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DB11/T 1231-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DB11/T 1231-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DB11/T 1231-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DB11/T 1231-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DB11/T 1231-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DB11/T 1231-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27.060.30 CCS P 4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231 2024 代替 DB11/T 1231 2015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Energy saving monitoring of gas fired industrial boiler 2024-06-28发布 2024-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231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监测项目.1 5 监测方法.2 6 计算方法.3 7 评价指标.3 8 监测结果评价.4 9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4 附录 A(资料性)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示意图.5 附录 B(资料性)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6 参考文献.7 DB11/T 1231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11/T 1231 2015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与 DB11/T 1231 2015 相比,除结构变化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a)增加了检查 项目(见 4.1);b)更 改 了 测 量仪表精度等级 要 求(见 5.3,2015版 的 5.3);c)更 改 了排 烟 温度 评价指标(见 7.1,2015版 的 7.1);d)更 改 了过量空 气 系数 评价指标(见 7.2,2015版 的 7.2);e)更 改 了排 烟 处一氧 化 碳含量 评价指标(见 7.3,2015版 的 7.3);f)增加了 附录 A(见 附录 A);g)更 改 了 附录 B(见 附录 B,2015版 的附录 A)。本文件 由北京市发展 和改 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 由北京市发展 和改 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 单位:北京 节能技术监测 中心、北京市 热 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标准化 研究院、北京市 工 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北科 能 环 能 源环境科 技 有限公司、北京 节能 环保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 人:李 文 明、金丽丽、王圣典、荀志国、赵雁、彭天阳、秦波、尹 晓博、李 勇 会、李 炳剑、李 泽华、范 艳翔、何雪青、李 文 峰、贾月芹、闫 语 都、张 天 全。本文件 及其所 代替文件的 历次 版 本 发 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 发 布为 DB11/T 1231 2015;本 次为 第 一 次修订。DB11/T 1231 2024 1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 燃气工业锅炉 运行 节能监测项目、监测方法、计算方法、评价指标、监测结果评价和监测报告 等 内容。本文件 适 用 于额 定 蒸 发量 大于 1 t/h、额 定 压 力 小于 3.8 MPa的工业 蒸汽 锅炉和 额 定热 功率大于 0.7 MW的工业热 水 锅炉。燃气 直 燃 机可 参照 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 文件 中 的 内容通 过 文 中 的规范性引用 而 构 成 本文件 必不可少 的 条款。其 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 本(包括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件。GB 17167 用能 单位 能 源 计 量 器具配备 和 管理通 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 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燃气工业锅炉 gas fired industrial boiler 以 天 然 气 为 燃料,生产 规定参 数(温度、压 力)和 品质 的 蒸汽、热 水 的 设备。3.2 排烟温度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锅炉 最后 一级 尾 部 受 热 面或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出口 1 m以内 的烟 道 中心处 的烟气 温度。4 监测项目 4.1 检查项目 检查 项目 包括:不少于 1个月 的锅炉 运行记 录,运行记 录 应包括 燃气 消耗 量、锅炉 进 出口 介 质 温度、压 力、排烟 温度等;1年内 的燃 烧 机 调试 数 据 记 录;能 源 计 量 器具配备应 符合 GB 17167的要 求;2年内 锅炉(不 含 6年内新 建 锅炉)能 效 测 试 报告;蒸汽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见 图 A.1;带换 热 器 的热 水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优先接入供 热系 统 的 二 次水,见 图 A.2。DB11/T 1231 2024 2 4.2 测试项目 测 试 项目 包括:排 烟 温度;排 烟 处氧含量、二 氧 化 碳含量、一氧 化 碳含量;锅炉炉 体 外 表 面 温度;锅炉 房 环境温度。5 监测方法 5.1 测试条件 测 试 应 在 锅炉 正常稳 定 运行 工 况 下 进 行。测 试 期 间 应记 录锅炉燃气 累 计 消耗 量、锅炉 进 出口 介 质 温 度 和 压 力。5.2 测试时间 测 试时间 应不少于 30 min。5.3 测试仪表 仪表 应 能 满足 测 试 项目要 求,在 检 定/校 准 合格周 期内,精度等级 应 符合 表 1的要 求。表 1 测量仪表精度等级要求 排 烟 温度 锅炉炉 体 外 表 面 温度 锅炉 房 环境温度 氧含量 一氧 化 碳含量 0.5级 1 0.5级 1.0级 5.0级 5.4 测试方法 5.4.1 排烟温度 测 试点 应布 置 在 锅炉 最后 一级 尾 部 受 热 面或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出口 1 m以内 的烟 道 上,测 温 元 件 应插入 烟 道 中心位 置 并保 持插入 处 的 密封。排 烟 温度 每 5 min记 录 一 次,取 测 量 值 的算术 平均值 作 为 测 试 结果。5.4.2 排烟处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含量 测 试点 应 在 锅炉 最后 一级 尾 部 受 热 面或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出口 1 m以内 的烟 道 中心位 置,应 与烟气温度 测 量 同步进 行,每 5 min记 录 一 次,取 测 量 值 的算术 平均值 作 为 测 试 结果。5.4.3 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度 测 试点 应 均匀 布 置 在 锅炉外 壁 的 各 个 侧 面 上,在 燃 烧 器、检查 孔、蒸汽 主 管道 出口等 边距 300 mm范围 内不应布 置测 点,可 根据 锅炉 容 量 每 1 m2 3 m2取 一 个 测 试点,每 个 侧 面 测 试点 数量 不少于 5个(不含 火 管 锅炉前 后 烟 箱)。每 个 测 试点每隔 15 min测 量一 次,取 测 量 值 的算术 平均值 作 为 测 试 结果。5.4.4 锅炉房环境温度 锅炉 房 环境温度 是距 锅炉 侧 面 1.5 m,距地 面 1.4 m 1.7 m范围 内 的 空 气 温度。测 量 时 应 避免 锅炉 及 周边 环境 热 辐射 的 影响。每隔 15 min测 量一 次,取 测 量 值 的算术 平均值 作 为 测 试 结果。DB11/T 1231 2024 3 6 计算方法 6.1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 排 烟 处过量空 气 系数 按 式(1)计算:CO)CO()O(100)CO(5.0 O 79-21212 2 2)()(j j j j ja-=.(1)式 中:a 过量空 气 系数;)(2O j、)CO(j、)2C(j 干 燃 烧 产 物 中 O2、CO、CO2的 体积 分 数。6.2 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升 锅炉炉 体 外 表 面 温 升 指锅炉炉 体 外 表 面 温度 与锅炉 房 环境温度 的 差值,按 式(2)计算:h bt-t t=D.(2)式 中:t D锅炉炉 体 外 表 面 温 升,单位 为 摄氏 度();bt锅炉炉 体 外 表 面 温度,单位 为 摄氏 度();ht 锅炉 房 环境温度,单位 为 摄氏 度()。7 评价指标 7.1 排烟温度评价指标 排 烟 温度 评价指标 应 符合 表 2的要 求。表 2 排烟温度评价指标 锅炉 类型 排 烟 温度 蒸汽 锅炉 120 热 水 锅炉 100 7.2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评价指标 排 烟 处过量空 气 系数 评价指标 应 符合 表 3的要 求。表 3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评价指标 燃 烧 器 类型 排 烟 处过量空 气 系数 非 全 预混 表 面 燃 烧 器 1.3 全 预混 表 面 燃 烧 器 1.5 7.3 排烟处一氧化碳含量评价指标 排 烟 处一氧 化 碳含量 应不大于 0.005%。DB11/T 1231 2024 4 7.4 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升评价指标 锅炉炉 体 外 表 面 温 升 应不大于 20。8 监测结果评价 8.1 燃气工业锅炉 检查 项目 应 符合 4.1的要 求,测 试 结果 应 符合 第 7章 的要 求。8.2 监测报告 中 应 给 出 评价结 论。8.3 根据 监测结果,提出 改 进 建 议。9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 格式 见 附录 B。DB11/T 1231 2024 5 A 附 录 A(资料 性)烟气 余热回收装置示意图 蒸汽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示意图 见 图 A.1,热 水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示意图 见 图 A.2。图 A.1 蒸汽 锅炉烟气 余热回收装置示意图 图 A.2 热水 锅炉烟气 余热回收装置 布 置示意图 DB11/T 1231 2024 6 附 录 B(资料 性)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 表 B.1给 出了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表 B.1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 报告编号:委托单位 监测 日期 被 监测 单位 监测 依据 监测 地点 燃气工业锅炉参 数 设备 名称 设备 编 号 规 格型号 额 定 容 量 锅炉 厂家 生产日期 燃 烧 方 式 燃 烧 器 厂家 序号 检查 项目 检查 结果 结果评价 1 不少于 1 个月 的锅炉 运行记 录,运行记 录 应包括 燃气 消耗 量、锅炉 进 出口 介 质 温度、压 力、排 烟 温度等 2 1年内 的燃 烧 机 调试 数 据 记 录 3 2年内 锅炉(不 含 6年内新 建 锅炉)能 效 测 试 报告 4 能 源 计 量 器具配备 和 管理 符合 GB 17167的要 求 5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布 置方 式(如 适 用)测 试 环境 环境温度 燃气 消耗 量 m3/h 进/出口 介 质 温度 进/出口 介 质压 力 MPa 测 试 项目 序号 监测测 试 项目 单位 测 试 结果 评价指标 结果评价 1 排 烟 温度 2 排 烟 处过量空 气 系数 3 排 烟 处一氧 化 碳含量%4 锅炉炉 体 外 表 面 温 升 监测结果评价 及 改 进 建 议:监测 单位:(盖 章)签发日期:编 制:审核:批准:DB11/T 1231 2024 7 参 考 文 献 1 GB/T 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 试 验 规 程 2 GB/T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 通 则 3 GB/T 15317 燃 煤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4 TSG 91 锅炉节能 环保 技术规 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