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险指标体系和分级DB11/T 2282-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和分级DB11/T 2282-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和分级DB11/T 2282-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和分级DB11/T 2282-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和分级DB11/T 2282-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和分级DB11/T 2282-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13.220 CCS C 80 DB 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282 2024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和分级 Fire danger indicator system and grading 2024-06-28发布 2024-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2282 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1 5 指标确定方法.2 6 森林火险等级名称和分级.3 附录 A(规范性)指标计算方法.4 DB11/T 2282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 保护研究 所、北京市 气候 中 心。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史一凡、王明玉、南奎、陈震西、张慧、李萌、程鹏飞、杜吴鹏、时德轶、周暖阳、白孟鑫、荣 中 秋、舒立福、赵凤君、李伟克、司莉青、李健、冯 国 正。DB11/T 2282 2024 1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和分级 1 范围 本文件规范 了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和指标确定方法、森林火险等级名称和分级。本文件 适 用 于 本市森林火险等级确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中的 内容通过 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而 构 成 本文件 必不可少 的 条款。其 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 应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 的 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33695 地面气象要素编码 与 数 据格式 GB/T 35226 地面气象 观测 规范 空 气 温度 和 湿度 GB/T 35227 地面气象 观测 规范 风向 和 风速 GB/T 35228 地面气象 观测 规范 降水量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 没 有 需 要 界 定的术语和定义。4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 森林火险指标体系由 2个 一 级指标(森林 可 燃物 引 燃风 险、森林火 灾天 气 风 险)、4 个二 级指标(10h时 滞 可 燃物温度、10h时 滞 可 燃物湿度、火险 天 气 指 数、表层 可 燃物湿度 指 数)、2个三 级指标(初始蔓延 指 数、累积 指 数)和 4个四 级指标(风速、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深层 有 机质 干旱 指 数)组 成,见表 1。表 1 指标体系 一 级指标 二 级指标 三 级指标 四 级指标 森林 可 燃物 引 燃风 险 10h时 滞 可 燃物温度-10h时 滞 可 燃物湿度-森林火 灾天 气 风 险 火险 天 气 指 数 初始蔓延 指 数 风速 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 累积 指 数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 深层 有 机质干旱 指 数 表层 可 燃物湿度 指 数-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 DB11/T 2282 2024 2 5 指标确定方法 5.1 四级指标的确定 5.1.1 风速(W)由 气象 观测得 出,数 据格式 应 符合 GB/T 33695的 要 求,获取 方 式 按照 GB/T 35227的方法 观测得 出。5.1.2 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m)由前 一日 表层 可 燃物湿度 指 数 与 空 气 温度(T)、空 气 湿度(H)、降雨量(r)、风速(W)等 气象 观测 数 据 计算 得 出,m的计算方法按附录 A中 A.1。气象 观测 数 据 的 数 据格式 应 符合 GB/T 33695的 要 求,T和 H按照 GB/T 35226的方法 观测得 出,r按照 GB/T 35228的方法 观测 得 出,W的 观测 方法 同 5.1.1。5.1.3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P)由前 一日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 与 空 气 温度(T)、空 气 湿度(H)、降雨量(r)等 气象 观测 数 据 计算 得 出,P的计算方法按附录 A中 A.2。T、H和 r等 气象 观测 数 据 的 数 据 格式 和 观测 方法 同 5.1.2。5.1.4 深层 有 机质干旱 指 数(D)由前 一日 深层 有 机质干旱 指 数 与 空 气 温度(T)和 降雨量(r)等 气象 观测 数 据 计算 得 出,D的计算方法按附录 A中 A.3。T和 r等 气象 观测 数 据 的 数 据格式 和 观测 方法 同 5.1.2。5.2 三级指标的确定 5.2.1 初始蔓延 指 数(R)由 风速(W)和 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m)计算 得 出,R的计算方法按附录 A中A.4。5.2.2 累积 指 数(U)由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P)和 深层 有 机质干旱 指 数(D)计算 得 出,U的计算方法按附录 A中 A.5。5.3 二级指标的确定 5.3.1 10h时 滞 可 燃物温度(FT10h)由森林火险 监测站观测获得,单位 为摄氏度(),小 数 点后 保 留 1位。5.3.2 10h时 滞 可 燃物湿度(FM10h)由森林火险 监测站观测获得,用 百 分 数 表示(%),小 数 点后 保 留 1位。5.3.3 表层 可 燃物湿度 指 数(F)由 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m)计算 得 出,F的计算方法按附录 A中 A.6。5.3.4 火险 天 气 指 数(S)由 初始蔓延 指 数(R)和 累 计指 数(U)计算 得 出,S的计算方法按附录 A中A.7。5.4 一级指标的确定 5.4.1 森林 可 燃物 引 燃风 险 表征 由森林火险 监测站观测 数 据 确定的森林火 灾 引 燃风 险,从低到高 分 为 一 级 至五 级,分级按照 表 2中的 10h时 滞 可 燃物温度(FT10h)和 10h时 滞 可 燃物湿度(FM10h)的 不 同数 值区间 组 合 确定。表 2 森林可燃物引燃风险分级 10h时 滞 可 燃物湿度(FM10h)/%10h时 滞 可 燃物湿度(FT10h)/FM10h-5-5 FM10h 0 0 FM10h 15 15 FM10h 30 FM10h 30 FT10h 4 三 级 三 级 四 级 五 级 五 级 4 FT10h 6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四 级 五 级 6 FT10h 8 二 级 三 级 三 级 四 级 四 级 DB11/T 2282 2024 3 表 2 森林可燃物引燃风险分级(续)10h时 滞 可 燃物湿度(FM10h)/%10h时 滞 可 燃物湿度(FT10h)/FM10h-5-5 FM10h 0 0 FM10h 15 15 FM10h 30 FM10h 30 8 FT10h 12 二 级 二 级 二 级 三 级 三 级 FT10h12 一 级 一 级 一 级 二 级 二 级 5.4.2 森林火 灾天 气 风 险 表征 由 气象 观测 数 据 计算确定的森林火 灾天 气 风 险,从低到高 分 为 一 级 至五级,分级按照 表 3中 表层 可 燃物湿度 指 数(F)和火险 天 气 指 数(S)的 不 同 数 值区间 组 合 确定。表 3 森林火灾天气风险分级 火险 天 气 指 数(S)表层 可 燃物湿度 指 数(F)0 F 85 85 F 92 92 F 95 95 F 97 F 97 S 40 三 级 三 级 四 级 五 级 五 级 30 S 40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四 级 五 级 20 S 30 二 级 三 级 三 级 四 级 四 级 10 S 20 二 级 二 级 三 级 三 级 三 级 0 S 10 一 级 二 级 二 级 二 级 三 级 6 森林火险等级名称和分级 6.1 森林火险等级名称 6.1.1 森林火险分级 从低到高 分 为 一 级 至五 级,共五个 等级。火险分级名称 及含 义 见表 4。表 4 森林火险等级 森林火险等级 名称 危 险 程 度 易燃 程 度 蔓延 程 度 一 级 低 火险 低度危 险 不 易燃烧 不 易蔓延 二 级 较低 火险 中 度危 险 可 以燃烧 可 以蔓延 三 级 较高 火险 较高危 险 较易燃烧 较易蔓延 四 级 高 火险 高度危 险 容 易燃烧 容 易蔓延 五 级 极高 火险 极度危 险 极易燃烧 极易蔓延 6.2 森林火险分级 6.2.1 森林火险分级 可 根据 森林 可 燃物风 险和森林火 灾天 气 风 险 综合 确定,当 森林 可 燃物风 险分级和森林火 灾天 气 风 险分级 不 同 时,宜采 用森林 可 燃物风 险等级确定 当 地 的森林火险等级。6.2.2 在 不 具备观测 10h时 滞 可 燃物温度(FT10h)或 10h时 滞 可 燃物湿度(FM10h)的 情况 下,可 单独使 用森林火 灾天 气 风 险等级确定 当 地 的森林火险等级。DB11/T 2282 2024 4 A A 附录 A(规范性)指标计算方法 A.1 表层可燃物含水量 A.1.1 表层可燃物含水量()计算 为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 中 间值,为干 燥 表层 可 燃物 平衡 含水量,为 潮 湿表层 可 燃物 平衡 含水量,当 时,按 式(A.1)计算;当 0.5mm且 0 150时,按 式(A.5)计算;当 0.5mm且 0150时,按 式(A.6)计算;当 所 计算的250时,则=250。=(A.4)式 中:0前 一 天 的 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0+42.5 0(0.5)(1 6.93(0.5)(A.5)式 中:0前 一 天 的 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降雨量,单位 为 毫米(mm)。=0+42.5 0(0.5)(1 6.93(0.5)+0.0015(0 250)(0.5).(A.6)式 中:0前 一 天 的 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降雨量,单位 为 毫米(mm)。DB11/T 2282 2024 5 A.1.3 前一天的表层可燃物含水量()计算 按 式(A.7)计算。=.().(A.7)式 中:前 一 天表层 可 燃物湿度 指 数。A.1.4 干燥表层可燃物平衡含水量()计算 按 式(A.8)计算。=0.942.+11+0.18(21.1)(1.)(A.8)式 中:空 气 湿度,用 百 分 数 表示(%);空 气 温度,单位 为摄氏度()。A.1.5 干燥指数的对数()计算 按 式(A.9)计算。=0.424 1.+0.0694.1 0.581.(A.9)式 中:空 气 湿度,用 百 分 数 表示(%);风速,单位 为 米每秒(m/s);空 气 温度,单位 为摄氏度()。A.1.6 潮湿表层可燃物平衡含水量()计算 按 式(A.10)计算。=0.618.+10+0.18(21.1)(1.)(A.10)式 中:空 气 湿度,用 百 分 数 表示(%);空 气 温度,单位 为摄氏度()。A.1.7 潮湿指数的对数()计算 按 式(A.11)计算。=0.424 1.+0.0694.1 0.581.(A.11)式 中:空 气 湿度,用 百 分 数 表示(%);风速,单位 为 米每秒(m/s);空 气 温度,单位 为摄氏度()。A.2 浅层腐殖质湿度指数 A.2.1 浅层腐殖质湿度指数()计算 DB11/T 2282 2024 6 为降雨量,当 1.5mm时,按 式(A.12)计算;当 1.5mm时,按 式(A.13)计算。=+100(A.12)式 中:前 一 天 的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 中 干 燥 指 数 的 对数。=+100(A.13)式 中:雨后 的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 中 干 燥 指 数 的 对数。A.2.2 浅层腐殖质湿度指数中干燥指数的对数()计算 按 式(A.14)计算,为 白 天 有 效 时 长,由 查 表 A.1确定。=1.894(+1.1)(100)10(A.1)式 中:空 气 温度,单位 为摄氏度(),当 1.1 时,则 取值为 1.1;空 气 湿度,用 百 分 数 表示(%);白 天 有 效长 度。表 A.1 有效白天时长 月份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 一 十 二 L 6.65 6.67 8.90 10.25 11.37 11.98 11.72 10.75 9.47 8.18 6.98 6.35 A.2.3 雨后浅层腐殖质湿度指数()计算 按(A.15)计算;当 所 计算的 0时,则=0。=244.72 43.43(20)(A.2)式 中:雨后浅层腐殖质层含水量。A.2.4 雨后浅层腐殖质层含水量()计算 按 式(A.16)计算。=20+.0.+(.).(.)(A.3)式 中:0前 一 天 的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降雨量,单位 为 毫米(mm);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 中 降雨 影响 的 斜 面 变 化。A.2.5 浅层腐殖质湿度指数中 降 雨 影响 的 斜面变化()计算 0为 前 一 天 的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当 0 33时,按 式(A.17)计算;当 3365时,按 式(A.19)计算。=.0(A.4)式 中:DB11/T 2282 2024 7 0前 一 天 的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14 1.30(A.5)式 中:0前 一 天 的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6.20 17.2(A.19)式 中:0前 一 天 的 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A.3 深 层有 机 质干 旱 指数 A.3.1 深 层有 机 质干 旱 指数()计算 为降雨量,当 2.8mm时,按 式(A.20)计算;当 2.8mm时,按 式(A.21)计算。=0+0.5(A.6)式 中:0前 一 天深层 有 机质干旱 指 数;土壤 水 分 蒸发蒸腾损失总 量。=400+0.5(A.7)式 中:雨后 的 深层 有 机质水 分 当量;土壤 水 分 蒸发蒸腾损失总 量。A.3.2 土壤 水分 蒸 发 蒸腾损失总 量()计算 按 式(A.22)计算,为 白 天 长 度 因子,由 查 表 A.2确定;当 所 计算的 0时,则=0。=0.36(+2.8)+(A.8)式 中:空 气 温度,单位 为摄氏度(),当 2.8 时,则 取值为-2.8;白 天 长 度 因子。表 A.2 白天长度 因子 A.3.3 雨后 深 层有 机 质水分 当 量()计算 按 式(A.23)计算;当 所 计算的 0时,则=0。=800+3.937(0.83 1.27)(A.9)式 中:前 一 天深层 有 机质干旱 指 数;降雨量,单位 为 毫米(mm)。A.4 初始蔓延 指数()按 式(A.24)计算。月份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 一 十 二 L-1.6-1.6-1.6 0.9 3.8 5.8 6.4 5.0 2.4 0.4-1.6-1.6 DB11/T 2282 2024 8=0.208.91.9.8.(A.10)式 中:风速,单位 为 米每秒(m/s);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A.5 累积 指数()为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为深层 有 机质干旱 指 数,当 0.4 时,按 式(A.25)计算;当 0.4 时,按 式(A.26)计算。=.(A.11)式 中: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深层 有 机质干旱 指 数。=.0.92+(0.0114).(A.12)式 中:浅层腐殖质湿度 指 数;深层 有 机质干旱 指 数。A.6 表层可燃物湿度指数()按 公 式(A.27)计算。=.().(A.27)式 中:表层 可 燃物含水量。A.7 火险天气指数 A.7.1 火险天气指数(S)计算 为 中 间 形 式 的火险 天 气 指 数,当 1时,S按 式(A.28)计算;当 1时,S按 式(A.29)计算。=.(.).(A.13)式 中:中 间 形 式 的火险 天 气 指 数。=(A.14)式 中:中 间 形 式 的火险 天 气 指 数。A.7.2 中间 形式 的火险天气指数()计算 按 式(A.30)计算。=0.1()(A.15)DB11/T 2282 2024 9 式 中:初始蔓延 指 数;()半 腐层湿度 函 数。A.7.3 半 腐层湿度 函 数 f(D)计算 为 累积 指 数,当 80时,()按 式(A.31)计算;当 80时,()按 式(A.32)计算。()=0.626.+2(A.16)式 中:累积 指 数。()=.(A.17)式 中:累积 指 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