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2017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人民银行-2017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人民银行-2017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人民银行-2017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人民银行-2017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人民银行-2017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 费 者 金 融 素 养调 查 分 析 报 告(2017)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二零一七年六月2摘 要接受良好教育的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石。为准确把握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及金融消费者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评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以下简称“消保局”)于2013年和2015年针对消费者金融素养情况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试点调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消保局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于2016年1月11日下发关于建立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168号),正式建立了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2017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每两年全面开展一次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2017年为第一次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在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随机抽取600名金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全国共18600个样本。调查从消费者态度、行为、知识和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定性分析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从消费者态度看,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进校园的态度较为积极,对消费、储蓄和信用的态度趋于理性,但对风险责任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从消费者行为看,消费者对未来支出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申请贷款、信用卡还款和使用自动取款机的行为较为合理,对金融知识获取和金融纠纷投诉的渠道有一定的了解,但消费者家庭支出的规划和执行有待提升,未能充分3利用和使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和对账单。从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看,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在城乡间和区域间具有一定的不平衡特征。从消费者金融技能看,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假币识别和处理能力,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也较强,但使用银行卡和利用冠字号码查询功能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从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看,消费者对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相关金融知识最为关注,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债券投资等是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最欠缺的金融知识,消费者也较为重视金融纠纷解决。同时,城乡、区域、职业、收入、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导致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调查报告通过构建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得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定量研究影响消费者金融素养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3.71,标准差为15.03,中位数为65.74,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教育、收入、地域、年龄和职业五个因素与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显著相关,性别对金融素养得分的影响有限。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是一项应长期实施的基础性、制度性工作,要将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态度、行为和技能提升并重,应重视低净值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金融知识普及抓早抓小。4目录一、调查情况介绍.6二、调查结果定性分析.8(一)消费者态度分析.81.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82.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103.对信用的态度.11(二)消费者行为分析.121.对家庭开支的规划.122.对未来支出的计划.143.对合同和对账单的使用.174.对贷款的申请.195.对信用卡的使用.206.对自动取款机的使用.217.对金融知识的获取.228.对金融纠纷的投诉.23(三)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分析.241.消费者金融知识总体情况.242.消费者金融知识分类调查情况.26(四)消费者金融技能分析.331.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选择.342.对银行卡的使用.3753.对假币的识别与处理.38(五)金融知识需求分析.411.消费者金融知识需求总体情况.412.城镇和农村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423.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434.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445.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466.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487.消费者了解金融知识的最有效方式.50三、调查结果定量分析.50(一)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构建.50(二)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分析.531.总体情况.532.地方金融素养指数概况.54(三)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55四、结论.61附件1. 63附件2. 656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一、调查情况介绍接受良好教育的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石。为准确把握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及金融消费者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评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以下简称“消保局”)于2013年和2015年针对消费者金融素养情况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性试点调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消保局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于2016年1月11日下发关于建立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168号),正式建立了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2017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每两年全面开展一次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2016年,消保局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完善,对部分题目进行了新增、修改和删除,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问卷形成定稿。2017年为第一次全国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调查一方面从消费者态度、消费者行为、消费者知识和消费者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定性分析当前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另一方面构建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得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定量研究影响金融素养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主要内容看,此项调查涵盖了金融产品认知与7选择、财务规划、储蓄与物价、银行卡管理、反假货币、贷款常识、信用管理、投资理财、保险知识、金融教育、账户使用及贷款状况和消费者基本情况等十二部分内容(调查问卷见附件2)。从调查样本的分布看,此项调查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全面开展,在各调查省份选择省会(首府)城市市区、地级市市区和县三个层面随机抽取600名金融消费者,在各直辖市选择具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的区/县随机抽取600名金融消费者。全国共18600个样本。从调查的实施方案看,消保局组织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分支机构统一实施。选择金融机构网点作为调查点,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法人银行、农村信用社、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等。从调查方式看,主要采取面谈的方式完成。除个别地区采取了网络调查或入户调查的方式外,大部分金融消费者是在调查网点现场填写调查问卷,调查点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派出调查人员至调查点,对金融消费者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帮助金融消费者完成调查问卷。消保局于2017年4月组织人民银行相关分支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于5月10日前全部收回。本次问卷调查所反映的结果是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的基点,也是人民银行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重要基础。消费者样本的结构分布情况见表1。8表 1 消费者样本的结构分布情况 单位:%性别 男 女百分比 48.28 51.72户口所在地 本地城镇户口 本地农村户口 非本地城镇户口 非本地农村户口百分比 54.72 31.07 8.18 6.03婚姻状况 未婚 已婚 离异 丧偶百分比 19.99 75.60 2.77 1.63年龄 18-29 30-39 40-49 50-59 60及以上百分比 25.38 29.81 24.55 13.73 6.53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专/技校 大专 大学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百分比 5.04 16.29 20.56 21.48 32.88 3.75家庭月收入 2千以下 2000-4999 5000-9999 10000-19999 2万-5万 5万以上百分比 9.60 36.23 32.57 14.41 4.88 2.31职业 全日制学生 务农 全职工作 兼职工作 主动放弃工作 失业 退休 其他百分比 2.73 14.33 59.31 5.34 0.85 1.28 7.66 8.49二、调查结果定性分析(一)消费者态度分析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进校园的态度较为积极,对消费、储蓄和信用的态度趋于理性。1.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当询问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时,87.06%的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普及“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普及“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占9比为90.23%,农村消费者占比为82.58%。分区域看,各地区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均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认为金融知识普及 “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消费者占比均为88%左右。图 1 消费者对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态度当询问消费者对在校园普及金融知识的态度时,81.04%的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进校园“是”非常有价值。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进校园“是”非常有价值的占比为83.56%,农村消费者占比为76.78%。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认为金融知识进校园“是”非常有价值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81.97%、83.08%、80.97%、74.23%。10图 2 消费者对在校园普及金融知识的态度2.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当询问消费者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时,79.40%的消费者对于“今天有钱今天花完,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的观点。分城乡看,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观点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80.59%,农村消费者占比为77.38%。分区域看,各地区消费者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略有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观点的比例分别为79.11%、80.37%、80.70%和72.78%。11图 3 消费者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3.对信用的态度当询问消费者对信用的态度时,86.80%的消费者同意“信用是一辈子的记录,不应过度扩张信用,应谨慎维护”的观点,其中同意这一观点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90.50%,农村消费者占比为80.52%。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意这一观点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89.00%、88.20%、85.33%和82.01%。12图 4 消费者对信用的态度(二)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对未来支出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申请贷款、信用卡还款和使用自动取款机的行为较为合理,对金融知识获取和金融纠纷投诉的渠道有一定的了解,但消费者家庭支出的规划和执行有待提升,未能充分利用和使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和对账单。1.对家庭开支的规划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做家庭开支计划时,20.43%的消费者“一直都有”,23.63%的消费者“经常做”,42.78%的消费者“有时有做”,13.16%的消费者“从不做”。分城乡看,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89.09%,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83.04%。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占比分别为87.19%、85.15%、87.64%和85.08%。13图 5 消费者家庭开支计划的制定情况当询问制定家庭开支计划的消费者是否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时,20.83%的消费者表示严格执行,34.12%的消费者表示偶尔执行,42.02%的消费者表示有时执行,3.02%的消费者表示从不执行。分城乡看,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97.41%,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96.2%。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的占比分别为97.24%、96.81%、97.18%和95.36%。14图 6 消费者家庭开支计划的执行情况2.对未来支出的计划当询问消费者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是否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时,调查结果有34.06%的消费者选择了“完全可以”,39.92%的消费者选择了“或许可以”,19.73%的消费者选择了“可能拿不出”,还有6.29%的消费者选择了“肯定拿不出”。分城乡看,选择“肯定拿不出”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4.32%,选择“肯定拿不出”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9.64%。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肯定拿不出”的占比分别为4.57%、6.07%、7.40%和8.66%。15图 7 消费者全额支付相当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开支的情况当询问消费者是否为孩子上学存钱时,调查结果有41.27%的消费者选择了“有或曾有”,34.77%的消费者选择了“目前没有,但计划这样做”,9.05%的消费者选择了“目前没有,且不计划这样做”,还有14.91%的消费者选择了“没有孩子”。分城乡看,43.29%的城镇消费者选择了“有或曾有”,37.84%的农村消费者选择了“有或曾有”。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有或曾有”的占比分别为43.07%、45.27%、38.41%和39.41%。16图 8 消费者为孩子上学进行储蓄的情况当询问消费者预期如何保障在老年的开支时,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三项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60.99%)、“依靠退休金”(54.70%)和“依靠养老保险”(47.82%)。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选择最多的是“依靠退休金”(66.03%),农村消费者选择最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57.07%)。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均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17图 9 消费者老年开支保障的预期来源3.对合同和对账单的使用当询问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是否阅读合同条款时,调查结果有38.09%的消费者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51.74%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合同条款,还有10.18%的消费者根本不阅读。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更注意阅读合同条款,7.79%的城镇消费者选择了“根本不读”,选择了“根本不读”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14.23%。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根本不读”的占比分别为9.68%、11.03%、10.60%和8.88%。18图 10 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对合同条款的阅读情况当调查消费者对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对账单的使用情况时,发现37.32%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15.54%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但难以理解,35.12%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对账单,5.08%的消费者根本不读,6.94%的消费者则表示从未收到过对账单。分城乡看,39.15%的城镇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农民消费者这一占比为34.20%。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的占比分别为38.74%、35.25%、37.97%和32.68%。19图 11 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对账单的使用4.对贷款的申请当询问消费者在申请贷款前是否考虑了自己的偿付能力时,调查结果有70.54%的消费者选择了“是”,只有4.26%的消费者选择了“否”,还有25.20%的消费者没有申请过贷款。在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中,在申请贷款前没有认真考虑自身偿付能力的占比分别为3.31%和5.88%。分区域看,消费者在申请贷款前没有认真考虑自身偿付能力的占比分别为4.29%、4.19%、3.45%、7.71%。20图 12 消费者对申请贷款时自身偿付能力的考虑5.对信用卡的使用当对消费者的信用卡还款行为进行调查时,发现51.01%的消费者采用全额还款方式进行还款,15.09%的消费者采用分期还款方式进行还款,4.53%的消费者采用最低还款额方式进行还款,5.47%的消费者有多少钱还多少钱,20.09%的消费者没有信用卡,另外还有3.81%的消费者有信用卡但不清楚如何还款。城镇消费者采用全额还款方式、分期还款方式、以及最低还款额方式的占比依次为58.78%、14.58%和4.31%,这一比例在农村消费者中分别为37.83%、15.96%和4.91%。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采用全额还款方式的占比分别为57.20%、51.11%、46.39%和46.37%,采用分期还款方式的占比分别为13.18%、13.00%、17.19%和17.24%,采用以最低还款额进行还款的占比分别为4.09%、4.05%、5.23%和4.12%。21图 13 消费者对信用卡的还款行为6.对自动取款机的使用当对消费者使用自动取款机(ATM)的情况进行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74.15%的消费者在输入密码时,有意识地用手或身体遮挡,防止他人看见;20.49%的消费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5.36%的消费者没有使用过自动取款机。其中,78.43%的城镇消费者有意识地用手或身体遮挡,防止他人看见密码;66.90%的农村消费者有这方面的意识。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意识遮挡密码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76.81%、73.86 %、74.27%和63.90%。22图 14 消费者对自动取款机的使用7.对金融知识的获取当消费者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消费者最常采取的行动是“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和“上网找资料”。在回答这一多选题时,调查结果有62.72%的消费者选择了“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的方式,55.56%的消费者选择了“上网找资料”的方式,27.92%的消费者选择了“求助家人朋友”的方式,15.38%的消费者选择了“求助个人财务顾问”的方式,10.46%的消费者选择了“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咨询”的方式,另有2.78%和1.32%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如何寻求帮助”和“置之不理”。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最常采用的行动均是“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和“上网找资料”。分区域看,当消费者存在金融知识方面的疑惑时,各地区消费者最常采用的行动也均是“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和“上网找资料”。23图 15 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获取情况8.对金融纠纷的投诉当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发生纠纷时,调查结果有69.99%的消费者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47.18%的消费者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45.25%的消费者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31.31%的消费者向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15.96%的消费者利用“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11.37%的消费者向家人朋友求助,另有3.32%的消费者不知如何投诉。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最常采用的三种投诉方式分别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和“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占比分别为73.62%、52.75%和46.96%。农村消费者最常采用的三种投诉方式分别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和“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占24比分别为63.84%、42.35%和37.74%。分地区看,各地区消费者最常采用的投诉方式均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图 16 消费者金融纠纷投诉行为占比统计情况(三)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分析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在城乡间和区域间具有一定的不平衡特征。1.消费者金融知识总体情况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当让消费者对自身的金融知识水平做出主观评价时,35.2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或“比较好”,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不太好”或“一点也不好”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1.84%、16.01%和6.88%。与之相对应,从金融知识客观题的正确率来看,消费者对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也25仅有59.56%。图 17 消费者对金融知识水平的主观评价消费者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消费者贷款知识、投资知识和保险知识较为薄弱,而对银行卡知识、信用知识和储蓄知识的掌握情况则相对较好。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贷款知识、投资知识和保险知识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2.72%、49.08%和53.82%,而在银行卡知识、信用知识和储蓄知识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4.52%、64.49%和64.49%。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在城乡间和区域间具有一定的不平衡特征。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对于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为64.78%,农村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0.70%。分区域看,东部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要略高于其他地区,东部消费者对于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为62.79%,中26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8.25%、57.18%和59.36%。表 2 消费者金融知识平均正确率的分类统计情况 单位:%项目 全部样本 按城乡分 按区域分城镇 农村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储蓄知识 62.73 67.36 54.87 66.49 63.53 58.19 65.91银行卡知识 74.52 81.37 62.90 78.41 72.80 72.78 69.80贷款知识 52.72 57.27 44.99 55.77 49.75 51.73 50.22信用知识 64.49 68.70 57.34 65.98 61.19 64.02 66.40投资知识 49.08 55.57 38.07 53.23 49.43 45.30 48.35保险知识 53.82 58.40 46.04 56.85 52.82 51.06 55.46总体情况 59.56 64.78 50.70 62.79 58.25 57.18 59.362.消费者金融知识分类调查情况(1)储蓄知识储蓄知识调查包括3个问题。当询问消费者储蓄账户中有1000元钱,年利率为2%,1年后账户中有多少钱时,调查结果有80.30%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1020元”。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83.88%,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74.22%。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83.54%、81.80%、77.00%和79.05%。当询问消费者承接上题,假定年利率2%不变,约定到期后本息自动转存,那么5年之后账户中有多少钱时,调查结果有57.37%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大于1100元”。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2.33%,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8.94%。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 61.60%、2758.28%、52.88%和58.33%。当询问消费者是否知道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多少时,调查结果有50.52%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50万元人民币”。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5.85%,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1.46%。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54.33%、50.50%、44.69%和60.36%。综合来看,针对储蓄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62.73%。城镇消费者的储蓄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针对储蓄知识调查问题,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67.36%,农村消费者仅有54.87%。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66.49%、63.53% 、58.19%和65.91%。(2)银行卡知识银行卡知识调查包括3个问题。当询问消费者是否知道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区别时,79.42%的消费者知道两者的区别。分城乡看,86.17%的城镇消费者知道两者的区别,67.99%的农村消费者知道两者的区别。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知道两者区别的占比分别为83.02%、77.21%、77.91%和75.74%。当询问消费者用信用卡透支提取现金是否会被收取利息时,调查结果有73.59%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会被收取利息”。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中回答正确的占比为2880.37%,农村消费者中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2.10%。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77.01%、71.92%、71.23%和73.24%。当询问消费者信用卡取现额度与信用额度是否有区别时,调查结果有70.55%回答正确,选择了“有区别”。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中回答正确的占比为77.58%,农村消费者中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8.62%。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75.21%、69.27%、69.21%和60.42%。综合来看,针对银行卡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74.52%。城镇消费者的银行卡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针对银行卡知识调查问题,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81.37%,农村消费者仅有62.90%。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8.41%、72.80%、72.78%和69.80%。(3)贷款知识消费者贷款知识调查包括3个问题。当询问消费者如果预期未来利率上调,是否同意应选择固定利率贷款,而不是浮动利率贷款时,调查结果有55.68%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同意”,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0.29%,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7.86%。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58.69%、52.01%、54.83%和53.98%。当询问消费者如果打算进行按揭贷款,同时希望整个还29款期内每月支付相同金额,会选择哪种还款方式时,调查结果有47.25%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等额本息还款”,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1.56%,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39.94%。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51.50%、43.30%、45.83%和43.64%。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向银行申请100万个人住房贷款,20年贷款的月供会高于30年贷款的月供,但是20年贷款的总利息支出要少于30年贷款时,调查结果有55.22%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同意”,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9.97%,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7.17%。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57.11%、53.95%、54.53%和53.05%。综合来看,针对贷款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2.72%。城镇消费者的贷款知识水平要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7.27%,农村消费者为44.99%。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5.77%、49.75%、51.73%和50.22%。(4)信用知识消费者信用知识调查包括5个问题。当询问消费者是否知道个人信用报告时,调查结果有73.62%的消费者知道个人信用报告,其中城镇消费者选择“知道”的占比为77.50%,农村消费者选择“知道”的占比为67.03%。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知道个人信用报告的占比分别30为74.15%、70.74%、72.41%和81.66%。当询问消费者是否知道向哪一机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调查结果有63.68%的消费者选择“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其中城镇消费者选择“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的占比为68.84%,农村消费者选择“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的占比为54.93%。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知道向哪一机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占比分别为64.59%、60.39%、62.40%和71.21%。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在银行A的不良信用记录不会对从银行B申请贷款产生负面影响时,调查结果有73.12%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不同意”。分城乡看,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77.57%,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5.57%。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76.07%、71.15%、72.89%和66.11%。当询问消费者信用报告上的不良记录保存年限是多少时,调查结果有49.33%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5年”。分城乡看,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3.32%,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2.57%。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48.31%、46.65%、51.13%和50.32%。当询问消费者如果信用报告有错误的话,是否知道可以提出异议申请时,调查结果有62.69%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知道”。分城乡看,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6.27%,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6.61%。分区域看,3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66.77%、57.00%、61.29%和62.68%。综合来看,针对信用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64.49%。其中,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68.70%,农村消费者为57.34%。分区域看,各地区消费者信用知识水平差异不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65.98%、61.19%、64.02%和66.40%。(5)投资知识消费者投资知识调查包括4个问题。当让消费者从银行存款、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人寿保险和期货中选择风险最大的投资产品时,调查结果有29.31%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期货”。分城乡看,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36.00%,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17.96%。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34.31%、32.74%、24.21%和25.48%。当询问消费者对分散投资的理解时,调查结果有57.07%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5.28%,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3.14%。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 61.53%、55.26%、53.02%和60.01%。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回报较高的投资,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