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系列五:PCB行业的中国崛起之路.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国崛起系列五:PCB行业的中国崛起之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国崛起系列五:PCB行业的中国崛起之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国崛起系列五:PCB行业的中国崛起之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国崛起系列五:PCB行业的中国崛起之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国崛起系列五:PCB行业的中国崛起之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2018 年 03 月 06 日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 专题报告 大国崛起系列 五 PCB 行业的 中国 崛起之路 摘要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在全球化的格局下,产业链国际化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中国凭借劳动力以及资本的优势,开始逐步占据着产业链中低端环节的主导权。 本篇报告重点阐述 PCB(印刷电路板)产业,印刷电路板产业 几乎是所有电子消费品的上游,无论是手机、电脑、平板、显示屏等等,都会用 到 电路板, 本篇报告 讲述的是中国 印刷电路板 行业 运行 状况 。 通过详细分析,我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是 全球 最大的 PCB 生产国 , 但企业规模相比日韩等传统强国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 ; 中国 PCB 企业 中低端 PCB 产品的生产较为成熟, 在高端 PCB 产品的 研发和制造 上 均 处于起步阶段, 竞争力不足, 外资及台资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挤压了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这也是由于 实力充分的 本土 企业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的研发投入。 PCB 企业上游 材料 如铜箔等 由于原料有限、加工技术复杂,存在供不应求现象,对中游的议价能力强, PCB 产业面临较大的价格压力; 上游的高端技术和产品被国外巨头垄断,进口 依赖度高 ,国内企业竞争力不足, 行业正在努力向研发高端技术、替代进口的方向发展 ; 同时, PCB 产业对下游的议价能力一般, 受下游需求变化的影响。 从产业发展来看, 封装基板等高端产品和 HDI 板等中高端产品 将成为 重要方向 。2016 年,在全球 PCB 产业下行的情况下,中国 PCB 产业以 1.43%的速率继续增长,稳定发展。印度及泰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也以高速增长 表现出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中国 的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时,很大一部分外国企业将从中国向这些国家转移 。 结论: 我们一方面看好中国继续在 PCB 行业 中扮演 产销大国角色 ;另一方面 认为 未来 中国 PCB 产业 的市场竞争中, 将出现产品 高端 化、企业规模化、 产业链延伸、地域分布均匀化等特征 , 中国企业 通过 优化理念、实现技术超前升级,也将逐渐取得优势,从而在产值大国之外,成为真正的电子 强国。 基于此, 我们从产业链的角度,重点推荐具有研发实力、拥有先进技术 的 PCB 企业 ,建议 重点 关注: 深南电路、景旺电子 、 生益科技 、胜宏科技 等。 此外可以关注部分上游细分领域,虽然当前 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高 ,但未来在技术上有望取得突破的上市公司: 玻纤布 企业 : 中材科技、中国巨石、九鼎新材、华建集团;合成树脂:宏昌电子、濮阳惠成; 铜箔 : 铜陵有色;覆铜板:金安国纪、胜宏科技、铜陵有色 、诺德股份 。 风险提示: 公司产能投放不达预期;新技术替代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分析师:朱斌 执业证号: S1250515070001 电话: 021-68415861 邮箱: zhbinswsc 分析师:王国勋 执业证号: S1250517060002 电话: 021-68415296 邮箱: wgxswsc 联系人:钱海 电话: 021-58351960 邮箱: qhaiswsc 相关研究 1. 策略周报: A 股供给侧改革拉开大幕( 2018-03-05) 2. 策略专题: 成长的春天 来自基本面与催化剂的共振 ( 2018-03-01) 3. 策略周报:注册制延期意味着什么?( 2018-02-26) 4. 策略专题: 2018,该如何把握高分红板块的机会( 2018-02-23) 5. 策略周报:排雷利在长远,周期如期强势( 2018-02-04) 6. 策略周报( 0122-0128):市场渐入佳境( 2018-01-29) 7. 策略专题:国产精密机床砥砺前行 大国崛起系列四( 2018-01-26) 8. 策略专题:周期和电子抱团松动,家电和白酒持续超配 2017 年四季度基金持仓分析( 2018-01-23) 9. 策略周报:不要低估周期股的预期差( 2018-01-21) 10. 策略专题:周期新论 A 股大趋势系列(三)( 2018-01-20) 策略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目 录 1 引言 . 1 2 PCB 产业链梳理 . 1 2.1 上游:原材料价格受周期波动影 响 . 3 2.2 中游:覆铜板行业集中度高,而 PCB 相对分散 . 5 2.3 下游: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 6 3 PCB 产业格局 . 9 3.1 全球总需求增速放缓,国内逆市增长 . 9 3.2 国内:总规模庞大,但市场高度分散 . 11 4 国内发展趋势展望: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大势所趋 . 14 5 投资逻辑 . 15 6 风险提示 . 16 策略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图 目 录 图 1: PCB 产业链全梳理 . 2 图 2:各项原料占覆铜板制造成本的比重( %) . 3 图 3: 2017-2018 年 2 月 1#铜 价格走势(元 /吨) . 3 图 4: 2018 年以来 1#铜 价格走势(元 /吨) . 3 图 5: 2016 年中国六大玻纤生产商市场份额( %) . 4 图 6: 2017-2018 年 2 月液体环氧树脂价格走势(元 /吨) . 4 图 7: 2017-2018 年 2 月木浆价格变化(元 /吨) . 5 图 8: 2016 年下游企业在 PCB 全行业产值占比( %) . 6 图 9: 2011-2016 年中国计算机整机新产品营收与研发经费(亿元) . 6 图 10: 2007-2016 年中国笔记本与微型计算机产量(亿台) . 7 图 11: 2007-2016 年中国移动电话产量与交换机容量 . 7 图 12: 2007-2016 年中国主要消费电子产品产量(万台) . 8 图 13: 2007-2016 年中国汽车等车辆产量(万辆) . 8 图 14: 2013-2016 年世界主要供应国 /地区 PCB 产值(百万美元) . 9 图 15: 2016 年世界主要供应国 /地区在全球产值占比( %) . 9 图 16: 2016 年世界主要供应国 /地区产值构成(百万美元) . 10 图 17: 2016 年全球 PCB 制造企业百强排行榜各国企业数(家) . 11 图 18: 2016 年百强榜各国家地区销售总额及增速(百万美元) . 11 图 19: 2016 年百强榜各国家地区企业增长情况(家) . 11 图 20: 2008-2016 年 28 家上市 PCB 企业营业收入变化(万元) . 12 图 21: 2009-2016 年中国各类 PCB 占总产值比例( %) . 13 图 22: 2016 年中国各类 PCB 占总产值比例( %) . 13 图 23: 2014-2017 年中国各 PCB 产值(含预测)(百万美元) . 13 图 24: 2010-2016 年中国 PCB 进出口与差额情况(亿美元) . 13 表 目 录 表 1:不同的 PCB 分类 . 1 表 2:不同 PCB 种类的产品特性与应用领域 . 2 表 3: 2016 年 百强榜各国家地区销售总额及增速(百万美元) . 11 策略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 1 引言 在全球 化的格局下,产业链国际化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中国凭借劳动力以及资本的优势,开始逐步占据着产业链中低端环节的主导权。我们在此前大国崛起系列报告中分析的面板产业链的制造环节(京东方)、芯片产业链的代工和封测环节(中芯国际、长电科技)、机器人产业链的制造环节、精密机床产业链的中低端制造环节等等,大多符合这样的规律。 虽然总体来看,国内在高端制造环节的优势还非常不明显,但随着中低端环节份额逐步扩大,有些企业甚至做到全球第一的份额,在这样的格局下,中国的企业依然会出现定价权的拐点,在财务表现上就是毛利率的长周期回升, 这也 是我们此前系列报告为何突出毛利率指标对于分析制造业的重要性。 本篇报告,我们重点阐述 PCB(印刷电路板)产业, 印刷电路板产业 几乎是所有电子消费品的上游, 无论是手机、电脑、平板、显示屏等等,都会用到这块绿色的电路板, 同样在大家的常识印象中,印刷电路板远没有芯片这样高精尖的产品技术壁垒高,也属于制造业中偏中低端的环节,但仔细研究后发现,中国在这个领域份额已经做到全球第一,并且涌现出一些财务非常优秀并且稳定增长的龙头公司。 如果我们撇去 传统 观念的执念,这些公司可能也是较好的投资品种,本篇报告我们就为投资者详尽梳理分析 PCB 产业格局以及投资机会。 2 PCB 产业链 梳理 印刷电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 PCB),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组装电子零件用的基板,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元件的印制板。该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使各种电子零组件形成预定电路的连接,起中继传输的作用,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连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和电气连接的载体。 印刷电路板的制造品质,不但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而且影 响系统产品整体竞争力,因此印刷电路板被称为“电子系统产品之母”。 印刷电路板产业的发展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子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技术水准。 表 1: 不同的 PCB 分类 按构造结构分类 按线路图层数分类 按工艺要求分类 按基材分类 刚性 PCB 单面 PCB 非金属化双面板、金属化双面板、银(碳)贯空双面板 纸基、复合基、玻纤布基、金属基、陶瓷基 双面 PCB 多层 PCB HDI、有芯板、无芯板 复合基、玻纤布基 挠性 PCB(软板) 单面、双面、多层 金属化孔、非金属化双面板、激光盲孔 玻纤、聚酰亚胺基、聚酯基 刚性结合印刷板 数据来源: 2018-2023 年中国印刷线路板( PCB)行业市场运营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西南证券整理 策略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2 表 2:不同 PCB 种类的产品特性与应用领域 产品种类 产品特性 主要应用领域 刚性板 单面板 最基本的 PCB,零件在一面,导线在另一面 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工控、汽车、军事航空等电子设备 双面板 在双面覆铜板的正反两面印刷导电图形 多层板 有四层及以上导电图形,内层由导电图形与绝缘粘结片叠合压制而成,外层为铜箔 柔性板 是由柔性基材制成,其优点是轻薄、可弯曲 智能机、平板、可穿戴等移动智能终端 金属基板 由电路层、绝缘介质层和金属底板三部分构成,散热性好、机械加工性能佳 LED 照明、 LED 显示、汽车工业电源设备、通讯设备 HDI 板 实现高密度布线,一般采用积层法,孔径在 0.15mm 以下,孔环之环径在 0.25mm 以下 手机(最大)、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汽车电子等 封装基板 IC 封装载板,直接用于搭载芯片,可实现多引脚化,缩小封装产品体积 半导体芯片封装 数据来源: 2018-2023 年中国印刷线路板( PCB)行业市场运营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西南证券整理 作为 PCB 产业链的最终产品, 印制电路板价格 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涨跌的影响比较大。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来说,延长上游产业链是化解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下游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对各种电子产品需求量大幅上升,进一步拓宽了PCB 产业的发展空间。 图 1: PCB 产业链全梳理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整理 计算机 通信 消费电子 封装基板 PCB 覆铜板 玻纤布 玻纤纱 铜箔 铜 木浆纸 木浆 合成树脂 汽车电子 工控医疗 航空航天 上游原材料 中游制造 下游应用 策略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3 图 2:各项原料占覆铜板制造成本的比重(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西南证券整理 2.1 上游 :原材料价格受周期波动影响 PCB 的主要原料成本来自于覆铜板 ,而覆铜板的主要成本来自于铜箔、玻纤布、树脂以及其他制造费用(包括人工、仓储物流、设备折旧、水电煤等),其中前三大原材料占比达到 3/4,其价格是影响覆铜板成本的关键因素。 铜箔 是占覆铜板成本比重最大的原材料,约为 30%(厚板)和 50%(薄板) ,铜箔的涨价是覆铜板涨价的主要驱动力。铜箔的应用较广,不单应用于覆铜板行业,其价格与铜的价格变化密切相关,铜价升高时,铜箔厂商将把成本压力向下游转移。 2017 年国内电解铜价格总体呈现出先降后升 的趋势,在 11 月达到最高点。 2018 年以来,电解铜价格总体不断下降,有望降低 PCB 产业的成本压力 ,但 由于基数较高,目前 铜价仍然处于 较高水平,未来可能进一步下降,也可能反弹上升 。铜箔产业具有高技术壁垒,尤其是供应 PCB 生产的铜箔,因此电解铜 的 加工费 处于 不断上涨 的态势 , 但即便如此, 国内铜箔市场 仍然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高档铜箔需大量进口,投资办厂的成本高居不下 。 图 3: 2017-2018 年 2 月 1#铜 价格走势(元 /吨) 图 4: 2018 年以来 1#铜 价格走势(元 /吨) 数据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西南证券整理 数据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西南证券整理 39 25 18 18 铜箔 玻纤布 树脂 其他制造费用 02040608010012044000460004800050000520005400056000极差 最低价 519005240052900534005390054400549002018/1/2 2018/1/9 2018/1/16 2018/1/23 2018/1/30策略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4 玻纤布 是覆铜板的第二大原材料,由玻纤纱纺织而成,在覆铜板中作为增强材料起到了增加强度、绝缘的作用,在覆铜板的原材料成本中约占 25%。玻纤纱是由几百根硅砂等原料在窑中煅烧成液态、通过极细小的合金喷嘴拉成的极细玻纤缠绞而成的,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退出成本巨大。玻纤布制造则和织布企业类似,可以通过控制转速来控制产能及品质,且规格比较单一和稳定 。 玻纤行业供给集中度较高, 从区域来看,玻纤产能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和欧洲,其中亚洲地区以中国生产为主,中国是世界第一玻纤生产大国。目前台湾和中国内地的产能占到全球的 70%左右。从供应商来看,全球主要由 OCV、 PPG、 JM、中国巨石、重庆国际和泰山玻纤提供,产能占比达 60%,而国内玻纤的提供约 80%被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山东玻纤、四川威玻和长海股份六大生产商垄断。 2017 年 12 月,多家玻纤生产企业发布涨价通知; 2018 年 1 月 1 日起,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对所有玻纤粗砂产品价格上调 5%,威远内华科工贸易上调玻纤产品价格 200-400 元 /吨,山东玻纤价格上调 6%,九鼎新材玻纤产品售价上调 200-500 元 /吨。泰山玻纤已于 12 月起上调玻纤产品价格 200-500 元 /吨。 图 5: 2016 年中国六大玻纤生产商市场份额( %) 图 6: 2017-2018 年 2 月液体环氧树脂价格走势(元 /吨)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西南证券整理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西南证券整理 合成树脂 是覆铜板 的重要原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和黏结性能,作为化工产品,价格与国家环保政策关系较大。不同的 PCB 对树脂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单 /双面板、多层板及 HDI 等主要采用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高速 /高频制板主要使用聚四氟乙烯,近年流行的无卤覆铜板则使用环保型非溴基树脂。目前大陆与台湾的供应商主要提供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高端特种树脂如 BT、 PPE 等则被美日的国际巨头垄断。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环氧树脂生产国,但国内环氧树脂的产能多数以低端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高的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仍然主要依赖进口, 2016 年进口依存度超过 10%。 2017 年下半年,受产业上游市场紧张和国家环保限产量的影响,国内环氧树脂市场不断走强,价格创下 2012 年以来的新高,并逼近 2008 年高点。 2018 年以来,树脂市场略显疲态,价格不断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点,对其下游产业的价格压力仍然存在。 木浆纸 和玻纤布一样,是覆铜板的增强材料,指木浆纤维配抄出的纸页。 2017 年 8 月,木浆纸的主要原料木浆价格在半个月内提高了约 25%,木浆纸的价格也随之增长,进而提高了纸基覆铜板的成本。 29.27 17.58 14.25 3.36 35.53 中国巨石 泰山玻纤 重庆国际 长海股份 其他 2100022000230002400025000260002700028000策略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5 图 7: 2017-2018 年 2 月木浆价格变化(元 /吨) 数据来源: 卓创资讯, 西南证券整理 2.2 中游 : 覆铜板行业 集中度高 ,而 PCB 相对分散 覆铜板( Copper Clad Laminat,简称 CCL),又称覆铜箔层压板,是以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或木浆纸等补强材料为基材,浸以树脂,经烘干处理后,制成半固化状态的粘结片,再在单面、双面或多层板面敷上板薄的铜箔,经特殊的热压工艺条件下制成的,是 PCB 的直接原材料,在用于多层板生产时 , 也被称为芯板。覆铜板行业资金需求量较大,规模小的厂大约为 5000 万元左右,集中度较高,是成本驱动的周期性行业。规模足够大的 CCL 企业能在与上游玻纤布、铜箔等企业的对话中掌握较强的话语权;同时,虽然 PCB 几乎是 CCL 唯一的下游产业,但 CCL 对 PCB 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通常可以轻松转移成本上涨的压力,但当下游行业不景气、需求减少时,只能压价以保证产能的利用。 2016 年,江西省宜春市航宇时代实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高频高速覆铜板,成功填补了国内高端覆铜板领域技术空白。该技术可广泛应用研究于卫星导航系统、航天雷达系统、高铁信号传输系统及 4G、 5G 信号传输系统,其性能等同或超过全 球行业巨头美国贝格斯的同类产品。 经过数十年的市场化竞争,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和稳定的 CCL 供应格局,全球前三家市场份额约为 33.6%,前十家市场份额约为 72.5%。 通过图形电镀、蚀刻等步骤对 CCL 进行加工,获得最终的 PCB 产品。相对于上下游产业, PCB 行业特征决定了较低的产业集中度,行业内企业众多,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在激烈市场环境中,只有找准企业定位、提高运营效率才能适应长期竞争。作为电气产品的必备基件, PCB 是当代电子元件业中最活跃的产业,在整个电子元件产值中的比例呈现加重趋势。由于整机产品品种 结构的变化, PCB 在单台最终产品中的所需面积虽逐渐减小,但在整机成本中的 PCB 价值比重因为产品精度和复杂度的提高,反而有所增加。统计数据时通常将 PCB板划分为单双面板、多层板、刚挠性板、柔性板、 HDI 板和封装基板。 PCB 行业内的企业分高、中、低三个层面,外资、港资、台资及少数国有大企业主导了中高端 PCB 产品的生产。 HDI 等高端 PCB 产品属于资金、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对管理和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往往成为产能扩充的瓶颈。低端主要是国内起步较晚的小企业,由于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3501400145015001550策略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6 PCB 产业巨大,分工很细,有专门从事钻孔等的单站工序外 包,低档产品供过于求;但一些运作不规范的小厂设备、环保投资少,反而具有一定成本优势。中端层面形成厂家密集态势,两头夹击,竞争激烈。目前国内印制电路板行业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低,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受原材料供应制约等,国内企业处于资金和技术劣势。 2.3 下游 :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PCB 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工控医疗、军事、半导体和汽车等行业,几乎涉了所有电子信息产品。其中,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是三大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PCB 行业产值的 70%左右。 图 8: 2016 年下游企业在 PCB 全行业产值占比( %) 图 9: 2011-2016 年中国计算机整机新产品营收与研发经费(亿元)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西南证券整理 作为下游应用占比最高的产业, 计算机 产业对 PCB 的需求将直接影响 PCB 行业的发展。据智研咨询集团 2017 年 6 月的报告,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 2015 年的增速在全国41 个工业行业中排第 5,增长了 10.5%,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了 7.6%和 7.2%,高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占工业总体比重分别达到 10.1%和 8.8%。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笔记本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产量在 2013 年左右达到高点后逐年下降,但新产品开发经费总体而言呈现出向上的 趋势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优势逐步减弱、融资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以及东南亚国家投资环境的改善,计算机行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以及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趋势逐步显现,制造业海外转移风 险加大。同时受到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计算机行业增速呈现每况愈下趋势,全球 PC、服务器等硬件市场持续疲软。但比起医疗设备、工控设备和家电产品等电子产品, PC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仍然较快, PC 市场需求基数大,根基于行业应用的平板电脑也大量投入中国市场,例如餐饮业、娱乐业或是旅游业等,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平板电脑市场的发展。 中国企业面临着 企业转型、产品升级的压力。 可预计未来对中低端 PCB 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高端 PCB 的需求则会有所提升。 28.6 28.2 14 12.5 6.4 6.3 4 计算机 通信 消费电子 封装基板 汽车电子 工控医疗 航空航天 02040608010012014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 策略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7 图 10: 2007-2016 年中国笔记本与微型计算机产量(亿台) 图 11: 2007-2016 年中国移动电话产量与交换机容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西南证券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西南证券整理 通信电子产业 对我国整个 PCB 行业,尤其是 HDI 板和挠性电路板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PCB 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网、传输网、数据通信、固网宽带中,相关 PCB 产品涉及背板、高速多层板、高频微波板 等。 2017 年, 5G 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工信部预计在 2018 年推进 5G 全球通信标准的制定, 2019 年进行预商用,开始大规模建设,2020 年 5G 实现全面商用。在 5G 商用初期,运营商将进行大规模的 5G 网络建设。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估计, 2020 年电信运营商在 5G 网络设备上的支出将超过 540 亿元,且随着 5G 向垂直应用的渗透融合, 2030 年,各行业在 5G 设备上的支出将达 5200 亿元,超过总收入的 60%。 消费电子 指供日常消费者生活使用的能够通过网络系统交互信息的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机、影碟机、数码相机等用于个人和家庭与广 播、电视有关的音频和视频产品,在未来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也将会逐渐发展成为信息家电。 2016 年,全球全年消费电子类产品的市场规模为 7400 亿美元。 2011 年以来,由于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等的进一步普遍化,相机、音响等音频、视频类的消费电子产品产量有所下降,但电视机产量仍在持续上扬,且在 2016年,电视机进口数量从 2015 年的 5.85 万台增长到了 11.65 万台,增幅接近 100%。此外,智能穿戴和 VR 头显成为了消费电子产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移动电话 是消费电子市场最大的组成部分,也是全球 PCB 产业的一大驱动力 ,庞大规模、强势需求和合理的手机替换率正促使如中国、印度、巴西这些新兴国家市场迅速成为推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的引擎。新兴市场用户追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语音功能,智能手机能给他们提供理想的移动娱乐、社交和商业应用平台。 2016 年,我国三大运营商营收总和为 13348.85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 4.4%,实现净利 1273 亿元。据统计局数据,在过去十年中,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不断增加,交换机容量也不断扩大,且这一趋势仍将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