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028—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028—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028—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028—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028—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028—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2 0B 2 3DB54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 B 5 4/T 0 0 2 8 2 0 1 8代 替 D B 5 4/T 0 0 2 8-2 0 0 9无 公 害 农 产 品 马 铃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2 0 1 8-0 1-0 9 发 布 2 0 1 8-0 2-0 8 实 施西 藏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D B 5 4/T 0 0 2 8 2 0 1 8I I目 次前 言.I 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产 地 环 境.25 生 产 技 术.26 病 虫 害 防 治.67 收 获 与 贮 藏.78 生 产 档 案.8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推 荐 使 用 的 马 铃 薯 品 种.9附 录 B(规 范 性 附 录)马 铃 薯 有 机 肥 卫 生 标 准.1 2附 录 C(规 范 性 附 录)禁 止 使 用 的 农 药.1 3附 录 D(规 范 性 附 录)马 铃 薯 主 要 虫 害 防 治 选 用 药 技 术 表.1 4D B 5 4/T 0 0 2 8 2 0 1 8I I I I前 言本 标 准 代 替 D B 5 4/T 0 0 2 8 2 0 0 9 无 公 害 食 品 马 铃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本 标 准 与 D B 5 4/T 0 0 2 8 2 0 0 9 无 公 害 食 品 马 铃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相 比 主 要 变 化 如 下:按 照 G B/T 1.1 2 0 0 9 对 标 准 文 本 格 式 进 行 修 改;标 准 名 称,修 改 后 为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马 铃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修 改“N Y 5 0 1 0 无 公 害 食 品 蔬 菜 产 地 环 境 条 件”为“N Y/T 5 0 1 0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种 植 业 产地 环 境 条 件”(见 2);修 改“产 地 环 境 条 件 应 符 合“N Y/T 5 0 1 0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种 植 业 产 地 环 境 条 件”(见 4);增 加“青 薯 9 号”(见 附 录 A);删 除“N Y 5 0 2 4 无 公 害 食 品 马 铃 薯”(见 2 0 0 9 年 版 2);删 除“产 品 质 量 应 符 合“N Y 5 0 2 4 无 公 害 食 品 马 铃 薯”的 要 求”(见 2 0 0 9 年 版 7.1)本 标 准 由 西 藏 自 治 区 农 牧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提 出 并 归 口。标 准 起 草 单 位:西 藏 自 治 区 农 牧 科 学 院 农 业 研 究 所、西 藏 自 治 区 农 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检 验 检 测 中 心本 标 准 的 附 录 A 为 资 料 性 附 录,附 录 B、C、D 为 规 范 性 附 录。本 标 准 起 草 人:尼 玛 扎 西、徐 平、边 巴、禹 代 林、桑 布、廖 文 华、黄 鹏 程、谈 建 鑫、降 志 兵、淡 亚彬、德 青 卓 嘎、同 坚本 标 准 于 2 0 0 9 年 首 次 发 布,本 次 为 第 一 次 修 订。D B 5 4/T 0 0 2 8 2 0 1 81无 公 害 农 产 品 马 铃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西 藏 无 公 害 食 品 马 铃 薯 生 产 的 产 地 环 境 条 件、生 产 技 术、病 虫 害 防 治、采 收、贮 藏 和生 产 档 案 的 要 求。本 标 准 适 用 于 西 藏 无 公 害 马 铃 薯 的 生 产。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条 款 通 过 本 标 准 的 引 用 而 成 为 本 标 准 的 条 款。凡 是 注 明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随 后 所 有的 修 改 单(不 包 括 勘 误 的 内 容)或 修 订 版 均 不 适 用 于 本 标 准,然 而,鼓 励 根 据 本 标 准 达 成 协 议 的 各 方 研 究是 否 可 使 用 这 些 文 件 的 最 新 版 本。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标 准。G B 4 2 8 5 农 药 安 全 使 用 标 准G B 4 4 0 6 种 薯G B/T 8 3 2 1(所 有 部 分)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G B 1 8 1 3 3 马 铃 薯 脱 毒 种 薯N Y/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N Y/T 5 0 1 0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种 植 业 产 地 环 境 条 件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标 准。3.1块 茎块 茎 是 由 地 下 匍 匐 茎 顶 端 逐 渐 膨 大 而 形 成 的 变 态 茎。3.2芽 眼鳞 片 状 的 子 叶 脱 落 后,在 块 茎 上 留 下 半 月 形 芽 眉,芽 眉 内 有 3 5 个 未 伸 长 的 幼 芽 共 同 组 成 芽 眼。D B 5 4/T 0 0 2 8 2 0 1 823.3脱 毒 种 薯经 过 一 系 列 物 理、化 学、生 物 或 其 他 技 术 措 施 处 理,获 得 在 病 毒 检 测 后 未 发 现 主 要 病 毒 的 脱 毒 苗(薯)后,经 脱 毒 种 薯 生 产 体 系 繁 殖 的 符 合 G B 1 8 1 3 3 标 准 的 各 级 种 薯。3.4病 虫 薯薯 块 在 生 长 发 育 过 程 中 由 于 病 原 菌 和 害 虫 的 侵 染 而 导 致 的 伤 害3.5机 械 伤薯 块 在 收 获 或 运 输 过 程 中 因 挤、压、碰 等 外 力 所 造 成 的 伤 害。3.6休 眠 期生 产 上 指,在 适 宜 条 件 下,块 茎 从 收 获 到 块 茎 幼 芽 自 然 萌 发 的 时 期。马 铃 薯 块 茎 的 休 眠 实 际 开 始 于形 成 块 茎 的 时 期。3.7扎 扭又 称 京 玛 蘖,即 在 早 春,地 面 解 冻 时 浇 水,浅 耕 细 耙,为 土 壤 中 野 燕 麦 等 杂 草 种 子 萌 发 创 造 有 利 条件,诱 发 野 燕 麦 等 杂 草 种 子 大 量 出 苗,待 长 到 2 3 片 叶 时 深 耕,将 已 出 苗 的 杂 草 翻 入 土 中 闷 死 后 播 种 的一 种 农 艺 措 施。4 产 地 环 境产 地 环 境 条 件 应 符 合“N Y/T 5 0 1 0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种 植 业 产 地 环 境 条 件”的 规 定。5 生 产 技 术5.1 播 种 前 准 备5.1.1 品 种 与 种 薯选 用 商 品 性 好 的 抗 病、优 质、丰 产、抗 逆 性 强、芽 眼 浅 的 品 种 和 脱 毒 种 薯,种 薯 质 量 应 符 合“G B 1 8 1 3 3D B 5 4/T 0 0 2 8 2 0 1 83马 铃 薯 脱 毒 种 薯”和“G B 4 4 0 6 种 薯”的 要 求。脱 毒 种 薯 每 3 年 5 年 应 进 行 换 种。5.1.2 种 薯 处 理5.1.2.1 种 薯 选 择播 种 前 进 行 选 种 薯,淘 汰 病 薯、烂 薯 和 纤 细 芽 薯,且 晾 晒 1 0 h 1 2 h。但 忌 暴 晒,避 免 阳 光 直 射、雨淋 和 霜 冻 等。5.1.2.2 种 薯 催 芽对 于 在 保 护 地 反 季 节 栽 培 的 马 铃 薯 及 需 要 打 破 休 眠 的 种 薯,要 进 行 催 芽 处 理。催 芽 的 主 要 方 法 有:变 温 处 理:将 块 茎 放 在 4 以 下 存 放 2 周 3 周,再 放 置 1 8 2 5 下 至 完 全 发 芽 为 止。赤 霉 素:新 收 获 的 块 茎 浸 泡 在 浓 度 为 5 p p m 1 0 p p m 的 赤 霉 素 中 1 0 m i n 2 0 m i n,然 后 风 干,在 置于 1 8 2 5 下 发 芽。但 休 眠 期 已 过、薯 块 已 开 始 发 芽 的 种 薯 不 能 使 用。无 论 是 自 然 通 过 休 眠,还 是 用 以 上 方 法 打 破 休 眠 的 种 薯,一 旦 幼 芽 发 出 有 几 毫 米 时,最 好 将 其 暴 露在 散 射 光 下 培 养 壮 苗,达 到 生 理 壮 龄 后 再 播 种。催 芽 期 间 要 避 免 阳 光 直 射、雨 淋 和 霜 冻 等。5.1.3 切 块提 倡 小 整 薯 播 种。但 种 薯 个 头 较 大 又 没 有 替 代 种 薯 播 种 时 可 在 播 前 4 d 7 d,选 择 健 康 的、生 理 年 龄适 当 的 切 块。切 块 大 小 以 5 0 g 左 右 为 宜。每 个 切 块 至 少 要 带 1 个 以 上 芽 眼 且 芽 眼 必 须 切 在 薯 块 中 间。切刀 每 使 用 1 0 m i n 后,用 5 的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或 7 5 酒 精 浸 泡 l m i n 2 m i n 或 擦 洗 消 毒,若 切 到 病 薯 后,切刀 立 即 消 毒。切 块 后 立 即 用 含 有 多 菌 灵(约 为 种 薯 重 量 的 0.3)或 甲 霜 灵(约 为 种 薯 重 量 的 0.1)的 草 木灰 拌 种,并 进 行 摊 晾,使 伤 口 愈 合 后 播 种,但 不 宜 堆 积 过 厚,以 防 烂 种。在 温 度 较 高,湿 度 较 大,雨 水较 多 的 地 区,不 宜 进 行 切 块。5.1.4 前 茬非 茄 科 作 物。5.1.5 地 块 选 择选 择 耕 作 层 深 厚、土 壤 疏 松、光 照 条 件 好、排 灌 方 便、中 等 或 中 等 以 上 肥 力 的 地 块。5.1.6 土 壤 处 理5.1.6.1 冬 前 深 耕 细 耙D B 5 4/T 0 0 2 8 2 0 1 84种 植 马 铃 薯 的 地 块 要 在 冬 前 进 行 深 耕 细 耙,精 细 碎 垡,使 土 壤 疏 松,提 高 土 壤 的 保 水 保 肥 能 力,并要 求 1 年 以 上 未 重 茬 栽 培 马 铃 薯 的 地 块。5.1.6.2 土 壤 扎 扭在 播 前 进 行 扎 扭 诱 发 灭 草,扎 扭 时 间 不 少 于 2 5 d。5.1.6.3 土 壤 药 剂 处 理 地 下 害 虫 药 剂 防 治每 亩 用 5 0%辛 硫 磷 乳 油 1,掺 拌 细 砂 土 1 0,均 匀 撒 在 地 表 后 耕 翻;也 可 施 用 0.3 8 苦 参 碱 乳油 5 0 0 倍 液,或 8 0 的 敌 百 虫 可 湿 性 粉 剂,用 少 量 水 溶 化 后 和 菜 籽 饼 7 0 1 0 0 拌 匀,于 傍 晚 撒 在 幼苗 根 的 附 近 地 面 上 诱 杀,可 有 效 地 防 治 地 老 虎、蛴 螬、金 针 虫 等 地 下 害 虫。燕 麦 草 药 剂 防 治播 前 土 壤 耕 翻、整 地 后,每 亩 用 野 麦 畏(燕 麦 畏)0.2 5 0.3,掺 水 2.5 4,拌 细 砂 土 2 0,均 匀 撒 于 地 表,或 采 用 喷 雾 器 喷 撒 后,用 耙 子 耙 2 次 3 次,深 度 3 5,使 燕 麦 畏 与 土 壤 混 匀后,进 行 播 种。可 以 有 效 控 制 野 燕 麦 草 的 发 生。5.1.7 施 基 肥5.1.7.1 施 肥 原 则按 照“N Y/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要 求,施 用 的 有 机 肥 应 达 到 附 录 B 中 的 无 害 化 卫 生 要 求。选 用 质 量 合 格 的 肥 料,不 得 施 用 工 业 废 弃 物,城 市 垃 圾 和 污 泥,不 得 施 用 未 经 腐 熟 和 重 金 属 超 标 的 有 机肥。根 据 土 壤 肥 力,确 定 相 应 施 肥 量 和 施 肥 方 法。农 家 肥 和 化 肥 混 合 施 用,提 倡 多 施 农 家 肥,少 施 化 肥。提 倡 全 部 肥 料 作 基 施,但 不 得 使 用 含 氯 的 肥 料。5.1.7.2 施 肥 量农 家 肥 和 化 肥 全 部 作 底 肥,结 合 耕 翻 整 地 施 用,与 耕 层 充 分 混 匀。每 亩 施 有 机 肥 3 0 0 0 4 0 0 0,磷 酸 二 铵 1 0,尿 素 5,硫 酸 钾 2.5,也 可 根 据 测 土 施 配 方 肥 或 马 铃 薯 专 用 肥 1 5 2 0。5.1.8 整 地浇 透 水 后,将 肥 料 均 匀 撒 入 后 深 耕,耕 作 深 度 约 2 0 3 0 后 整 地,打 碎 土 壤 颗 粒 较 大 坷 垃 进 行待 播。5.2 播 种5.2.1 时 间D B 5 4/T 0 0 2 8 2 0 1 85根 据 气 候 条 件、品 种 特 性 和 市 场 需 求 选 择 适 宜 的 播 期。一 般 土 壤 深 约 1 0 处 地 温 为 7 8 时 即可 播 种。如 拉 萨、山 南 海 拔 3 5 0 0 米 3 7 0 0 米 3 月 中 旬 4 月 初 播 种,林 芝 海 拔 3 0 0 0 米 3 5 0 0 米 3 月 初 3月 底 播 种,日 喀 则 海 拔 3 8 2 0 米 4 0 0 0 米 4 月 中 旬 5 月 初 播 种。若 采 用 地 膜 覆 盖 种 植,各 地 播 期 可 相 应提 早 1 5 d 3 0 d。5.2.2 种 植 方 式 与 密 度5.2.2.1 垄 作沙 壤 土 和 壤 土 适 宜 垄 作。种 植 规 格:单 行 种 植 行 距 7 0 8 0,株 距 2 0 2 5;双 行 种 植 行 距 1 0 0 1 2 0,株 距 2 5 3 0。种 植 密 度:每 亩 保 苗 3 5 0 0 4 8 0 0 株。种 植 方 法:在 露 地 种 植 中,耕 翻 和 平 整 土 地 后,按 行 距 和 株 距 一 线 或 三 角 点 播,先 下 种、尔 后 用 铁锹 覆 盖 和 起 垄,从 地 表 算 起,垄 高 2 0 3 0;若 采 用 地 膜 种 植,在 起 垄 后,覆 膜,垄 两 侧 覆 土 1 0 1 5,出 苗 后 及 时 打 孔 掏 苗,避 免 酌 伤 幼 苗。若 采 用 机 械 播 种,要 调 好 播 种 深 度 和 株 行 距,严 格 控 制 播种 深 度 和 种 植 密 度。5.2.2.2 平 作不 宜 起 垄 的 土 壤 地 块 也 可 选 择 平 作,用 犁 或 机 械 开 沟 或 挖 坑,将 种 薯 点 播 在 沟 内 或 坑 内,播 深 1 5 1 8,出 苗 后,提 倡 中 耕 培 土 变 沟 为 垄,使 苗 在 垄 上。种 植 规 格:行 距 4 0 4 5,株 距 3 5 4 0。种 植 密 度:每 亩 保 苗 3 7 0 0 株 4 8 0 0 株。种 植 方 法:顺 犁 沟 播 种 或 挖 坑 点 播。5.3 田 间 管 理5.3.1 查 苗 补 种出 苗 后 及 时 检 查,如 有 缺 苗 及 时 补 种。5.3.2 中 耕 管 理马 铃 薯 出 苗 后,应 及 时 除 草。出 苗 后 1 5 d 左 右,第 一 次 中 耕、除 草、培 土,尽 量 把 空 行 的 土 培 到 马铃 薯 种 植 行 上,使 垄 高 达 到 2 0 3 0,空 行 形 成 沟,旱 时 用 于 灌 水,降 雨 集 中 的 时 候,用 于 排 水。D B 5 4/T 0 0 2 8 2 0 1 86一 般 进 行 中 耕 培 土 2 次 3 次,达 到 深 种 深 盖,从 而 保 证 马 铃 薯 生 长 所 需 的 养 分 和 水 分,使 马 铃 薯 匍 匐茎 全 部 深 埋 土 内,以 增 加 结 薯 量,提 高 产 量。5.3.3 灌 溉 和 排 水马 铃 薯 出 苗 前 不 宜 灌 水,在 块 茎 形 成 期 不 能 缺 少,土 壤 含 水 量 保 持 在 6 0%8 0%为 宜。正 常 年 份,马 铃 薯 整 个 生 育 期 一 般 灌 溉 3 次,在 马 铃 薯 出 苗 齐 全 后 灌 第 一 次 透 水,现 蕾 期 灌 第 二 水,初 花 至 盛 花 期灌 第 三 水。也 要 根 据 土 壤 墒 情,可 适 当 增 加 或 减 少 灌 水 次 数 和 灌 水 量,若 遇 降 雨 量 偏 多 的 年 份,可 适 当减 少 灌 水 次 数 和 灌 水 量,并 要 做 好 排 水 和 防 涝 工 作,田 间 不 能 有 积 水。收 获 前 半 月 应 停 止 灌 水。5.3.4 摘 花 去 蕾马 铃 薯 现 蕾 后,提 倡 及 时 摘 除 花 蕾,避 免 开 花 结 果 造 成 养 分 的 消 耗.5.3.5 追 肥马 铃 薯 生 产 一 般 不 追 肥,但 对 于 苗 情 较 差 和 需 要 追 肥 的 可 进 行 撒 施 或 点 施,施 肥 后 要 及 时 灌 水。追施 品 种 选 择 尿 素 或 三 元 复 合 肥,追 肥 宜 早 不 宜 晚。6 病 虫 害 防 治6.1 防 治 原 则按 照“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的 植 保 方 针,优 先 选 用“农 业 防 治、物 理 防 治、生 物 防 治 为。在 化 学防 治 中 选 用 低 毒 高 效 低 残 留 的 农 药 品 种,禁 止 在 生 产 中 使 用 国 家 禁 止 在 蔬 菜 上 使 用 的 农 药。6.2 主 要 病 虫 害主 要 病 害 为 晚 疫 病、病 毒 病 等。主 要 虫 害 为 蚜 虫、地 老 虎 等。6.3 农 业 防 治选 用 抗(耐)病 优 良 品 种,使 用 不 带 病 毒、病 菌、虫 卵 的 种 薯;实 行 轮 作 倒 茬,合 理 品 种 布 局;进 行测 土 配 方 平 衡 施 肥,增 施 钾 肥;施 足 腐 熟 的 有 机 肥,适 量 施 用 化 肥。合 理 密 植,采 取 起 垄 栽 培;清 洁 田园 等 田 间 管 理,降 低 病 虫 源 数 量。在 保 护 地 栽 培 中,通 过 设 施 对 肥、水 等 栽 培 条 件 进 行 调 控,促 进 马 铃薯 植 株 健 康 成 长,抑 制 病 虫 害 的 发 生。6.4 生 物 防 治D B 5 4/T 0 0 2 8 2 0 1 87保 护 天 敌,创 造 有 利 于 天 敌 生 存 的 环 境,选 择 对 天 敌 杀 伤 力 低 的 农 药。利 用 0.3 8 苦 参 碱 乳 油3 0 0 5 0 0 倍 液 防 治 蚜 虫 以 及 地 老 虎、蛴 螬 等 地 下 害 虫。6.5 物 理 防 治采 用 黑 光 灯、高 频 振 式 杀 虫 灯 等 物 理 装 置 诱 杀 鳞 翅 目 成 虫 及 虫 卵;采 用 黄 板 诱 杀 蚜 虫 等。6.6 化 学 防 治6.6.1 晚 疫 病发 现 病 株 即 时 将 病 株 及 株 下 土 壤 清 除、远 离 深 埋,用 8 5 代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5 0 0 倍 液,或 2 5 瑞 毒 霉 可 湿 性 粉 剂 8 0 0 倍 稀 释 液,或 5 8 甲 霜 灵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8 0 0 倍 液 喷 施,每 7 d 左 右 喷 1 次,连续 3 次,农 药 要 交 替 使 用。6.6.2 病 毒 病及 时 防 治 蚜 虫。防 治 方 法 见 6.6.3。发 现 病 株 即 时 将 病 株 及 株 下 土 壤 清 除、远 离 深 埋。6.6.3 蚜 虫发 现 蚜 虫 时 防 治,用 5 0 抗 蚜 威 可 湿 性 粉 剂 1 0 0 0 2 0 0 0 倍 液,或 1 0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2 0 0 0 3 0 0 0倍 液,或 用 1 0%的 大 功 臣 可 湿 性 粉 剂 每 亩 1 5 g 2 5 g 兑 水 交 替 喷 雾。7 收 获 与 贮 藏7.1 及 时 收 获当 马 铃 薯 植 株 停 止 生 长,茎 叶 逐 渐 枯 黄 时,是 最 适 宜 收 获 期。收 获 后,块 茎 避 免 暴 晒、雨 淋、霜 冻和 长 时 间 暴 露 在 阳 光 下 而 变 绿。菜 用 马 铃 薯 可 根 据 品 种 属 性 和 市 场 需 要 分 期 收 获 供 应。在 收 获 过 程 中 要做 到 轻 放、轻 挖、轻 运。若 采 用 机 械 收 获,收 获 前 1 0 d 左 右,先 轧 秧 或 割 秧,使 薯 皮 老 化,以 便 在 收 获 时 减 少 破 损。机 收 的关 键 是 进 地 前 要 调 整 好 犁 铲 入 土 的 深 浅。入 土 浅 了 易 伤 薯 块,还 收 不 干 净;入 土 太 深 则 浪 费 动 力,薯 土也 分 离 不 好,还 易 丢 薯。另 外,还 要 调 整 好 抖 动 筛 的 速 度,以 保 证 薯 土 分 离 良 好 并 且 不 丢 薯。如 果 土 壤湿 度 大,收 获 机 可 以 慢 走,使 薯 土 分 离 开 来,不 然 薯 块 容 易 落 到 土 里 被 埋 上。要 配 好 捡 薯 人 员,确 保 收获 干 净。7.2 分 级 上 市按 薯 块 质 量 和 大 小,分 级 上 市 销 售。D B 5 4/T 0 0 2 8 2 0 1 887.3 贮 藏收 获 后 去 掉 烂、破、病 薯 和 冻 坏、表 皮 变 绿 的 薯 块 与 杂 物,在 阴 凉 处 放 置 2 0 d 3 0 d 后,待 日 平 均 气温 降 至 5 以 下 时,入 窖(库)。贮 藏 方 法 主 要 有 窖 贮 和 仓 贮。窖 贮 要 求,窖 呈 圆 柱 形,窖 深 1.5 米,窖 底 直 径 2 米,垫 干 草,窖 口 直 径 1 米,窖 晾 晒 2 d 5 d 后,入 窖 贮 藏,窖 口 用 干 草 覆 盖。仓 贮 要 求,马铃 薯 经 包 装 后 入 仓,放 置 干 草 上。在 贮 藏 窖 中,食 用 马 铃 薯 贮 藏 要 求 温 度 控 制 在 3 左 右,加 工 用 马 铃薯 贮 藏 要 求 温 度 控 制 在 7 1 0。7.4 留 种留 种 选 择 具 有 本 品 种 性 状 特 点 的 薯 块,且 薯 形 整 齐、无 病、无 烂、无 虫 蛀、无 机 械 损 伤 单 薯 重 5 0 g左 右 的 整 薯。8 生 产 档 案建 立 田 间 生 产 档 案。对 生 产 技 术、病 虫 害 防 治 和 采 收 各 环 节 所 采 取 的 措 施 进 行 详 细 记 录。D B 5 4/T 0 0 2 8 2 0 1 89A A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推 荐 使 用 的 马 铃 薯 品 种A.1 推 荐 使 用 的 马 铃 薯 品 种青薯9 号、藏薯1 号、藏薯2 号、陇薯3 号、青薯1 6 8、夏寨6 5、高原4 号、东农3 0 3、威芋3 号、转心乌。A.2 推 荐 使 用 的 马 铃 薯 品 种 特 征 特 性A.2.1 青 薯 9 号A.2.1.1 品 种 来 源青 海 省 农 林 科 学 院 生 物 技 术 研 究 所 3 8 7 5 2 1.3/A P H R O D I T E 系 统 选 育,2 0 0 6 年 青 海 省 农 作 物 品 种 审定 委 员 会 审 定。A.2.1.2 品 种 特 征 特 性晚 熟 鲜 食 品 种,生 育 期 1 1 5 天 左 右。株 高 8 9.3 左 右,植 株 直 立,分 枝 多,生 长 势 强,枝 叶 繁 茂,茎 绿 色 带 褐 色,基 部 紫 褐 色,叶 深 绿 色,复 叶 挺 拔、大 小 中 等,叶 缘 平 展,花 冠 紫 色,天 然 结 实 少。结薯 集 中,块 茎 长 圆 形,红 皮 黄 肉,成 熟 后 表 皮 有 网 纹、沿 维 管 束 有 红 纹,芽 眼 少 而 浅。区 试 单 株 主 茎 数2.9 个,结 薯 5.2 个,单 薯 重 9 5.9 克,商 品 薯 率 7 7.1。经 室 内 人 工 接 种 鉴 定:植 株 中 抗 马 铃 薯 X 病 毒,抗 马 铃 薯 Y 病 毒,抗 晚 疫 病。区 试 田 间 有 晚 疫 病 发 生。块 茎 品 质:淀 粉 含 量 1 5.1%,干 物 质 含 量 2 3.6%,还 原 糖 含 量 0.1 9%,粗 蛋 白 含 量 2.0 8%,维 生 素 C 含 量 1 8.6 毫 克/1 0 0 克 鲜 薯。平 均 块 茎 亩 产 1 7 6 4 千 克 1 9 2 1 千 克。A.2.1.3 适 宜 推 广 区 域A.2.1.4 栽 培 技 术 要 点选 择 中 等 地 力 以 上、通 气 良 好 的 砂 壤 土 种 植。秋 季 结 合 深 翻 施 有 机 肥 2 0 0 0 3 0 0 0/亩、纯 氮6.2 1 1 0.3 5/亩、五 氧 化 二 磷 8.2 8 1 1.9 6/亩、硫 酸 钾 1 2.5 0/亩。4 月 中 旬 至 5 月 上 旬播 种,采 用 起 垄 等 行 距 种 植 或 等 行 距 平 种,播 深 8 1 2。行 距 7 0 8 0、株 距 2 5 3 0,密 度 3 2 0 0 株 3 7 0 0 株/亩。苗 齐 后,结 合 除 草 松 土 进 行 第 1 次 中 耕 培 土,培 土 3 4;现 蕾 初 期 进行 第 2 次 培 土,厚 度 达 到 8 以 上,并 追 施 纯 氮 0.6 1.1 5/亩。现 蕾 后 至 开 花 前,结 合 施 肥 进 行第 1 次 浇 水,生 育 期 浇 水 2 3 次。开 花 期 喷 施 磷 酸 二 氢 钾 1 2 次。在 生 育 期 内 发 现 中 心 病 株,及 时 拔除 病 株,并 进 行 药 剂 防 治。A.2.2 藏 薯 1 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1 9 6 2 年通过采集“珠穆朗玛峰”品种的实生苗种子培育的我区第一个马铃薯D B 5 4/T 0 0 2 8 2 0 1 81 0优良品种,1 9 8 5 年通过审定。该品种为较典型的晚熟品种,生育期约1 3 5 天。植株直立,株高8 5 9 0 厘米,分枝强盛,主茎粗大,茎为绿色,翅棱明显、略作波状。薯块扁圆或略作长方形,皮黄,芽眼较浅,结薯较集中,薯块入土较深。单株薯块数为8 1 2 块,块茎休眠期较长,耐贮藏。薯肉淡黄色,淀粉含量2 0%左右,品质佳,食味好。A.2.3 藏 薯 2 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1 9 6 8 年用“珠穆朗玛峰”品种的天然结果的种子,经种植后从实生苗中选出的优良马铃薯品种,1 9 8 5 年通过审定。该品种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约1 2 0 天,植株直立,株高为5 0 6 0 厘米,分枝强盛,主茎粗大,茎为绿色,翅棱较小,薯块长圆形,白皮,芽眼较深,结薯集中,薯块入土较浅。单株薯块数为 5 7 块,块茎休眠期较长,耐贮藏。薯肉白色,淀粉含量1 8%左右,品质较好,宜作菜用。本品种比较稳产、高产,抗退化,但易感染早疫病,对晚疫病抗性较差。A.2.4 陇 薯 3 号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具有近缘栽培种S.a n d i g e n a 血缘的创新中间材料3 5-1 3 1 为母本,以育成品系7 3-2 1-1为父本,组培杂交,并经系统定向选择育成的。1 9 9 5 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加工淀粉和食用。该品种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 0 5 1 1 0 天。株型半直立,株高6 0 7 0 厘米,茎绿色、粗壮。叶色深绿色,复叶大。花冠白色,天然不易结实。块茎扁圆或椭圆形,皮稍粗,块大而整齐,黄皮黄肉,芽眼较浅并呈淡紫红色,薯顶芽眼下凹。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 7 块。块茎休眠期较长,耐贮藏;食用品质优良,口感好。A.2.5 青 薯 1 6 8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辐深6-3 为母本,D e s i r e e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1 9 8 9 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9 9 5 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典型的晚熟品种,生育期 1 3 0 天以上。株型直立,株高8 5厘米左右,茎粗壮、红褐色,分枝2 3 个。叶色深绿。花冠紫红色,天然结实少。块茎椭圆形,红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块茎大而整齐,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块茎食用品质好,有薯香味好。植株高抗晚疫病,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A.2.6 夏 寨 6 5青海省互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红崖子乡下寨村农科队1 9 7 1 年用“高原2 号”作母本,“斯塔儿(S t a r)”作父本杂交育成。1 9 8 4 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晚熟品种,生育期 1 2 0 天以上。株型直立,分枝多,株高8 5 9 0 厘米左右,茎绿色,生长势强。叶片浅绿色,叶缘平展,复叶小。花冠浅紫色。天然不结实。块茎椭圆形,顶部圆形,表皮光滑,块茎较大而整齐,黄皮浅黄肉,芽眼较浅而多,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食用品质好。植株较抗晚疫病,轻感黑胫病和花叶病毒病,中抗卷叶病毒病。D B 5 4/T 0 0 2 8 2 0 1 81 1A.2.7 高 原 4 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用“多子白(2 9 2-2 0)”作母本,“米拉(M i r a)”作父本杂交育成。1 9 8 4 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品种。该品种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 2 0 天以上。株型直立,分枝中等,株高8 0 厘米左右,茎绿色,生长势强。叶绿色,叶缘平展,复叶大。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较弱。块茎圆形,顶部平,表皮粗糙,皮肉均为黄色,块茎大而整齐,芽眼较多而深,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较长,耐贮藏。食用品质好。植株中抗晚疫病,轻感环腐病和卷叶病毒病,较抗雹灾。A.2.8 东 农 3 0 3东北农学院农学系用“白头翁”作母本,“卡它丁(K a t a h d i n)”作父本杂交。1 9 8 6 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品种。该品种属极早熟品种,生育期5 5-6 0 天。株型直立,分枝中等,株高4 5 厘米左右,茎绿色,生长势较强。叶浅绿色,叶缘平展,复叶较大。花冠白色,不能天然结实。块茎长圆形,表皮光滑,黄皮黄肉,中等大小、较整齐,芽眼多而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7 0 天左右,耐贮藏。块茎蒸食品质优。植株高抗花叶病毒病,轻感卷叶病毒病,耐束顶病,抗环腐病,中感晚疫病。耐涝性强。D B 5 4/T 0 0 2 8 2 0 1 81 2B B附 录 B(规 范 性 附 录)马 铃 薯 有 机 肥 卫 生 标 准项目 卫生标准及要求高温堆肥堆肥温度 最高堆温达 6 0 6 6,持续 6 7 d蛔虫卵死亡率 9 6%1 0 0%粪大肠菌值 1 0 11 0 2苍蝇有 效 地 控 制 苍 蝇 孽 生,肥 堆 周 围 没 有 活 的 蛆、蛹 或 新 羽 化的成蝇沼气发酵肥密封储存期 3 0 d 以上高温沼气发酵温度(6 3 2)持续 2 d寄主虫卵沉降率 9 6%以上血吸虫卵和钩虫卵 在使用粪液中不得检出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粪大肠菌值 普通沼气发酵 1 0 4,高温沼气发酵 1 0 11 0 2蚊子、苍蝇有 效 地 控 制 蚊 蝇 孽 生,粪 液 中 无 孑 孓。池 的 周 围 无 活 的 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绍气池残渣 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作农肥D B 5 4/T 0 0 2 8 2 0 1 81 3C C附 录 C(规 范 性 附 录)禁 止 使 用 的 农 药下 列高 度 农 药禁 止 在 马铃 薯 薯生 产 中 使用:甲 胺磷、甲基 对 硫 磷、对 硫 磷、久 效 磷、磷 胺、水 胺 硫磷、乙 拌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乙酰甲胺磷、异丙磷、喹硫磷、高效磷、叶胺磷、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六六六(B H C)、滴滴涕(D D T)、毒杀芬(C d m-p h e c h l o r)、二溴氯丙烷(d i b r o m o c h l o r o p-d n e)、杀虫脒(c h l o r d i m e-f o r m)、二溴乙烷(E D M)、除草醚(n i t r o e n)、艾氏剂(d l d r i n)、狄氏剂(d i e l d r i n)、汞制剂(M e r c u r y c o m p o u n d s)、砷(d r s e n d)、铅(d c e t d t e)类,敌枯双、氟乙酰胺(f l u o r d c e t d m i d e)、甘氟(g l i f t o r)、毒鼠 强(t e t r d m i n e)、氟乙 酸钠(s o d i u m f l u o r o d c e t d t e)、氰化物、五氯酚 钠、西力生、氯丹、马拉硫磷、赛力散、溃疡净、敌甲乳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D B 5 4/T 0 0 2 8 2 0 1 81 4D D附 录 D(规 范 性 附 录)马 铃 薯 主 要 虫 害 防 治 选 用 药 技 术 表主 要防 治对象农药名称剂 型 及含量常用药量(g/次、6 6 7 m2或m l/6 6 7 m2)或稀释倍数施用方法每 季 作 物最 多 施 用次 数安 全 间隔期(d)晚疫病代森锰锌 7 0%W P 6 0 0 倍 喷雾 1 2 1甲霜灵 2 5%w p 5 0 0-8 0 0 倍 喷雾 1 2 1甲霜灵锰锌 5 8%W P 8 0 0 倍 喷雾 3-7 7氢氧化铜 7 7%A S 4 0 0-6 0 0 倍 喷雾 3 7病毒病抗蚜威 5 0%1 0 0 0-2 0 0 0 倍 喷雾 3 7大功臣 1 0%1 5-2 5 g 喷雾 3 7青枯病农用链霉素 7 2%W P 4 0 0 0 倍 喷雾 3 1 5氢氧化铜 7 7%A S 4 0 0-5 0 0 倍 喷雾 2-3 1 0D T 3 0%W P 5 0 0 倍 喷雾 4 7环腐病硫酸铜 5 0 m g/k g浸泡薯种1 0 m i n 敌克松 9 5%W P 2 1 0 倍 拌 1 0 0 k g 种子 1 1 4春雷霉素 2%W P 5 0 0 倍 喷雾 1 1 5农用链霉素 7 2%W P 5 0 0 倍 喷雾 3 1 5早疫病百菌清 7 5%W P 5 0 0 倍 喷雾 3 1 0氢氧化铜 7 7%w p 4 0 0-5 0 0 倍 喷雾 3 7代森锰锌 7 0%W P 6 0 0-8 0 0 倍 喷雾 3 7甲霜灵锰锌 5 8%W P 5 0 0 倍 喷雾 1 1蚜虫抗蚜威 5 W P 1 0 0 0-2 0 0 0 倍 喷雾 1 7吡虫啉1 0%W P2 0 0 0-4 0 0 0 倍 喷雾 3 7氰戊菊酯乳油 2 0%E C 3 3 0 0-5 0 0 0 倍 喷雾 2 7氯氰菊酯乳油 1 0%E C 2 0 0 0-4 0 0 0 倍 喷雾 3 7溴氰菊酯(敌杀死)2.5%2 0-4 0 m l 喷雾 3 7蓟马印楝素 0.3%w p 8 0 0 倍 喷雾 1 7氰戊菊酯 2 0%w p 3 3 0 0-5 0 0 0 倍 喷雾 2 7氯氰菊酯 1 0%W P 1 5 0 0-4 0 0 0 倍 喷雾 2 7粉虱 氯氰菊酯 1 0%W P 2 0 0 0-4 0 0 0 倍 喷雾 2 7D B 5 4/T 0 0 2 8 2 0 1 81 5吡虫啉 1 0%W P 2 0 0 0-4 0 0 0 倍 喷雾 2 7二 十八 星瓢虫氰戊菊酯 2 0%w p 3 0 0 0-4 5 0 0 倍 喷雾 2 7敌百虫 8 0%W P 5 0 0-8 0 0 倍喷雾(叶背和叶面均匀喷药)3 1 0螨虫螨克4 0%乳油1 0 0 0-2 0 0 0 倍 喷雾 1-2 7氰戊菊酯 2 0%w p 3 0 0 0-4 5 0 0 倍 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