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重要 声明部分 Table_IndustryInfo 2018 年 12 月 28 日 强于大市 (首次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电子 全球科技 行业专题报告 2C+2B+2T 丨 复盘 20 年 +展望 20 年 投资要点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Table_Author 分析师:刘言 执业证号: S1250515070002 电话: 023-67791663 邮箱: liuyanswsc 联系人:陈杭 电话: 021-68415309 邮箱: chenhangswsc 联系人:李少青 电话: 021-68415309 邮箱: lisqswsc Table_QuotePic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 -43%-32%-22%-11%-1%9%17/12 18/2 18/4 18/6 18/8 18/10 18/12电子 沪深300数据来源:聚源数据 基础数据 Table_BaseData 股票家数 228 行业总市值(亿元) 22,760.07 流通市值(亿元) 22,685.14 行业市盈率 TTM 21.98 沪深 300 市盈率 TTM 10.2 相关 研究 Table_Report 1. 半导体设备行业报告: ASML 独领风骚,上微电寻国产光刻星火 (2018-12-10) 2. 电子行业 2019 年投资策略:科技基建,设备先行 (2018-11-18) 3. 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景气来临,设备先行 (2018-09-06) 4. 泛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半导体投资时钟 (2018-01-09) Table_Summary 本文是我们全球科技前瞻系列的开篇之作,我们仰望互联网世界那些闪耀的巨星,发现其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都有一个如 E=MC般优雅有力的底层算法。我们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 3 张网: 2C + 2B + 2T,他们代表着三种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但其本质都是数字化,而主宰互联网数字世界的终极力量就是网络效应。按照网络效应的强度,顺着四种拓扑结构(网状型、星型、双边型、总线型)的演化就是互联网世界竞争的本质。我们提出了一个打通软件和硬件产业链的底层模型,总结过去 20 年并能展望未来 20 年。 To C 的消费互联网 : 2C 的数字化关注的是客户体验,这是产品经理的时代,其本质是基于人的数字化和赋能,按照网络效应的强度,我们抽象出 5 条 C 端主赛道,分别是: 1、人与人的 SNS(网状):腾讯 +Facebook; 2、人与信息的分发(星型): Google+头条 /百度; 3、人与商品的交易平台(双边):阿里 +亚马逊; 4、人与机器的操作系统 OS(双边):微软 +苹果; 5、人与内容的大文娱(总线):优酷 +YouTube。经过 20 多年的演化竞争,目前座次已定。 To B 的产业互联网: 2B 的数字化是基于企业的需求,解决的 是效率提升,最终实现帕累托有效,我们同样抽象出 5 条 B 端主赛道: 1、服务于企业数据流的云计算:亚马逊 AWS+阿里云 +微软 Azure; 2、服务于企业资金流的金融服务:蚂蚁金服 +平安集团; 3、服务于企业货物流的物流网络:以菜鸟网络为代表; 4、服务于企业业务流的企业服务: Salesforce+钉钉; 5、服务于线上营销的赋能:阿里妈妈 +Google Ads。上述 B 端的主赛道在网络效应主导下格局已定,但是在其他细分垂域也会涌现出新的机遇培养出新的巨头。 To T 的 IoT 物联网: 2T 代表着唤醒万物的全新生产关系,是互联网 发展的终极形态,是一种赋能 Things 的极致数字化,我们按场景将其分为 4 大主赛道:1、家庭互联网的小米和 Apple,代表着将人居场景物品全部唤醒的重要使命。2、汽车物联网的滴滴 /Uber/Waymo,终极形式是自动驾驶的完整 AI 物联网;3、城市物联网,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全部唤醒并智能互联化; 4、工业互联网,将传统工厂数字化自动化极大提高效率创造全新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以算法 +算力 +网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就是互联网工业的生产力,我们立足于技术演化迭代的角度,将科技周期分为三个大时代: 1、PC 互联网 = (Windows + x86) +宽带以太网; 2、移动互联网 = (iOS/Android+ ARM) + 4G 蜂窝网; 3、 AI+IoT(迭代中) = (AIOS + 异构芯片) + 5G。我们送走了 PC/移动互联网红利,当下正处于 AIOT 时代爆发的前夜,基于我们的研究框架,未来我们前瞻性看好三大龙头: C 端的头条 + B 端的阿里 + T 端的小米,这不是站在 3 年、 5 年或 10 年的维度,而是站在一个时代的维度! 风险提示: 网络效应下的各个巨头的天然极强垄断毁灭创新,被 AI 算法 +算力唤醒 IoT 物联网产生自我意识后的 不可控。 全球科技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重要 声明部分 目 录 1 互联网工业的本质:网络效应 . 1 1.1 传统工业时代(规模效应) vs 互联网工业时代(网络效应) . 1 1.2 网络效应:互联网竞争格局的底层逻辑 . 3 2 2C 消费互联网: FAAMG+BAT 四大赛道八大巨头 . 4 2.1 社交网络:无与伦比的网络效应 . 5 2.2 信息分发:算法加持下的星型网络效应 . 7 2.3 电商平台:双边网络下的双边赋能 . 8 2.4 文娱互联网: 正在进化中的总线网络效应 . 10 3 2B 产业互联网:企业赋能,四大赛道,格局初定 . 11 3.1 云计算:强者恒强的网状网络 . 12 3.2 金融服务:从 支付到信用,从双边到星型 . 14 3.3 物流服务:双边网络下的全链路赋能 . 16 3.4 企业服务:业务流的全域赋能 . 18 4 2T 物联网:唤醒 万物的互联网终极形态 . 19 4.1 家庭物联网: IoT 落地的第一个场景,小米已经领跑世界 . 21 4.2 汽车物联网:打造智能出行生态圈,释放新的生产力 . 22 4.3 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释放全新生产力 . 24 4.4 城市物联网:唤醒万物,智能互联 . 26 5 基础设施:算法 +算力 +网络构建底层生产力 . 27 5.1 OS 的进化:服务升级推动平台迭代 . 28 5.2 网络的变 迁:从有线到无线,从无线到多元 . 29 5.3 算力的变迁:摩尔定律主导下的升维创新 . 31 全球科技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重要 声明部分 图 目 录 图 1:我们的世界观:三张网的生产关系 +三种基础设施的生产力 +大数据的生产资料 . 1 图 2:工业时代的“规模效应” VS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效应” . 2 图 3:四种网络效应结构 . 3 图 4:消费互联网的四大赛道 . 4 图 5:消费互联网的四大赛道与互联网巨头布局 . 5 图 6:社交网络网状网络效应 . 5 图 7: Facebook 社交网络结构 . 6 图 8:信息分发的第一个阶段:人找信息 . 7 图 9:信息分发的第二个阶段:信息找人 . 7 图 10:电商平台双边 网络效应 . 8 图 11:亚马逊飞轮模型 . 9 图 12:阿里巴巴飞轮模型 . 9 图 13:阿里巴巴 2C 与 2B 的网络 效应 . 9 图 14:文娱平台数字化转型 . 10 图 15:产业互联网四大赛道 . 11 图 16:产业级互联网的四大赛道与互联网巨头布局 . 12 图 17:云计算的本质是具有强网络效应的商业操作系统 . 12 图 18:全球公有云市场最大的“三朵云” . 13 图 19:阿里云对全行业的赋能 . 14 图 20:金融服务赋能三阶段 . 14 图 21:金融服务网络效应的进化 . 15 图 22:蚂蚁金服概况 . 15 图 23:基于数字化的物流网络基础设施 . 16 图 24:菜鸟网络全供 应链数字化实践 . 17 图 25:钉钉全链路智能化解决方案 . 18 图 26: To T 物联网的四大场景和主要玩家 . 19 图 27:物联网四大场景 . 20 图 28: 2T 物联网时代应用场景扩 展至 24 小时 . 20 图 29:物联网四大赛道与互联网巨头布局 . 21 图 30:传统家庭应用场景 总线型网络效应 . 21 图 31:家庭物联网网络效应进化过程 . 22 图 32:汽车运力数字化后的双边网络效应 . 23 图 33:汽车智能 化后的星型网络效应 . 23 图 34:车联网架构 . 24 图 35:车 -路 -网 -云协同 . 24 图 36:工业制造时代变迁 . 25 图 37:工业物联网架构图 . 25 图 38: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 . 26 图 39:城市互联网 IoT 架构 . 26 全球科技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重要 声明部分 图 40: IoT 平台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的必备 ICT 基础设施 . 26 图 41:基础设施三大时代 . 27 图 42:端 +云的 IoT 系统化布局 . 29 图 43:通信网络商历史更 迭 . 29 图 44:移动通信主设备商并购整合发展示意图 . 30 图 45: 5G 支撑的技术和应用 . 30 图 46:芯片发展的四个时代 . 31 图 47: AI 时代的四种异构芯片选择 . 31 全球科技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重要 声明部分 1 1 互联网 工业 的本质:网络效应 1.1 传统工业时代( 规模效应 ) vs 互联网 工业时代( 网络效应 ) 图 1: 我们的世界观:三张网的生产关系 +三种基础设施 的生产力 +大数据的生产资料 数据来源 : 西南证券 全球科技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重要 声明部分 2 我们试图用一个简单优雅的算法来解释过去 20 年互联网世界那些纷繁复杂的现象,并能预测未来 20 年: 1)三张网编织的生产关系: 2C 消费互联网、 2B 产业互联网、 2T 的 IOT 物联网 ; 2)数字化产生的生产资料: 2C+2B+2C 背后三张网数字化所产生的大数据资源 ; 3)硬软件系统构成生产力:算力(芯片) +算法(操作系统) +网络构成基础设施 ; 4)能支配万物的万有引力:网络效应是支配三张网的主导力量,是整个竞争的底层逻辑。 回顾工业时代巨头的成长之路,可以总结出两条历史经验:工业企业巨头的成功总是伴随着 规模效应 ,比如大众汽车、丰田汽车、沃尔玛、西门子等传统工业世界巨头 ;而工业企业巨头的陨落又多是因为企业落入规模不经济的陷阱。 图 2: 工业时代的“规模效应” VS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效应” 数据来源 : 西南证券 当历史长河流入互联网时代,新的更大的巨头产生,互联网时代区别于工业时代的本质在于互联网时代产生新的 壁垒 网络效应。网络效应相对于工业时代规模效应的优势在于,当网络规模,也就是用户基数不断增强时,边际成本呈现递减趋势的同时,用户效用和企业收益呈现递增的趋势,并且自带吸引流量扩大网络规模的正向循环机制 ,从而形成无与伦比的护城河 。 被规模 效应支配的代表性工业行业有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因规模效应而起,也因规模不经济而走向衰亡,而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因网络效应的存在具备极强的进入壁垒和无限扩展的成长边界,互联网时代发展至今,在不同赛道形成了凭借先发优势和网络效应而巨头林立的格局,各个赛道都出现了具备万亿美金机会的超级巨头,同时这些巨头具备横跨三张网的先天优势,因而具有无尽的想象空间。 全球科技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重要 声明部分 3 1.2 网络效应 :互联网竞争格局的底层逻辑 网络效应是随着信息革命而产生的重要经济思想。 一个用户使用通讯服务的效用随着网络规模,即使用该设备 人数的增多而增多。这种网 络用户规模与产品效应变化的关系,本质为 一种需求方经济规模效益。即使用产品的人数越多该产品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用户来使用产品,进一步加大每个用户自身的价值。 梅特卡夫定律表示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且网络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网络上的“节点”即用户越多,网络的整体价值越大。每一种网络效应中,企业本身的价值会随着网络节点的增大而增大。 我们按照拓补结构,将网络效应分为总线网络、双边网络、星形网络和网状网络。 1) 网状网络效应 是网络效应发展的终极形态,实现了去中心化,每一个用户都能够与其他用户构 成连接,如 SNS 企业 Facebook 和云平台等 ; 2) 星型网络效应 只有一个中心,数据流汇集于中心,各用户在该中心进行操作,如 C端搜索引擎百度、谷歌,和 B 端金融服务机构蚂蚁金服; 3) 双边网络效应 在总线网络效应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两个中心,中心相互连接使各用户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如阿里巴巴通过搭建平台连接买卖双方; 4) 总线型网络效应 ,用户与平台直接联系,而各用户之间的联系较弱,如 C 端的文娱企业优酷、爱奇艺等。 图 3: 四种网络效应结构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 从总线网络结构到网状网络结构,各用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万物互联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每一个企业从诞生之初就归属于一种网络效应,并在数据流的支撑下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排除个体的异质性,我们认为总体而言, 科技型企业会向网状网络进化,网络效应带来巨大的效益,涌现出万物互联下的超级巨头。 全球科技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重要 声明部分 4 2 2C 消费 互联网 : FAAMG+BAT 四大赛道八大巨头 消费 互联网主要指以 C 端即消费者为核心的互联网, 关注的是客户体验,这是产品经理的时代,本质是基于人的数字化和赋能, 根据与消费者交互的对象不同 ,我们 将消费 互联网划分为 四 大赛道,并基于 每个赛道产生的互联网巨头的成长历程分析出巨头成功背后的核心原理, 四 大赛道分别为: 1) 人与人 交互的 SNS 社交网络 ,代表巨头 是 Facebook 和腾讯; 2) 人与信息 交互的信息分发, 代表巨头有 Google 和 头条 /百度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