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13 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资金申请报告 项 目 名 称 : 生产工业机器人及柔性自动生产线 申 报 单 位 : 地 址 及 邮 编 : 法 定 代 表 人 : 联系人及手机 : 填 报 日 期: 2013 年 04 月 10 日 2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5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5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 5 1.3 项目建设内容 . 7 1.4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 7 1.5 在建项目的形象进度 . 7 1.6 研究结论 . 8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 10 2.1 企业简介 . 10 2.2 股东构成 . 13 2.3 科研队伍情况 . 13 2.4 科研成果 . 14 2.5 科研平台建设情况 . 24 2.6 近三年财务状况 . 25 第三章 产品需求分析和 建设 的必要性 . 26 3.1 产品需求分析 . 26 3.2 项目建设 的必要性 . 32 第四章 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36 4.1 建设的主要内容 . 36 4.2 建设的主要目标 . 36 3 第五章 工艺技术方案 . 39 5.1 项目组成 . 39 5.2 工程技术方案选择 . 39 5.3 生产工艺流程 . 43 生产工艺流程 图 . 45 5.4 原 辅 材料来源及供应 . 45 5.5 设备选择 . 46 5.6 自控技术方案 . 48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48 6.1 环境保护 设计原则 . 48 6.2 环境保护执行的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 48 6.3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 49 6.4 环境保护 措施与综合利用 . 49 6.5 环境监测 . 50 6.6 绿化 . 51 第七章 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消防 . 51 7.1 执行的技术规范、 规程及标准 . 51 7.2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 52 7.3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 52 7.4 消防 . 55 第八章 人员 培训及技术来源 . 56 8.1 公司体制及组织机构 . 56 4 8.2 生产班制及定员 . 57 8.3 人员来源及培训 . 58 8.4 技 术来源 . 60 第九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 . 61 9.1 基本要求 . 61 9.2 项目组织 . 61 9.3 项目管理 . 61 9.4 建设周期计划 . 62 9.5 项目实施进度表 . 63 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65 10.1 估算依据及说明 . 65 10.2项目投资概算 . 65 10.3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 66 10.4资金使用计划 . 66 第十一章 财务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 68 11.1财务评价说明 . 68 11.2产品成本估算 . 68 11.3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 69 11.4项目社会效益 . 70 11.5不确定性分析 . 71 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 . 73 5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 生产工业机器人及柔性自动生产线 1.1.2 项目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 河南森茂机械有限公司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胡永超 单位住所: 河 南省长葛市钟繇大道北段东侧 1.1.3 项目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 河南省长葛市钟繇大道北段东侧公司院内 1.1.4 资金申请报告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资质等级: 证书编号: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 研究工作的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 2) “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 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国 6 发 【 2005】 第 044号 ); (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 2010】 32 号 ); (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 国发 【 2012】 14 号 ); ( 6) 河南森茂机械有限公司 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 。 1.2.2 报告编制原则 ( 1)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国家、行业、地区发展的长远规划 ,承办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基础资料,公正、客观和科学地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2) 工艺技术力求先进合理,设备选型尽量国产化,工艺布置简捷流畅,平面布局合理,以节约投资; ( 3) 注意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 ,选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改善生产条件,消除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做到文明生 产; (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能源,广泛采用能耗少的工艺和设备。 1.2.3 研究范围 ( 1)产品需求分析和建设的必要性 ; ( 2)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 3)工艺技术方案; ( 4)环境保护 ; ( 5)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消防 ; 7 ( 6)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 ; ( 7)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 ; ( 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 9)财务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1.3 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项目建设要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 1)购置项目科研开发、中试、产业化生产的主要仪器、设备; ( 2)工业机器人及柔性自动生产线的构建及 完善; ( 3)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与合作; ( 4)实施项目的原料、燃料、水、电等配套条件的落实情况等。 1.4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1 亿元。其中企业自筹 万元,申请政府拨款 万元。 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 万元,全部来源于企业自筹。需新增投资 万元,新增投资中企业自筹 万元 ,政府拨款 万元。 1.5在建项目的形象进度 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 万元。其中用于中试试验设备包括导轨磨床、龙门刨床、立式加工中心等设备仪器 10 台(套),总值 多万元,用于科研开发 、试验仪器包括螺旋测微器、检验平台、公法线螺旋测微器、 HL 里氏硬度计等 6 台(套),总值 万元;用于购置原辅材料 万元;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的设施已基本落实等。 8 1.6研究结论 1.7.1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目前 ,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即从解决短缺为主的开放逐步向建设经济强国转变,煤炭、汽车、钢铁、房地产、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等一批以重工业为基础的高增长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构成了对 工业机器人 市场的巨大需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 工业机器人 市场。 但从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来看,其生产尚属于起步阶段,市场份额 寥寥无几。虽然国内从事机器人制造的企业超过 60 多家,然而其生产能力、生产水平严重受限于基础零部件、核心部件制造的缺乏,导致这些家企业的全国市场份额仅占 3%左右,剩余 97%左右的市场被海外 4 家龙头企业占领 。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和省内的政策导向,市场前景良好。 1.7.2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合理 项目 采用专利技术研制为企业量身打造的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达到生产工业机器人及柔性自动生产线的能力,其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设置科学合理,符合市场需求。 1.7.3动力供应 齐全 ( 1) 供水: 项目用水主要来自长葛市自来水公司提供。 其 水质、水压均符合 生产要求和 生活饮用水标准,水量能够满足本项目正常生产生活所需。 ( 2) 供电:厂区 10 千伏高压电源由 长葛市 电业 局 11 万伏变电站架空引入,经厂配电室变压 后 ,敷设至各用电场所。当地电力供应 9 充足,项目供电有可靠保障。 1.7.4环境保护措施科学 项目建成后,将会产生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经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达到了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排放标准和规定。预计该项目运营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1.7.5劳动定员合理 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 30人,其中生产工人人员 21人,技术 人员5 人,管理人员 4 人。定员设置合理,能满足项目生产的需要。 1.7.6 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从报告编制及报批开始,建设期为 19 个月,自 2013 年 3月至 2014 年 10月 。 1.7.7 投资合理、效益可观 本项目 规模 总投资 1 亿 元,其中: 建设 投资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规模总投资 来源 :企业自筹 万元,政府拨款 万元。 项目建设后,正常年 产工业机器人 台,正常年营业收入 万元, 年增值税 万元, 年利润总额 万元, 年所得税 万元, 年 净 利润 万元 。 项目 总 投资 收益 率 %, 所得税后 财务内部收益率 %, 所得税后 财务净现值 (Ac=12%) 万元。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是可行的。 10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2.1企业简介 河南森茂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大中型机床设计及制造的公司之一,机床产品通过了 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理事单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企业、许昌市数控组合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长期与辽宁机床研究设计中心、安阳第二机床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单位。为加快推进重点关键技术 的突破创新, 2011 年以来先后与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产学研创新新体系,为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始建于 2005 年 8 月,经过近十年的打拼,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中型企业。培育和壮大了一支富有理想、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员工队伍,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技术员、工程师、总工程师层层递进的梯形科技队伍,形成和实施了一套独具特色、科学务实、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体制。 公司始终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执着于:质量为先、信誉为重、创新为本、服务为诚的经营理念, 坚持制造精品、追求完美的质量方针,瞄准创优目标、立足创新发展,采用一百多项国家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根据客户需要,设计制造各种专用机床及柔性自动生产线,龙门加工中心、立(卧)式加工中心、超精密级减速机等产品,其生产工 11 艺及精度均达到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我们行业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是长久不衰的可持续的朝阳行业。 公司占地面积 16667 平方米、注册资本 2000 万元,总资产 638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4123 万元、银行信用等级 AA级、现有职工 126人、其中大专以上科技人员 39人、专业从事科研开发人员 19人、中高级技 术人员 15 人。公司从上至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6S 管理思想和提高执行力管理思想是每一位干部员工的必修课。学习型企业的形成造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不仅因装备精良配套成龙、技术过硬而成为机床制造业的后起之秀;更因讲诚信、守承诺、交付能力强、制造周期短而成为客户倍加信赖的合作伙伴。 公司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坚定“诚信赢客户、质量兴企业、品牌闯天下”的发展思路,坚持走科技振兴之路,积极研发具有高科技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国内技术领先的大型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取得了可喜成果,公司先后申报专利 270 件,其中已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190 件。 公司坚持高起点,走科技振兴之路,制定完善的人事、财务、生产、销售等各项管理制度,积极研发具有高科技含量、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坚持以销售为龙头,依靠销售来促进科研、带动生产、在实施企业管理中,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使企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河南森茂的发展由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产品档次提升从粗到精,从精到优,从优到 12 尖。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通过 不断产品设计创新,生产工艺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从而使出厂的每一台工业机器人,都能最大化为企业解决“人力高成本、生产高风险、环境高污染、工艺高能耗”等迫在眉睫的现实发展问题。与此同时,森茂作为现代化的机床企业,立足中原,辐射全国,在中国工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中,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促进低碳环保型产业的发展,为人民的生活更美好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坚持端正思想,团结拼搏,科技创新,严谨务实,保质提效,优化管理,诚信经营,打造品牌的指导方针,生产的产品由原来的专用数控组合机床、龙门铣刨床、双柱镗削床、组合 铣削机床、液压滑台、各种动力头等,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游整合, 逐渐发展成以高数控组合专用机床和自动生产流水线为核心,通用部件、组合机床、加工中心、及高端机器人研发、制造、销售的公司;生产的机床还广泛应用于汽车、纺织、矿山、化工、建材、船舶、铁路、桥梁等多个领域,并远销至国内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用优质的产品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与赞誉!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民营企业,现已成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在行业内通过了 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 A 级企业、河南省著名商标、 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安全生产先进企业、专利工作先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企业、“许昌市数控组合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称号;产品畅销,质量稳定,深受国内重大客商等众客户的好评,如: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中煤北京煤机公司、 13 中船重工有限公司、中煤重工有限公司、平顶山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西安铜川煤机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巨鼎煤机制造有限公司等煤矿机械行业;公司生产的机床还广泛应用于汽车、纺织、矿山、化工、建材、船舶、铁路、桥梁等多个领域,并远销至国内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用优质的产品赢得了广大用户的 青睐与赞誉! 2.2股东构成 序号 股东名称 出资方式 金额(万元) 出资比例 1 胡永超 现金 1040 52% 2 胡方坤 现金 960 48% 2.3科研队伍情况 公司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现有员工 126 人,其中大专以上科技人员 39人,占员工总数的 31%;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 19人,占员工总数的 15.1%;中高级技术人员 15 人,占员工总数的 11.9 %;管理人员 15人,占员工总数的 11.9%;生产人员 66人,占员工总数的 52.4%;销售人员 10 人,占员工总数的 7.9%。他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专 业知识,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中出类拔萃。科技力量形成梯队,技术搭配比较合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好,团结拼搏意识强。 公司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先后与 辽宁机床研究设计中心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聘请行业技术专家为公司技术顾问。主要外聘专家详细如下: 序号 姓名 职称 /职务 单位名称 14 1 李广泉 高级工程师 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 刘庆乐 秘书长 国家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组合机床分会 3 田金生 高级工程师 湖北万盟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4 狄景微 高级工程师 2.4科研成果 几年来,公司坚定“诚信赢客商、质量兴企业、品牌闯天下”的发展思路,坚持走科技振兴之路,积极研发具有高科技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新产品。 1)2008年 3 月,自主研发的“双向驱动机油润滑泵”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07 2 0151592.2; 2)2010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双柱对头镗削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09 2 0091962.7; 3)2010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抛光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 ZL 2009 2 0091963.1; 4)2010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齿轮研磨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09 2 0091965.0; 5)2010年 5 月,自主研发的“八轴镗孔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09 2 0091961.2; 6)2010年 7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卧式双面镗孔组合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09 2 0091964.6; 7)2011年 3 月,自主研发的“铣、镗组合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268148.0; 8)2011年 3 月,自主研发的“加工叶片根部圆弧面的专用机床” 15 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268229.0; 9)2011年 3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加工轴承盖的组合铣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268228.6; 10)2011 年 3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六轴镗孔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268129.8; 11)2011 年 3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车大型端面专用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273066.5; 12)2011 年 3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大型立式镗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11253.2; 13)2011 年 3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导轨液压自动锁紧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20876.6; 14)2011 年 3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车床辅助夹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20879.X; 15)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自动定心夹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11210.4; 16)2011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镗、钻、铣三工位组合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11274.4; 17)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卧式双面车端面倒角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11226.5; 18)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数控推杆”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12275.0; 19)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可调式定位销”获得国家实 16 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20892.5; 20)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四工位多用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20829.1; 21)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活动定位销”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20884.0; 22)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具有自动输送、定位夹紧装置的镗孔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48863.X; 23)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立卧三面主减速器壳精镗孔组合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48878.6; 24)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双轴镗专用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48743.X; 25)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自动进刀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48898.3; 26)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卧式四面双工位钻镗”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48865.9; 27)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立式双面钻铣组合机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48896.4; 28)2011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双轴镗削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0 2 0563729.7; 29)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具有温度传感器的丝杠”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22026-3240.7; 17 30)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立式加工中心主体支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22026-3239.4; 31)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设置有双油箱的车床床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22026-3236.0; 32)2012 年 5 月,自主 研发的“多用钻床安装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22026-3220.X; 33)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水冲式排屑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22026-3218.2; 34)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可旋转的机床控制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22027-9476.X; 35)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具有散热腔的主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22027-9506.7; 36)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立式机床的工作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22027-9497.1; 37)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加工台是轨道式的倒角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 20122027-9484.4; 38)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机床的滑轨和滑座”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7-9480.6; 39)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滑轨式安装的控制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7-6063.6; 40)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卡盘扳手”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7-6049.6; 18 41)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含油箱的机床床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7-6051.3; 42)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具有碳氮化钛涂层的机床滑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7-6039.2; 43)2012 年 5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机床的主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7-6028.4; 44)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木工双面刨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9944.1; 45)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 “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机床主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9946.0; 46)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耐磨滚珠丝杆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9917.4; 47)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两用起子”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9920.6; 48)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耐磨卡盘的卡爪”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9942.2; 49)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调节平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 号: 20122028-4161.4; 50)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双圈手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4165.2; 51)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圆形截面的机床立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4182.6; 19 52)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散热腔设置散热片的主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4193.4; 53)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设置有震动传感器的垫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4216.1; 54)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设置有震动传感器的机床床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4132.8; 55)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一种台钻”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20122028-4114.X; 56)2012 年 6 月,自主研发的“含 DLC 涂层的丝杠”获得国家实用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