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横坡种植技术规程DB15/T 3612—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黑土地横坡种植技术规程DB15/T 3612—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土地横坡种植技术规程DB15/T 3612—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土地横坡种植技术规程DB15/T 3612—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黑土地横坡种植技术规程DB15/T 3612—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黑土地横坡种植技术规程DB15/T 3612—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612 2024 黑土地横 坡种植技 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black soil cross sloping field planting 2024-07-22 发布 2024-08-22 实施 内蒙古自 治区市 场 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DB15/T 3612 2024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农 牧厅提 出。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农 业标准 化技 术委 员会(SAM/TC 20)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内 蒙古 自治区 农牧 业科 学院、内 蒙古大 学、兴安 盟农 牧技 术推广 中心、内 蒙古 自治区农 村牧 区经 营管 理服 务中心、内 蒙古 自治 区农 牧业技 术推 广中 心、内蒙 古自治 区农 牧厅 综合 保 障 中心、牙 克石 市乡 村振 兴促 进中心。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刘 亚 楠、路战 远、孙峰 成、张向 前、程玉 臣、赵小 庆、薛春 雷、谢锐、陈 立宇、任永峰、叶君、方 静、张 旭婷、张海龙、杨 春芳、牟英男、王坤、王 伟东、何冬冬、郝家 田、薛彦飞、贾宏宇、冬 梅、张洁、刘 春涛。DB15/T 3612 2024 1 黑土地横 坡种植 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黑 土地 横坡 种植的 横坡 改垄、地埂 植物 带布设、梯田 修筑、增渗 减 蚀耕作 等技 术要 求。本文件 适用 于东 部黑 土区 坡耕地。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6453.1 水土 保持 综合治 理 技术 规范 坡耕 地治理 技术 GB/T 16453.4 水土 保持 综合治 理 技术 规范 小型 蓄排引 水工 程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 肥料 NY/T 2845 深 松机 作业 质量 SL 446 黑 土区 水土 流失 综合防 治技 术标 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坡耕地 sloping farmland 坡度在625 之 间的 耕 地,分 为缓 坡耕 地(615)和陡 坡耕 地(1525)。横坡改 垄 contour ridging 将坡耕 地中 的顺 坡或 斜坡 垄改为 沿等 高线 的横 坡垄,增加 入渗,减 少土 壤侵 蚀的治 理措 施。地埂植 物带 shrubbery buffer strip with bund 在坡耕 地上 沿横 向培 修土 埂,在土 埂上 种植 灌木 或 多年生 草本 植物,截短 坡 长、调蓄 径流 的治 理措施。坡式梯 田 sloping terrace 坡面地 埂呈 阶梯 状而 地块 内呈斜 坡的 耕地。DB15/T 3612 2024 2 水平梯 田 bench terrace 沿等高 线方 向把 田面 修成 水平的 阶梯 农田。隔坡梯 田 alternation of sloping and bench terrace 水平梯 田与自 然坡 地沿地 坡相同 布置,即上 一阶梯 田与下 一阶梯 田之 间保留 一定宽 度的原 山坡 地。4 横坡改 垄 垄向 改垄时,原 则上 按等 高线 方向,根据 不同 地形、土 质、坡 度、气候 等综 合因 素调整 垄向。改垄 对于顺 坡垄、斜 坡垄 改为 横坡垄 时,先深 翻、耙平,定好 基线,再 进行 横坡 耕作,形成 新的 横坡沟垄,垄高 一般 为10 cm 30 cm。5 地埂植 物带 布设 实施横 坡耕作 的坡 耕地,在坡面 沿等高 线方 向修筑 若干地 埂植物 带,间距根 据坡面 坡度和 降雨 量确定。3 5 坡耕 地,年降雨 量 300 mm 以下 埂 间距 60 m,年降 雨量300 mm 500 mm 埂间距 50 m,年降雨 量500 mm 以上 埂间距 40 m;5 10 坡 耕 地,埂 间距 20 m 30 m;15以 上陡 坡地,埂 间距8 m15 m。地 埂布 设应 符 合 SL 446 的技 术要 求。两埂间 的地 面坡 度随 着逐 年耕作 而减 缓,需要 相应 加高土 埂。如遇水 线洼 兜时,地 埂应 适当加 高、夯实。地埂 修 成后,应在 地埂 上 种植经 济价 值高 的护 埂植 物,地埂 灌木 每隔23 年 应平茬 一次,地埂 毁损应及 时修 复。6 梯田修 筑 坡式梯 田 在坡耕 地土 层较 薄,或当 地劳力 较少 的地 区,可以 先修坡 式梯 田,经逐 年向 下方翻 土耕 作,减缓 田面坡度,逐 步变 成水 平梯 田。等 高沟 梗间 距应 根据 各地条 件实 测确 定,宜取 15 m 30 m,坡式 梯田 布设技术 要求 应符 合GB/T 16453.1 的 规定。水平梯 田 条件适 合的 地方,可 一次 性修成 水平 梯田,田 面应 有适当 的宽 度,陡坡 区一 般 5 m 15 m,缓坡 区一般20 m 40 m。田坎 坡 度适当,要求 既坚 实稳 固,又不多 占耕 地,水 平梯 田 布设技 术要 求应 符 合 GB/T 16453.1 的 规定。隔坡梯 田 DB15/T 3612 2024 3 根据隔 坡梯 田地 面坡 度(15 25),水平 田面 宽 度宜为5 m 10 m。平 台的 宽度应 能适 应耕 作,且能适 应斜 坡部 分的 暴雨 径流情 况,应 全部 拦蓄 斜 坡径流,且能 有效 地提 高 作物产 量。隔 坡梯 田布 设 技术要求 应符 合GB/T 16453.1 的规 定。三类 梯田 断面 示 意图见 图1。图1 三类梯 田断 面示 意图 坡面蓄 排 年降雨 量400 mm 550 mm 的地区,田 埂上 方容 量应 满足拦 蓄与 梯田 级别 对应 的设计 暴雨 所产 生 的地表径 流和 泥沙;年 降雨 量 550 mm 以上 的地 区,布 设坡面 小型 蓄排 工程,妥 善处理 坡面 径流 与泥 沙。布设坡 面小 型蓄 排工 程的 技术要 求 按GB/T 16453.4 执行。梯田管 理 6.5.1 每年汛 后和每 次较 大暴雨 后,应 对梯田 区检 査,发 现田坎(田埂)有 缺口、穿洞等 损毁现 象,应及时 进行 补修。6.5.2 梯田田 面平整 后,地中原 有浅沟 处,雨 后产 生不均 匀沉陷,田面 出现 浅沟集 流的,在庄稼 收 割后,应 及时 取土 填平。6.5.3 坡式梯 田的田 埂,应根据 埂后泥 沙淤积 情况,每年 从田埂 下方取 土,加高田 埂,保 持埂后 按原设计应 有的 足够 拦蓄 容量。6.5.4 隔坡梯 田的 平台 与斜 坡交 接处,如有 泥沙 淤积,应 及时将 泥沙 均匀 摊在 水平 田面。7 增渗减 蚀耕 作 土壤深 松 适用于 质地 黏重 的坡 耕地。秋 季深 松深度 30 cm,深松质 量应 符合NY/T 2845 的规定;中耕深 松深度20 cm 25 cm,深 松铲 开沟距 离苗 带10 cm 20 cm。增施农 家肥 选用腐 熟农 家肥,农 家肥 标准应 符 合NY/T 525 的 规 定。农 家肥 施用 量 1000 kg/667 m2以上,肥料施用 应符 合NY/T 496 的 规定。少免耕 秸秆 留茬 还田 收获时,秸 秆留 茬高 度 10 cm 25 cm,剩 余秸 秆粉 碎 均匀抛 撒覆 盖地 表,粉碎 长度10 cm,次年采用免 耕播 种机 作业,实 施免 耕 3 年,要 根据 需要 适当进 行 1 次深 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