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018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2018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内容提要】 2017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VR软、硬件技术不断成 熟,生态系统及行业应用渐成焦点。展望2018年,虚拟现实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应用 成为拉动主力,标准体系加速建立,开放互联成为重要方向,高端产品成为粉丝新宠。需 要关注的问题有行业应用的思路不明晰、应用成规模的推进面临不少障碍、产品内容同质 化现象严重、地方发展积极性能否持续存疑。基于上述分析,赛迪智库提出了推进虚拟现 实与各行业融合应用、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支持行业组织加强行业交流合作 和支持地方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虚拟现实产业 发展形势 展望 2017年是虚拟现实产业洗去铅华、务实推进的一年,消费级、行业 级VR产品不断涌现,生态系统及行业应用渐成焦点。产业关注度不断提 高,发展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展望2018年,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社会各 界对虚拟现实产品及应用理解的不断深入,行业应用成为拉动市场增长 的主力,虚拟现实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开放互联成为共识,产业投资更 加理性,虚拟现实产业将迎来快速上升期。 一、对2018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应用成为拉动主力 据DIGITIMES预测,2017年国内头戴式V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780万 台,产值12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44%和61%。据IDC预测,2017年全球180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发展形势展望系列 头戴式AR和VR设备出货量将达1370万台,至2021年将增长到8120万台, 复合年增长率为56.1。2017年,中国VR+应用遍地开花。在制造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已进入我国航天、航空、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成为促进 中国制造创新转型升级的新工具。在教育培训领域,新东方、泛美教 育、巧克互动、智课网等教育公司纷纷引入VR技术到教育教学中。 展望2018年,随着VR产品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需求不断增 长,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随着虚拟现实应用在制造、交 通、医疗、教育、文化传播、旅游等领域的快速铺开,行业级虚拟现实 产品的产能在未来将进一步释放,市场规模不断增大,成为市场增长的 主力。基础教育、高职教育、科研教育等一体化解决方案未来将相继落 地开花。虚拟现实和健康医疗、养老关怀、文化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深入 融合,将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有效缓解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公共资 源不均衡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81 018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二)标准体系加速建立,开放互联成为重要方向 2017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进步和商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关标准 也相继出台。2017年4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的指导下,虚 拟现实产业联盟(IVRA)在北京发布了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通用规 范标准,这是我国虚拟现实领域首个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将对规范 市场、引导行业良性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国际上,Open XR项目旨在 规范VR/AR头显与应用的交流方式,推动兼容各种VR设备的通用标准API 的建立。目前加入Open XR的巨头有谷歌、Oculus、HTC、AMD、英伟达、 Epic Games、Unity、英特尔、高通、索尼、三星、Valve和微软。 2018年,随着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和投资资本的拉动,虚拟现实 技术将加速成熟,VR设备的标准体系加速建立。屏幕刷新率、屏幕分辨 率、延迟时间,以及软件开发工具、数据接口、人体健康适用性等事实 标准将逐步确立,用户体验将大幅提升。VR设备之间、设备和应用之间 的互联互通成为发展共识,虚拟现实内容开发平台生态架构基本完善。 VR应用和引擎将在不同VR设备上运行,VR感应器和显示屏与不同的驱动 程序的兼容性更好,行业碎片化问题得以解决。18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发展形势展望系列 (三)消费市场快速培育,高端产品成为粉丝新宠 2017年,经过一年的市场培育,中国市场的VR用户群体已经初具规 模。2016年的VR市场潜在消费者规模已达到1.35亿人,随着VR技术成 熟,VR技术的行业应用将在数年后会成为潮流,VR市场需求量将会有大 幅度提升,大量潜在消费者开始购买虚拟现实产品,消费市场走向成 熟。消费者对价格的容忍度提升,虚拟现实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头戴 式、一体机、移动端等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市场重心由低价产品向产品 高端转移。 预计2018年,3000元以上的VR设备将走入普通消费者家庭,能带来 良好体验,高端产品的价格会更加亲民,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VR盒子 将不再占据主流。18 018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四)产业资本理性投入,显示器件成为投资热点 2017年VR/AR的投资方兴未艾。根据Digi-Capital数据显示,从12个 月前起到今年的第三季度,全球VR/AR领域投资达到18亿美元,其中今 年第二季度的投资额是8亿美元,第三季度达到3亿美元。2017年国内VR 相关投资主要集中于技术、内容和行业应用。技术方面,酷开获得腾讯 3亿元投资,用于促进一体机VR产品在B端的开发与应用;RealMax获得2 亿元融资用于开发针对电力巡检市场的AR眼镜;0glass获得数千万融资 为国家电网、华为、西门子、三一重工等企业开发AR眼镜;此外还有影 创科技、亮亮视野等AR眼镜企业均获得千万元级别融资用于研发针对B端 市场的AR眼镜。进入2018年,产业资本更趋理性,从广泛撒网转向精挑 细选。VR相关的投资热点主要有:高品质VR内容生产(游戏、电影、视 频)、VR直播、全景视觉、AR相关技术、显示屏等。18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发展形势展望系列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当前,虚拟现实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技术瓶 颈难以突破、专业人才匮乏的普遍性问题。除此之外,2018年尤其需要 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四点。 (一)行业应用的具体思路尚不明晰 在各个行业应用领域中,缺乏统一规范的虚拟现实/增强显示物理和 行为模型,没有明晰的行业应用思路。企业在虚拟现实产品形态、应用 场景、内容提供等方面普遍缺乏定义能力,应用开发工具缺乏,系统集 成能力不足。面向医疗、娱乐、教育、工业制造、商业等领域的应用场 景、目标需求尚未明确,应用生态和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现有行业应用案例对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制造业支撑不足,对旅18 018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游、零售购物等现场体验感强、社交属性大的业态,在技术层面仍难以 做到完全替代。虚拟现实产品的性能还不能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现有 行业内容向虚拟现实产品移植投入高、难度大,导致虚拟现实产品内容 体验不佳、用户粘性较低,行业应用推广难以推进。 (二)应用规模化推进面临不少阻碍 虚拟现实的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在游戏、影视、家装、教育、旅 游、军事、医疗等领域,企业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现有的VR+行业 应用呈现多点开花,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效益和市场。VR应用到具体行 业,面临行业进入壁垒。各行业有特定的主管部门,有相应的政策法规 要求,例如在教育领域进入基础教育K-12体系的企业需要满足教育部的 资质要求,在医疗领域有专门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制度。这些专业领域 的行规对VR企业的大规模行业应用带来了行业监管认证壁垒。 现在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健全,虚拟现实 产品性能和质量没有标准规范,工业级虚拟现实软硬件标准以及工业互 联网设备、产品之间标识解析、数据交换、安全通信等标准尚没有出 台,行业应用方对大规模使用虚拟现实产品缺乏信任。 (三)虚拟现实产品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国虚拟现实企业仍然处于少、小、散的局面,优质软硬件产品供 给不足,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国内许多企业和创业团队对虚拟现 实市场的定位、主要用途、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值的分布缺乏清晰系统18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发展形势展望系列 的梳理和认识,导致只能由传统分工默契、利润相对偏低的低端硬件制 造环节切入,对附加值高、应用面广的高端硬件产品及优质内容产品生 产、开发的重视与投入不够,难以快速增加用户粘性和培育市场需求。 虚拟现实市场销量未达预期。从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销量还是销 售额,虚拟现实设备离PC、智能手机等量大面广的普及型消费电子产品 还相距甚远。高品质消费级文化娱乐内容和高流行度应用服务匮乏,产 品的差异化不大、功能雷同针对性不强。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的技术成熟 的明星级产品还没有出现。 (四)地方发展积极性能否持续存疑 2017年,国家和各大部委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出台的专项政策密度 降低,地方上出台的针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措施不多。2016年多地政 府开始启动规划或建设虚拟现实产业基地,但是大多数地方政府产业判 断力有限,盲目跟风发展现象严重,且存在着重招商引资、轻技术创 新、轻人才培养的倾向,产业趋同化竞争凸显。2017年VR市场发展波澜 不惊,没有明星、标杆性的新产品出现。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成为政 策和资本关注的热点。随着资本和政策热度下降,地方产业“一哄而 上”、同质化发展带来的弊端将逐步显现,2018年地方对发展虚拟现实 产业的热情能否持续是个疑问。18 018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虚拟现实与各行业融合应用 行业主管部门和应用部门合作引导和推进“VR+”发展,推广和深化 实用性强、示范性好的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 商贸、安防、医疗、旅游、文化创意等重点行业、特色领域的渗透应 用,创新社会服务方式。开展全国性的实地调研考察工作,加强与企业 的信息沟通,对接行业应用部门、企业,建立需求对接机制,将应用需 求传到相关企业,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促进跨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各行业发展路径,积极培育新模 式、新业态,拓展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空间,形成行业特色应用示范,推 动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产业基地、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总结优秀案例和 发展经验向全国推广。188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发展形势展望系列 (二)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供给质量 在国内已有的技术储备基础上,联合产学研力量以及医学、心理 学、认知科学等资源,研发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 强化在虚拟现实核心芯片、显示器件、光学器件、传感器等核心器件和 动态环境建模、人机交互、光学显示、内容生成等关键技术环节的联合 攻关,支持关键软硬件开发、产品和系统集成设计。 支持关键软硬件开发、产品和系统集成设计,提升我国虚拟现实产业 竞争力,引导规范虚拟现实产品研发应用,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健康有序快 速发展。进一步提升虚拟现实产品的体验感和沉浸效果,丰富虚拟现实内 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虚拟体验。加快研发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 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保障虚拟现实产品在各行业应用中的有效供给。 (三)支持行业组织加强交流合作 切实发挥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智库研究机构等行业组织在技术创 新、标准制定、人才对接、应用推广、投资促进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中的 协同作用。支持行业组织开展虚拟现实相关创新促进活动、展示体验活 动、应用推进活动、创新创业大赛、虚拟现实产业大会,激发各界推动 虚拟现实发展与应用的积极性。 加强行业交流合作,推动构建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内容、应用等 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化能力 强的优势,支持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国内 企业与国外优秀核心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缩18 018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小与先进国家差距,补齐产业短板。 (四)支持地方完善产业创新体系 加强战略规划,加快出台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对产业发 展和地方布局进行科学引导,对标准、安全规范等进行梳理。加快制定虚 拟现实产业行动计划,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规划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目 标、发展路径和发展内容,把握产业发展关键点,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 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与国家总体规划的协同,避免产业的盲目扩张发 展,推动地方实现差异化发展。推广部省市合作共建产业基地等模式, 在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推进应用示范。依托各地产业基础,推动虚拟 现实创新中心、产业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全国各地区域协同联动发 展。推进虚拟现实和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区域虚拟现实科技创 新体系,将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的需求、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形成高度 融合可持续的闭环发展模式。 本文作者:虚拟现实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 13810027908 anhuiccidthinktank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