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子行业策略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电子行业策略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8年电子行业策略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8年电子行业策略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8年电子行业策略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8年电子行业策略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76 Table_Industry 电子 2018 年年度 投资策略 Table_Industry1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电子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Main 2018 年电子行业策略: 电子产业变迁, 大陆崛起 增持 (维持 ) 投资要点 产业变迁,电子制造崛起 从微笑曲线看中国电子产业,大陆诞生的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厂商,它们主要集中在电子产业中游的零组件和下游的终端品牌,而上游材料 /设备相对缺失。那么站在当前时点,中国电子产业的机会在哪里?我们认为,中国电子产业的机会来自于进一步产业转移(从零组件延伸至上游材料 /设备),进一步行业应用拓展(从消费电子延伸到汽车电子等),从而做到从追赶到领先!重点关注智能手机创新、半导体、 5G、汽车电子等领域机会。 消费电子:产品高端化 +集中度提升, iPhoneX 指明手机创新方向 增量市场 存量市场,这是当前智能手机市场最主要特征,直接导致产品高端化和品牌集中度提升两大趋势,优秀终端产品选择优秀供应商, 在此逻辑下,白马强者恒强 。 iPhoneX 指明手机 的 创新方向,汇聚 了 四大创新点: OLED 全面屏、 3D 成像、无线充电和非金属后盖,引领手机高端化的发展方向。 2018 年 , 国产手机将进行跟随性创新。 半导体:景气周期 +行业整合 +大国战略, “芯芯 ”向荣 IC Insight 预计 2017 全球 IC 市场 将 突破 4000 亿美金大关,年度同比增速也超过 20%, 保持了高景气度。中国作为半导体 的 最大消费国, 自供率却非常低,制约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深度发展。为此,中国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积极打通半导体产业链各个环节,从设计到封测,到制造,再到设备 /材料,全方位支持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5G:万物互联催生新应用场景,手机端迎来新变革 5G 打开万物互联新时代,带来更多新应用场景, 5G 网络始于智能手机但不仅限于此! 5G 投资机会按照时间顺序将会是基建先行,终端、应用随后。整体 5G 投入将会远超 4G 时代, 我们 预计将达到万亿级别。 5G 带来射频器件迭代升级, MIMO 天线、 SAW 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射频器件将迎来 发展 机会。 汽车电子: 电子化浪潮,迎风而上 在汽车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趋势下,汽车电子含量显著提升,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电动化带来功率半导体、 MCU、传感器等增加;二是智能化和网联化带来车载摄像头、雷达、芯片等增加。 重点关注汽车功率半导体(以 IGBT 核心),以及车用元器件(电容等被动元件、 PCB、摄像头等)。 相关标的 我们看好智能手机创新、半导体、 5G、汽车电子等领域机会,相关标的包括: 信维通信、三环集团、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大族激光、京东方 A、欧菲科技 、顺络电子、长盈精密、新纶科技、 德赛电池、 江粉磁材、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长川科技 等。 风险提示: 智能手机出货不及预期;半导体政策力度不预期; 5G 推进不及预期;汽车电子推进不及预期。 Table_PicQuote 行业走势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1 MLCC 供需失衡,涨价蔓延,国内厂商迎来新机遇 -20171116 2 从双摄到 3D 成像,中国光学的崛起 -20171116 3 5G 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智能手机射频器件大有可为 -20171021 4 海康威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全面布局智能大版图-20171019 5 京东方深度报告:大尺寸液晶面板晋升龙头,柔性OLED 屏值得期待 -20170905 Table_Author 2017 年 12 月 13 日 证券 首席 分析师 杨明辉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7030001 021-60199793 yangmhdwzq 证券分析师 张立新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7110001 021-60199793 zhanglxdwzq -13%-6%0%7%14%20%2016/112016/122017/012017/022017/032017/042017/052017/062017/072017/082017/092017/102017/11电子 沪深 3002 / 76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目录 1 产业变迁,电子制造崛起,迈向产品多元化和行业应用多元化 . 7 1.1 过去:产业变迁,电子产业 “ 中国崛起 ” . 7 1.1.1 回顾中国电子产业发展历程,四阶段实现产业快速推进 . 7 1.1.2 量在增长,质在飞跃,中国电子企业走上国际舞台 . 7 1.2 现在:下游终端和中游零组件已突破,上游材料 /设备仍缺失 9 1.3 未来:站在当前时点,电子产业机会在哪?谁会胜出? . 11 1.3.1 智能手机创新、半导体、 5G、汽车电子将是确定性机会 . 11 1.3.2 谁会胜出?产品多元化 +行业多元化,将未来企业布局的关键 . 15 2 消费电子:产品高端化 +集中度提升, iPhoneX 指明手机创新方向 . 16 2.1 产品高端化 +集中度提升,优秀终端选择优秀供应商,白马强者恒强 . 16 2.1.1 产品高端化 +集中度提升,消费电子两大趋势明显 . 16 2.1.2 增量市场 存量市场,智能手机步入消费升级时代 . 17 2.1.3 优秀终端产品选择优秀供应商,白马强者恒强 . 18 2.2 iPhoneX 指明手机创新方向,引领四大升级 . 20 2.3 OLED 全面屏:新型显示优势突出,带动手机零组件发生巨变 21 2.3.1 OLED 全面屏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大 . 21 2.3.2 OLED 全面屏带动手机零组件发生巨变 . 23 2.4 3D 成像:交互方式由平面到立体,光学新时代开启 . 24 2.4.1 单摄 双摄 3D 成像 , 光学产业新升级 . 24 2.4.2 FaceID 开启新机遇,国内厂商模组端发展潜力大 . 24 2.5 无线充电:苹果引领新机潮流,未来大势所趋 . 26 2.5.1 苹果新机引领潮流,无线充电迎拐点 . 26 2.5.2 产业链分工明确,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多家厂商切入 . 27 2.6 非金属后盖: 2.5D/3D 玻璃成主流,陶瓷是高端重要选择 . 29 3 半导体:景气周期 +行业整合 +大国战略, “ 芯芯 ” 向荣. 32 3.1 全球半导体开启景气周期,行业整合并购持续 . 32 3.1.1 全球半导体景气上行,下游应用需求不断扩大,并购持续 . 32 3.1.2 全球并购重组阶段性减速,中国力量蓄势待发 . 33 3.2 大基金为中国芯打通半导体产业链各个环节 . 34 3.2.1 政策扶持,产业融合加速 . 34 3.2.2 三业占比 越趋合理,产业协同能力优化明显 . 35 3.3 大陆 “ 芯芯 ” 向荣,中国有望打破半导体全球格局 . 36 3 / 76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1 中国与国外差距甚大,半导体各环节存在代差 . 36 3.3.2 IC 设计:美国占据绝对优势,中国厂商增速迅猛 . 37 3.3.3 IC 制造:攻克先进制程,中国以中芯国际为桥头堡 . 38 3.3.4 IC 封测:与国外差距最小,中国已亮眼,抢先布局先进封装 . 41 3.3.5 IC 材料 /设备:伴随制造与封测逐渐成长 . 44 4 5G:万物互联催生新应用场景,手机端迎来新变革 . 44 4.1 5G 打开万物互联新时代,带来更多新应用场景 . 44 4.2 基建先行,终端、应用随后 . 46 4.3 5G 带来射频器件迭代升级 . 48 4.3.1 柔性超带宽和 MIMO 多天线设计成为趋势 . 48 4.3.2 SAW/BAW 滤波器将是高频时代的主流选择 . 51 4.3.3 功率放大器将进行材料升级,国产厂商享受行业红利 . 52 5 汽车电子:电子化浪潮,迎风而上 . 54 5.1 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趋势下,汽车电子含量显著提升 . 54 5.2 汽车半导体: IGBT 成为新能源车的核心 . 56 5.2.1 全球电动车市场火热,功率半导体用量大增 . 56 5.2.2 IGBT 占据整车成本 7%-10%,是新能源车的核心 . 58 5.3 汽车元器件:车用电容器、 PCB 板、摄像头等用量都在增加 59 5.3.1 车用电容器:量与质变化利好薄膜电容 . 59 5.3.2 车用 PCB 板: BMS 带来新增用量 . 60 5.3.3 车用摄像头: ADAS 对摄像头需求量大 . 61 6 相关标的 . 63 6.1 信维通信:全球移动终端天线龙头,顺应 产业变迁能力强, 5G卡位好 . 63 6.2 三环集团:掌握氧化锆陶瓷全制程能力,领袖群雄 . 64 6.3 立讯精密:连接器领域积累深厚,积极布局声学、无线充电等新领域 . 65 6.4 蓝思科技:消费电子玻璃市场发力,打开成长新空间 . 65 6.5 大族激光:打通激光设备产业链,开源节流,激光设备增长动力强 . 66 6.6 京东方 A:大尺寸面板龙头, OLED 进展顺利将带来新一轮增长. 67 6.7 欧菲科技:把握消费电子大周期,智能汽车打开更大空间 . 68 6.8 顺络电子:电感龙头内化能力,多产品线整体方案供应商 . 69 6.9 长盈精密:精密制造佼佼者,后加工能力卓越,新业务布局良好 . 70 6.10 新纶科技:功能材料项目收效显著,持续看好业绩增长 . 70 6.11 德赛电池:深度受益大客户创新周期,积极拓展国内新客户 71 4 / 76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6.12 江粉磁材:领益借壳发挥协同效应,消费电子功能件龙头扬帆起航 . 72 6.13 长电科技:本部稳定增长,星科金朋显现协同效应,多维驱动拐点现 . 73 6.14 华天科技:产能进入加速释放期,业绩稳步增长 . 74 6.15 长川科技:测试设备纯正标的,半导体新兵崛起 . 74 7 风险提示 . 75 5 / 76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目录 图表 1:我国电子产业发展四个阶段 . 7 图表 2:过去几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情况 . 8 图表 3: 2016 财富世界 500 强中入围的电子制造企业 . 9 图表 4:从微笑曲线看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 10 图表 5:在电子产业链中下游环节,中国已实现突破 . 10 图表 6: 一张图看清 iPhoneX 的创新 . 12 图表 7: 中国 &全球半导体增速,中国保持高于全球增速 . 13 图表 8: 5G 的直接和间接经济增加值贡献(万亿元) . 14 图表 9 : 2016-2021 车用电子 CAGR 居首位 . 14 图表 10 : 2017 年车用电子应用占比 9.1% . 14 图表 11:近年来各品牌旗舰智能手机的价格都在飙升 . 17 图表 12: 2016Q3 与 2017Q3 全球手机出货量与市场份额变化,品牌集中度提升 . 17 图表 13: 2016 年之后,中国智能手机行业进入存量市场 . 18 图表 14: 苹果选择优秀的供应商为之配套 . 19 图表 15: iPhone X 四大创新点引领潮流 . 21 图表 16: 2017 发布新机,以全面屏为重要创新点 . 22 图表 17: OLED 供需偏紧局面将持续较长时间 . 22 图表 18: OLED 全面屏带动手机零组件发生巨变 . 24 图表 19: iPhoneX 的 Face ID 集成了多个元器件 . 25 图表 20 : 3D 成像结构光方案原理 . 25 图表 21 : 3D 成 像 TOF 方案原理 . 25 图表 22:目前已经搭载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 . 27 图表 23:无线充电产业市场规模(十亿美元) . 27 图表 24 :三星 S8 无线充电接收端线圈 . 28 图表 25:三星 S8 无线充电发射端三线圈 . 28 图表 26:热弯工艺流程 . 30 图表 27:小米 MIX2 广受欢迎 . 31 图表 28: 2017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速预测 . 32 图表 29:全球电子信息领域半导体价值量占比 . 33 图表 30 :近年半导体行业并购案规模 . 33 图表 31:多维度观察近年半导体行业并购案 . 33 图表 32 : 2015-2016 全球重大半导体并购案 . 34 图表 33 : 2017H1 全球大半导体并购案 . 34 图表 34:中国半导体行业规模及增速(单位: RMB) . 34 图表 35:大基金投资汇总 . 34 图表 36:半导体三业占比日 趋合理( RMB) . 35 图表 37:全球 20 大半导体企业汇总 . 36 图表 38:全球 20 大半导体企业汇总 . 36 图表 39:全球 IC 设计公司分布 . 37 图表 40 :国内 IC 设计进入前 50 数量迅增 . 38 图表 41 :国内 IC 设计规模及增速( RMB) . 38 6 / 76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42:全球 10 大纯晶圆厂汇总 . 38 图表 43:从晶圆尺寸看全球晶圆产能分布 . 39 图表 44:重要纯晶圆厂中国区业务统计 . 39 图表 45:先进 制程引领纯晶圆厂发展 . 40 图表 46:国内封测技术已完成技术积淀 . 41 图表 47:全球主要封测厂资本开支( RMB) . 41 图表 48: 全球知名封测产商销售规模排名 . 42 图表 49:芯片封装形式持续迭代更新 . 43 图表 50:移动通信技术发展 . 44 图表 51: 5G 时代三步走战 略 . 47 图表 52 : 5G 使用的小基金 . 47 图表 53 :高速光模块是 5G 传输网主力 . 47 图表 54: 2010 年 -2030 年全球和中国移动终端及物联网连接数增长趋势 . 48 图表 55: LCP 材料各项性能优异,适用于 5G 新型天线设计 . 49 图表 56: LCP 材料天线工作频段完美覆盖 26-32GHz . 49 图表 57: iPhoneX 采用的新式 LCP 天线 . 50 图表 58: 5G 手机天线需要与芯片相结合 . 51 图表 59 : SAW 滤波器由村田、 TDK 垄断 . 52 图表 60 : BAW 滤波器市场由博通垄断 . 52 图表 61: SiC 及 GaN 器件市场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 . 53 图表 62:中国化合物射频半导体全产业链 . 54 图表 63:汽车产业发展四大趋势 . 55 图表 64:无人驾驶电动互联汽车销售预测 . 55 图表 65:电动汽车半导体含量翻番 . 56 图表 66:特斯拉 Autopilot2.0 硬件 . 56 图表 67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 . 57 图表 68 :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辆) . 57 图表 69: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变化 . 57 图表 70:电动汽车半导体增量来源 . 58 图表 71: IGBT 模块 . 58 图表 72:全球 IGBT 市场空间 (十亿美元) . 59 图表 73: IGBT 主要国际厂商 . 59 图表 74:电动汽车电容器量质变化利好薄膜电容 . 60 图表 75:全球车用 PCB 产值预测(百万美元) . 61 图表 76:车载摄像头制造工艺复杂 . 61 图表 77 :车载摄像头全球出货量 . 62 图表 78 :中国车 载摄像头产能 . 62 图表 79:车载摄像头产业链 . 62 7 / 76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 产业变迁,电子制造崛起 ,迈向产品多元化和 行业 应用多元化 1.1 过去 : 产业变迁 , 电子产业 “中国崛起 ” 1.1.1 回顾中国电子产业发展历程,四阶段实现产业快速推进 回顾中国电子产业发展历程,我国电子产业始于 1978 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市场转型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代工跟随阶段、自主创新阶段。 市场转型阶段:自 1978 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步伐,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试点,率先完成改制,实现了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这段时间里,我国生产军工产品与民用产品的企业大量结合,彩电业基本实现了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一条龙的水平。 规模化发展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我国积极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向信息时代迈进,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电子信息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例如,金系列工程(包括金关、金税以及金卡)以及 909 工程等),这些工程使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从单一产品的加工制造向软硬件开发制造以及应用和信息服务的转变。 代工跟随阶段: 2000 年到 2010 年,我国电子企业通过代工进入全球电子产业链分工体系,并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紧紧跟随国际一流企业,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创新引领阶段:从 2010 年至今,我国电子企业通过加强自主创新,从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一批企业已经在国际舞台与大厂同台共舞。声学领域诞生了瑞声科技;触摸屏领域诞生了 欧菲科技 ;智能手机领域诞生了华为;笔记本领域诞生了联想 ,我们 看到,一大批电子企业在各自领域走到了国际前列。 图表 1:我国电子产业发展四个阶段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1.1.2 量在增长,质在飞跃,中国电子企业走上国际舞台 过去多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猛增。 2015 年我国电子信8 / 76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1 万亿元,过去 6 年复合增长率13.8%;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占国民经济( GDP)比重从 2009 年的14.8%提升至 2015 年的 16.7%。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战略性产业。而今,中国大陆已经是全球电子产业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之一,一大批电子企业已经在国际舞台同台竞舞。 图表 2:过去几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东吴证券研究所 除了产业规模的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跃上新的台阶。我国集成电路工艺水平已突破 22 纳米,通用 CPU 等一批中、高端芯片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超级计算机打破美国技术封锁,运算速度达到世界第一。光电子领域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已可大规模量产高世代液晶面板、光纤预制棒、发光二极管、太阳能多晶硅等较高附加值产品。 TD-SCDMA 创造了我国信息通信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成功典范, TD-LTE-Advanced 成为 4G 移动通信国际标准。 在量与质双向提升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凭借自我创新能力走向了国际舞台。我国企业在电子产业链的中游零组件和下游的品牌终端环节,均走在国际前列。 参考世界 500 强企业, 2016 年 7 月 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 一期(统计到 2015 年底)世界 500 强名单,全球共有 51 家科技企业上榜。中国大陆有 9 家科技企业上榜,分别为:中国移动排名 45位,华为排名 129 位,中国电信排名 132 位,联想排名 202 位,中国联通排名 207 位,京东排名 366 位,大唐集团排名 406 位,中国电子科技排名 408 位,美的排名 481 位。我们看到,中国科技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影响力。除了世界 500 强外,我们也看到在很多科技细分领域中国企业取得的成就,以智能手机为例, 2016Q1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 2.92 亿台,其中中国品牌累计出货 (包括 出口 )1.25亿台,首次超过三星和苹果的合计出货量。华为、 OPPO、 VIVO、小米、联想的出货量处于全球前几位。 9 / 76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3: 2016 财富世界 500 强中入围的电子制造企业 资料来源:财富杂志,东吴证券研究所 以面板龙头京东方( BOE)为例, 2016 年京东方申请专利数量达 7570 件,授权专利超过 3000 件,截止 2016 年 12 月 31 日,京东方累计可使用专利超 50000 件; IFI(美国商业专利数据服务机构)发布 2016 年美国专利授权量前 50 位企业,中国大陆仅有两家企业入榜,京东方名列第 40 位,是唯一一家专利授权增长超 200%的公司 。 在汤森路透 全球创新报告 “半导体类企业创新力 ”中 ,京东方也排名全球第二。 1.2 现在: 下游终端 和 中游零组件 已突破 ,上游材料 /设备仍缺失 从微笑曲线看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从微笑曲线看电子产业:微笑曲线右边是下游终端厂商,中国10 / 76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大陆的终端品牌已经涌现了智能手机的 HOV、笔记本的联想、电视机的海信、空调的格力美的等等。微笑曲线的中间是中游零组件厂商,中国大陆在该领域优势明显,面板的京东方、深天马,触摸屏的 欧菲科技 ,射频天线的信维通信,声学器件的瑞声科技、歌尔声学,玻璃盖板的伯恩光学、蓝思科技,连接器件的立讯精密,电池器件的 ATL、德赛电池、欣旺达,等等,它们均在各自细分零组件领域做到全球领先。微笑曲线的左边是电子材料及设备, 它们主要被日韩美垄断,国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电子产业微笑曲线右边(终端)和中间(零组件)的突破,而在微笑曲线左边(电子材料及设备)仍需要大力发展。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做产业升级,先从下游终端品牌做起,可以获取大量税收、就业和企业利润,积累了品牌市场份额后,再扶持上游元器件厂商,再逐渐向上游扩展。以面板产业为例,下游电视机、智能手机登终端厂商培育起来后,中国政府大力扶持面板厂商的发展,可以看见京东方、深天马、信利国际等面板厂商迅速崛起,再往上游的面板显示材料就逐渐需要国产厂 商做配套。 图表 4:从微笑曲线看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绘制 下表是中国大陆诞生的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厂商,它们主要集中在电子产业中游的零组件和下游的终端品牌,而上游材料 /设备相对缺失。 图表 5:在电子产业链中下游环节,中国 已实现突破 产业链环节 能与国际大厂同台竞舞的国内厂商 上游:电子材料 /设备 主要被日韩美垄断,国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国内缺失! 中游:零组件 声学:瑞声科技、歌尔声学 射频天线:信维通信 触摸屏: 欧菲科技 面板:京东方、天马、信利国际 盖板:伯恩光学、蓝思科技 连接器:立讯精密 电池模组:德赛电池、欣旺达 下游品牌 /终端 智能手机:华为、 OPPO、 VIVO、小米、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