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德勤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科技之巅--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德勤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科技之巅--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德勤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科技之巅--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德勤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科技之巅--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德勤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科技之巅--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德勤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科技之巅--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2018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02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1中国手机用户特别 “ 喜新厌旧 ” 4中国正成为AI 手机应用的 “ 先锋 ” 7指纹识别占据 “ C位 ” 8二手手机 “ 一潭死水 ” 9视频类内容开启 “ 霸屏模式 ” 10手机支付 ” 全面碾压 ” 12中国家居 “ 科技感 ” 赶超全球水平 13手机流量进入 “ 无限时代 ” 14 中国用户不愿做数据 “ 透明人 ” 16作者和联系人 19目录1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01.中国手机用户特别“ 喜新厌旧 ”02.中国成为全球手机AI “ 应用先锋 ”03.指纹识别“ 占据C位 ”04.二手手机市场“ 一潭死水 ”05.视频类内容开启 “ 霸屏模式 ”06.手机支付“ 全面碾压 ”07.中国家居 “ 科技感 ” 赶超全球水平08.手机流量进入 “ 无限时代 ” 09.中国用户不愿做“ 数据透明人 ”2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 核心观点 在中国 , 指纹识别已全面超过密码识别并成为绝对的主流 。 相较于中国 , 全球用户在解锁 、 授权支付和转账中对密码识别的使用率高于中国 。 除指纹识别外 , 基于AI技术的人脸识别 、 语音识别技术成为仅次于指纹识别增速的识别技术 。 随着人工智能 、 物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 中国有望进入 “ 刷脸 ” 时代 。03指纹识别占据生物识别领域 “ C位 ” 中国用户快速的换机速度使手机迅速 “ 下岗 ” 并沦为闲置或二手手机 。 将 “ 下岗 ” 手机闲置 “ 积灰 ” 是中国和全球用户处理手机最常见的方式 。 用户的换机成本较低而手机回收价格低廉且回收渠道不方便 , 使得二手手机线上商店 、 手机运营商和厂商在内的手机上下游企业推出的折价售卖 、 以旧换新等服务收效甚微 。 未来 , 中国二手手机市场前景并不明朗 。04二手手机市场 “ 一潭死水 ” 视频类内容正在成为用户获得信息的来源 , 从视频新闻 、 电视节目到搞笑视频 , 视频成为手机用户消费和生产频率最高的内容形式之一 。 中国用户在内容上消耗的时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视频聚合平台的社交属性和让人 “ 上瘾 ” 的碎片化 、 个性化内容推送从社交媒体手中抢夺了大量的用户时间 , 并迅速开启 “ 霸屏 ” 模式 。 未来 , 视频聚合平台应该在为用户提供更多有效和有价值的内容上努力 。05视频类内容开启 “ 霸屏模式 ” 得益于海量的搜索数据 、 丰富的产品线和广泛的用户需求 , 中国手机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迎来了高速的发展 。 截至目前 , AI技术层的语义分析 、 语音识别 、 图片识别在内的多项技术已在中国手机市场快速应用 , 包括语音助手 、 翻译app 、图片归类及新闻个性化定制等也实现了落地 。02中国正成为全球 AI 手机应用的 “ 先锋 ” 中国智能手机持有率全面超越全球平均水平 , 位居全球第一 。 在高持有率下 , 中国用户手机使用的周期和更换手机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全球用户 。 在新功能和高性价比的刺激下 , 中国用户对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需求仍然存在 。01中国手机用户特别 “ 喜新厌旧 ”3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 核心观点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 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和支付方式 。 与全球用户相比 , 中国使用手机管理个人银行账户和购物支付的占比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 便捷的操作 、 线上线下应用场景的搭建促使手机支付逐渐取代银行卡成为中国手机用户形影不离的 “ 钱包 ”。06在中国 , 手机支付全面 “ 碾压 ” 银行卡 中国智能家居各品类持有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受到中国国内消费升级 、 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的推动 ,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已经崭露头角 。 其中 , 智能音箱作为场景化入口成为了各大厂商争抢的对象 。 未来 , 企业应该在场景化互动中为用户建立价值和服务模式 , 实现生态圈的长远发展 。07中国家居 “ 科技感 ” 赶超全球水平 随着 “ 提速降费 ” 政策的实施以及运营商和各互联网软件平台的合作 , 中国手机流量开始全面降费 , 中国用户从4G初期到处蹭wifi走向了有条件的 “ 无限 ” 流量时代 。 全面放开手机流量资费对于运营商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 挑战在于流量方面的营收下降 , 但同时机遇巨大 , 因为即将到来的5G将对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带来极大的冲击 , 运营商应该提前意识到自身在5G时代的角色转换 , 并探索更加多元的营收模式 。08手机流量进入 “ 无限 ” 时代 中国和全球用户普遍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企业和第三方使用 。 其中 , 中国用户比全球用户更加在意个人数据被使用和被储存 。 商家应该重视起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态度 , 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安全 。09中国超九成用户不愿做数据 “ 透明人 ”4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 中国手机用户特别“喜新厌旧 ”中国手机用户特别 “ 喜新厌旧 ”中国手机持有率全球第一 2018年 , 中国用户手机持有率达到96%, 同比增长了7% 。 与全球的平均持有率相比高出6% 。 国产智能手机崛起 : 国产智能手机在传统手机市场中攻城略地的同时通过高性价比和熟练的营销策略在中国三 、 四线城市进一步下沉 , 使中国用户手机的持有率持续增长 。 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 : 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成为红海 , 从千元机到旗舰机型 , 各个细分市场已经几近饱和 , 低价加高配置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标配 。 加之中国通讯运营商在流量套餐的价格和使用规格上的不断放开 ,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新机 。图1 : 2018年全球和中国用户智能手机持有率 图2 : 中国历年智能手机持有率对比96%90%86%89%96%2016 2017 20180%10%20%30%40%50%60%70%80%90%100%+3% +7%中国 全球5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 中国手机用户特别“喜新厌旧 ”中国用户 “ 喜新厌旧 ” 程度高于全球与全球用户相比 , 中国用户替换手机的频率较快 。 在2017 年后购买手机的占比中 , 中国用户的占比近80% , 全球用户仅为58% 。 且99%中国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购买时为新手机 , 而全球仍有10%的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为二手手机 。 中国手机功能的快速迭代 : 与全球手机市场相比 , 中国手机厂商在应用和功能上的探索相对超前 。 从双卡双待到屏幕解锁 , 再到基于AI技术的智能美颜拍照功能 。 手机功能的快速迭代和国产高性价比的手机的出现 , 刺激了用户的需求以及用户的换机速度 。 完全竞争的中国手机市场使中国用户换机成本较低 : 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成为红海 , 各个细分市场已经几近饱和 , 低价加高配置的高性价比手机层出不穷 , 为中国的手机用户提供了多种购机选择且提供了简单易用的换机换件 , 因此喜欢尝新的中国用户的换机成本相对较低 。图3 : 中国和全球用户当前手机的购买时间99%中国90%全球图4 : 中国和全球用户当前使用手机为新手机的比例29%21%50%37%16%24%4%9%1%3%0%10%20%30%40%50%20152014 2016 2017 2018中国 全球6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 中国手机用户特别“喜新厌旧 ”中国用户线上购机远超全球从手机的购买渠道来看 , 中国手机52%的手机购买来自线上 , 对比全球的情况 , 仅28%的全球用户选择在线上购买手机 。 在资费标准方面 , 中国用户预购话费的占比超过50% 。 移动互联时代在中国的发展伴随着电商网络在中国的全面繁荣 , 由于快速的物流和相对完备的退换货机制 , 中国消费者逐渐形成了线上购买3C产品的习惯 。 合约机的资费标准与预购话费相比在中国并无优势 。 此外 , 中国用户换机速度快 , 动则长达一年至两年的合约机并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换机的要求 。图5 : 中国和全球用户手机购买渠道情况图6 : 中国和全球手机资费情况对比52%中国28%全球其他 4%其他 18%线下购买 44%线下购买 54%在线购买 52%在线购买 28%4%7%17%38%27%33%52%22%0%10%20%30%40%50%60%预购话费 月租无手机 月租有手机 其他中国 全球7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 中国正成为AI 手机应用的“先锋”中国正成为 AI 手机应用的 “ 先锋 ”整体来说, 中国用户相对全球用户使用手机AI 应用的比例较高 中国用户在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使用率总体上高于全球用户 。 海量的数据催生中国手机AI 应用的发展 。 中国是数据大国 , 人们每天使用的手机为机器学习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 。 得益于科技巨头开放的开源社区 、 海量的搜索数据 、 丰富的产品线和广泛的用户需求 , 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迎来了高速的发展 , 而手机则是AI 应用在C端的绝佳载体 。图7 : 中国与全球手机中使用的人工智能应用对比14%14%17%19%21%24%25%26%26%29%根 据 地点推 荐 APP推 荐APP照片归类语音输入新闻自动 更新翻译软件语音搜索语音助手视频推荐输入预判语音识别图片识别语义处理个性化内容推荐智能营销6%7%8%10%11%13%14%15%15%31%APP推荐基于地点推荐 APP语音输入照片分类视频推荐语音搜索新闻自动更新语音助手翻译软件输入预判中国 全球8科技之巅 站在顶端的中国数字消费者 | 指纹识别占据“ C位”指纹识别占据 “ C位 ”指纹识别在中国手机生物识别领域占据 “ C位 ”进入2018 年 , 指纹识别已成为中国手机中的标配 , 2018年增幅达到了35% 。 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的增幅在2018 年同时达到了26% 。 在全球 , 密码识别仍然是主要的解锁 、 授权支付和转账的首要选择 。 全球用户在指纹识别 、 面部识别 、语音识别方面使用率较低 。 中国在指纹识别方面使用情况远高于全球 , 中国用户勇于尝新 , 且换机速度相对较频繁并高于全球用户 , 因此可以通过更换手机体验到最新的手机生物识别技术 。 指纹识别技术在2018年更上一层 , 更加智能的屏幕指纹识别在2018 年逐渐被各大厂商采纳 , 更快更便捷的操作结合微信 、 支付宝等支付方案使指纹识别的渗透率进一步扩大 。 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技术在手机中应用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在智能手机中的广泛应用 。 随着更多的移动设备厂商入场人工智能领域 , 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的解锁方案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 。图8 : 中国和全球用户手机中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的情况对比图9 : 中国和全球用户在解锁 、 授权支付和转账时使用情况对比注 : 虚线部分为中国2018 年较2017 年的增幅45%70%80%+35%51%44%39%20%15%7%14%0%20%40%60%80%100%密码解锁 指纹识别 面部识别 语音识别 虹膜解锁中国 全球+26%+26%+8%10%3%16%5%27%40%64%71%40%7%0%20%40%60%80%100%虹膜识别 语音识别 面部识别 密码识别 指纹识别中国 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