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2017年至2020年合同能源管理(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2017年至2020年合同能源管理(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XX市2017年至2020年合同能源管理(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XX市2017年至2020年合同能源管理(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XX市2017年至2020年合同能源管理(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XX市2017年至2020年合同能源管理(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 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 XX 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XX 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2017 年 10 月 XX 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XX市 2017 年至 2020 年 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法定代表人:周维 技术负责人:姜国建 评估项目负责人:王善学 2017 年 10月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 前 言 我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量大面广。据不完全统计,仅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就 有大约 35 亿平方米,需要和值得节能改造。这些建筑已经建成使用 20 年至 30年,能耗高、居住舒适度差,同时存在结露霉变、建筑物破损等现象,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很不相应。 建筑节能是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特别是严寒和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住房城乡建筑领域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XX 市是中国严寒地区最北部的省会城市,既有非节能居 住建筑能耗大,采暖能耗指标最大可达 37.6kgce/ .y,相当于同纬度发达国家能耗的三倍。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更为迫切,效果更加突出。 1997 年中国与加拿大政府合作,在 XX 市改造了全市第一栋示范性工程。 2005年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合作改造了 XX市“哈表小区” 5栋住宅,共计 1.9.0232万平方米。通过国际合作,在项目组织管理、资金筹措、协调合作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2008 年, XX 伟盛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公司成立。 2010 年,该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投入节能改造实践中,完成“ 辽河小区”、“哈师大小区”等 59 万平方米节能改造任务,为合同能源管理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截至“十一五”末期 XX 市共改造既有建筑 410 万平方米,新建节能建筑 5200 万平方米,尚有非节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2 能建筑存量 6790 万平方米。 根据中国政府的安排,“ 十三五 ”期间要加大既有节能建筑改造的力度。本项目“ XX 市 2017年至 2020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即是 XX 市“ 十三五 ”总体改造规划的组成部分。同时,该项目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洲投资银行应对气候变化框架二期协议中的第二批备选项目计划。 目前,该项目已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技术方案的成熟、抗风险能力的可靠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本评估报告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建筑节能部分进行了分析评估。着重对建筑节能评估的依据,改造前项目用能情况的分析、能源供应情况、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及能效水平评价、节能措施分析、节能效果及节能经济性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居民家庭、房屋产权单位、供热单位、及城乡建筑主管部门,特别是在改造实施过程中需要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具有许多特殊性。当 前项目属于可研阶段,现状调查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随着项目的开展,建筑节能工作进一步的深入,只要改造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实用经济、适度超前”的原则,节能改造工作必定会圆满完成,达到预期目标。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3 目 录 1 评估依据 5 1.1 评估原则 5 1.2 评估依据 6 2 项目概况 9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9 2.2 评估单位基本情况 11 2.3 项目基本情况 12 2.4 改造前项目用能情况评估 13 3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18 3.1 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供应条件 18 3.2 项目能源消耗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20 4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 评估 21 4.1 确定建设方案的技术路线 21 4.2 项目选址、总平面规划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21 4.3 改造方案的节能评估 22 5 项目能源节约及能效水平评估 25 5.1“标准对照法”能效评估 25 5.2“测试类比建筑法”能效评估 25 6 节能措施评估 27 6.1 节能安全措施 27 6.2 节能技术措施 27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4 6.3 节能管理措施 37 6.4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40 6.5 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41 7 存在问题及建议 44 7.1 存在问题 44 7.2 建议 44 8 结 论 45 附图及附表: 1 改造工程明细 表 2 项目指挥机构表 3 改造工程总平面图 ( 1) 红旗小区总平面图 ( 2) 安埠小区总平面图 ( 3) 平方小区总平面图 4 建筑热工计算表 ( 1)红旗小区 3 号、 85号、 40号、 57 号楼改造前、后热工计算表 ( 2)安埠小区 108 号、 202号楼改造前、后热工计算表 ( 3)哈表小区 5 号楼改造前、后热工计算表 5 建筑节能检测报告 ( 1)哈表小区 2 号楼改造前、后检测报告 ( 2)辽河小区 20号、 26 号楼改造后检测报告、改造前热工计算表( 3)师大小区 24号、 28 号楼改造后检测报告、改造前热工计算表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5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 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1 评估依据 1.1 评估原则 ( 1)执法原则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推荐、限制、禁止使用的节能技术及产品目录。 ( 2)专业性、真实性、完整性、实操性原则 评估机构应组建专业齐备、能力合格、经验丰富的评估团队; 评估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对项目资料、文件和数据的真实性作出分析判断,认真负责的对项目用能情况进行研究、计算、分析,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真实性; 节能评估报告书应完整,其内容及深度应符合哈政办综 2011 38 号文件的要求; 评估机构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节能措施和建议、意见,评估文件应论点鲜明,为下阶段设计、招标、施工等提出具体操作依据。 ( 3)绿色原则 以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评估项目是否采用和推广了绿色建筑的单项技术,并取得效果。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6 1.2 评估依据 ( 1)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XX 省节约能源条例 XX 省供热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 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 2006】 28 号) 关于印发“ 十三五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11】26 号) 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财建【 2011】 12 号)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黑政发【 2006】95 号) 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哈政办综【 2008】 52 号) 关于转发 XX省公安厅 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 定的通知的通知(哈公通【 2010】 15 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 6号)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7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 2011 年修订本)(国家节能中心) 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10】 25 号) 关于印发 XX 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细则的通知(哈政办综【 2011】 38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公消【 2009】 131 号) ( 2)标准、规范、行业准入文件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 筑部分) JGJ 26 199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XX 省实施细则 DB 23/T 120 2001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 2010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指南建办科函【 2017】 75 号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 129 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BJ 07 001 2008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1993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 132 200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 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2005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 176 2009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 2005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 2011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8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JGJ 173 200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 2003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 34 2010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 2007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50326 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200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 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 144 2004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JG 149 2004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 10801.1 200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XPS) GB/T 10801.2 2002 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GB/T 21558 2008 矿物棉绝热喷涂 GB/T 26746 2011 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 GB/T 20974 2007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7106 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4 2008 XX 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DB 23/1019 2006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 10J 121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至第四批)发改委公告 建设事业“十一五”技术公告住建部公告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9 2 项目概况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1)建设单位名称 XX 伟盛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 2)企业所属行业 建筑 ( 3)性质 有限公司 ( 4)地址 XX 市道里区河鼓西二道街 198 号,邮编: 150070 ( 5)法人代表 耿铁伟 ( 6)联系人 王淑霞 ( 7)企业运营总体情况 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1 月,是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产品开发、能源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0 年 8 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组织的评审,成为第一批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也是 XX 省第一家备案的建筑节能工程公司。公司在册管理人员 129 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91 人。公司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近三年来,公司运行顺利,健康发展, 2009 年至 2011 年连续实现净利润 121.81万元、 682.03 万元、 976.68 万元,公司还因其良好的信誉和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0 发展前景,于 2011年 12月底获得光大银行信用贷款 4600万元。 公司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基础性、示范性工作, 2010 和 2011年共完成辽河小区、哈师大住宅小区等总建筑面积近 150 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综合节能改造任务,受到社会各界和小区居民的 欢迎。公司研发的新型墙体复合保温板系列产品,获得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其施工工艺方法的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公司董事长耿铁伟先生十几年来致力于建筑节能的研究与推进工作,是我省建筑节能领域的先驱者之一,在课题研究、产品研发与生产、工程施工 等方面业绩颇丰,先后获得 XX 省人民政府和XX省建设厅颁发的十余项有关建筑节能的奖项,数次代表 XX省参加全国范围的技术推介、经验交流和政策研讨活动。他组织完成的中法合作哈表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是我国首批 5 城市对外合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之一,项目在施工技术、管理、验收以及政策运用、资金运作、与政府协调等方面均取得了国内领先一步的宝贵经验,受到国际专业人士的赞许。他主持完成的住宅建筑有组织换气技术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与试验研究、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研究、既有居住建筑 节能改造供暖系统运行机制及计量方式的技术研究等十余项省级公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指导建筑节能实施较为完整的理 论 体 系 ; 他 主 编 的 XX 省 既 有 建 筑 节 能 改 造 技 术 规 程 ( DBJ07-001-2008)、 XX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指南和 XX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在 XX 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1 2.2 评估单位基本情况 ( 1)评估单位名称: XX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 2)资格等级:甲级; ( 3)资格证书编号: A123002836; ( 4)评估单位负责人:周维; ( 5)评估单位联系人:王善学; ( 6)评估单位简介 XX省纺织工业设计院成立于 1982 年 (前身为省轻化工设计院 ),是由国家建设部批准的甲级设计院。现具有建筑设计甲级、轻纺行业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总承包甲级、化工石化医药行业设计、工程监理、城市规划、压力管道、节能评估、清洁生产等多项资质。 建院以来承担大、中型纺织、轻工、石化、医药、农业及民用建筑设计、咨询、监理近千项,遍及 XX、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四川、甘肃、新疆、云南、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等十几个省。在完成的项目中,共获国家、部、省级 优秀设计、咨询、科技进步奖 40 多项,其中:国家优秀设计金奖 2项。 我院已通过 ISO9001: 2008 设计质量体系认证和 ISO9001: 2008监理质量体系认证。 我院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百余人,一级注册建筑师、结构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机械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及注册监理工程师等 50 余人。工程技术人员中有清华、哈工大、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多名国家重点院校毕业生,技术力量雄厚。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2 我院专业设置齐全,微机网络化。可在全国范围及国外承担设计、咨询、监理、工程承包项目。 我院全体员 工以科学管理、求实创新、客户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竭诚为社会各界提供一流设计、一流质量、一流服务。 2.3 项目基本情况 ( 1)项目名称: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 2)建设地点: XX市区所选集中供热的非节能住宅小区(单体); ( 3)项目所属行业:建筑; ( 4)项目性质:改建; ( 5)建设规模: 500 万平方米,包括 810 栋楼,涉及居民 72373 户; ( 6)总投资: 83409.53万元; ( 7)建设内容: 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进行保温和气密性改造,对需要改造的热源(热力 站)进行改造,对热网的保温及水力平衡进行改造,对室内采暖系统温控和计量进行改造。 ( 8)进度计划: 2017年和 2013年每年完成 200万平方米, 2014年完成 100万平方米,2020年进行项目收尾工程,四年共计完成 500万平方米。 ( 9)配套工程和建设条件: 项目所选地址为 XX市区内实行集中供热、具有改造价值的 34个住宅小区(个体建筑)。主要涉及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等行政区。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3 所选地址环境良好,基本无污染。周边地域宽阔,交通线路较多,人流、物流、车流便捷。 项目所在地给水为市政给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 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干线;供电由市政电网引入供电线路,组成环网供电。 XX市政府一贯重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利好,群众有改造意愿,建设条件优越,建筑材料供应充分、质量可靠。承担本项目的建设队伍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在项目的组织运作、资金筹措、施工技术、质量保障等方面能够保证本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 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017年至 2020年四年内改造既有居住建筑 500万平方米。 本项目节能改造执行节能 50%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 26 1995,即采暖能耗在当地 1980 年至 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的基础上节能 50%。按此要求, XX市改造后的既有建筑耗煤量指标应不超过 18.6kgce/ .y。 2.4 改造前项目用能情况评估 ( 1)项目能耗范围界定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领域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有关建筑用能范围的界定,国内过去较多的说法是建筑能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和运输能耗、建筑施工能耗及建筑使用能耗三方面。这种说法将建筑用能跨越了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的不同领域,从而与国际上通行的统计口径不符。为与国际接轨,统一认识,建筑能耗应专指建筑使 用能耗,其中包括采暖、空调、热水、炊事、照明、家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4 电等能耗,属于民生能耗,一般约占全国总能耗的 30%。 XX 市属于我国严寒地区,按有关规范规定,居住建筑不考虑夏季空调制冷,且热水、炊事、照明、家电等设备已由用户自主控制,分户计量,不需要采取特别的措施。因此本项目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专指节约采暖能耗,节能评估的范围也专指该部分能耗。 ( 2)项目主要供用能系统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是公益性项目,改造前供热采暖采用的系统改造后仍继续使用,但经过节能改造后降低了原系统的能源消耗,项目不存在新增加的能源消耗。 ( 3) 能源消费种类 既有建筑改造前和改造后,消耗的能源主要是采暖过程中消耗的煤炭和电力。煤炭主要是锅炉房使用的燃煤,电力主要是锅炉的动力用电、水泵用电和照明用电。既有建筑改造后燃煤消耗有较明显的改变,电力消耗变动不明显,但必须满足耗电输热比( EHR)的要求。 ( 4)改造前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项目改造面积大,地域分散,各小区(楼栋)的现状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建筑结构形式、层数、功能、建设年代、产权主体、供热企业等均存在不同情况。以所调研的“红旗小区”为例,所有 49栋单体建筑大多数为混合结构,建造年代分别为 1984年至 1993 年,建筑体型各异、层数不同。其中 7 层建筑占 36.7%, 8 层建筑占 36.7%, 9 层建筑占 24.6%, 6层建筑占 2%。在各层建筑中,底层有商服的占 24.6%,有地下室的占 10%。室内采暖系统大多为垂直单管顺流系统。建筑外窗一般为双层空腹钢窗,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5 部分居民更换了塑料窗,更换率约为 20%。因此制定改造方案时必须考虑建筑的个性化。 本项目拟改造的既有建筑档次均较低,年久失修、配套设施老化、能耗巨大、普遍存在诸多问题: a)墙体透寒:建筑外墙绝大多数为 49cm厚红砖砌筑,砌筑砂浆普遍不够饱满,一些住宅的外墙内 表面,特别是山墙的内表面冬季结露霉变长毛现象严重;在夏季,围护结构透热量大,室内升温快,尤其是顶层住宅闷热难当。 b)屋面保温性能差:屋面保温材料主要是水泥珍珠岩或干铺膨胀珍珠岩,保温性能较差,加之屋面渗漏等原因,多数屋面保温性能大幅 降低。 c)外窗老化:外窗多为木制或铁制,变形破损严重,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差,冬季透风透寒。 d)单元楼道门变形:保温材料失效、闭锁性能差。 e)接触土壤地面:普遍没有保温。如地面面层为木地板和水泥砂浆地面,其地面吸热指数 B 为别为 10.5 和 22 可以满足一般居住建筑地面的要求( B 23);如为水磨石地面、大理石地面则不满足要求。 f)热力入口缺少调控计量装置,室外供热管网存在水力失调和渗漏问题;部分管道保温层失效,管网输送效率较低。 g)室内采暖系统缺少温控和计量装置。 ( 5)改造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6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按下式计算 : qH=qH.T+qINF-qI.H 式中: qH.T=( ti-te) ( i.Ki.Fi)/Ao qINF=( ti-te) (Cp. .N.V)/Ao qI.H=3.8W/ . 采暖耗煤量 指标按下式计算: qc=24.Z.qH/Hc. 1. 2 式中: 1、 2分别为室外管网输送效率和锅炉运行效率 现抽取 7栋既有建筑做样本,其改造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见表 1。 表 1 改造前样本建筑的能耗指标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体形系数 qH W/ 1 2 qc kgce/ 红旗小区 3 号楼 6253.45 0.26 32.54 0.85 0.68 29.21 红旗小区 85 号楼 6285.6 0.22 30.29 0.85 0.68 27.19 红旗小区 40 号楼 7122.88 0.25 33.21 0.85 0.68 29.82 红旗小区 57 号楼 11045.52 0.24 31.68 0.85 0.68 28.44 安埠小区 108 号楼 16294.26 0.22 30.69 0.85 0.68 27.55 安埠小区 202 号楼 9354.82 0.24 32.47 0.85 0.68 29.15 哈表小区 5 号楼 4373.58 0.29 37.63 0.85 0.55 41.77 注:红旗小区、安埠小区均使用区域供热热源,锅炉的运行效率可达到 0.68。 以哈表小区 5 号楼为例,改造前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耗热量指标和所占总耗热量的比例见表 2。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7 表 2 哈表小区 5 号楼能耗分析 项目 屋面 外墙平均 外窗 阳台 门 地面 楼梯 间 户门 空气渗透 内部得热 合计 传热系数 0.66 1.27 3.26 1.35 0.52 1.52 1.35 耗热量指标 2.74 15.9 6.49 0.46 1.61 4.56 0.79 8.88 -3.8 37.63 比例 % 7.3 42.2 17.2 1.2 4.3 12.1 3.3 23.7 -10.1 100 通过表 2 的数据分析得知,节能改造前外墙为耗热量最大部分,占42.2%;其次是外窗(包括窗传热和空气渗透),耗热量占 40.9%。围护结构改造的关键点必然是外墙和外窗。 ( 6)我国建筑能耗水平: 我国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工作,认为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需要;是改善室内舒适度、创建公平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需要;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我国从 1986 年开始分三步连续推出三个节能标准即 JGJ 26 1986(节能 30%)、 JGJ 26 1995(节能 50%)、JGJ 26 2010(节能 65%),使我国新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和气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供热采暖系统的效率也有很大改善。 我国既有建筑多建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以哈表小区 5 号楼为例,围护结构的保温水平低、门窗气密性差、采暖供热系统效率低、室内采暖系统不能温控和分户计量。总体来看和国外同纬度国家相比,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同条件发达国家的三倍。一些国家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见表 3。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8 表 3 国内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比 国家(城市) 传热系数 W/ .K 外墙 外窗 屋面 中国 ( XX) 1980 1981 既有建筑 1.27 3.26 0.76 1986 年执行节能 30%标准 0.73 2.92 0.64 1995 年执行节能 50%标准 0.52 2.50 0.50 2010 年执行节能 65%标准 0.45 1.5 2.0 0.4 加拿大 0.27 2.22 0.17 丹麦 0.2 2.0 0.15 瑞典 0.17 2.0 0.12 按照我国节能标准 JGJ 26 2010,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与同纬度发达国家的保温水平比较接近。至于表中屋面的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是由于国外的居住建筑多为单层 或低层建筑,建筑屋面所占比例大,而我国居住建筑是以多层建筑为主,屋面能耗所占比例小。 3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3.1 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供应条件 XX市地处我国北部严寒地区,北纬 4404 4640 ,是我国最北部的省会城市。最冷月平均温度 -19.4,最热月平均温度 22.8,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为 176d,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为 -10,采暖期室外平均相对湿度 66%,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6m/s,采暖期度日数为 4928 .d,采暖计算温度为 -26。 XX 市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每个采暖期耗煤量指标最大可 达37.5kgce/ .y。由于供热期长,单位建筑面积耗能量大,采暖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9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XX 市就开始探索采用节能墙体和节能建筑体系, 1988 年被建设部等两部两局确定为全国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试点城市,率先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推进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历经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验,哈市在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已逐步建立起较为系统、完善的发展体系,形成一套具有 XX 特点的建筑节能改造模式。 至 2010 年, XX 市共有存量住宅建筑约 1.24 亿平方米,其中新建节能建筑 5200 万平方 米,改造既有节能建筑 400 多万平方米,尚有非节能住宅建筑 6790 万平方米。 “ 十三五 ”期间,新建建筑要全部执行国家节能标准 JGJ 26 2010,既有建筑改造规模要进一步扩大,到“ 十三五 ”期末,各省(区、市)要至少完成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的 35%,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提高完成任务比例。本项目即 XX 省下达 XX 市改造目标的一部分。 XX市政府非常重视采暖期的居民供热,认真执行 XX省供热管理条例,把居民用热作为惠民工程,认真做好燃煤储备、供热质量监督,保证按时按期供热,并把热费由暗补变 为明补,调动起居民和供热企业参与供热体制改革的积极性。 XX 市城区供热目前有四种形式:一是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集中供热,这种方式能源利用率较高,能源按品位应用最为合理;二是以大型区域锅炉房为主的集中供热,由于热源集中,便于采取节能措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三是以中小型锅炉房为主的集中供热,这种方式的热源能效水平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20 各异,运行效率参差不齐;四是以燃气、电气、燃油为主的单体分散供热,这种方式效率低于集中供热,用电直接采暖的方式没有充分利用能源的品位。另外还有少量的以小煤炉、薪柴为主的分散供热。 2011 年全市热电联产和区 域锅炉房供热面积达 15337.6 万平方米,增长 17.5%,集中供热普及率 72%,比上年提高 5 个百分点。 3.2 项目能源消耗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本项目完成后,既有居住建筑的采暖供热仍由原有热源和热网系统供给。通过对供热系统的改造,提高了供热效率,实现了节能降耗。上述工程属于公益性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增加新的能耗。虽属节能项目,但目前尚不能与全市“ 十三五 ”时期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进行比较。本项目对当地完成节能目标不产生影响。 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21 4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4.1 确定建设方案的技术路线 采暖 居住建筑在冬季为了获得适于居住的室内温度,必须有持续稳定的得热途径。在建筑物总热量中,采暖供热设备的供热占大多数,其次为太阳辐射得热和建筑物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等)。这些热量的一部分会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和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向室外散失。当建筑物的总得热和总失热达到平衡时,室温得以稳定维持。所以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是最大限度的争取得热,最低限度的向外散热。具体路线为: ( 1)有效的组团规划、单体设计,从朝向、间距、体形上可使建筑物受太阳辐射面积最大,但对既有建筑而言,规划已成事实。 ( 2)加强 围护结构保温,减少传热耗热量,特别是影响建筑物耗热量较大的围护结构部分,如外墙、外窗、屋面等。 ( 3)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 ( 4)加强维护结构交接部分和热桥部位的保温,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减少能耗。 ( 5)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加强供热管网保温和调控能力,提高管网的输送效率。 ( 6)改造室内采暖系统,使其具备室温调控功能和用热计量手段,实现行为节能。 4.2 项目选址、总平面规划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本项目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选址应选择具有改造价值的非节能XX 市 2017 年至 2020 年合同能源管理( EPC)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22 小区, 并且大多数居民具有改造意愿,工程建设条件、配套工程应齐备,以保证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 建筑规划是实现建筑节能的第一步。通过合理组团,不仅保证建筑物受太阳辐射得热最大,还可争取最优的天然采光。通过个体设计确保建筑物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最优,以减少失热。但本项目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小区,总体规划和个体设计已成事实,改造的关键点必然落到围护结构改造和供热系统改造上。 4.3 改造方案的节能评估 ( 1)围护结构改造方案: a)外墙在原 490 厚砖墙的基础上外贴模塑聚苯板,并设防火隔离带; b)屋面保温由原来 120 厚水泥珍 珠岩改为挤塑聚苯板或聚氨酯发泡保温防水一体化屋面,出屋面管道和出口应做保温防水; c)外窗由空腹钢窗改为节能塑钢窗,窗框与外墙间应做保温和防水; d)阳台窗更换为节能塑钢窗或阳台栏板外贴模塑聚苯板保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