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种植技术规范DB61/T 1843-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酸枣种植技术规范DB61/T 1843-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酸枣种植技术规范DB61/T 1843-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酸枣种植技术规范DB61/T 1843-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酸枣种植技术规范DB61/T 1843-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酸枣种植技术规范DB61/T 1843-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 B 6 1/T 1 8 4 3 2 0 2 4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立 地 条 件.15 种 植 模 式.26 育 苗.27 移 栽.28 嫁 接.39 田 间 管 理.31 0 采 收.41 1 证 实 方 法.4附 录 A(资 料 性)酸 枣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时 期 及 防 治 方 法.6附 录 B(资 料 性)酸 枣 种 植 过 程 中 关 键 信 息 记 录.7参 考 文 献.8D B 6 1/T 1 8 4 3 2 0 2 4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陕 西 省 林 业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陕 西 中 医 药 大 学、陕 西 中 药 资 源 产 业 化 省 部 共 建 协 同 创 新 中 心、国 家 中 药 材 产 业技 术 体 系 咸 阳 综 合 试 验 站、河 北 省 农 林 科 学 院 经 济 作 物 研 究 所、中 国 中 医 科 学 院 中 药 资 源 中 心、西 北 农林 科 技 大 学 农 学 院、榆 林 市 农 业 技 术 服 务 中 心、佳 县 林 木 种 苗 工 作 站、陕 西 北 仲 山 现 代 农 业 园 区 管 理 有限 责 任 公 司、延 安 市 林 业 局、白 水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唐 志 书、宋 忠 兴、史 鑫 波、姜 涛、黄 璐 琦、段 金 廒、郭 兰 萍、刘 天 虎、刘 红 波、李 婷、李 国 龙、马 廷 军、高 晓 军、王 琪 琳、刘 忠 雄、王 占 金、任 福 俊。本 文 件 首 次 发 布。本 文 件 由 陕 西 中 医 药 大 学 负 责 解 释。联 系 信 息 如 下:单 位:陕 西 中 医 药 大 学电 话:0 2 9-3 8 1 8 2 2 0 1地 址:陕 西 省 咸 阳 市 秦 都 区 渭 阳 中 路 1 号邮 编:7 1 2 0 8 3D B 6 1/T 1 8 4 3 2 0 2 41酸 枣 种 植 技 术 规 范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酸 枣 种 植 立 地 条 件、种 植 模 式、育 苗、移 栽、嫁 接、田 间 管 理、采 收 和 证 实 方 法 的 要求。本 文 件 适 用 于 酸 枣 人 工 种 植。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2 7 7 2 林 木 种 子 检 验 规 程G B 5 0 8 4 农 田 灌 溉 水 质 标 准G B 7 9 0 8 林 木 种 子 质 量 分 级G B 1 5 5 6 9 农 业 植 物 调 运 检 疫 规 程G B 1 5 6 1 8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农 用 地 土 壤 污 染 风 险 管 控 标 准(试 行)G B/T 3 8 1 5 8 重 要 产 品 追 溯 产 品 追 溯 系 统 基 本 要 求N Y/T 3 9 1 绿 色 食 品 产 地 环 境 质 量N Y/T 3 9 4 绿 色 食 品 肥 料 使 用 准 则N Y/T 3 9 3 绿 色 食 品 农 药 使 用 准 则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酸 枣 Z i z i p h u s j u j u b a v a r.s p i n o s a(B u n g e)H u e x H.F.C h o w鼠 李 科 枣 属 植 物,落 叶 灌 木 或 小 乔 木,高 1 m 3 m,小 枝 呈 之 字 形 弯 曲,紫 褐 色,叶 互 生,叶 片 椭圆 形 至 卵 状 披 针 形,边 缘 有 细 锯 齿,基 部 三 出 脉。花 黄 绿 色,2 朵 3 朵 簇 生 于 叶 腋。果 实 圆 形 或 扁 圆 形、椭 圆 形 等。花 期 5 月 7 月,果 期 8 月 1 0 月。4 立 地 条 件4.1 种 植 地 区 的 环 境 条 件 应 符 合 N Y/T 3 9 1 的 规 定。4.2 海 拔 2 0 0 m 1 3 0 0 m,排 水 良 好 的 浅 山 阳 坡、丘 陵 沟 壑 或 平 原 区,山 地 坡 度 3 0 以 下 为 宜。4.3 适 宜 土 类 为 褐 土、黄 绵 土、土,选 择 质 地 疏 松 的 壤 土、砂 壤 土 或 砂 土,p H 6.5 8.5。4.4 种 植 地 区 光 照 充 足,年 降 水 量 4 0 0 m m 1 0 0 0 m m,年 平 均 气 温 8 1 4。D B 6 1/T 1 8 4 3 2 0 2 424.5 灌 溉 水 应 符 合 G B 5 0 8 4 的 规 定。5 种 植 模 式采 用 集 中 育 苗,实 生 苗 行 栽、品 字 形 配 植;或 以 1 年 2 年 实 生 苗 嫁 接 繁 殖 再 移 栽,也 可 将 生 长 良好 的 野 生 酸 枣 苗 进 行 嫁 接、抚 育。6 育 苗6.1 育 苗 地 选 择育 苗 地 应 选 择 交 通 便 利,便 于 管 理,地 势 相 对 较 平 坦、土 层 厚 度 5 0 c m 以 上,具 有 灌 溉 条 件,排 水良 好,土 质 肥 沃,病 虫 害 少 的 地 块。6.2 苗 床 整 地深 翻 土 壤,耙 匀,播 种 前 根 据 墒 情 灌 溉,施 有 机 肥 5 0 0 k g/6 6 7 m2 1 0 0 0 k g/6 6 7 m2,施 肥 应 按 照 N Y/T3 9 4 的 规 定 执 行。6.3 种 子 选 择选 择 生 长 旺 盛、产 量 高、连 年 结 果、无 病 虫 害 的 酸 枣 树,采 集 充 分 成 熟 且 呈 深 红 色 的 果 实,剥 离 果肉、破 壳 后,取 酸 枣 种 子 再 晾 干,0 4 恒 温 保 存 不 超 过 6 个 月。种 子 净 度 不 应 低 于 9 5%,发 芽 率 不 应低 于 6 0%,含 水 量 不 超 1 0%,千 粒 重 不 少 于 5 0 g。6.4 种 子 处 理用 1 0%次 氯 酸 钠 溶 液 消 毒 1 0 m i n 1 5 m i n 后,用 清 水 冲 洗 2 次,再 用 1 0 0 m g/L 赤 霉 素 溶 液 浸 泡 2 4 h,捞 出 后 沥 干 水 分,即 可 播 种。6.5 播 种3 月 下 旬 至 4 月,播 种 量 2 k g/6 6 7 m2 3 k g/6 6 7 m2。采 用 宽 窄 行 条 播,宽 行 行 距 6 0 c m,窄 行 行 距 3 0 c m,沟 深 2 c m 3 c m,播 种 后 覆 土、耙 平,根 据 需 要 可 覆 膜。6.6 苗 期 管 理播 种 后 1 5 d 2 5 d 陆 续 出 苗。幼 苗 出 土 后,待 幼 苗 长 到 8 c m 1 0 c m 间 苗,生 长 1 年 后 定 苗,留 苗 量 8 0 0 0株/6 6 7 m2 1 2 0 0 0 株/6 6 7 m2。及 时 中 耕 除 草。定 苗 后 根 据 土 壤 墒 情 浇 水。6.7 起 苗 调 运苗 高 8 0 c m 以 上,1 年 2 年 实 生 苗,种 苗 地 径 大 于 等 于 0.8 c m,即 可 起 苗、移 栽。苗 木 调 运 应 按照 G B 1 5 5 6 9 的 规 定 执 行。7 移 栽7.1 整 地D B 6 1/T 1 8 4 3 2 0 2 43平 地 采 用 穴 状 整 地,穴 径 5 0 c m 6 0 c m,穴 深 3 0 c m 5 0 c m;坡 地 或 丘 陵 地 采 用 鱼 鳞 坑 整 地,规 格为 5 0 c m 3 0 c m 5 0 c m。挖 出 的 表 土 与 生 土 分 开 放 置。7.2 苗 木 处 理栽 植 前 在 苗 高 8 0 c m 1 0 0 c m 处 截 干,剪 除 侧 枝,并 修 根;再 用 5 0 m g/k g 2 0 0 m g/k g 生 根 粉 溶 液 浸根 1.5 h 2.0 h 后,以 泥 浆 裹 根 为 宜。7.3 栽 植7.3.1 时 间春 季 宜 在 3 月 下 旬 至 4 月 中 旬;秋 季 宜 在 1 0 月 1 1 月。7.3.2 密 度平 地 栽 植,株 行 距 1.0 m 2.5 m 3.0 m;坡 地 栽 植,株 行 距 1.0 m 2.0 m 2.5 m。7.3.3 方 法先 将 有 机 肥 和 挖 穴 时 堆 放 的 表 土 混 合 后 回 填,再 填 入 挖 穴 时 堆 放 的 生 土。每 穴 施 有 机 肥 为 1 0 k g 2 0 k g。栽 植 时,苗 木 放 正,根 系 舒 展,栽 植 深 度 以 苗 木 根 茎 部 位 与 地 面 相 平 为 宜。鱼 鳞 坑 边 适 当 做 垄,栽 后 踩 实,浇 灌 定 根 水。8 嫁 接8.1 时 间3 月 中 旬 至 4 月 或 5 月 上 旬。8.2 砧 木 和 接 穗以 1 年 2 年 酸 枣 实 生 苗 或 野 生 酸 枣 作 砧 木。选 择 品 种 纯 正、生 长 健 壮、无 病 虫 害 的 丰 产 树 作 为 母株,采 集 1 年 生 枝 条 作 接 穗。接 穗 采 集 一 般 在 落 叶 后 枝 条 进 入 休 眠 期 至 萌 芽 前,采 集 的 接 穗 蜡 封 处 理,保 存 在 0 5 的 冷 库 或 地 窖 中。8.3 方 法实 生 苗 距 离 地 表 5 c m 1 0 c m 处 嫁 接,野 生 酸 枣 选 择 生 长 良 好 的 主 枝 或 侧 枝 嫁 接,可 采 用 劈 接 法、插 皮 嫁 接 法 或 切 接 法。8.4 管 理嫁 接 后 第 1 个 生 长 季 每 隔 1 周 除 萌 1 次。接 穗 生 长 至 2 0 c m 2 5 c m 时 捆 绑 在 立 柱 上,避 免 大 风 折 断。嫁 接 当 年,顶 端 枝 条 生 长 至 8 0 c m 9 0 c m 时 摘 心。新 株 生 长 发 育 阶 段,每 年 追 肥 2 次 3 次,追 施 有 机 肥1 0 k g/株 1 5 k g/株,追 肥 结 束 后 及 时 灌 溉。9 田 间 管 理9.1 浇 水D B 6 1/T 1 8 4 3 2 0 2 44每 年 在 树 枝 萌 芽 前、开 花 前、果 实 膨 大 期、土 壤 结 冻 前 各 浇 水 1 次,其 它 生 长 季 视 墒 情 浇 水。9.2 施 肥9.2.1 每 年 1 1 月 1 2 月 上 旬 施 基 肥,施 腐 熟 农 家 肥 2 0 0 0 k g/6 6 7 m2 4 0 0 0 k g/6 6 7 m2,可 加 入 3 0k g/6 6 7 m2速 效 肥,或 施 成 品 生 物 有 机 肥 4 0 k g/6 6 7 m2 5 0 k g/6 6 7 m2。树 行 间 挖 深 度 为 3 0 c m 4 0 c m 条状 沟 施 肥 后,根 据 土 壤 墒 情 灌 水。9.2.2 每 年 3 月 5 月 追 肥,施 氮、磷、钾 肥 2 5 k g/6 6 7 m2 3 0 k g/6 6 7 m2,生 长 前 期 以 氮 肥 为 主,生长 中 后 期 以 磷、钾 肥 为 主,可 将 水 溶 肥 通 过 滴 管 系 统 直 接 滴 施。9.3 修 剪落 叶 后 或 萌 芽 前 整 形 修 剪。除 去 酸 枣 树 底 部 树 丛,清 理 树 盘;剪 去 过 密 枝、病 虫 枝,培 养 树 形。a)主 干 分 层 形:树 干 高 6 0 c m 1 2 0 c m,6 个 9 个 主 枝,分 三 层 配 置。第 一 层 3 个 4 个,层内 距 为 4 0 c m 6 0 c m;第 二 层 2 个 3 个,层 内 距 为 3 0 c m 5 0 c m;第 三 层 1 个 2 个。每一 层 主 枝 向 四 周 均 匀 分 布,张 开 角 度 6 0 7 0;每 个 主 枝 选 留 3 个 5 个 侧 枝,每 一 主 枝 上的 侧 枝 及 各 主 枝 上 侧 枝 之 间 不 交 叉、不 重 叠。第 二 层 与 第 一 层 间 距 为 6 0 c m 8 0 c m,第 三 层与 第 二 层 间 距 为 5 0 c m 7 0 c m;b)自 然 开 心 形:苗 木 长 至 8 0 c m 1 0 0 c m 时 摘 心,留 3 个 4 个 主 枝 轮 生 或 错 落 着 生,主 枝 基角 4 0 5 0。每 个 主 枝 上 着 生 2 个 4 个 侧 枝,一 级 侧 枝 上 着 生 二 级 侧 枝,侧 枝 间 错 生 分 布均 匀。9.4 中 耕 除 草移 栽 后,每 年 中 耕 除 草 2 次 3 次。9.5 病 虫 害 防 治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 见 附 录 A。1 0 采 收8 月 中 旬 至 1 1 月 上 中 旬 果 实 全 红 至 完 全 熟 透 时,可 采 用 人 工 或 机 械 采 收。采 收 后,置 于 通 风 处 自 然风 干,再 贮 存 于 阴 凉 干 燥 处。1 1 证 实 方 法1 1.1 检 测 方 法1 1.1.1 土 壤 环 境 按 照 G B 1 5 6 1 8 的 规 定 执 行。1 1.1.2 灌 溉 水 质 按 照 G B 5 0 8 4 的 规 定 执 行。1 1.1.3 种 子 外 观 性 状 检 查 用 目 测 观 察。1 1.1.4 种 子 扦 样、净 度、发 芽 率 及 含 水 量 测 定 应 按 照 G B/T 2 7 7 2 的 规 定 执 行。1 1.1.5 深 度、高 度、距 离、重 量 可 用 目 测、工 具 测 量 方 法 检 测。1 1.2 档 案 记 录种 植 及 采 收 各 环 节 应 记 录 关 键 信 息,见 附 录 B。D B 6 1/T 1 8 4 3 2 0 2 45A A附 录 A(资 料 性)酸 枣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时 期 及 防 治 方 法表 A.1 酸 枣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时 期 及 防 治 方 法种类 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桃小食心虫夏末初秋1.秋末冬初翻树盘,以便寒冬时冻死越冬幼虫。2.用性诱剂诱杀,用桃小性诱剂和灭娥剂诱杀成虫,药物防治,根据预报实施进行药物防治。3.常用药有桃小净 1 5 0 0 倍液,灭幼脲 2 0 0 0 倍液喷雾。酸枣尺蠖早春生长季1.阻止成虫、幼虫上树:树干基部绑 1 0 c m 宽的塑料薄膜带,环绕树干,下缘用土压实,接口处钉牢,上缘涂上 粘虫药带,既可阻 止雌蛾上 树,又可 防止树下 幼虫孵化 后爬行上 树。粘虫 药剂由黄油 1 0 份、机油 5 份、药剂 1 份(杀螟松或敌杀死或杀灭菊酯)充分混和即成。2.杀 卵:在 环 绕树 干 的塑 料 薄 膜带 下 方绑 一 圈 草绳,引 诱雌 蛾 产卵 其 中。自 成 虫羽 化 之 日起 每半个月换 1 次草绳,换下后烧掉,如此更换草绳 3 次 4 次即可。3.敲树振虫:利用 1 龄 2 龄幼虫的假死性,可摇树振落幼虫及时消灭。4.药剂防治:在幼虫 3 龄前向树上 喷药防治。施用的药 剂有 2.5%溴氰菊酯乳 油 2 0 0 0 倍 3 0 0 0 倍液,或 2 0%杀灭菊酯 1 5 0 0 倍液,或 1 0 0 亿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3 0 0 倍 5 0 0 倍液。黄刺蛾夏末秋天1.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被寄生的黄刺蛾茧的上端有一寄生蜂产卵时留下的小孔,容易识别。在冬季 或早春,剪下树上 的越冬茧,挑出被 寄生茧,保存在树 阴处的铁 纱笼中,让天敌羽 化后能飞回自然界。2.药剂防治:黄刺蛾发生严重的年份,其幼虫发生期可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6 0 0 0 倍液,或浓度为0.5 亿芽孢m L 的苏云金杆菌菌液。枣疯病 生长季1.严禁从病株上采接穗;严禁枣疯病苗进入枣区。2.选择抗病较强的优良品种。3.铲除病株。枣锈病夏末秋天每 1 0 天 各 喷 一 次 1:2:2 0 0 倍 量 式 的 波 尔 多 液 或 锌 铜 波 尔 多 液(硫 酸 铜 0.5 份 0.6 份、硫 酸 锌 0.4份0.5 份、生石灰2 份3 份、水2 0 0 份3 0 0 份),每隔1 0 天喷1 次,连喷3 次5 次。D B 6 1/T 1 8 4 3 2 0 2 46B B附 录 B(资 料 性)酸 枣 种 植 过 程 中 关 键 信 息 记 录表 B.1 酸 枣 种 植 过 程 中 各 项 关 键 信 息 记 录 表种植地点县 镇(乡)村小组(小地名)地块用途 育苗 移栽 嫁接 编号经度(E/W)纬度(N/S)海拔(m)坡向 坡度 面积(亩)大气湿度(%R H)温度()天气情况土壤质地 壤土 砂壤土砂土 土壤类型 褐土 黄绵土 土播种或嫁接时间 播种量(k g)行距(c m)嫁接砧木 一年酸枣实生苗 两年酸枣实生苗 野生酸枣出苗(芽)时间苗高(c m)移栽时间 株行距 c m c m肥料种类 施肥次数 施肥时间病虫害类型 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是否用农药 是 否 农药名称 农药用量浇水时间 常见杂草除草方法 除草时间修剪时间 树形 主干分层形 自然开心形采收时间 鲜品质量(k g)干品质量(k g)折干率(%)记录姓名及电话 记录时间注:表中选择项,请打 D B 6 1/T 1 8 4 3 2 0 2 47参 考 文 献 1 国 家 药 典 委 员 会.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一 部)M.北 京:中 国 医 药 科 技 出 版 社.2 0 2 0:3 8 2-3 8 3.2 国 家 药 典 委 员 会.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四 部)M.北 京:中 国 医 药 科 技 出 版 社.2 0 2 0:2 3 9(农 药残 留 量 测 定 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