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地退化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B15/T 3597—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地退化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B15/T 3597—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地退化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B15/T 3597—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地退化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B15/T 3597—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地退化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B15/T 3597—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地退化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B15/T 3597—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597 2024 大兴安岭 南麓黑土 地退化分 等定级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ading and grading of black soil degradation in the southern foothills of the Daxingan mountain 2024-07-22 发布 2024-08-22 实施 内蒙古自 治区市 场 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DB15/T 3597 2024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农 牧厅提 出。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农 业标准 化技 术委 员会(SAM/TC 20)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内 蒙古 自治区 农牧 业科 学院、内 蒙古大 学、内蒙 古财 经大 学、河 北农 业大 学、内蒙古自 治区 耕地 质量 监测 保护中 心、呼 伦贝 尔市 农 业技术 推广 中心、兴安 盟 农牧技 术推 广中 心、莫 力 达瓦达斡 尔族 自治 旗农 牧业 机械化 发展 中心、阿 荣旗 农业事 业发 展中 心。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张 向 前、路战 远、陈 宣伊、迟 文峰、程 玉臣、张德 健、陈立宇、孟天 天、张 立华、孙峰 成、师 晶晶、叶 君、葛国 龙、乔 志刚、武 岩、郝楠 森、赵 双龙、何 双柱、厉 雅华、张健 伟、吴那木拉、乌 日娜、赵 继玲、李百 壮、郑黎 明、敖生 宝、刘 树军、王 月甜、罗 前程、郑贺。DB15/T 3597 2024 1 大兴安岭 南麓 黑 土地退化 分等定 级 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 文 件 规定 了 大兴 安 岭南麓 地 区 黑土 地 退化 评 价指标 选 取、耕 地 质量 等 级划分 和 保 护利 用 方向 等内容。本文件 适用 于大 兴安 岭南 麓黑土 地退 化区 域。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7296 中 国土 壤分 类与代 码 GB/T 33469 耕 地质 量等 级 NY/T 1121.1 土壤 检测 第1部 分:土壤 样品 的采 集、处理 和贮 存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黑土地 退化 black soil degradation 受自然 或人 为不 合理 开发 利用导 致黑 土地 质量 下降、生产 力衰 退的 过程。土壤水 蚀 soil water erosion 以水力 为主 的外 营力 引起 的土、沙位 移的 侵蚀 过程,使土 地的 生产 力和 生态 功能受 损。4 基础信 息调 查与 评价 指标 确定 根据大 兴安岭 南麓 黑土区 自然资 源禀赋、农 业生产 情况、土壤类 型及 耕地质 量退化 现状,确定 了土壤有 机质、有 效磷、速 效钾、耕层 质地、土 壤水 蚀强度、有 效土 层厚 度变 化等 6 项评 价指 标。采样密 度6 hm212 hm2设立 1 个 采样 点,采样 点位 应尽量 与第 二次 全国 土壤 普查保 持一 致,土 壤样品采 集、处理 和贮 存方 法按 照 NY/T 1121.1 的规 定执行,具 体调 查信 息见 表 1。DB15/T 3597 2024 2 表1 大兴安 岭南 麓黑 土地 退化 基础信 息与 评价 指标 统一编号 亚类 固定编号 土属 地市名 土种 县(区、市)名 主栽作物名称 乡镇名 有机质变化(g/kg)村名 有效磷变化(mg/kg)采样年份 速效钾变化(mg/kg)经度(度)耕层质地变化 纬度(度)土壤水蚀强度变化 土类 有效土层厚度变化 填表要求:1.经纬度:根据GPS 定位填写,以度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五位。2.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土壤分类命名按照GB/T 17296 的要求填写,表格上记载的土壤名称应与土壤图一致。3.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变 化:填写内容为耕层土壤样品检验数值与已有数据变化值,测定方法按照GB/T 33469 规定执行。4.耕层质地变化:砂土-砂土、砂土-砂壤、砂土-轻壤、砂土-中壤、砂土-重壤、砂土-黏土、砂壤-砂土、砂壤-砂壤、砂壤-轻壤、砂壤-中壤、砂壤-重壤、砂壤-黏土、中 壤-砂土、中壤-砂壤、中壤-轻 壤、中壤-中壤、中壤-重壤、中壤-黏土、重壤-砂土、重壤-砂壤、重壤-轻壤、重壤-中壤、重壤-重壤、重壤-黏土、黏土-砂土、黏土-砂壤、黏土-轻壤、黏土-中壤、黏土-重壤、黏土-黏土。5.土壤风蚀 强度变化:无-无、无-轻度、无-中度、无-重度、轻度-无、轻度-轻度、轻度-中 度、轻度-重度、中度-无、中度-轻度、中度-中度、中度-重度、重度-无、重度-轻度、重度-中度、重度-重度。6.有效土层厚度变化:有效土 层厚度为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当有障碍层时,为障碍层以上的土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变化为此次获取数据与已有数据变化值。5 权重及 隶属 度确 定 根据大 兴安岭 南麓 黑土地 退化的 实际情 况,按照层 次递进 的关系 将评 价指标 分为目 标层、准则 层、指标层。目 标层 是评 价黑 土地退 化状 况,准则 层包 括养分 状况、理 化性 状。指标层 包括 土壤 有机 质、有效磷、速效 钾、耕层 质地、土壤 风蚀 强度、有 效土 层厚度 变化。各指标 权重 的确 定按 照GB/T 33469 执 行。大 兴安 岭南 麓黑土 地退 化等 级评 价指 标权重、概念 型评 价指标隶 属度 表、数值 型评 价指标 隶属 函数 表分 别见 表2、表3和表4。表2 大兴安 岭南 麓黑 土地 退化 等级评 价指 标权 重表 A(目标层)B(准则层)C(指标层)指标权重 黑土地退化 养分变化(B1)有机质变化(C1)0.2762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C2)0.1342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C3)0.1127 理化性状(B2)耕层质地变化(C4)0.1051 土壤水蚀强度变化(C5)0.2004 有效土层厚度变化(cm)(C6)0.1714 DB15/T 3597 2024 3 表3 大兴安 岭南 麓黑 土地 质量 退化等 级概 念型 评价 指标 隶属度 表 指标 隶属度 耕层质地变化 砂壤-砂土 轻壤-砂土 轻壤-砂壤 中壤-砂土 中壤-砂壤 中壤-轻壤 重壤-砂土 重壤-砂壤 0.21 0.38 0.23 0.62 0.43 0.24 0.87 0.61 重壤-轻壤 重壤-中壤 黏土-砂土 黏土-砂壤 黏土-轻壤 黏土-中壤 黏土-重壤 其他 0.41 0.20 1.00 0.81 0.54 0.28 0.17 0.00 水蚀强度变化 无-轻度 无-中度 无-重度 轻度-中度 轻度-重度 中度-重度 其他 0.32 0.64 1.00 0.37 0.86 0.35 0.00 有效土层厚度 变化(cm)0 0 5 5 10 1015 1520 20 0.00 0.20 0.41 0.66 0.83 1.00 表4 大兴安 岭南 麓黑 土地 质量 退化等 级数 值型 评价 指标 隶属函 数表 指标名称 函数类型 函数公式 a 值 c 值 U 的下限值 U 的上限值 有机质 戒上型 y=1/(1+a(u-c)2)0.000258 30.092541 0 30.1 有效磷 戒上型 y=1/(1+a(u-c)2)0.003159 12.336751 0 12.3 速效钾 戒上型 y=1/(1+a(u-c)2)0.000011 153.714235 0 153.7 注:y 代表各评价指标隶属度,a 和c 值为系数,u 为各评价 指标黑土地图斑均值。6 综合指 数计 算 采用累 加法 计算 大兴 安岭 南麓流 域黑 土地 退化 综合 指数。p=()(1)式中:p 大兴 安岭 南麓 黑土 地 退化综 合指 数;Ci 第i 个评 价指 标的 组 合权重;Fi 第i 个评 价指 标的 隶 属度。7 退化等 级划 分 大兴安 岭南 麓黑 土地 质量 退化等 级划 分见 表5。表5 大兴安 岭南 麓黑 土地 质量 退化等 级划 分表 黑土地退化等级 综合指数范围 重度退化 0.6018 中度退化(0.3314,0.6018)轻度退化 0.3314 8 利用策 略 轻度退 化黑 土耕 地 DB15/T 3597 2024 4 8.1.1 轻度退 化黑 土耕 地以 作物 高效产 出为 主要 目标,实 施耕地 保育 与资 源高 效利 用技术 措施。8.1.2 主要种 植玉 米、小麦、大 豆等粮 油作 物和 其他 经济 作物,年际 间实 施合 理的 间作轮 作制 度。8.1.3 在轮作 基础 上,结合 定期 深松浅 翻或 深翻 的耕 作方 式,构 建 1 年至 2 年 轮作 轮耕养 地制 度。中度退 化黑 土耕 地 8.2.1 中度退 化黑土 耕地 要兼顾 粮食生 产和耕 地保 育,应 确定适 度的目 标产 量,通 过提高 生产效 率 和降低生 产成 本等 措施 增加 生产收 益,强化 耕地 保育 与资源 高效 利用。8.2.2 主要种 植玉 米、小 麦、大 豆 等粮油 作物 和其 他经 济作 物,年际 间实 施合 理的 间 作轮作 制度。5 年休耕1 年,结合 种植 绿肥 翻压还 田。8.2.3 推广应 用保 护性 耕作 技术,作物 收获 时留 高茬 或秸 秆覆盖 还田,定 期(2 年至 3 年)深 松或 深松浅翻 构建良 好的 耕层土 壤结构;增施 有机 肥,有 机与无 机肥料 配合 施用,平衡土 壤养分,提 升地力。重度退 化黑 土耕 地 8.3.1 重度退 化黑 土耕 地以 减少 土壤侵 蚀,增强 土壤 水分、养分 保蓄 能力,提 升地 力为主。8.3.2 地力相 对较 好的 耕地,采 取综合 治理 措施,结 合适 期种植 绿肥 或休 耕(5 年 休耕 1 次),改 善耕层结 构,提高 土壤 养分 含量,逐步 提升 地力。8.3.3 地力相 对较差 耕地,进行 退耕还 草、还 林,优先发 展畜牧 业或林 下经 济,加 强生态 环境治 理,恢复地 表植 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