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投资法律指南.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巴林投资法律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巴林投资法律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巴林投资法律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巴林投资法律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巴林投资法律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巴林投资法律指南一、投资吸引力巴林历史上曾以珍珠捕捞闻名,是海湾航运的重要中转站。20世纪30年代,巴林成为海湾地区最早发现并开采石油的国家,石油与石化成为其支柱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巴林开始实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旅游和会展等产业,减少对油气产业的过度依赖。目前已成为海湾地区金融中心之一。巴林旅游服务业较发达,尤其是对沙特、科威特等国游客吸引力强,每年从沙特巴林大桥人境人次近1000万。巴林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国际油价保持高位,金融业持续稳健经营,建筑、旅游等行业逐渐回暖。为刺激经济增长,巴林政府加大基础设施、住房和其他民生领域的支出,实施能源、工业等领域大型项目,海湾合作委员会对巴林1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持。2014年经济增长率为4.5%巴林吸引外资的优势主要有5个方面:(1)石油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基础设施和配套保障服务完善;(2)无所得税和增值税,商务成本低于迪拜、卡塔尔等周边市场;(3)交通物流便利,具有辐射海合会国家和其他中东国家市场的潜力;(4)法规健全,经济政策稳健,透明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5)社会风气较宽松,英语普及,对外籍人较友好。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巴林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44位。世界银行发布的2015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巴林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53位。二、宏观经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2011年地区局势动荡的双重不良影响,给巴林经济发展带来沉重压力,但受益于国际高油价和宏观经济总体稳定,巴林仍保持了低速增长态势,2012年经济增长率达到3.4由于石油行业在2012年部分检修停产后恢复产能,巴林2013年经济增长率为5.3%,GDP总量为330.27亿美元,人均GDP26874美元。2014年经济增长率为4.5%。在巴林2014年GDP构成中,按行业分,石油天然气行业占24.73%,金融业占15.38%,制造业占14.71,建筑业占6.28%,批发零售业占4.10%,宾馆餐饮业占2.16%,农渔业占0.28%。按经济活动分,消费占56.7%,投资占15.3%,储蓄占19.6%。根据巴林政府决算数据,2014年实际财政收入82.5亿美元,比预算增加11%。实际财政支出94.5亿美元,比预算减少11%。实际财政赤字12.0亿美元,是预算的38%。截至2014年底,巴林外汇储备为52.36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巴林外债余额约187.2亿美元。2014年底,巴林公共债务余额142.7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2%。2014年,巴林的通货膨胀率为2.8%。2014年,巴林的失业率为4.1%。三、重点行业1.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是巴林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油气产业是巴经济的战略支柱。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2055万吨,天然气储量1182亿立方米。该产业也是巴林政府最主要的收人来源,近年来对巴林财政贡献率稳定在80%以上。2014年产值84.0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达24.73%2014年开采石油7388万桶,炼油10023万桶,石化产品(氨、尿素和甲烷)160万吨。开采天然气7284.25亿立方英尺,全部用于国内,主要用于发电、淡化水和生产化工产品。2014年石油产品出口额145.6亿美元。2.冶炼和石化冶炼和石化是巴林重要的工业部门。3.金融业巴林金融业比较发达,是海湾地区乃至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2014年巴林金融业产值为52.27亿美元,占GDP的15.38%。2013年底,金融市场共有银行、保险、基金等经营牌照415个。4.会展业近年来,巴林致力于发展会展业,希望成为地区性和国际性的会展中心,籍此带动非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巴林工商部属下的巴林会展管理局负责会展业的宏观管理。2012年巴林会展中心举办会展数量同比增长116%,参展商数量增加35%,参展国家增加到75国。四、交通运输1.公路首都和主要城镇有公路相连,公路交通便利。2013年境内公路总长4274公里。主要道路(高速)563公里,二级道路656公里,其他2325公里。铺装路面3544公里,未铺装路面730公里。截至2013年12月,巴林登记注册的机动车数量达541885辆。为了缓解和改善日益拥挤的地面交通,巴林计划修建轻轨,已委托国际咨询顾问公司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巴林通过法赫德国王大桥连接沙特。此外,巴林和卡塔尔政府正商建两国间跨海大桥。2.铁路巴林目前无铁路。海湾合作委员会第30届峰会规划修建连接海湾六国的铁路网项目,从科威特城延伸至马斯喀特,投资总额155亿美元。线路总长度2170公里,预计为客货两用,客运时速200公里,货运时速80-120公里。目前各国正在制定详细的工程设计方案,海合会总秘书处负责协调各国工作,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作为海湾合作委员会铁路网的一部分,巴林沙特铁路桥预计长度约30公里。但由于财政困难等原因,巴林段进度落后于海合会整体规划。3.航空巴林是连接东西方的空中交通枢纽,现有5个机场。位于穆哈拉克岛的巴林国际机场,飞机日均起落300余架次,是中东地区繁忙的空港之一。巴林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预计2015年11月动工,全部工程于2019年底前结束。届时,巴林国际机场将具有年接待旅客1400万人次的能力。2014年巴林国际机场全年运送旅客总数810万人次。此外,巴林将通过填海造地建设一座新机场,预计2024年开工。4.水运巴林的哈利法本萨勒曼港于2009年4月正式启动商业运营。其港区面积90万平方米,仓库面积2.36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可存放标准货柜1.08万个;泊位水深15米,长1800米,其中货柜船泊位900米、滚装船泊位600米和客轮泊位300米。年吞吐能力110万个集装箱,实际吞吐量53万个。此外,巴林还有米纳萨勒曼港、穆哈拉克港以及其他6个企业自有的专用码头。米纳萨勒曼港曾是巴最大的海港,面积86.7万平方米。自哈利法本萨勒曼港于2009年4月正式启用后,该港口就结束了国际商用运行,目前由国防部管理。五、对外经贸关系1.基本情况巴林签署多边及双边贸易协定超过68个,涵盖了投资促进及保护、规范税收及所得、经济贸易及技术合作等方面。巴林于1972年9月7日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巴林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成员国(GAFTA)以及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成员国。巴林于2004年9月14日与美国签订了巴林一美国自由贸易协定,自2006年8月1日生效。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3年巴林货物进出口贸易352.9亿美元,其中,出口209.27亿美元,进口143.6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6.52亿美元,其中出口30.37亿美元,进口16.15亿美元。出口货物中石油产品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额的88.4%,非石油产品出口占11.6%2014年,巴林进出口贸易为381.04亿美元,其中出口200.74亿美元,进口180.30亿美元。巴林主要出口产品是原油和成品油、球团矿和铝,主要进口原油、铁矿石、焦炭、精制糖和大米等。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沙特、中国、美国、日本和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据巴林海关统计,2015年1-2月自中国进口非石油产品2.68亿美元,占巴林非石油产品进口总额的13.5%。中国连续两个月位居巴林非石油产品第一大进口国。2.辐射市场2008年1月1日启动的海湾共同市场使区域内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和土地交易便利化,将极大地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同时,成员国成立了关税联盟,货物只在进人区域内时收取统一关税,在成员国间可自由流动,无须再缴纳费用。由于巴林社会环境较为开放和宽松,交通相对便利,会展、宾馆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比较发达,对沙特东部以及科威特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根据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协定,制成品在成员国之间流通不需缴纳关税。根据巴林与美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99%的工业和农业产品(另外1%将于2016年开始实施零关税)可以零关税进人美国,并由此进人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3.吸引外资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4年,巴林吸收外资流量为9.6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巴林吸收外资存量为187.7亿美元。4.中巴经贸1990年7月,中巴两国在北京成立经济、贸易、技术联委会,签订了中巴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协定。之后,双方分别于1993年、1996年和2002年召开了联委会会议。1999年6月,中国与巴林政府签署了鼓励和互相保护投资协定。2002年5月,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中巴两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建立贸易关系。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4.1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中国出口12.32亿美元,比去年下降0.6,主要是机电产品、钢材、纺织服装等;中国进口1.84亿美元,比去年下降39.7%,主要是铁矿砂、铝、液化石油气等。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国利用巴林外资15万美元,巴方对华累计投资1561万美元。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巴林直接投资存量376万美元。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国企业在巴林完成营业额265万美元:年末在巴林劳务人员80人。六、金融环境1.当地货币巴林法定货币为巴林第纳尔(BahrainiDinar,简称“巴第”)。根据2006年巴林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法规定,巴第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在巴林的商业金融机构可办理巴第与主要西方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其他海合会国家货币以及主要劳务来源国货币(印度卢比、巴基斯坦卢比、孟加拉塔卡等)的兑换业务。巴林自2001年以来采取巴第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2002年至今,汇率一直保持在0.376巴第兑换1美元,1巴第兑换2.67美元。2015年3月31日,1巴第可兑换1.8838欧元。人民币与巴第不能直接结算。2.外汇管理根据2006年巴林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法、2001年巴林商业公司法以及巴林中央银行规则手册,巴林不实行外汇管制,在此注册的外国企业可以在巴林银行开设外汇账户,用于境内外结算。外汇的汇入、汇出无需申报,仅对大额交易登记有关信息。外资企业利润自由汇出,无需交纳税金。在巴林工作和居留的外国人,其合法收入可全部汇出境外。个人携带现金出人境不需要申报,也无数额限制。3.融资环境在融资条件方面,外资企业与巴林本地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融资的基本条件包括:符合巴林工商部批准的标准和指标,遵守当地的环保、安全、卫生及劳保等方面的规定。外资企业可持其国外开户行出具的担保函、外国工程承包公司可持业主方开具的预付款保函作为担保,向当地银行申请贷款;信誉好的外资承包公司可凭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向当地银行申请贷款。目前中资企业不可以使用人民币在巴林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根据巴林中央银行2015年3月31日公布的利率水平,隔夜存款利率0.25%,一周存款利率0.5%,隔夜回购利率2.25%。七、贸易政策法规1.贸易主管部门巴林主管贸易的政府部门是工商部,该部按工业和商业两大业务系统分设主管部门。其在贸易方面的职责是,协调并制定外贸政策,对外联系谈判多双边协议,负责商业注册、公司成立及监管、珠宝首饰检验、审计公司监管、行业标准制定和电子商务管理,以及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监管等。2.贸易法规体系巴林与贸易相关的主要法律有工业注册法、公司法、商业注册法、产品规格和质量法、商业秘密法、破产保护法、商标法、专利法、电子商务法、商业代理法等,以及工商部根据有关立法颁布的实施细则。有关法律可以在工商部网站上找到文本(moic.gov.bh)。3.贸易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巴林商业法规定,非巴林籍公民不能直接从事商业活动,除非与巴林籍公民合伙,且巴方占股51%以上。巴林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其所需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多靠进口。除少数商品禁止进口或受许可证的限制外,其他货物的进口量均由市场来调节,无配额制度。但国家控股的铝厂、炼油厂生产所需原材料由这些公司专营,并有自己的固定进口市场。对关系民生的大宗食品由政府指定的公司经营。石油及石化产品由国家控股的专营公司经营出口。禁止进口物品包括:所有麻醉药品(海洛因、可卡因、大麻以及具有类似效果的药品)、印度槟榔及制品、二手及翻新轮胎、人工养殖珍珠、香烟广告、无线电及遥控飞机模型、能够发射子弹的儿童玩具枪支、原产以色列或者印有以色列商标或者标识的货物、违背伊斯兰教义、礼仪或者道德规范的印刷出版物、照片、图片、书籍、杂志、雕塑和展示用模特、煽动蛊惑类宣传材料、石棉及含石棉制品、象牙、象牙制品和犀牛角、活猪。以下物品进口需要获得有关部门进口许可证书。禁止出口物品包括:各种燃料和享受政府补贴的物品,如柴油,以及享受政府补贴的各类面粉、牛羊肉和标有“Delmon”商标的肉鸡都禁止出口。以下出口物品需要获得有关部门出口许可证书。3.进出口检验检疫巴林海关法第52-59条规定,在报关之后,按关长的指令,质量检查员对有关商品进行全部检验或部分抽验。这种检验可以在货物存放地进行,也可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如有必要,海关有权在货主不在场的情况下对可疑货物进行检查。海关有权要求对任何商品进行化验。如经检验认定某商品含有有害物质或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关长有权要求销毁货物(货主在场的情况下)或要求其运回出口地,相关费用由货主承担。巴林工商部设有质量监控司,该司参考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阿拉伯国家和国际质量标准,具体制定巴林的质量标准。4.海关政策巴林是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于2002年6月18日起执行海湾合作委员会统一的海关法。该法共17章179条,对商品的进出口、海陆空运输、商品检验、清关及关税税率等都作了统一的规定。成员国可自行决定允许进口的“宗教禁止的货物”问题。进口货物清关时需提供以下单据:(1)报关单;(2)货运代理商出具的进口商/收件人到货通知单;(3)出口商签发给进口商的发票(原件)的复印件3份;(4)包括重量、包装和货物分类信息在内的包装清单复印件2份;(5)原产地国家商会出具的货物原产地证明;(6)保单复印件;(7)提单原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