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38 DB5108 四川省(广元市)地方标准 DB 5108/T49 2024 地理标志 产品 苍溪川明参 生产技术 规程 2024-06-10 发布 2024-07-10 实施 广 元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5108/T49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地 理标 志产 品保 护范 围.1 5 产 地环 境.1 6 栽 培管 理技 术.2 7 采收.4 8 加工.4 9 质 量要 求.5 10 包 装标 识.5 11 贮 藏运 输.5 附录A(规范 性)地 理标志 产品 苍 溪川 明参 保护范 围.6 附录B(规范 性)国 家质量 监督 检验 检疫 总局 公告.7 附录C(资料 性)苍 溪川明 参主 要病 虫害 及部 分推荐 农药.9 DB5108/T49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作 导则 第1部 分:标 准化文 件的 结构和 起草规 则的 规定 起草。本文件 由广 元市 农业 农村 局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广 元市 苍溪县 农业 农村 局、广元 市农业 农村 局。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员:朱 巧、周郁 菊、曹 茂林、陈文远、罗晓 燕、何 仕银、仲青山、谢礼、唐文 才、徐颖。DB5108/T49 2024 1 地 理标志 产品 苍溪 川明参 生产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了 地理 标志产 品 苍溪 川明 参的术 语和 定 义、地 理标志 产品 保护范 围、产 地环境、栽 培管理技 术、采收、加 工、质量要 求、包装 标识、贮 藏运输。本文件 适用 于地 理标 志产 品 苍 溪川 明参 的生 产管 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 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 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 对应 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2763 食 品安 全国 家标 准 食 品中 农药 最大 残留 限 量 GB 3905 环 境空 气质 量标 准 GB 5084 农 田灌 溉水 质标 准 GB/T 8321 农药 合理 使用 准则 GB/T 15063 复 合肥 料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控 标准(试行)GB/T 17924 地 理标 志产 品 标 准通 用要 求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苍溪川 明参 在地理 标志 产品 保护 范围 内,按 本文 件规 定生 产的 伞 形科植 物川 明参 的干 燥根。4 地理标 志产 品保 护范 围 见附录A。5 产地环 境 5.1 气候条 件 年平均 气温1517,年 日照时 数1000 h 1600 h,年降雨 量800mm 1100mm,相对湿 度70%80%,无霜期 大于280d 的区 域。5.2 土壤条 件 DB5108/T49 2024 2 土壤环 境质量 符合GB 15618 的规定。海拔400m 800m,土层深 厚、土 质肥 沃、有 机质含 量高、排水良好、pH值6.5 7.5 的沙 壤土。5.3 空气条 件 符合GB 3905 的 规定。5.4 水质条 件 符合GB 5084 的 规定。6 栽培管 理技 术 6.1 种子培 育及 采收 6.1.1 选留良 种 选留两 年生、生 长健 壮、发苔多、无 病虫 害的 单株 留种。6.1.2 种子采 收 5月下 旬至6 月上 旬,果实 由绿色 变为 棕褐 色时,连 果梗割 收,摊放 在阴 凉处,经6d7d后 脱粒 阴干,在低温 干燥 的环 境条 件下 贮存,严禁 暴晒。6.1.3 种子质 量 种子质 量达 到千 粒重30g 以 上。6.2 培育壮 苗 6.2.1 播种时 间 8月下 旬至9 月上 旬为 宜。6.2.2 播种方 法 育苗地 整细 耙平 后,按宽4m,高 25cm 30cm 开厢,疏通 四周排 水沟。每667m2腐熟 农家肥 用量1000kg 1500kg、每667m2氮肥、磷 肥用量 以纯 氮、纯磷计 为7.5kg、6kg。再将 种子 均匀 撒于厢 面,每667m2用种量7.5kg 10kg,盖1cm 厚 的细土 后用 秸秆 或遮 阳网 覆盖厢 面。出苗40%50%后择阴 天或 晴天 傍 晚 揭 去 覆盖物苗 期管 理 6.2.3 苗期管 理 6.2.3.1 除草及 追肥 苗齐后 拔除杂 草,在幼苗 两片真 叶时追 施第 一次肥,12月 下旬追 施第 二次肥,次年2 月下 旬追 施 第三次肥。每 次每667m2施 腐 熟农家 肥(液体 肥)1000kg 1500kg。6.2.3.2 匀苗 幼苗长 出3 片4 片真 叶时 匀苗,苗间 距2cm 3cm。6.2.3.3 割苔 DB5108/T49 2024 3 出现花 苔的 植株 应割 去,不留种。6.2.3.4 培土 次年6 月下 旬,幼 苗地 上部 分枯萎 时,用 沟中 细土 盖 根基部 约3cm 厚 或加 盖一 层 作物秸 秆遮 荫,直 到大田排 栽起 苗。6.2.4 种苗质 量 合格种 苗按 照直 径0.5cm,0.3cm 0.5cm,0.3cm 分为一 级苗、二 级苗、三 级苗三 个等 级。6.3 栽种 6.3.1 排栽时 间 7月下 旬至8 月下 旬为 宜。6.3.2 整地 6.3.2.1 选地 选择土 层深 厚、排水 良好、前作 未种 植川 明参 的沙 壤土为 宜。间歇 地的 间隔 时间不 得少 于2 年。6.3.2.2 施肥 施肥原 则:肥料 的种 类、质量和 使用 方法 必须 符合GB/T 15063 的规 定。以腐 熟 有机肥 或生 物有 机肥施用为 主,无机 肥为 辅。每667m2腐熟 有机 肥用 量1500kg 2000kg,每667m2氮肥、磷肥用 量以 纯氮、纯磷计为7.5kg、6kg。6.3.2.3 翻耕 深翻20cm 30cm,作 成宽130cm 140cm 的厢,厢 面垒 成瓦背 形。6.3.2.4 排水 平地应 开好 排水 沟,主沟 深30cm 40cm,沟厢 深15cm 20cm;山地 应开 好背 沟 和边沟,以 利排 水。6.3.3 移栽 6.3.3.1 起苗 选择阴 天将 带芽 头的 种根 挖起,剔除 黑色 无芽 苞的 种根,按规 格分 级打 捆,每100 株为1 捆,头 朝 上整齐堆 放,用细 沙覆 盖。运输途 中或 保管 时避 免风 吹、日 晒、重压、发 热、洒水和 机械 损伤。6.3.3.2 排栽 起苗当 天排栽,按 行距15cm 20cm 开横 沟,沟 深与 种 根长度 相适应。在 沟内施 腐熟农 家肥,按种苗等级分 类排 栽,株距6cm 10cm,芽头 向上,根 系舒 展平直,用3cm 4cm 厚的 松土盖 严。6.3.3.3 覆盖 在厢面 上铺 盖5cm 8cm 厚 的秸秆,防 晒保 湿。缓苗 后揭去70%覆盖 物。6.3.4 田间管 理 DB5108/T49 2024 4 6.3.4.1 中耕除 草 缓苗后 人工 除草2次3次。11 月12月 苗高7cm 10cm 时第 一次 除草,次年2月 上旬第 二次 除草。以后视杂 草生 长情 况及 时除 去,并 保持 土壤 疏松。6.3.4.2 追肥 施肥应 符合GB/T 15063 的 规定。每667 用500kg 清 粪水加6kg 尿 素浇灌,每 月 浇灌一 次,至 春节 后再施一 次。在 幼苗3 片4 片真叶 时追施 第二 次肥,每667施900kg 清 粪水 加8kg 10kg 尿 素,促 进幼 苗生长;12月 下旬 追施 第三 次肥,每667施1000kg 清 粪水加 复合 肥10kg 20kg,以促 进根 部膨 大。6.4 病虫害 防治 6.4.1 川明参 主要 病虫 害有:根 腐病、根锈 病、菌核 病、蚜虫、食心 虫、凤蝶 等。6.4.2 农业防 治 提倡水 旱轮 作,开沟 排湿,降低 地下 水位。清除 杂 草,清 洁田 园,拔 除病 株,将枯 枝落 叶病 株集 中烧毁。6.4.3 物理防 治 按照3.3h 4.0h 安 装 一盏杀 虫灯诱 杀食 心虫、凤蝶等 害虫,每667 悬置15张20 张黄 板诱 杀蚜虫等 害虫。6.4.4 生物防 治 保护利 用捕 食性、寄 生性 天敌,选用 生物 农药 防治 病虫害。6.4.5 化学防 治 用药符 合GB/T 8321 的规 定,部分 推荐 农药 见附 录C。7 采收 7.1 时间 移栽第2年的3月 下旬 至4 月 上旬采 收。7.2 方法 将地上 部分 的叶 柄割 去,深挖30cm 40cm,将 根部 挖出,去掉 泥沙,齐 芽孢 剪去叶 柄。8 加工 8.1 清洗 用清水 淘去 杂质 和泥 沙。8.2 刮皮 用小刀 或竹 板刮 去鲜 参外 的一层 粗黄 色皮。DB5108/T49 2024 5 8.3 水煮 放 入水 温80 90 中煮3min 5min,当根 条变 软无 白心,手折 能盘 成圆 圈时 捞起。8.4 浸漂 迅速放 入清 水中 浸漂,防 止过热 而腐 烂。8.5 干燥 用竹片 将漂 洗好 的川 明参 穿挂,在 阳光 下晾 晒干 或50 左 右烘 干,以 手折 断为 宜,干燥 后产 品含 水量11.0%。9 质量要 求 9.1 分级 产品按 表1 进行 分级。表1 苍溪川 明参 分级 标准 项 目 质量要求 特 级 一 级 合格品 表面光洁度 表面光滑、明亮有光泽 表面光滑、明亮、半透明状 表面略光滑,半透明状 含水量,%11 11 11 总灰分,%1.4 9.2 质量特 色 见附录B。9.3 食品 安 全要 求 符合GB 2763 的 规定。10 包装标 识 用 干燥、清洁、无 毒的塑 料袋密 封后存 放。产品包 装上统 一使用 地理 标志产 品 苍溪 川明 参标 识 图案组合 标注 型式,并 符合GB/T 17924 的规 定。11 贮藏运 输 存放在 清洁、干燥、通风、无异 味的仓 库中,常温 贮藏,相对湿 度70%。运 输工具 清洁、干燥、无异味、无 污染,不 与可 能造成 污染 的货 物混 装运 输。DB5108/T49 2024 6 A A 附 录 A(规范 性)地理标 志产 品 苍溪 川明 参 保护范 围 地理标 志产 品苍 溪川 明参 保护范 围,即 四 川省 苍 溪 县龙山 镇、运山 镇、河地 镇、岳 东镇、文 昌 镇、东溪镇、高 坡镇、歧 坪镇、白驿 镇、漓江 镇、月山 乡、白 山乡、彭 店乡、黄 猫垭镇、桥 溪乡、石 马 镇、元坝镇 等17 个乡 镇现 辖行 政区域。说明:地理 标志 产品 保护 范围 中 原有 河地 乡、双河 乡合并 为河 地镇,石 灶乡、龙洞 乡、黄猫 乡 合 并为黄猫 垭镇。a 图 A.1 地理标志产品 苍溪川明参 保护范围图 DB5108/T49 2024 7 B B 附 录 B(规范 性)国家质 量监 督检 验检 疫总 局公告 国家质 量监 督检 验检 疫总 局 关于 批准 对刘 伶醉 酒、龙泉驿 枇杷、苍溪 川明 参、中国白 酒金 三角(川酒)、乐至 白乌 鱼实 施地 理标志 产品 保护 的公 告(2012 年第97号 公告)根据 地理 标志 产品 保护 规定,国 家质 检总 局组 织专家 对刘 伶醉 酒、龙泉 驿枇杷、苍 溪川 明 参、中国白 酒金 三角(川 酒)、乐至 白乌 鱼地 理标 志产 品保护 申请 进行 审查。经 审查合 格,批准 刘伶 醉 酒、龙泉驿 枇杷、苍 溪川 明参、中国 白酒 金三 角(川 酒)、乐至 白乌 鱼为 地理 标 志保护 产品,自 即日 起实 施保护。三、苍 溪川 明参(一)产地 范围 苍溪川 明参 产地 范围 为四 川省苍 溪县 龙山 镇、运山 镇、河 地乡、双 河乡、岳 东 镇、文 昌镇、东 溪镇、高坡镇、歧 坪镇、白驿 镇、漓江 镇、月 山乡、白山 乡、彭 店乡、石灶 乡、龙 洞乡、黄猫 乡、桥 溪乡、石马镇、元坝 镇等20个 乡镇 现辖行 政区 域。(二)专用 标志 使用 苍溪川 明参 产地 范围 内的 生产者,可 向 四 川省 苍溪 县质量 技术 监督 局提 出使 用“地 理标 志产 品 专 用标志”的申 请,经四 川省 质量技 术监 督局 审核,报 国家质 检总 局核 准后 予以 公告。苍溪 川明 参 的 法 定 检测机构 由四 川省 质量 技术 监督局 负责 指定。(三)质量 技术 要求(见 附件3)苍溪 川明 参质 量技 术 要求(附件3)一、种 源 伞形 科草 本植 物川 明参(Chuanmingshen violaceum Sheh etShan)。二、立 地条 件 产地 范围 内海 拔高 度700m 至1000m,土 壤类 型为 紫色 泥沙土,土壤 质地 为壤 土 或砂 质 壤土,土层 厚度30cm,有机 质含 量1.5%,土壤pH 值6.5 至7.5,栽培间 隔时 间2年。三、栽 培管 理 1育 苗:采用 播种 育苗,播种时 间为8月 下旬 至9月 上旬,每公 顷用 种量 150kg。2移 栽:移栽 时间 为播 种 后第二 年7 月下 旬至8 月上 旬,移 栽密 度为 每公 顷700000 株。3施 肥:以有 机肥 为主,每年每 公顷 使用 有机 肥25 吨。4割 苔:花苔 刚抽 出时,及时将 花苔 割去。5环 境、安全 要求:农 药、化肥 等的 使用 必须 符合 国家的 相关 规定,不 得污 染环境。四、采 收及 加工 播种后 第三 年3 月下 旬至4 月上旬 采收。采 后加 工分 清洗、刮皮、漂 煮(水温80 至90,时 间3至5分钟)、水 漂、自然 通风 干燥五 个环 节,干燥 后产 品含水 量15%。五、质 量特 色 1.感 官特 色:通体 黄亮 白 润,形 状细 长规 整,质地 坚实硬 脆,断面 呈角 质状 花纹,粉质 充足 细腻,味甘淡。2.理 化指 标:淀粉 含量 60%,粗蛋 白质 含量 4.5%,单根 重量 6g。DB5108/T49 2024 8 3.安 全及 其他 质量 技术 要 求:产 品安 全及 其他 质量 技术要 求必 须符 合国 家相 关规定。DB5108/T49 2024 9 C C 附 录 C(资料 性)苍溪川 明参 主要 病虫 害及 部分推 荐农 药 主要病虫害 推荐药剂 根腐病、根锈病 发病初期用波尔多液或草 木灰浸出液灌根 1 次2 次。菌核病 出苗后喷施 60%代森锌防治2 次3 次。蚜虫 10%吡虫啉或苦参碱喷雾。食心虫、凤蝶 3%啶虫脒或BT 乳剂或阿维菌素 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