上的 高压 计费 用户、200MW 及以 上发 电机、发 电用 能单 位上 网电 量、电网 经营 企业 之间的 电量 交换点的 电能 计量 装置。2)类 为月 平均 用电量 100 万 kWh 及以 上或 变压 器容 量为 2000kVA 及 以上 的高 压计费 用户、100 MW 及 以上 发电 机的 电能 计量 装置。3)类为 月平 均用 电量10 万kWh 及以 上或 变压 器容 量为315kVA 及以 上的 计费用户、100 MW 及以 下发 电机、发 电企 业厂(站)用 电量 的电 能计 量装 置。4)类为 负荷 容量 为315kVA 及以 下的 计量负荷 计费 用户、发 供电 企业 内部 经济 技术 指标 分析、考核 用的 电能 计量 装置;5)类为 单相 供电 的电 力用户 计费 用电能计 量装 置。注3:用于 成品 油贸 易结 算的 计量 器具 的准 确度 等级 应不 低于0.3 级。注4:用于 天然 气贸 易结 算的 计量 器具 的准 确度 等级 应符 合GB/T 18603-2014 附录 A 和附 录B 的要 求。5.2.7 其他碳计 量器 具包括 量热仪、含 碳量的 测量仪 表(装置)、便携式 能源 和碳排 放检测 仪表 等。对碳排放 单位 使用与 碳排放 相关 的能源,按有 关标准 要求,宜配 备量热 仪、煤的含 碳量 的测量仪表(装置)。DB 13/T 5949 2024 5 对碳排放单 位使用的 含碳原辅 材料,按 有关标准 要求,宜 配备含碳 量的测量 仪表(装置)。表5 量热仪和含 碳量测量 仪表(装置)的准确 度等级 计量器 具类 别 计量目 的 准确度 等级 要求 量热仪 燃煤发 热量 计量 0.2 燃气发 热量 计量 0.2 燃油发 热量 计量 0.2 含碳量 测量 仪表(装置)煤的含 碳量 计量 0.5 含碳原 辅材 料的 含碳 量计 量 1.0 5.2.8 碳计量器 具的 性能应 满足相 应的 生产工 艺计量 要求 及使用 环境要 求(如 温度、温度 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 尘、腐蚀、电磁干 扰等)。5.2.9 对碳计量器 具配备的 自动化仪 表的施工 及验收,应符合 GB 50093 的 要求。6 碳计量器具 的管理要 求 总体要求 6.1.1 碳排放单位 应建立碳 计量管理 体系,形 成文件,并保持和 持续改进 其有效性。6.1.2 碳排放单位 应建立、保 持和使用 文件化的 程序来规 范碳计量 的人员行 为、器具管 理和数据 的采集、处理 及汇总。碳计量人员 6.2.1 碳排放单位 应设有专 人负责碳 计量器具 的管理,包 括但不限 于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更新、报废等。6.2.2 碳排放单位 应设有专 人负责碳 计量数据 的管理。6.2.3 碳计量管理 人员宜通 过国家相 关职能部 门的碳计 量管理培 训考核,持证上岗。6.2.4 碳计量器具 的检定、校准和维 修人员,应具有相 应的资质。6.2.5 碳排放单位 应建立和 保存碳计 量管理人 员的技术 档案。碳计量器具 6.3.1 碳排放单位 应备有完 整的碳计 量器具一 览表。表 中应列出 计量器具 的名称、型号规 格、准 确度等级、测量 范围、生 产厂家、出厂编号、单位管 理编号、安装使用 地点、状态(指合格、准用、停用等)。主要 次级碳排 放单位和 主要碳排 放设备应 备有独立 的碳计量 器具一览 表分表。6.3.2 碳排放单位 应建立碳 计量器具 档案,包 括但不限 于:a)计量器具使 用说明书;b)计量器具出 厂合格证;c)计量器具最 近两个连 续周期的 检定(测试、校准)证书;d)计量器具维 修记录;e)计量器具其 他相关信 息,如计 量器具的 操作规程、流量仪 表一次原 件信息等。6.3.3 碳排放单位 应备有明 确的碳计 量器具量 值传递或 溯源图,其中 作为碳排 放单位内 部标准计 量器具使用的,要明确 规定其准 确度等级、测量范 围、可溯 源的上级 传递标准。6.3.4 碳计量器具 检定(校准)应符合 如下要求:a)碳计量器具 应确定检 定(校准)周期,并 定期检定(校准);b)强制检定的 计量器具,其检定 周期、检 定方式应 遵守有关 计量法律 法规的规 定;c)碳排放单位 自行校准 的碳计量 器具且自 行确定校 准周期的,应有现 行有效的 受控文件(即自校计量器具 的管理程 序和自校 规范)作为 依据;d)新装及更新 碳计量器 具必须经 检定(校准)合格后 方能安装 使用。DB 13/T 5949 2024 6 6.3.5 在用的碳计 量器具应 在明显位 置粘贴与 碳计量器 具一览表 编号、状 态对应的 标签。碳计量数据 统计 6.4.1 碳排放单位 应建立碳 排放统计 报表制度,碳排放 统计报表 数据应能 追溯至计 量记录。6.4.2 碳计量数据 记录应采 用规范的 表格式样。6.4.3 碳排放单位 宜根据需 要建立碳 计量数据 中心,利 用计算机 技术实现 碳计量数 据的管理。6.4.4 对于碳排放 设备可根 据需要按 生产周期 及时统计 计算出其 单位产品 的各种主 要碳排放 量。DB 13/T 5949 2024 7 A A 附录A(资料性)平板玻璃生 产企业碳 计量管理 用表/图 A.1 平板玻璃生 产企业碳 计量器具 一览总表 表A.1 平板玻璃生 产企业碳 计量器具 一览总表 平板玻 璃生 产企 业名 称:序号 计量器 具名 称 型号规 格 准确度 等 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厂 编号 碳排放 单位管理 编号 安装使 用地 点(某 系统、生 产线、某 主要 碳排 放设 备)及 用途(直 接排 放、间接 排放、量 热仪、含 碳量 的测 量仪 表(装置)、便 携式 能源 和碳 排放 检测仪表等)测量参数 碳的 种类 检定/校准间隔 检定/校准日期 状态(合格/准用/停用)DB 13/T 5949 2024 8 A.2 进出碳排放 单位碳计 量器具一 览分表 表A.2 进出 碳排放单 位碳计量 器具一览 分表 平板玻 璃生 产企 业名 称:序号 计量器 具名 称 型号规 格 准确度 等 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厂 编号 碳排放 单位管理 编号 安装使 用地点 测量参 数 碳的 种类 检定/校 准间隔 检定/校准日期 状态(合格/准用/停用)A.3 进出主要次 级碳排放 单位碳计 量器具一 览分表 表 A.3 进出主要 次级碳排 放单位碳 计量器具 一览分表 平板玻 璃生 产企 业名 称:序号 计量器 具名 称 型号规 格 准确度 等 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厂 编号 碳排放 单位管理 编号 安装使 用地点 测量参 数 碳的 种类 检定/校 准间隔 检定/校准日期 状态(合格/准用/停用)DB 13/T 5949 2024 9 A.4 进出主要碳 排放设备 碳计量器 具一览分 表 表A.4 进出 主要碳排 放设备碳 计量器具 一览分表 平板玻 璃生 产企 业名 称:序号 计量器 具名 称 型号规 格 准确度 等 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厂 编号 碳排放 单位管理 编号 安装使 用地点 测量参 数 碳的 种类 检定/校 准间隔 检定/校准日期 状态(合格/准用/停用)A.5 其他碳计量 器具一览 分表 表A.5 其他 碳计量器 具一览分 表 平板玻 璃生 产企 业名 称:序号 计量器 具(装置)名称 型号规 格 准确度 等 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厂 编号 碳排放 单位管理 编号 安装使 用地点 测量参 数 碳的 种类 检定/校 准间隔 检定/校准日期 状态(合格/准用/停用)注:其他碳 计量 器具 包括 量热 仪、含碳 量的 测量 仪表(装置)、便携 式能 源和 碳排 放检 测仪 表等。DB 13/T 5949 2024 10 有 限公 司 检 定装 置量 值传 递/溯 源框 图 文件编 号:共 1 页 第 1 页 上 上 一 级 计 量 器 具-本 级 计 量 器 具 下 一 级 计 量 器 具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生效日 期 图A.1 检定 装置量值 传递/溯 源框图(参 考件)检定或 校准 方法 检定或 校准 方法 计量标 准名 称:不确定 度或 准确 度等 级 或最大 允许 误差:保存机构:计量标 准名 称:测量范 围:不确定 度或 准确 度等 级 或最大允许 误差:计量器 具名 称:测量范 围:不确定 度或 准确 度等 级 或最大 允许 误差:计量器 具名 称:测量范 围:不确定 度或 准确 度等 级 或最大 允许 误差:DB 13/T 5949 2024 11 有 限公 司 碳 计量 器具 量值传 递/溯 源框 图 文件编 号:共 1 页 第 1 页 上 上 一 级 计 量 器 具-碳 计 量 器 具 碳 计 量 对 象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生效日 期 图A.2 碳计量 器具量值 传递/溯 源框图(参 考件)检定或 校准 方法 测量方 法 计量标 准名 称:不确定 度或 准确 度等 级 或最大 允许 误差:保存机 构:计量器 具名 称:测量范 围:不确定 度或 准确 度等 级 或最大允许 误差:碳的名 称:量的名 称:计量范 围:进出 碳排 放单 位 碳的名 称:量的名 称:计量范 围:进出 次级 碳排 放单 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