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专题研究:长江大保护,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环保行业专题研究:长江大保护,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保行业专题研究:长江大保护,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保行业专题研究:长江大保护,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保行业专题研究:长江大保护,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保行业专题研究:长江大保护,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证券 研究报告 行业专题研究(深度) 长江大保护 ,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达、资源丰富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 11 省市,面积约 205 万平方公里。长江经济带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总量的 40%,贯穿中国的东 -西 -中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长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保护势在必行 工业发展导致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长江经济带工业占我国工业总量的 40%以上,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带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长江的水体质量不断下降。 环境的污染导致突发环境事件频频发生在长江经济带, 2013 年突发环境事件达到 459 个,占到了全国总数量的 64.47%,其中 2014 年、 2016 年全国共发生 6起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有 4 起发生在长江经济带内,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社会反响强烈,面对严重的污染情况,长江大保护行动刻不容缓。 “长江大保护” 优先以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经济带发展,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2016 年 1 月 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大保护正式提出。随后,中央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五大专项行动 +三大环保督查使大保护初见成效,长江水质明显提升。 九江 77 亿项目落地开启千亿环保空间 2018 年 7 月 30 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标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项目概算约 77 亿元。采用 PPP 模式运作。随着三峡集团中标九江市水环境治理项目,也标志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从源头控制进入到综合治理阶段, 77 亿的项目总额更标志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预测危废市场空间 845.92 亿,黑臭水治理市场空间 310.59 亿, 污水处理市场空间 879.03 亿,总额超过 2000 亿元 ,随着其它环保领域治理的展开,市场空间必将进一步扩大。 投资建议 个股方面,推荐水务龙头 碧水源 ,与三峡集团强强联合进军长江大保护 ; 监测龙头 聚光科技 ,市场高需求拉动业务快速增长。 郑小波 zhengxiaobocsc 0755-23952703 执业证书编号: S1440518060001 发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27 日 上证指数、沪深 300 走势图 -28%-18%-8%2%12%2017/11/132017/12/132018/1/132018/2/132018/3/132018/4/132018/5/132018/6/132018/7/132018/8/132018/9/132018/10/13上证指数 沪深 300长江大保护 行业专题研究(深度) 报告 长江大保护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目录 长江流域经济带:经济发达,资源丰富 . 1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 1 自然资源丰富 . 2 发展困境:环境问题频发,机制亟待完善 . 3 长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保护势在必行 . 5 长江大保护:九江 77 亿项目落地开启千亿环保空间 . 7 “长江大保护” 优先以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经济带发展,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 7 五大专项行动 +三大环保督查,大保护截污整改初见成效 . 12 三峡集团牵手 9 大企业、 8 大省市,拉开千亿治理大幕 . 16 重点推荐标的 碧水源、聚光科技 . 21 表 1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情况( 2017 年) . 1 表 2 长江经济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017 年) . 1 表 3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自然资源( 2016 年) . 2 表 4 2012-2015 年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和氮氨排放情况 . 3 表 5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支柱产业 . 4 表 6 2012-2015 年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水和固废排放和处理情况 . 5 表 7 2007-2016 年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数量 . 6 表 8 长江经济带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 7 表 9 国家各部委出台长江大保护相关政策 . 8 表 10 各地方政府长江大保护相关政策 . 9 表 11 政策对各个产业的影响 . 10 表 12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指标 . 10 表 13 长江经济带六大 重点任务 . 11 表 14 长江经济带专项行动及环保督查 . 12 表 15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饮用水水源问题数量 . 14 表 16 “清废行动 2018”各省市问题数量及挂牌督办数量 . 14 表 17 长江沿岸黑臭水体数量及治理情况 . 16 表 18 三峡集团企企合作、企地合作项目 及进展 . 16 表 19 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内容 . 17 表 20 长江沿岸城市黑臭水体实际完成比例 . 19 表 21 长江沿岸城市城镇污水治理缺口 . 20 表 22 长江沿 岸省市污水厂处理能力( 2015 年) . 20 1 行业专题研究(深度) 报告 长江大保护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长江流域经济带 :经济发达,资源丰富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 11 省市,面积约 205 万平方公里。 长江经济带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总量的 40%,贯穿中国的东 -西 -中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运输条件,使其成为了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轴线。然而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长江经济带面临着严峻的 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日益严重,重大环境问题频发,缺乏统一协调保护机制, 保护行动刻不容缓。 人口众多 ,经济发达 截至 2017 年长江沿线 11 省总人口 5.91 亿,占全国总人口 42.67%,长江沿线 11 省 GDP 达 37.4 亿元,贡献全国 GDP 的 43.70%。 表 1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情况 ( 2017 年) 地区 省市 GDP(亿元) 占全国比例 人口 (万人 ) 占全国比例 人均 GDP(万元 /人) 上游 四川 36980.22 4.47% 8262 5.96% 4.48 重庆 19500.27 2.36% 3048 2.20% 6.40 云南 16531.34 2.00% 4771 3.44% 3.46 贵州 13540.83 1.64% 3555 2.56% 3.81 中游 湖南 34590.56 4.18% 6822 4.92% 5.07 湖北 36522.95 4.42% 5885 4.25% 6.21 江西 20818.5 2.52% 4592 3.31% 4.53 下游 安徽 27518.67 3.33% 6196 4.47% 4.44 浙江 51768.26 6.26% 5590 4.03% 9.26 江苏 85900.94 10.39% 7999 5.77% 10.74 上海 30133.86 3.64% 2420 1.75% 12.45 经济带 373806.4 45.19% 59140 42.67% 6.4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达 ,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我国总量的 43.00%、 43.80%和 43.70%。除棉花产量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在 35%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占比最高,为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 57.5%,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表 2 长江经济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 2017 年) 指标 绝对数 占全国比重 (%) 国民经济核算(亿元)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373806.40 43.70 第一产业 28162.20 43.00 第二产业 158959.60 43.80 第三产业 186684.60 43.70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 行业专题研究(深度) 报告 长江大保护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指标 绝对数 占全国比重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291700.60 45.90 对外贸易额(亿元) 货物进出口总额 121335.00 43.70 出口总额 71683.80 46.80 进口总额 49651.10 39.80 农产品产量(万吨) 粮食 23358.00 37.80 棉花 58.20 10.60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 33057.00 44.00 建筑业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123096.10 57.50 消费品零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54891.20 42.6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自然资源丰富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 中 、 西三大区域,资源丰富,承载能力高。 截至 2016 年, 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为 5056.40 万吨,天然气 剩余 技术可采储量为 15955.51 亿立方米,煤炭储量 348.12 亿吨,铁矿储量 50.12 亿吨,水资源总量 15378.70 亿立方米,森林面积 8466.02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41.52%。 战略矿产资源占比位于全国之首,其中,稀土、钛等矿产储量占全国 80%以上 ; 钨、锡、钒等资源储量占全国 50以上 ; 长江经济带分布着亚洲最大的能源金属锂矿床、世界第二大 钼矿床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 3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自然资源 ( 2016 年) 区域 省市 石油储量(万吨 ) 天然气储量 (亿立方米 ) 煤炭储量 (亿吨 ) 铁矿储量 (亿吨 )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 森林面积 (万公顷 ) 森林覆盖率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千公顷 ) 上游 四川省 623.40 13191.61 53.21 27.02 2340.90 1703.74 35.20 9728.61 重庆市 266.90 2726.90 18.03 0.12 604.90 316.44 38.40 3600.74 云南省 12.20 0.47 59.58 4.24 2088.90 1914.19 50.00 7164.46 贵州省 0.00 6.10 110.93 0.17 1066.10 653.35 37.10 5596.81 中游 湖南省 0.00 0.00 6.62 2.00 2196.60 1011.94 47.80 8793.28 湖北省 1185.90 46.87 3.20 4.35 1498.00 713.86 38.40 7843.51 江西省 0.00 0.00 3.36 1.42 2221.10 1001.81 60.00 5560.67 下游 安徽省 238.50 0.25 82.37 8.59 1245.20 380.42 27.50 8893.61 浙江省 0.00 0.00 0.43 0.59 1323.30 601.36 59.10 2274.44 江苏省 2729.50 23.31 10.39 1.62 741.70 162.10 15.80 7676.92 上海市 0.00 0.00 0.00 0.00 61.00 6.81 10.70 294.70 经济带 5056.40 15995.51 348.12 50.12 15387.70 8466.02 41.52 67427.75 资料来源 : 国家统计局 ,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3 行业专题研究(深度) 报告 长江大保护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发展困境 :环境问题频发,机制亟待完善 经济发展导致环境问题频发 在长江沿江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33057 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44%,长江沿江省市布满对环境威胁较大的矿产、钢铁、水泥、化工企业。同时,部分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直接将污水排入长江之中,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体污染严重,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 水污染的治理、水生态的修复、水资源的保护形式严峻,在 2010 年,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次数 299 次,占全国共突发环境数量的 71.19%。近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环保督察的不断加强,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次数占全国总数比例有所减少,但截止到 2016年仍占 43.09%。 2015 年,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244641 亿立方米, 江苏省排放量最多为 57883 亿立方米,占总排放量的 23.66%,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 8.68 总量 万吨,农业废水中氮氨排放总量 30.67 万吨,工业加农业氮氨排放总量接近 40 万吨,氮氨多度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造成水质下降。 长江“黄金水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但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 表 4 2012-2015 年 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和氮氨排放情况 省市 指标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四川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21,910.00 19,761.00 20,054.00 16,538.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0.56 0.50 0.52 0.53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5.74 5.59 5.42 5.23 重庆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8,360.00 9,532.00 9,290.00 9,928.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0.31 0.33 0.35 0.33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1.30 1.25 1.23 1.20 云南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14,955.00 15,958.00 16,664.00 15,549.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0.43 0.43 0.40 0.37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1.18 1.15 1.13 1.10 贵州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14,312.00 24,467.00 23,208.00 18,288.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0.36 0.35 0.37 0.32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0.79 0.79 0.76 0.74 湖南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15,887.00 17,276.00 16,051.00 15,320.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2.58 2.30 2.08 1.84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6.26 6.13 6.00 5.91 湖北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19,513.00 19,987.00 21,702.00 23,643.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1.48 1.36 1.27 1.17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4.66 4.52 4.38 4.03 江西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14,814.00 15,574.00 15,613.00 17,055.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1.02 0.90 0.67 0.90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2.97 2.87 2.79 2.76 安徽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29,645.00 28,335.00 29,233.00 30,794.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0.84 0.77 0.69 0.67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3.78 3.68 3.63 3.51 4 行业专题研究(深度) 报告 长江大保护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浙江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23,967.00 24,565.00 26,958.00 26,841.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1.21 1.11 1.01 1.04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2.70 2.59 2.49 2.27 江苏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48,623.00 49,797.00 59,653.00 57,883.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1.63 1.44 1.37 1.35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3.91 3.82 3.75 3.62 上海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 13,361.00 13,344.00 13,007.00 12,802.0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0.23 0.19 0.18 0.16 农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0.35 0.32 0.31 0.30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缺乏协调机制 长江经济带发展应该是整体的、协调统一的发展,而不应该是分隔开来的根据行政区域划分的各单位独立开发。长江经济带涉及到的环境保护问题,交通体系建立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涉及到了水利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以及沿江区域的 11 省市,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尤其是各地方在执行规划中,都以目前各省市自身经济发展现状作为出发点,缺乏对于整体发展的考虑。要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然要建立协调统一的跨区域统筹机制,协调和明确各省市的职责范围以及任务,避免各行其是、各管各段的现象发生 。 产业结构相似 长江经济带缺乏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使上游与中下游区域产业未能实现合理的分工,中下游地区缺少资源的支持,上游缺乏技术、资金支持。长江经济带沿江的 11 省市目前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中下游地区各省区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 0.7 以上,例如在 11 省市中,汽 车制造行业为支柱产业的 有 7 个,电子信息行业为支柱的有 6 个,各城市的产业发展布局基本相同。产业结构的相似必然导致行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从而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业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拖慢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步伐。下游地区来说,要积极引导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通过下游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带动中上游发展,上游地区的矿产、水电等能源资源向下游流动。 表 5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 支柱产业 省(市) 省(市) 支柱产业 四川 高附加值 IT 软件制造、汽车制造 重庆 IT 行业、汽车、装备机械、生物化学、有色金属和轻纺业 云南 烟草、矿产、电力、生物和旅游 贵州 白酒酿造、电力、药业、建筑 湖南 机械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创意 湖北 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子信息、纺织 江西 汽车制造和能源 安徽 汽车、装备、优质金属材料、水泥及非金属优质材料、信息电子、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和煤化、生物技术工业 浙江 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 江苏 机械制造、电子、石油化工、汽车 上海 现代服务业、金融、航运、国际贸易 5 行业专题研究(深度) 报告 长江大保护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长江环境 污染 日益严重,大保护势在必行 工业发展导致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长江经济带工业占我国工业总量的 40%以上,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带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有些企业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到长江之中,导致长江的水体质量不断下降 。 2015 年,长江经济带直接排放入环境的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达到了 630801 万吨,其中,江苏省直接排入环境工业废水达到 126594 万吨,占整个经济带总量的 20.07%,上海工业废水直接排入环境量最少为 19322 万吨。经济带共 产生 92075 万吨固体废物, 1401 万吨 危险废物。 湖南省和云南省 2015 年分别产生 258 万吨和 223 万吨危险废物,共占经济带全年危废产生总量的 34.36%。 尽管 随着近几年 对长江保护和督查力度不断加大,长江水质有了一定的改善,但 要 将水质恢复仍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保护 和督查 力度。 表 6 2012-2015 年 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水和固废排放和处理情况 省市 指标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上海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19,728.00 18,071.00 18,917.00 19,322.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2,199.00 2,054.00 1,925.00 1,868.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549,568.00 543,108.00 628,380.00 569,708.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99.70 99.30 98.20 97.90 江苏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157,759.00 142,872.00 130,569.00 126,594.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10,224.00 10,856.00 10,925.00 10,701.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2,085,866.00 2,180,856.00 2,433,297.00 2,553,147.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98.70 98.30 97.10 95.70 浙江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77,542.00 63,019.00 52,843.00 47,114.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4,461.00 4,300.00 4,542.00 4,486.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805,810.00 1,046,829.00 1,579,225.00 1,921,114.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97.60 96.00 93.00 90.80 安徽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59,167.00 61,797.00 60,287.00 60,146.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12,022.00 11,937.00 12,000.00 13,059.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247,402.00 558,402.00 780,778.00 894,323.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98.80 99.50 99.20 97.50 江西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66,432.00 66,223.00 61,231.00 69,484.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11,134.00 11,518.00 10,821.00 10,777.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305,645.00 441,671.00 469,078.00 713,351.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98.90 97.30 96.70 95.40 湖北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80,109.00 71,869.00 67,546.00 65,756.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7,611.00 8,181.00 8,006.00 7,750.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634,997.00 596,342.00 734,109.00 590,017.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99.40 83.50 91.60 97.40 湖南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94,524.00 89,340.00 78,638.00 72,486.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8,116.00 7,806.00 6,934.00 7,126.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2,674,846.00 2,842,859.00 2,606,450.00 2,585,152.00 6 行业专题研究(深度) 报告 长江大保护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92.10 90.10 91.30 90.00 重庆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29,466.00 32,206.00 33,580.00 33,398.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3,115.00 3,162.00 3,068.00 2,828.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490,253.00 466,801.00 376,185.00 452,289.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99.90 97.80 97.30 97.30 四川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63,669.00 56,567.00 60,057.00 62,791.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13,187.00 14,007.00 14,246.00 12,316.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1,104,370.00 417,167.00 1,333,870.00 1,119,435.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99.20 98.30 99.00 98.40 贵州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23,399.00 22,789.00 32,666.00 29,084.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7,835.00 8,194.00 7,394.00 7,055.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338,683.00 357,827.00 329,527.00 385,514.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42.10 89.40 90.90 98.70 云南 工业废水排放量 :直接排入环境的(万吨) 41,496.00 40,989.00 39,004.00 44,626.0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16,038.00 16,040.00 14,481.00 14,109.00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 2,080,373.00 1,937,582.00 2,400,002.00 2,229,968.0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 66.30 64.70 67.50 69.20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长江环境的恶化导致突发环境 事件 频发 。从 2007 年到 2013, 长江经济带 突发环境 事件数量 基本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2013 年突发环境 事件 达到 459 个,占到了全国总数量的 64.47%,相比于 2007 年的 216 件,增加了112.50%, 2013 年之后,随着一系列环境政策的出台, 环境事件 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2016 年突发环境事件 数量 131 个, 占全国总数量 43.09%,占比同 2013 年相比下降 21.38%,其中湖北省突发环境 事件 数量最多为 37 个 。 重大突发环境 事件 影响恶劣,大保护刻不容缓 。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范围广,造成财产损失大,易对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容易引发公众恐慌, 2016 年,我国发生三起重大 突发 环境事件,有两件发生在长江经济带内的江西省。 江西省宜春市中安实业有限公司违法排污致新余市第三水厂取水 中断事件 导致 4 万人收到停水影响,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工业污水处理场违法排污致上高县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 导致该县城供水中断。 2014年全国发生重大 突发 环境事件 3 件,有两件发生在湖北省, 湖北省汉江武汉段氨氮超标事件 导致三个供水厂停水, 湖北省认识自治州建始县磺厂坪矿业有限公司致重庆市巫山县千丈岩水库污染事件 导致 5 万人饮用水受到影响。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集中发生在长江经济带 , 长江经济带的整治需 求迫切 ,环境问题的治理刻不容缓。 表 7 2007-2016 年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 数量 区域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四川 1 2 0 1 25 16 14 7 14 20 重庆 24 21 33 23 18 25 11 16 9 11 云南 1 4 3 0 1 1 2 3 4 1 贵州 18 10 4 5 7 4 9 3 9 12 湖南 0 6 0 1 9 3 3 2 16 8 湖北 15 33 11 27 7 4 7 5 10 37 江西 1 19 6 9 8 1 5 6 7 7 7 行业专题研究(深度) 报告 长江大保护 请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