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报告表编号 2014 申报号: HP140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 目 名 称: XX 市 XX 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盖章): XX 市 XX 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1 月 16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 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 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名称 XX 市 XX 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XX 市 XX 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邓小 雄 联系人 邓小 雄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滨江东路 191 号、 195 号 304 自编之一 联系电话 13802988430 传真 - 邮政编码 510275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滨江东路 191 号、 195 号 304 自编之 一 立项 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 -21、餐饮场所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00 建筑 面积 (平方米) 300 总投资 (万元) 5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5 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 (万元) 0.8 预期 投产日期 2014 年 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基本情况及布局 本项目 XX 市 XX 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位于 XX 市 XX 区滨江东路 191 号、 195号 304 自编之一 (见附图一 地理位置图 ), XX 区是有 史以来 XX 市较繁华的商业黄金宝地,该区云集大量的商业机构,项目靠近 滨江东路 ,顾客流量大,故本项目业主看准市场形势,在该处租用店铺 经营中餐制售 。 本项目所在大楼为 XXXX花园,为 44层的商住楼, XXXX花园占地面积为 2423平方米,一座连体三栋塔楼 ,总建筑面积 138225 平方米,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21384平方米 , 为车库 、设备用房 ; 地上建筑面积为 116840平方米 ,首层为建筑物出入口大堂 , 均作架空庭院绿化 ; 二层为商业用房 ; 三层为餐饮 ; 四 、五层东西两端为商业 , 中部为会所 ; 六层为裙楼 、屋顶为天台花园 ; 七层以上为住 宅。 本项目主要经营中餐制售 ,一天提供 午、晚两餐 , 设有餐位 60 个 , 每天营业时间为 10:00 22:00,每天共营业 12 小时 。 项目总投资为 50 万 , 项目 建筑面积为 300m2, 其中厨房面积为 160m2。 项目设有用餐区、厨房、仓库等 , 其中厨房设有烹饪区、粗加工区、精加工区、冷藏区、凉菜间、备餐间、洗碗间、消毒储碗间等 。 原材料主要使用各式蔬菜、水果、米、斋菜 、肉类等。 项目建成投 2 入使用后,全年工作天数为 365 天。餐厅内共有员工 10 人 ,在餐厅内用餐,但不设员工住宿。 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本)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委托 XX 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并上报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 项目建设内容及营业时间 本项目主要经营中餐 ,一天提供 午、晚两餐 , 设有餐位 60 个 ,项目 总投资为 50 万 元, 建筑面积为 300m2, 项目设有用餐区、厨房、仓库等 , 其中 厨房设有烹饪区、粗加工区、精加工区、冷藏区、凉菜间、备餐间、洗碗间、消毒储碗间等 , 详见附图三: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 。 本项目 每天营业时间为 10:00 22:00,每天共 营业 12 小 时 ,全年工作 365 天。 本项目不设备用发电机、 水泵等。 3、 主要厨房设备及原材料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主要厨房设备见表 1。 表 1 项目 主要设备 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尺寸 数量 备注 1 燃气双头双圈矮汤 炉 1200*760*500mm 1 台 位于厨房内 2 燃气八头煲仔炉 1300*800*810mm 1 台 3 燃气环保平开单门蒸柜 800*950*1800mm 1 台 4 燃气环保单头蒸炉 900*1050*810mm 1 台 5 燃气环保双头双尾炒炉 2200*1250*810mm 1 台 6 风机 / 1 台 7 静电油烟处理器 / 1 台 8 抽油烟罩 (运水烟罩 ) / 2个 尺寸分别为 : 6770*1300mm; 2361*800mm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有:蔬菜、瓜果、肉类、米、粉等。 4、 能源及辅助设备 电:本项目用电由市政供电管网供应。 给排水:本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应。本项目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 燃料 : 本项目属于市政管道煤气管网范围,采用 液化石油气 为燃料, 年耗气量为 73000m3,即 110.96t/a。 制冷系统: 项目不设中央空调 ,设置 4 台分体空调 。 其他:本项目不设备用发电机。 5、 劳动资源 本项目雇佣员工 10 人 ,项目为 员工提供 午、晚两餐 ,项目不设员工宿舍。 6、项目四置情况 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滨江东路 191 号、 195 号 304 自编之一 (见附图一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 项目位于 XXXX 花园 三层 304 自编之一,项目位于三层, 首层为建筑物出入口大堂 , 均作架空庭院绿化 ; 二层为商业用房 ; 三层为餐饮 ; 四 、五层东西两端为商业 , 中部为会所 ; 六层为裙楼 、屋顶为天台花园 ; 七层以上为住宅。 项目所在大楼 XX花园东面 10米为滨江明珠( 29层);南面 隔人行道为滨江东路;西面为绿化;北面为 16 米为人行道,隔人行道为珠江航道。 项目位于大楼的三层的西南面 , 东面和北面为待出租的商铺 ;南面隔人行道为滨江东路;西面为绿化。详见附图二 。 项目 建设项目地理坐标是: 东径 1131745.16、 北纬 230620.13。卫星图片如下 : 项目相关照片如下: 建设项目 所在 位置 珠江航道 4 建设项目所在大楼 项目所在大楼 南 面的住宅楼 项目所在大楼 南 面的 滨江东路 项目所在大楼 东 面的住宅楼 :滨江明珠 项目所在大楼 西 面的 中大北门 项目所在大楼 北 面的 珠 江 建设项目位置 烟道 5 7、项目的产业政策的相符性、选址合理性分析 ( 1) 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要求 根据 国务院发布 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 及广东省 2008 年1 月 通过、颁布的广东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07 年本), XX 市 XX 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属于餐饮业 , 是国家鼓励发展的第三产业,绿色环境的建设符合当前环保要求。 本项目不属于明文规定限制及淘汰类 产业项目,符合国家 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的企业 。 ( 2)城市发展规划 本项目 位于 XX 市 XX 区 ,项目类别为餐饮行业,可为本区域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饮食文化要求。不属于城市发展规划中禁止在城市区域建设项目。 ( 3) 选址可行性 根据 XX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 2005)中第二十五条所述: 禁止在下列场所新建、扩建、改建产生油烟、废气、恶臭或者其他损害人体健康的气味的饮食服务项目: (一)不含商业裙楼的住宅楼; (二)未设立配套规划专用烟井的商住综合楼; (三)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 (四)与周边住宅楼的距离少于五米的场 所。 本项目选址于 XX 市 XX 区滨江东路 187 号、 189 号 304 自编之一 , 所在 建筑物为 XXXX 花园 三层 , 项目所在大楼 XX 花园东面 10 米为滨江明珠( 29 层);南面隔人行道为滨江东路;西面为绿化;北面为 16 米为人行道,隔人行道为珠江航道。项目位于大楼的三层的西南面,东面和北面为待出租的商铺;南面隔人行道为滨江 东路;西面为绿化。 项目周围 5m 范围之内无住宅楼等环境敏感点 ,与东面的住宅楼距离为 207 米,大于 5 米的距离; 项 目位于 XXXX 花园 三层 304自编之一,项目位于三层,楼上四层为商业,非住宅。油烟经处理后排入所在大楼 XX 的内置烟道到楼顶排放, 因此,该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 符合 XX 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饮食服务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告(穗府 200846 号) 的相关要求 。 项目已于 2014 年 1 月 13 日取得 XX市 XX区 环境保护局的“ 餐饮业建设项目环保选址意见 ” , 同意在该址餐饮( 中餐) , 文 6 号为: 海环管选 201411 号 。 8、 环评等级相符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保 部 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本), 餐饮场所 6 个基准炉头以 下 和 不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环评类别为 登记表 , 本项目 抽油烟罩投影总面积 : 6.77m1.3m+2.361m 0.8m=10.69m2, 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规定,每个基准炉头对应的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为 1.1平方米,因此核算本项目有9.72 个基准炉头,即 折合为 10 个基准炉头;因此,项目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表 , 上报 XX市 XX区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 目 位于 XX 市 XX 区滨江东路 191 号、 195 号 304 自编之一 , 项目所在大楼为 XX 花园,项目位于三层西 南 面,大楼首层为建筑物出 入口大堂,均作架空庭院绿化;二层为商业用房;三层为餐饮;四、五层东西两端为商业,中部为会所;六层为裙楼、屋顶为天台花园;七层以上为住宅 。 项目所在大楼 XX 花园东面 10 米为滨江明珠( 29 层);南面隔人行道为滨江东路;西面为绿化;北面为 16 米为人行道,隔人行道为珠江航道。 项目位于大楼的三层的西南面,东面和北面为待出租的商铺;南面隔人行道为滨江 东路;西面为绿化。 详见附图二 。 目前项目周围附近不存在重污染型工业企业,周边均为商铺,总体来说项目周围 没有大的污染源 ,主要污染源为 南面滨江东路 来往的机动车产生的尾气和噪声,外 界环境对本项目影响较小。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一,建设项目四置图见图二,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见图三。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8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滨江东路 191 号、 195 号 304 自编之一 , 地处 XX市老城区东部, XX 区古称 “ 江南洲 ” ,位于 XX 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 XX 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 XX 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素有 XX“ 南肺 ” 之称的绿色岛区。 2.气象气候 辖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四周环水,气候具有海洋性较强的特点。大部分地区不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年平均气温 21,最热为 7月,平均气温 28.4,最冷月为 1 月,平均气温 13.3,年温差 15.1。全年无霜期长达 338 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 1 694.1毫米,降雨量以夏季最多,达 733 毫米,占全年降雨量 43.3;冬季最少,只有 116.1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 6.9。一年中各月降雨量以 5月最多,达 293.8毫米,占全年的降雨量的 17.3;最少为 12 月,只有24.7毫米,仅占全年降雨 量的 1.5。冬、夏季风的交替是区内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干燥寒冷,夏季吹偏南风,夏季风转换成冬季风一般在 9月份,而冬季风转换为夏季风则在 4月份。 4-8月是夏季风盛行的季节,其中 4 7月盛行东南风,各月东南风的频率几乎相等,均在 15 16, 8月受热带辐合带影响,风向转为东风,频率为 11,前后历时 5个月。 9月至次年 3月是冬季风盛行的季节,吹北风,频率从 9月起逐渐增大,最大频率出现在 11 月,达 32,以后逐渐减弱,前后历时 7个月。夏季常有台风侵扰 ,风速可达 28米 /秒 ,绝对最大风速达 33.7米 /秒 (1936年 8月 17日 )。 3.地貌类型 XX 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XX 区本岛及东南官洲岛和丫髻沙岛是由古珠江小海经不断沉积逐渐扩大而成的沙洲, XX 区本岛多为沉积扩展成陆地的水网低洼地,其东中部现仍有七星岗古海岸海蚀遗址可证明。东、北、西三面均起伏着小丘经长期海水浸蚀而成的低缓台地。全区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一般地面标高在 2 4 米,其中以圣堂岗最高,为海拔 54.3 米,以南端大沙围堤内地面最低,低于正常水位 l 米左右。 XX 区的地质以中偏北部的紫红色砂页岩的台地为主,东偏南部分布有侏罗 9 系砂页岩与震旦系混合 花岗岩等低丘,其余皆为第四系沉积物。 4.地形 全区地貌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三类。低丘海拔 50 余米,为流纹岩系 ;台地有海拔 20 米和海拔 40 米两级。为平原海拔 10 米以下,基岩为红色砂页岩。上为冲积平原砂砾与粘土。依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 XX 区为 级烈度。 5. 河流水文特征 该区是 XX 市唯一的岛区,江岸线长达 47.35 公里。区内水系具有珠江三角洲的河网特色,汊道众多,主要由西北 XX 涌(马涌)水系,东北部黄埔涌水系,南部赤沙窖水系等三个水网系统组成。区内河网密布,除珠江前后航道外,尚有XX 涌、黄埔涌、赤沙 涌等,境内水域占全区总面积的 14.08( 1273289 平方米。不包括前后航道水面)。 珠江 XX河段后航道由北向南流至白鹅潭附近,分前、后两航道 环绕着本项目所在的 XX 区, 其北支自西向东至江心洲大蚝沙止,称为前航道,长 18 公里;南支以弧型往南向东折向东北与大蚝沙相接,称后航道,长32 公里。后航道自白鹅潭东南流至落马洲,又分沥滘水道和三枝香水道,其间又有佛山水道和平洲水道以及大石涌从南边汇入 。 6. 植被 该区绿地面积为 1933 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 535.3 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为 28.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38 平方米 。 “青山绿地”工程稳步推进,庄头公园、北山公园、黄埔古港公园建成开放,新滘路南面路段果林带等工程已完工,全年共新增绿化面积 41 万平方米。 项目附近为城市植被林,以栽植的细叶榕、大叶榕、垂叶榕、芒果、石栗等行道树的形式体现。 7. 生物多样性 项目区内动物类群基本上均为小型动物,如蚁、 蝶、蜂、蜻蜓、蜢、蝉等 昆虫,不存在珍稀、濒危等受保护植物种。 10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区区划分类表 项目 功能区类别 地面水环境 属沥滘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尾水排入珠江 XX 河段后航道,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 类 标准 大气环境 属二类区 环境质量标准执行(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排放标准执行 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 第二时段 二级标准 声环境 属 2类 、 4a 类 区 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 、 4a标准 排放标准执行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2 类 、 4 标准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是否风景保护区、特殊保护区 否 是否水库库区 否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是,沥滘污水 处理厂 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 是 是否必须预拌混凝土范围 是 是否 XX 市环境保护 条例 第 24 条规定范围 11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经济结构 XX 区位于 XX市中心城区。全区面积 90.45 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 143.8万人,区辖 18 条行政街。 XX区自然环境优越,生态优势明显。区内 47公里的环岛岸线风光旖旎,总长 130公里的 74条河涌纵横交错, 1.68万亩的万亩果林郁郁葱葱,构成了 XX 的 “ 绿心蓝脉 ” ,形成了中心城区不可多得的江、涌、园、林于一体的江岛生 态系统。古诗有云: “ XX 南岸好停舟,树色波光相映浮 ” 。 2012年,是 XX 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区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抓住 XX生态城规划建设等契机,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社会建设、努力改善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 “ 发展稳健、质量良好、结构优化、民生改善 ” 的局面, 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 据初步核算, 2012 年,全区生产总值( GDP)达到 1002.38亿元,比上年净增 128.7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2.0%, GDP 增速列 XX 市六个中心城区首位。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96亿元,下降 8.3%;第二产业增加值 162.26亿元,增长 5.7%;第三产业增加值 837.16 亿元,增长 13.5%。三次产业比重为0.3: 16.2: 83.5,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91.6%,拉动我区经济增长 11.0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财税收入平稳增长。 2012年,全区税收总收入 131.90亿元,比上年增长 8.5%。其中,国税收入 48.91 亿元,增长 8.6%,为区财政贡献收入 5.59亿元;地税收入 82.99亿元,增长 8.4%,为区财政贡献收入 21.67亿元。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9.99亿元,同比增长 12.5%。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80.53亿元,增长 50.7%。 2012 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272.02 亿元,同比增长 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 206.90 亿元,增长 15.2%。规模以上工业六大支柱行业呈“ 五升一降 ” ,除饮料制造业外,其它五大行业均保持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增势最高,分别增长 25.0%和 12.5%。工业 “ 六大支柱行业 ” 合计完成产值 136.75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 66.1%。 建筑业产值实现增长。 2012年,全区资质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 2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 4.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 241.29亿元,增长 1.1%;安装工程产值 13.86亿元,增长 24.7%;其他产值 10.51亿元,增长 1.8倍。 12 2.教育 该区内有中山大学等多所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 单位,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员集中,这为 XX 区的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 顺利通过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提前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率100%目标。 2011学年( 2011年 9月 -2012年 7月),全区公办小学在校学生 53131人,比上年增加 274 人;公办初中在校学生 32984人,比上年减少 889 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 11487 人,比上年减少 694人。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 2012年末,我区经评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 61家、市民营科技企业 147 家;本年新认定市重点软件企业 2家,争取市以上科技经费4592.7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4%。 1-11 月全区专利申请量为 2109 件,同比增长 19.7%,专利授权量 1578件,同比增长 1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85.49 亿元,比上年增长 6.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产值的比重达 41.3%,比上年提升 1.8个百分点。 3.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新建 4个社区文化广场,新增 3家图书分馆和 2个流动图书服务站,图书通借通还数居全市区级馆首位。举办 “ 南粤幸福活动周 ” 、首届中国( XX)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 “ 走进星海的故乡 文化惠民合唱进社区 ” 、第三届广东珠三角咸水歌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区图书馆总藏量 29.18万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 9173 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 172163册次;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 200余次,参加人数达 15000人次。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2012年 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243间,其中医院2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44间,门诊部 39间,卫生所、医务室 128间,公共卫生机构 9间 ,其他卫生机构 2间;拥有医疗床位 7954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 1177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3943人,注册护士 5148人,药师(士) 754人。 体育事业扎实推进。 2012 年我区参加省、市组织的体育活动 19 项 ,直接参与人数近 5000人;共组织区级群体活动 19 项,直接参与人数 9万人次,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2012年末,我区共有 255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 8人,一 级 150人,二级 242人,三级 2155 人。辖内共有 17个全民健身广场, 13 265片篮球场,健身路径 296条,全区人均公共体育面积达 1.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65%。 4.文物保护 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大元帅府旧址,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14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 XX 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穗府 199923 号文)划分,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为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引用 2010 年度 XX 市 常规 监测 数据 来评价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监测结果见表 -2。 表 2 本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单位 : mg/m3 项 目 NO2 SO2 PM10 XX 区 97 中学 年平均 0.061 0.058 0.105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年平均 0.08 0.06 0.10 从 上表监测统计结果可知, PM10 略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NO2、 SO2 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XX 市的市政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污水集中汇入沥滘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后航道。 为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根据 XX 市监测站提供的 2010 年度中长洲断面的常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见表 -3。 表 3 长洲断面监测统计结果 水质项目 pH CODMn CODcr LAS TP DO BOD5 NH3-N 监测结果 7.05 4.03 15.30 0.067 0.163 4.67 3.86 1.49 (GB3838-2002) 类标准 6-9 10 30 0.3 0.2 3 6 1.5 以上监测结果表明, 长洲 断面 pH、 CODMn、 CODcr 、 LAS、 TP、 DO、 NH3-N和 BOD5 均优于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穗府 199558 号文“ XX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该项目 东、西、北 三 面 属 2类区,其环境噪声标准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 15 准( GB3096-2008) 的 2类标准 , 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 而项目南面靠近滨江东路 , 其环境噪声标准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的 4a类标准 , 即昼间 70dB(A)、夜间 55dB(A) 。 为了解本项目拟选址周围声环境质量情况 , 我们于 2014 年 1 月 13 日 ,沿建设项目边界共布设了 4个监测点进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 , 噪声监测方法按照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的 有关规定进行。测量参数为每一测点的Leq值 ;测量仪器选用 HS 6288型多功能噪声分析仪。测点结果见表 4。 表 4 建设项目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 dB(A)) 编号 监测地点 昼间 夜间 测量值 标准值 测量值 标准值 1 东边界 (室内) 48.1 50 低 10dB( A)为评价依据 37.7 40 低 10dB( A)为评价依据 2 南边界 70.3 70 53.9 55 3 西边界 52.8 60 44.5 50 4 北边界 (室内) 47.4 50 低 10dB( A)为评价依据 37.3 40 低 10dB( A)为评价依据 附 注: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附录 C,当监测点不得不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监测时,应在门窗全打开状况下进行室内噪声测量,并采用较该噪声敏感建筑物所在声环境功能区对应环境噪声限值 低 10dB( A)为评价依据。 项目 东面 、 北 面为待出租商铺 ,监测点设置在内的中央。 监测结果可知,建设项目东、 西 、 北 边三面边界昼、夜间环境噪声分别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的 2 类标准的要求, 而项目 南 边边界 由于紧邻 滨江东路 ,受交通 噪声 的影响较大,噪声值 有超标现象 。总体而言,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 一 般 。 1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好项目所在地附近周围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使本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运行中保持项目所在地区域原有的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 1、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是控制项目产生的污水达标排放,保护纳污水体的水环境质量不因项目的建设而恶化。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本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是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该区的环境空气二级标准。 3、声环境保护目标 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该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营运期周 围能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评价区内声环境符合声环境功能 2 类 、 4a类 标准。 4、敏感点 根据本项目四置情况, 主要敏感保护目标 见表 5。 表 5 建设项目 选 址附近主要保护敏感目标 序号 保护对象 相对 项目 位置 油烟排放口距离 环境要素 1 29 层 商住楼 : 滨江明珠 东 面, 207 米 119 米 大气环境、噪声 17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执行 类标准;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执行 2 类 、 4a类 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动植物油 执行标准( mg/L) 500 300 400 100 2.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中的 大型 规模 : 规模 大型 允许排放浓度 (mg/m3) 2.0 净化设施去除率( %) 85 3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执 行 2类 、 4类 标准: 类 别 昼间 夜间 2 类标准 Leq(dBA) 60 50 4 类标准 Leq(dBA) 70 55 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施工阶段 昼间 Leq(dBA) 夜间 Leq(dBA) 装修 70 55 5.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2010 年 4 月 ; 6 XX 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 2001 年 6 月 ; 7 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 HY05) 2009 年 5 月( HY05:饮食业产生的食物加工废物和废弃食物及植物油加工厂产生的残渣) ;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应根据可能 的污染物排放量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建议总量控制指标如下: 1、废水 :本项目污水全部进入沥滘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项目的排放总量已在入沥滘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排放总量中,不再重新申报。 2、 废气: 厨房油烟废气排放量为 7300m3/d,排放量: 0.146t/a; 燃料废气排放量: 23.36 万 m3/a, SO2: 0.0043t/a; NOx: 0.0262t/a ;CO: 0.3239t/a; 1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本项目主要经营中餐 。 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食物采购 食物预处理 烹调加工 食物成品 包装 食品出厂 清洗餐具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可知,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简单,主要是从外部购入各类食品材料,再进行分类、采摘和清洗,然后送入厨房进行烹饪,最后出品。整个工艺流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含油污水(烹饪和清洗碗碟等产生)、油烟废气 以及燃料废气 (烹饪期间使用炒炉等产生)等,以及整个工艺过程中设备运行和自然人声产生的噪声、生活垃 圾、隔油池处理时产生的油污等固体废弃物。 餐厨垃圾 餐饮废水 油烟废气、燃料废气 餐厨 垃圾 餐饮 废水 运水烟罩 +静电油烟处理 本项目大楼 44 层顶楼 顶 排放 隔油隔渣池 等有效的措施 处理 废油脂 风机 炉灶噪声 风机噪声 市政管网 19 主要污染工序: 一、运营期污染工序 1水污染源 本项目不设洗衣房, 桌布、椅套等均外运清洗, 故不会产生洗衣废水。 外排污水主要是餐饮 废 水 和 员工生活污水 。 ( 1) 餐饮 废 水 本项目设有 60 个 餐位 ,提供 午、晚两餐 , 根据 广东省用水定额 (试行)规定营业面积 400m2 以下按 0.16m3/餐位 日计 算每个餐位的用水量, 排污系数按 0.9 计算, 则每天餐饮废水量为 60 0.16m3/d 0.9=8.64m3/d( 3153.6t/a); 餐饮废水经 三级 隔油隔渣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 管网 。 ( 2)工作人员的生活 污水 员工生活污水主要为员工洗手污水、废茶水、冲厕水等,该部分污水经化粪池处理。 根据 XX 市污水集中处理建设投资管理办法 规定服务人员 按 0.08m3/人日计算, 本项目共有员工 10 人 ,不 提供 住 宿 , 10 0.08m3/d 0.9=0.72m3/d( 262.8t/a) 。 本项目污水排放量见表 6。 表 6 本 项目污水排放量计算表 污染源 规 模 计算系数 日污水排放量 (m3/d) 年污水排放量 (t/a) 餐饮 废 水 60个 餐位 0.16m3/餐 位日0.9, 365天 8.64 3153.6 员工 生活 污 水 10名 员工 0.08m3/人日, 365天 0.72 262.8 共计 9.36 3416.4 综上所述,本项目污水每天产生总量约为 9.362m3/d, 根据广东省第三产业排污系数(第一批)(粤环 2003181 号)及同类型废水的类比监测结果等资料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和污染负荷见下表 7 所示 。 20 表 7 污水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及污染负荷 污染指标 水量 ( m3) CODcr BOD5 SS 动植物油 氨氮 含油 污水 产生浓度 ( mg/L) 600 350 400 150 20 年 产生量( t) 3153.6 1.892 1.104 1.261 0.473 0.063 经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水 排放 浓度 ( mg/L) 500 300 350 100 18 年排放 量( t) 3153.6 1.577 0.946 1.104 0.315 0.057 污染指标 水量 ( m3) CODcr BOD5 SS 动植物油 氨氮 生 活污水 产生浓度 ( mg/L) 250 200 200 20 年 产生量( t) 262.8 0.066 0.053 0.053 0.0053 经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 排放 浓度 ( mg/L) 200 180 150 18 年排放 量( t) 262.8 0.053 0.047 0.039 0.0047 2大气污染源 建设项目不设备用柴油发电机。本项目废气主 要来自厨房油烟和燃料废气。 ( 1) 厨房油烟 本项目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厨房油烟废气。 由表 1 厨房主要设备清单可以看出, 厨房设有的炉头为 :燃气双头双圈矮 汤炉 1 台 、 燃气八头煲仔炉 、 燃气环保平开单门蒸柜 、 燃气环保单头蒸炉 、 燃气环保双头双尾炒炉, 烹调间 的烟罩分别为: 6770*1300mm、 2361*800mm, 则排气罩灶面投影总面积为 10.69 平方米,按照饮 食业 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规定,每个基准炉头对应的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为 1.1平方米,因此核算本项目有 9.72个基准炉头, 四舍五入, 即 10个基准炉头 。 油烟废气量按 2500m3/炉 小时,本项目 每天开炉 8 小时,每年工作 365 天 ,油烟废气产生量为 25000m3/h,日排放量为: 2 105m3, 年排放量为 7300 万 m3。 厨房油烟的产生浓度约为15mg/m3, 则 油烟产生量为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