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国家气候委员会NATIONAL CLIMATE COMMITTEE联系单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编 :100081电话 :010-58993119目 录摘 要 ( 中 英 文 ) . 1一 、 基 本 气 候 概 况 . 3( 一 ) 气 温 .3( 二 ) 降 水 . 11( 三 ) 日 照 时 数 .20二 、 气 候 系 统 监 测 .21( 一 ) 热 带 海 洋 和 热 带 对 流 .21( 二 ) 大 气 环 流 .23( 三 ) 北 半 球 积 雪 .26三 、 主 要 气 象 灾 害 和 极 端 天 气 气 候 事 件 .28( 一 ) 入 汛 早 , 暴 雨 多 , 南 北 洪 涝 并 发 .29( 二 ) 登 陆 台 风 多 , 平 均 强 度 强 .30( 三 ) 强 对 流 天 气 多 , 损 失 偏 重 .33( 四 ) 全 国 干 旱 范 围 小 , 影 响 偏 轻 .33( 五 ) 夏 季 高 温 日 数 多 , 影 响 范 围 广 .34( 六 ) 低 温 冷 冻 害 和 雪 灾 影 响 偏 轻 .34( 七 ) 春 季 北 方 沙 尘 天 气 少 , 影 响 偏 轻 .36( 八 ) 秋 冬 霾 天 气 频 繁 , 对 交 通 和 健 康 影 响 大 .37四 、 气 候 影 响 评 估 .40( 一 ) 气 候 与 农 业 .40( 二 ) 气 候 与 水 资 源 .41( 三 ) 气 候 与 能 源 .43( 四 ) 气 候 与 植 被 .45( 五 ) 气 候 与 交 通 .46( 六 ) 气 候 与 大 气 环 境 .47( 七 ) 气 候 与 人 体 健 康 .492016年 国 内 外 十 大 天 气 气 候 事 件 .50CHINA CLIMATE BULLETIN 中国气候公报 摘 要2016 年,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重,长江中下游出现严重汛情,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大,气候年景差。2016 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0.81,为历史第三高;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全国平均年降水量 730.0 毫米,较常年偏多 16%,为历史最多 ;四季降水量分别偏多 53%、22%、6%、37%。七大流域和六大区域降水量均偏多,其中长江流域偏多 19%,仅次于 1954 年;长江中下游、华北、华南、东北区域平均降水量分别偏多 25%、23%、19%、17%。2016 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多 ;西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少 ;梅雨入梅早,出梅晚,梅雨量多 ;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多 ;华西秋雨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少。2016 年,我国暴雨多,南北洪涝并发,全国 26 个省(区、市)出现不同程度城市内涝 ;登陆台风多,平均强度强,登陆强台风比例为历史最高 ;强对流天气多,损失偏重,全国有 2000 多县(市)次出现冰雹或龙卷风天气;干旱范围小,影响偏轻 ;气温波动大,夏季高温影响范围广 ;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影响偏轻 ;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少,影响偏轻 ;秋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霾天气频繁,影响大。1CHINA CLIMATE BULLETIN 中国气候公报 ABSTRACTInuenced by super El Nino, the climate in China was very abnormal in 2016 accompanied with more frequent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severe disasters and damages caused by the heavy rainfall, oods and intensive typhoons, especially the critical ood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summer. And the hazard-caused economic losses increase signicantly in contrast to the counterparts of recent 5 years. In 2016, the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over China is 0.81 above normal, which is the third warmest since 1951. The national averaged air temperature is above normal in each season, especially the summer is the warmest since 1951. The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in China is 730.0mm with 16% more than normal, which breaks the historical record since 1951. The seasonal total precipitation is 53%, 22% 6% and 37% more than normal for winter,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respectively. The regional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in each of seven river basins is more than normal. The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in Yangtze River basin is just less than that of 1954 with 19% more than normal. The regional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is respectively 25%, 23%, 19% and 17% more than normal.In 2016, the first 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begins and ends earlier than normal with more precipitation. While the rainy season in Southwest China starts and ends earlier than normal with less precipitation. The rainy season in Meiyu region starts earlier and ends later with more precipitation than normal during Meiyu stage. The rainy season in North China starts later and ends earlier than normal with more precipitation. The timing of autumnal rainy season in Huaxi (Western China) starts later and ends earlier than normal with a less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n 2016, the heavy rain and oods hit not only in the south but also in the north of China. Urban rainstorm waterlogging occurred in many cities of 26 provinces. There were more landing typhoons in this year and the intensity of typhoons was strong when landing. The portion of the landing severe typhoon broke the historical record. The severe convection weather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caused heavy economic losses. There were more than 2000 counties suffered hailstone and tornado. However, the drought disaster was lighter in this year. The temperature presented a large uctuation during this year. The hot wave affected a wide scope over China in summer while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low temperature freezing harm and heavy snow were lighter than normal. The north of China experienced less sandstorm in spring. But the haze ev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Jing-Jin-Ji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neighboring regions during this autumn-winter period.2中国气候公报 CHINA CLIMATE BULLETIN 3图1 1951-201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历年变化(单位:)一、基本气候概况2016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1,为历史第三高;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为历史最高。全国平均年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偏多16%,为历史最多;四季降水量分别偏多53%、22%、6%、37%。华南前汛期和西南雨季开始早;梅雨入梅早,出梅晚,梅雨量偏多;华北雨季短,雨量多;华西秋雨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偏少。(一)气温1. 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第三高2016年,全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9.55)偏高0.81(图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除1月偏低、11月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2月偏高2.6,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六大区域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其中西北、长江中下游分别偏高1.1、0.8(图2)。从空间分布看,除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气温略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西北大部及西藏大部、四川西北部、浙江大部、江苏东南部、山东中部等地偏高12(图3)。2016年,除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外,全国其余30个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其中青海、甘肃、河南、贵州4省均为历史最高(图4)。7.588.599.51010.511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2016历年值 1981-2010年平均 平均气温()国家气候中心National Climate CenterCHINA CLIMATE BULLETIN 中国气候公报 图2 2016年区域年平均气温距平(单位:)图3 201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单位:)00.20.40.60.811.2东北 华北 西北 长江中下游 华南 西南 气温距平()国家气候中心National Climate Center2016年4中国气候公报 CHINA CLIMATE BULLETIN 5图4 2016年省(区、市)年平均气温距平(单位:)2. 四季气温均偏高,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3.1,较常年同期(-3.4)偏高0.3。除内蒙古中东部、云南东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等地气温偏低0.52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新疆北部、西藏中西部和黑龙江西北部偏高12(图5a)。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11.6,较常年同期(10.4)偏高1.2,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仅低于2008年(11.8)。全国气温普遍偏高,其中西北大部、东北大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东部及西藏西部、湖北中部等地偏高12(图5b)。夏季(6-8月),全国平均气温21.8,较常年同期(20.9)偏高0.9,为历史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西北大部及西藏北部、四川大部、重庆西部、贵州西北部、浙江大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偏高12,青海中部偏高24(图5c)。秋季(9-11月),全国平均气温10.4,较常年同期(9.9)偏高0.5。除东北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新疆北部气温偏低14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北中东部及山西、浙江、福建、广西西部、云南大部、四川西部、西藏大部等地偏高12(图5d)。-0.300.30.60.91.21.51.8青海上海天津浙江西藏甘肃陕西新疆河南山西宁夏山东四川江苏江西河北福建贵州湖南湖北广西云南北京安徽辽宁内蒙古重庆广东吉林海南黑龙江气温距平()国家气候中心National Climate CenterCHINA CLIMATE BULLETIN 中国气候公报 图5 2016年全国冬(a)、春(b)、夏(c)、秋(d)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单位:)(a) (b)(c) (d)3. 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2016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10.7天,较常年(7.7天)偏多3天,较2015年偏多2.2天(图6)。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及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新疆中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高温日数有1530天,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及四川东北部、重庆中部和北部、湖北西北部、新疆东部和南部等地超过30天(图7左)。与常年相比,南方大部及陕西中南部、四川东部、重庆、云南南部、新疆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东部等地高温日数偏多510天,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湖北西南部和北部、江苏南部、广西中西部、广东中部、海南等地偏多10天以上(图7右)。2015/2016年冬季2016年春季2016年夏季2016年秋季6中国气候公报 CHINA CLIMATE BULLETIN 7图7 2016年全国高温日数(左)及其距平(右)分布(单位:天)4. 大于等于10积温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2016年,全国平均10活动积温(作物生长季积温)为4975 d,较常年(4730 d)偏多245 d,较2015年偏多180 d,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图8)。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及四川盆地东部积温为50007000 d,华南大部及云南南部超过7000 d;全国其余大部地区为20005000 d,青海大部、西藏大部、四川西北部等地不足2000 d。与常年相比,除东北地区接近常年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偏多100400 d(图9)。图6 1961-2016年全国年高温日数历年变化(单位:天)24681012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2016高温日数(天)年份 历年值 1981-2010年平均 国家气候中心National Climate Center2016年2016年CHINA CLIMATE BULLETIN 中国气候公报 图8 1961-2016 年全国平均10活动积温历年变化(单位:d)图9 2016 年全国10活动积温距平分布(单位:d)5. 季节转换春季早、夏秋季晚春季,江南、江汉及云南北部、重庆、四川东部、安徽西南部2月入春,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江淮、西北东南部及辽宁南部、陕西南部、贵州、新疆大部3月入春,东北中部、华北北部和西部、西北东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4月入春,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青海北部、四川西部等地5月入春。与常年相比,除黑龙江东北部、四川东南部、云南中部等地入春偏晚510天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早,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大部、江汉、江南北部和西部及贵州北部、新疆北部、甘肃、陕西中部等地偏早1020天,部分地区偏早20天以上(图10a)。430044004500460047004800490050005100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2016活动积温(d)年份 历年值 1981-2010年平均 国家气候中心National Climate Center8中国气候公报 CHINA CLIMATE BULLETI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