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互保”到“相互宝”,关于相互保险之思.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从“相互保”到“相互宝”,关于相互保险之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从“相互保”到“相互宝”,关于相互保险之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从“相互保”到“相互宝”,关于相互保险之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从“相互保”到“相互宝”,关于相互保险之思.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从“相互保”到“相互宝”,关于相互保险之思.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源于 数据 1 研究创造价 值 Table_Summary 从“相互保”到“相互宝” , 关于 相互保险 之思 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专题报告 行业 研究 保险行业 2018.12.13/推荐 TABLE_ANALYSISINFO 高级分析师: 左欣然 执业证书编号: S1220517110001 TEL: E-mail: zuoxinranfoundersc Table_Author 联系人: 李冰婷 TEL: E-mail: libingtingfoundersc 重要数据: Table_IndustryInfo 上市公司总家数 8 总股本 (亿 股 ) 1089.84 销售收入 (亿元 ) 22797.04 利润总额 (亿元 ) 2268.89 行业平均 PE 24.07 平均 股价 (元 ) 26.05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 : TABLE_QUOTEINFO - 2 4 %- 1 7 %- 1 0 %- 3 %4%2 01 7/122 01 8/32 01 8/62 01 8/9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成交金额(百万) 保险 沪深300数据来源: wind 方正证券研究所 相关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TABLE_REPORTINFO 承 保端 持续修复,价值无忧增长稳健2018.11.21 中国人保( 601319.SH):财险龙头、寿险价值转型,大金控发展正当时 2018.11.16 中国平安( 601318.SH):营运利润、业务价值增长稳健,投资端、金融科技持续贡献2018.10.29 新华保险( 601336.SH):承保端稳定,资产端收益率超预期 2018.10.28 中国太保( 601601.SH):承保端持续改善,资产端收益率超预期 2018.10.28 相互制寿险的尝试:从“相互保”到“相互宝”,相互保险仍待发展。 1)原“相互保”全体成员平均分摊当期保障金和管理费 , 逆选择 的发生概率或远高于传统重疾险 。 经测算, 仅 36-39 周岁和47-59 周岁两个年龄段投保人的分摊保费小于个人应缴保费 。 2)从产品形态来看,并不符合信美相互对“会员产品”的定义,因此 并非相互保险产品。 3)作用:作为保险公司对互助保险计划的首次尝试,原“相互保” 引发 了 社会对相互保险的关注,推动 了 保险的传播和普及,也验证了各类消费者对保障型产品最真实的需求 。 4)升级为“相互宝”后, 该 产品转 为互联 网 互助计划 , 设置了188 元的分摊上限并降低了管理费( 8%) , 蚂蚁金服 大概率 需要承担兜底责任,实际上让利于参与 者。 但 参与者的购买力有限,且传统 保障型产品持续升级 , 即使以互联网为入口的相互保险真正得以开始发展, 也 将更多作为 传统 产品 的补充。 相互保险的投保人即保险人,形成了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共享收 益、 共摊 风险”的利益共同体。 海外相互保险公司主要实行预收保 费制,分摊后的盈余将用于分红或抵扣次年保费。 全球保险从“相互化”到“去相互化”到“再相互化”,主要受保 险需求转换、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 1) 20 世纪初期的 “相互化”: 19 世纪 的美国人身险市场混乱,投保人 与股份 制保险公司的矛盾激化;日 本二战后死亡伤害保险赔付激增、通胀严重,金融业重组与美国先 后开启相互化。 2) 20 世纪末的 “去相互化”: 投保人保险需求多元化,现代 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升了产业合并的需要,但相互保险融资渠道有限 ,在兼并收购、开拓业务中财务压 力较大 ;此外, 日本金融相互化推动设 立新寿险公司,以及 20 世纪末行业性利差损危机等 共同作用下, 保险市场 呈现出 “去相互化 ” 的特征 。 3) 2008 年金融危机,相互保险受资本市场 影响 较小,发达国家的 保险市场已普遍进入成熟期,融资需求弱化,呈现“再相互化”。 2007-2015 年 ,全球 相互保 险保费收入从 9710 亿美元增 至 12119 亿美元,在整体保险市场 的份额由 24.1%提升至26.7%。相互制非 寿险市场份额(约 30%)始终高于寿险 10pct左右。 2007-2015 年,相互保险绝对增速和 年复合增速远超整体保险市场 。 我国相 互保险 现状:起步晚, 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 1) 我国的相互保险在全球的 市场份额增幅 远低于整体保险行业。 2005-2015 年,中国相互保险保费收入从不足 0.1 亿美元研究源于数据 2 研究 创造价值 Table_Page 保险 -行业专题报告大幅 增至 9.3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 57%),市场份额升至 0.2%,远不及发 达保险市场和全球平均水平( 26.7%) 。 2) 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 行办法对相互保险组织的设立 和运行提供了法规依据 。 众惠 、汇友、信美先后成立。 3)阳光农业 相互保险公司是 我国 相互保险的 首次尝试 , 2005年成立,尽管 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有限,但综合费用率、成本率和 ROE 均优 于同业。 保障型产品发力,头部险企业务价值凸显。 1)上市险企先后对明星产品升级, 截至 2016 年,五大 险企健康 险保费收入占 健康险行业保费收入的 43%。 2) 2010 年至 2016 年, 五大险企健康险保费收入加速提升 , 呈现长期化并持续增长的趋势 。截至 2016 年底,平安寿、太 保寿 、太 平 寿的长期健 康险保费收 入分别为 442、 137、 88 亿元, 在 当期健康险保费收入 分别占比 的 81%、 76%、 96%, 在 总保费 分别占比 12%、 10%、 8%。 助力 NBVM 的提升 和 NBV 的增长。 投资建议: 承保周期筑底向上,投资端稳定,当前五大险企的估值区间为 0.7-1.2 倍,低于合理区间,对行业维持推荐评级。个股推荐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对应 2018年 P/EV 分别 1.2、 0.9、 0.7、 0.8 倍,考虑到年底切换估值,对应 2019 年 P/EV 分别 1.0、 0.9、 0.6、 0.7 倍。 风险提示: 权益 市场 波 动剧烈,利 率大幅下探,利差受影响;险企 2018 年收尾工作及 2019 年开门红进展不畅,保费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研究源于数据 3 研究 创造价值 Table_Page 保险 -行业专题报告目录 1 我国相互制寿险的尝试:从 “相互保 ”到 “相互宝 ”,相互保险仍待发展 . 5 1.1 平均分摊保障金 和管 理费, “相互保 ”逆选择或高于传 统重疾 . 5 1.2 “相互保 ”并非相互保险, 但推动 了我国相互保险的发展 . 7 1.3 “相互保 ”升级为 “相互宝 ”: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 . 8 2 相互保险公司:前期优势更突出的保险企业组 织形式 . 10 2.1 股东、投保人、会员 “三位一体 ”,不以营利为目的 . 10 2.2 缴费方式决定利润来源, 相互保险产品的利源并非传统 “三差 ” .11 3 全球相互保险市场发展概况 . 11 3.1 人身险发展初期,保险市场混乱,相互保险优势凸显 .11 3.1.1 美国:投保人与股份制保险公司的矛盾激 化, 直接推 动保险市场的 “相互化 ” .11 3.1.2 日本:二战 后金融业重组,效仿美国开启 “相互化 ” . 12 3.2 保险需求转换、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相互保险发展遇瓶颈 . 12 3.2.1 美国:投保人保险需求多元化,关注点从保障和储蓄转为保障和投资,但相互保险公司筹资困难,年金险发展受资本金桎梏。 . 12 3.2.2 日本: 金融相互化推动设立新寿险公司,相互保险融资渠道有限,在兼并收购、开拓业务中财务压力较大。 . 14 3.3 金融危机刺激下,保险市场呈现 “再相互化 ” . 16 4 中国相互保险现状 . 18 4.1 起步晚,市场规模有限,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 18 4.2 政策放开,相互保险迎机遇 . 19 4.3 我国相互保险的首次尝试:阳光农业,费用率更低的农险公司 . 21 5 保障型产品发力,头部险企业务价值凸显 . 22 6 风险提示 . 23 研究源于数据 4 研究 创造价值 Table_Page 保险 -行业专题报告图表目录 图表 1: “相互保 ”保费测算 . 6 图表 2: 消费型重疾险产品对比 . 7 图表 3: “相互保 ”的理赔 . 8 图表 4: “相互宝 ”的升级 . 9 图表 5: 相互保险公司和股份保险公司的主要区别 . 10 图表 6: 1987-1997 年部分国家相互保险市场情况 . 14 图表 7: 美国相互保险市场份额 . 14 图表 8: 日本寿险公司组织形式变动 . 15 图表 9: 日本相互制寿险公司转制情况 . 15 图表 10: 日本相互保险市场份额 . 16 图表 11: 2005-2015 年相互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 17 图表 12: 2005-2015 年相互保险分险种保费收入 . 17 图表 13: 2007-2015 年相互保险保费收入规模增长较整体保险市场更快 . 17 图表 14: 美国、日本主要相互制保险公司情况一览 . 17 图表 15: 2015 年相互保险分险种情况 . 18 图表 16: 2015 年全球相互保险大类资产配置 . 18 图表 17: 2005-2015 年美日相互保险市场情况 . 19 图表 18: 2005-2015 年中国相互保险市场情况 . 19 图表 19: 主要国家保险市场份额变化 . 19 图表 20: 相互制与股份制保险公司设立条件对比 . 20 图表 21: 我国相互保险公司的简介 . 20 图表 22: 四家农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 . 21 图表 23: 四家农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 21 图 表 24: 农险市场份额变化 . 21 图表 25: 阳光农业综合赔付率处于较高水平 . 22 图表 26: 阳光农业综合费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 22 图表 27: 阳光农业综合成本率低于同业 . 22 图表 28: 阳光农业 ROE 高于同业 . 22 图表 29: 主要险企健康险保费收入 . 23 图表 30: 主要险企健康险在总保费中占比 . 23 研究源于数据 5 研究 创造价值 Table_Page 保险 -行业专题报告1 我国 相互制 寿险 的尝试 : 从 “ 相互保 ” 到 “ 相互 宝 ” ,相互保险 仍 待发展 10 月 16 日 , 信美相互和蚂蚁保险联合推出 大病互助 计划 “相互保” , 产品上线 两周 ,参 与 人数 已超 1400 万人 ; 截至监管叫停前 ,参与者 已超过 2000 万人 。 目前, “相互保” 已 升级为“相互宝” 。 1.1 平均分摊保障金和管理费, “ 相互保 ” 逆选择 或 高于传统重疾 “ 相互保 ” 属于 短期 消费型团体重疾险 。 1) 成团条件 : 运行 3个月后参与人数 超过 330 万 。 2) 从保额来看 , 90 天等待期后 , 初次确诊时间为 30 天 -39 周岁非因意外患 重疾的 投保人 保额为 30 万元 ,40-59 周岁 的投保人保额为 10 万元 。 3) 从保费 分摊 来看 , 全体成员平均分摊当期保障金和管理费 ( 信美 对 每起理赔案件 收取赔偿金额的10%作 为管 理费 ) , 信美将通过支付宝扣划每位成 的分摊金额 。 全 体成员平均分摊当期保障金和 管 理费 的机制 , 使 “ 相互保 ” 在产品设计 中 并 未 包含 年龄 和性别 两个 风险因子, 而不存在差异化定价, 因此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 或将存在不公平现象。 在此,我们将 进一步测算 不同年龄 投保人的保费, 从 而判断 此产品 对不同年龄 投保人的效用 。 我们 以 原保监会 2016 年发布的 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2006 2010) 中 25 种重疾发生 率 以及 2010 年的 第六次人口普查 结果 中的人口性别 和人口 结构 为基础, 来 测算 “ 相互保 ” 投保人 每人每年 需要 支出的 保费 。 我们 1) 假设 “ 相互保 ” 的投保人年龄和性别 结构 与 第六次 人口普查结果 相同 ; 2) 根 据 险企 理赔的 经验数据, 在 100 种重疾中,前 25 种重疾 的赔案 占比 一般 达 80%以上。 因此, 将 100 种重疾发生率的调整为 25 种重疾 经验表 的 125%。3) 考虑到 产品 销售期 尚不足 2 月,且 需 对标 某 传统 成人重大疾病保险 , 主要对 18-59 周岁的 投保人 保费支出进行测算。 测算结果显示: 1) 在 调整后的 标准 重疾发生率 下 , “ 相互保 ” 每人每年 保费 681.9 元 。 2) 根据险企的精算 假设 , 我们 再次假设 产品风控 严格 、投保人质优 ,则 将 产品 的 重疾发生率 定 为 调 整 后 重 疾 经验表 的 70%,此时 每人每年需支出保费 477.3 元 。 考虑重疾发生率的恶化, 则 将 产品 的 重疾发生率 定 为 调整后 重疾 经验表 的 130%, 此时每人每年需支出保费 886.5 元 。 3) 仅 36-39 周岁和 47-59 周岁 两个年龄段 投保人 的 分摊 保费小于 个人 应缴保 费, 可 从中 获益 。 风险 相对较低的 人群 实际 在为风险相对较高的 人群买单 , 故而 逆选择 现象的发生概率或 高 于传统重疾险 , 进而使 保费 支出 进一步 高于预期 。 而当风险较低人群意识到这个问题 时 ,便会从中 退出。 研究源于数据 6 研究 创造价值 Table_Page 保险 -行业专题报告图表 1: “ 相互保 ” 保费测算 年龄 保额调整后的标准重疾发生率 保费(元)70%重疾发生率 保费(元)130%重疾发生率 保费(元)18 0.0526% 173 0.0368% 121 0.0683% 22519 0.0554% 183 0.0388% 128 0.0720% 23820 0.0585% 193 0.0410% 135 0.0761% 25121 0.0620% 205 0.0434% 143 0.0807% 26622 0.0661% 218 0.0462% 153 0.0859% 28323 0.0708% 234 0.0496% 164 0.0921% 30424 0.0763% 252 0.0534% 176 0.0992% 32725 0.0826% 272 0.0578% 191 0.1073% 35426 0.0894% 295 0.0626% 206 0.1162% 38327 0.0966% 319 0.0676% 223 0.1256% 41528 0.1043% 344 0.0730% 241 0.1356% 44829 0.1124% 371 0.0787% 260 0.1461% 48230 0.1210% 399 0.0847% 279 0.1573% 51931 0.1303% 430 0.0912% 301 0.1695% 55932 0.1411% 466 0.0988% 326 0.1835% 60533 0.1538% 508 0.1077% 355 0.2000% 66034 0.1689% 557 0.1182% 390 0.2195% 72535 0.1867% 616 0.1307% 431 0.2428% 80136 0.2072% 684 0.1451% 479 0.2694% 88937 0.2305% 761 0.1614% 533 0.2997% 98938 0.2569% 848 0.1798% 593 0.3340% 110239 0.2864% 945 0.2005% 662 0.3723% 122940 0.3196% 352 0.2237% 246 0.4155% 45741 0.3567% 392 0.2497% 275 0.4637% 51042 0.3979% 438 0.2785% 306 0.5173% 56943 0.4437% 488 0.3106% 342 0.5768% 63544 0.4943% 544 0.3460% 381 0.6426% 70745 0.5498% 605 0.3849% 423 0.7148% 78646 0.6098% 671 0.4269% 470 0.7928% 87247 0.6732% 740 0.4712% 518 0.8751% 96348 0.7383% 812 0.5168% 568 0.9598% 105649 0.8047% 885 0.5633% 620 1.0461% 115150 0.8781% 966 0.6147% 676 1.1415% 125651 0.9551% 1051 0.6686% 735 1.2417% 136652 1.0362% 1140 0.7253% 798 1.3470% 148253 1.1224% 1235 0.7857% 864 1.4591% 160554 1.2126% 1334 0.8488% 934 1.5764% 173455 1.3134% 1445 0.9194% 1011 1.7074% 187856 1.4159% 1558 0.9911% 1090 1.8407% 202557 1.5222% 1674 1.0655% 1172 1.9789% 217758 1.6350% 1798 1.1445% 1259 2.1255% 233859 1.7484% 1923 1.2239% 1346 2.2730% 2500681.9 477.3 886.5300000100000每人每年平均支出注:保费中已含1 0 % 管理费资料来源: 蚂蚁 金服 , 某上市险企 官网, 方正证券 研 究 所 由于该产品的 参与者 为芝麻信用分 650+的 部分支付宝用户, 客群年龄相对偏轻 ,因此,我们采用与传统险企 类似 的方式,对 调整后 的重疾发生率进行一定折算( 在此按照 70%来计算 ) 。 与某传统消费 型成人重疾险相比,“ 相互保 ” 对于 40 周岁( 含 ) 以下的投保人并无吸引力。 总体来说, “相互保” 保额偏低、 保费不确定 , 但初期分摊费用有限,且 退出机制简单, 可以作为 长期 重疾险 的补充 。 研究源于数据 7 研究 创造价值 Table_Page 保险 -行业专题报告图表 2: 消费型重疾险 产品对比 项目 相互保 某传统成人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类型团体重疾险,运行3 个月后参与人数低于3 3 0 万或被终止个人重疾险投保年龄3 0 天- 5 9 周岁(父母加入后可为3 0 天- 1 8 周岁以下子女投保)芝麻信用分6 5 0 + 的部分蚂蚁会员1 8 - 5 0 周岁(续保客户符合产品投保规则的可续保至6 0 周岁)保险期间 1年 1年等待期 90天 6 0 天,续保无等待期缴费方式 事后分摊 预缴保费退保 及时退保,无需再分摊 退还保单现金价值保险责任 1 0 0 种重疾 3 0 种重疾保额3 0 天- 3 9 周岁,3 0 万4 0 - 5 9 周岁,1 0 万最高5 0 万,无年龄限制,投保人自选保费试算每人每年 477.3元(按调整后重疾发生率的7 0 % 测算, 含1 0 % 管理费)2 0 岁男性、3 0 万保额: 198.0元3 0 岁男性、3 0 万保额: 410.1元4 0 岁男性、1 0 万保额: 315.7元5 0 岁男性、1 0 万保额: 1066.1元 资料来源: 蚂蚁 金服 , 某上市险企 官网, 方正证券 研究所 1.2 “ 相互保 ” 并非相互保险, 但推动了我国相互保 险的发展 信美 人寿 相 互保险社 的 官网显示,公司 产品包括 会员产品和非会员产品 两大类 , 银保监会 要求 信美相互的 会员产 品保费收入占比不低于 80%。 而 根据 公司官网定义 , 会员产品 是 长期(保险期间超过一年)保险产品 , 购买会员产品才可以成为信美会员 ,且在官网 中均有“ 会员产品 ” 的 标识。 因此 , 从 产品形态来看, “相互保” 并非信美相互的 会员产品, 其 参与者 仅为公司 客户 、 并非会员 , 故而 “相互保” 并非 相互保险 产品。 同时, “ 相互保 ” 并未设置分摊上限, 实质上 没有转移 保险 风险, 因此并非保险产品。 从保险人的利润来源来看, 保险公司 具有 刚性给付 特征 ,须承担死差 、利差 、费差 损等风险, 而“ 相互保 ” 实际 未承担风险 并可获取管理费 。 根据 产品的缴费方式 ,由于 “ 相互 保 ” 的保险金是 在 事故发生后 直接由全部 参与者 平均 分摊 , 每月 14、 28 日 由 全体成员平均分摊当期保障金和管理费, 并 将通过支 付宝扣划每位成员的分摊金额。根据 产品信息, 成员需 确保支 付宝账户 在 每个分摊日 有足够余额被扣划,如果首次扣 划不成功,支付宝会在 5 天内继续扣划。如果第二次扣款依然不成功,成员就被退出相互保 。 但当成员退出后, 当期 应付但 无人支付的 分摊额 缺口 无 明确 的 承担方, 或 存在 一定 隐患。 但此前产品 主要向 芝麻 信用分 650+的 客 户 开放 , 这部分客户 信用水平 较高,扣划不成功的概率较低 。 尽管 “ 相互保 ” 在产品形态上 存在 一些争 议, 但 从客户 吸入 速度和数量 、 产品 概念的 传播半径上来看,具有 传统险企 保障型产品 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 依托于支付宝 这一 流量平台, “ 相互保 ” 上线 仅 一个半月 , 参与者即超过 2000 万 , 迅速成为 保险 流量入口 。 尽管不属于相互保险,但 “ 相 互保 ” 给大众 以 低费率 获 得 一定保障的选择, 迅速 引发了社会对相互保险的空前关注 , 对 保险的传播 、 普及 和消费者研究源于数据 8 研究 创造价值 Table_Page 保险 -行业专题报告保险意识的教育 起到 了重要的 推动作用 , 也 验证了 各类消费者 对 保障型产品 最真实 的 需求 。 作为 保险公司 对 互助 保险 计 划 的 首次 尝试 ,“ 相互保 ” 向 相互 制寿险 的发展 再 迈 进 了 一步 。 图表 3: “ 相互 保 ” 的理赔 资料来源: 蚂蚁 金服 ,方正 证券 研究所 1.3 “ 相互保 ” 升级 为 “ 相互宝 ” : 基于互联网的 互助计划 根据蚂蚁金服公告 : “ 近期,我们接到合作伙伴信美人寿通知,监管部门约谈并指出其涉嫌违规,所以信美人寿不能 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的名义继续销售信美人寿 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 。 “相互保” 自 2018 年 11 月 27 日中午 12 点起 升级为“相互宝”。 新的“相互宝”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 背后不再对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 社相 互保团 体重症疾病保险, 但 在 保额、保险责任 等 方面 未 有 任何变化。 本次升级的 主要 变更包括 : 1)责任主体: 由信美相互 转为蚂蚁会员; 2)产品形态: 由一年期团险转为互助共济机制,也即 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 。 本次升级的 主要 优化 包括 : 1) 分摊上限 : 2019 年 为 188 元 , 如有多出部分全部由蚂 蚁金服承担 。 但 188 元的 分摊上限 , 实际上 是蚂蚁金 服的 兜底业务 , 而兜底业务 的实质是 停止损失再保险 。 从 人口结构上来看 , 根据此前的测算 ( 重疾发生率为调整后标准经验表的 70%) , 则 只有当 参与者的 年龄 低于 25 周岁 时 , 蚂蚁金服 才无 需 承 担 兜底 责任 , 而 18-25 周岁的人群在 0-59 周岁的人群中 占比 仅 16%。 从 无 兜底责任 的 重疾发生率来看, 悲观假设下, 所有参与者 所 对应 的保障金额均为 30 万 ( 也即所有参与者 年龄均为 39 岁以下 ) , 则 2019 年 每人 188 元的分摊上研究源于数据 9 研究 创造价值 Table_P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