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大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大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5页
XX市大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5页
XX市大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5页
XX市大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5页
XX市大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环评证乙字第 2920 号                              Q-2013002 南宁市仁义大桥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稿) 建设单位:南宁市相思湖新区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环评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二一四年一月 南宁市仁义大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修改清单 序号  评审专家意见  涉及章节  具体位置  1 进一步补充两次环评的工程方案、环评情况的变更说明;完善桥型方案的环境比选。  前言  2.1.4  原工可推荐桥型方案  2.2.2  环境因素比选  前言 P21 P22 P26 2 区别环境保护目标与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之分,完善环境敏感点基本情况调查。  1.7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P13 P17 3 完善项目周边环境概况调查;补充可利江、心圩江、凤凰江等水体与项目的位置关系,并图示;补充南宁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批复情况的说明。  2.1.1  工程概况  1.7.4  地表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附图 5、附图 9 4.4.3  饮用水源调查  P19 P17 附图 5、附图 9P77 4 补充声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的设置、影响预测背景值取值等说明;补充受道路交叉影响的敏感点声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核实并完善声影响降噪措施。  4.3.2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5.5.2.3  计算参数的确定  10.3.2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P69 P73 P133 P222 5 补充施工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工程施工营地设置不合理性,提出建议调整选址原则,并在总平布置图上图示。  1.6.3  地表水环境  5.1.6  临时用地调整建议  附图 22 P12 P94 P95 附图 22 6 完善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附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总体布局图。  9.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影响分析  9.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  附图 23 P196 P199 附图 23 7 补充环境风险事故下对下游取水口水质影响预测;补充对事故应急池、沉淀池的管理措施,以及南宁市应急供水措施,并提出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拟建大桥的建议。  7.7 油罐车落江溢油风险事故后果分析预测  10.1.4  事故风险防范设计  10.3.6  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P167 P170 P211 P225 8 从城市规划与发展、环境敏感性等因素,进一步论证道路选线的合理性。  6.12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P155 P158 9 完善公众参与调查相关内容;进一步核实环保投资。  8.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11.2 环保措施投资估算  P183 P186 P227 P228 10 按与会专家与代表的意见修改报告其他文字内容及附图附件。  全文  附图 2、附图 6、附图 9 备注:报告书中画下划线的文字为补充、修改或完善的内容。   前     言  南宁市仁义大桥原名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为 新建项目,位于南宁市相思湖新区(已并入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南宁市江南区沙井分区, 工程南岸接规划新村大道江南延长线,并通过设置简易互通立交 与江南堤路园连接,北岸接新村大道。  项目建设单位南宁市相思湖 新区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6年 7月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 计研究院编制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同年 12 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 (桂发改投资 2006776 号) 。 建设单位于 2007年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开展 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于 2009 年 12 月以桂环管字 2009306 号文批复了 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由于原新村大道越江桥梁工程设置的江北 A、 B 匝道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百合苑、南宁港航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西乡塘小区包 围在匝道范围内,对这些敏感点的声环境影响较大,且对居民、师生出行以及 管理带来不便,同时上述 3 个敏感点强烈反对 A匝道、 B 匝道设计方案, 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工程环境影响 报告书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建议取消 A 匝道、 B 匝道方案。经协调,环评 单位、设计单位与业主均同意取消A 匝道、 B 匝道方案,业主向南宁市规划局申请取消 A、 B 匝道建设。南宁市规划管理局以南规管 2009143 号“关于新村大桥北岸匝道调整方案设计 的批复”同意取消 A 匝道、 B 匝道。  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 2011 年 11 月 30 日主持召开的邕江越江桥梁优化方案专题会议要求,为节省工程投资,对桥梁方案重新进行比 选;因此设计单位对桥梁方案进行了调整,桥梁建设方案由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变更为预 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并获得了南宁市规划管理局的批复(南规管 2012282 号) 。根据 2013 年 1 月 29 日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梁工程前 期工作有关问题协调会议要求,在重新开展部分前期工作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工 作成果,因此,本项目没有重新立项。  由于仁义大桥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由独塔自锚式 悬索桥变更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建设规模发生重大变动,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应 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为此, 项目建设单位南宁市相思湖新区投 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 2013 年 3 月委 g3托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接受委托后,环评工作组成员对项目场址及 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及污染源进行了现场调查。在大概了解项目周边环境概况的基础 上,走访了当地政府等有关单位,咨询与项目有关的污染源、生态敏感区、饮用水源保 护区等规划情况及相关项目进展,收集与项目有关资料文件。通过现场调查、相关部门 咨询及资料分析,结合项目排污特征及周边环境敏感点、污染源分布及相关规划情况, 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并委托了广 西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现场监测,获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数据。  在公众参与调查方面, 在 2013 年 4 月 2 日接受项目环评工作委托后的第 3 天即在广西交通运输厅网站公示了项目的基本信息,并于 现场踏勘期间在项目周边村屯及单位公示栏上公示了该项目的基本信息;在 2013 年 7 月 11 日完成初稿,得出项目初步环评结论后即在南宁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公示了项目的主 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总体评价结论等内容。在第二次公示后走访沿线群众及相 关单位,通过座谈会与发放调查表的方式直接收集公众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意见和建议。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周边 公众对项目建设较关注, 71.1%的公众支持项目建设, 28.9%的公众反对项目建设。有部分反对项目 建设的公众认为拟建项目距上游罗文大桥及下游清川大桥距离很近,项目分流作用 不大,属于重复建设;部分反对者担心项目建成后,车流量增大,会影响其出行;部分 反对者担心项目建设后交通噪声、环境空气污染、环境振动、事故风险等会导致生活环 境质量下降。经预测,采取措施后,项目营运期沿线区域声环境、环境空气、环境振动 等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不会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依据现状数据和有关资料,结合项目特点,经过 深入的调查、分析和预测,并在充分的公众参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 有关技术导则、规范,编制了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送审稿) 。南宁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 2013 年 12 月 19 日在南宁组织专家对其进行技术评审,我单位在环评报告送审 稿的基础上,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其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于 2014 年 1 月完成了该环评报告书(报批稿) 。  本项目为新建城市主干路,本项目给沿线评价区 域带来的最主要环境影响是项目建设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以及交通噪 声对沿线敏感点声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项目运营后,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大,交通噪声贡 献值增大,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经预测,在考虑其他项目交通 噪声影响的情况下,拟建项目建设前后 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噪声级最大增高量达 17.8dB(A),敏感点噪声最大超标 12.6dB(A),  本评价对声环境超标建筑采取安装隔声屏障、换 装通风式隔声窗等措施,同时对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地下水环境和地表水环 境等保护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项目路线经过南宁市邕江陈村水厂饮用水水源二 级保护区(水域和陆域)、准保护区(陆域),项目路线走向已取得南宁市人民政 府的同意,在落实本环评提出的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控制措施,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后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在本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环保 投资有效落实的情况下,项目的建设和营运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本评价工作得到了南宁市相思湖新区投 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宁市环保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 计研究院、广西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大桥管理处 、南宁市市政管理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 项 目背景及任务由来 . 1 1.2 评 价目的 . 3 1.3 编 制依据 . 4 1.4 评 价等级 . 7 1.5 评 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 8 1.6 评 价标准 . 9 1.7 环 境敏感保护目标 . 13 1.8 评 价方法 . 16 1.9 评 价工作程序 . 17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18 2.1 项 目基本情况 . 18 2.2 建 设方案比选 . 22 2.3 工 程设计 . 26 2.4 征 地拆迁数量 . 32 2.5 土 石方平衡 . 33 2.6 施 工组织 . 36 2.7 投 资估算及工期安排 . 38 2.8 工 程环境影响分析 . 38 2.9 环 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 . 44 第三章   项目影响区环境概况  . 48 3.1 自然环境概况 . . 48 3.2 社 会环境概况 . 51 3.3 区 域规划 . 55 3.4 区 域基础设施概况 . 57 3.5 南 宁市市区跨江大桥建设情况 . 58 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60 4.1 生 态环境现状评价 . 60 4.2 空 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64 4.3 环 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 67 4.4 地 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72 4.5 地 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 77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8 5.1 生 态影响评价 . 78 5.2 地 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 84 5.3 地 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 94 5.4 环 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 96 5.5 声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02 5.6 固 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126 第六章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127  g36.1 项 目建设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127 6.2 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 128 6.3 征 地拆迁影响分析 . 128 6.4 项 目施工期运输路线沿线环境影响分析 . 130 6.5 对 基础设施影响分析 . 131 6.6 施 工安全的影响 . 131 6.7 对 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影响 . 132 6.8 对 矿产资源影响 . 132 6.9 对 通航的影响分析 . 132 6.10 对河势和行洪的影响分析 . 132 6.11 对南宁水文(三)站的影响分析 . 132 6.12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 133 第七章   环境风险评价  . 137 7.1 评 价目的 . 137 7.2 评 价方法 . 137 7.3 评 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 137 7.4 风 险识别及源项分析 . 137 7.5 最 大可信事故分析 . 139 7.6 油 罐车桥面溢油风险事故后果分析预测 . 141 7.7 油 罐车落江溢油风险事故后果分析预测 . 145 7.8 事 故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 148 第八章   公众参与  . 157 8.1 公 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 . 157 8.2 公 众参与调查 . 157 8.3 公 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 161 8.4 公 众意见采纳与否说明 . 166 第九章   水土保持方案  . 173 9.1 方 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采用防治标准等级与目标值 . 173 9.2 主 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 173 9.3 防 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 174 9.4 水 土流失预测结果及影响分析 . 174 9.5 水 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 . 175 9.6 水 土保持监测 . 177 9.7 水 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177 9.8 结 论及建议 . 178 第十章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建议  . 179 10.1 设计阶段环保措施 . 179 10.2 施工期环保措施 . 185 10.3 营运期环保措施 . 192 10.4 三同时验收内容 . 198 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99 11.1 工程经济评价 . 199  11.2 环保措施投资估算 . 199 11.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200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 201 12.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 201 12.2 环境保护监督计划 . 203 12.3 环境监测计划 . 204 12.4 环境监理计划 . 205 第十三章   评价结论  . 211 13.1 工程概况 . 211 13.2 环境现状评价 . 211 13.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 . 213 13.4 公众参与 . 225 13.5 环保一次性投资估算 . 225 13.6 评价总结论 . 225  附图及附件 附图 :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7  项目与南宁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关系示意图  附图 8  项目与南宁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关系示意图  附件 :  附件 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第一章  总论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地址: 广西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 6 号    电话: 0771-2311625    邮编: 530007 1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  1.1.1 项目背景  根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南宁 市城市主导发展方向为: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 向南。规划总体布局形态为:中心城应突出“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沿邕江两岸串珠式展开、沿其支流纵深发展的城市布局形态。 在城市公共中心体系中明确 3 个组团中心: 江南市级文化中心,江南组团综合中心;相思湖教育科研、高新技 术产业研发和办公中心,城西组团综合中心;龙岗城区级商业中心,邕宁组团综合中心。  目前除高速公路外,南宁市已建跨越邕 江的桥梁有清川大桥、中兴大桥、永和大桥、北大桥、邕江大桥、桃源大桥、凌铁大桥、白沙 大桥、葫芦鼎大桥、南宁大桥、龙岗大桥(原名仙葫大桥) 、蒲庙大桥共 12 座大桥,在建中跨越邕江的桥梁有罗文大桥。这些越江桥梁将南宁市江南与江北两大片区连接起来 ,为实现南宁市的交通顺畅、快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目前南宁市的越江桥梁分布欠合 理,中部分布密集,东、西两侧稀缺,尤其是西部目前仅有清川大桥跨越邕江连接西部 的江南和江北,而且还是快速环路上的桥梁,严重的影响了交通的快速发展,成为制约 相思湖新区乃至南宁市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新一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相思湖新区仁义大桥和罗文大桥, 这对平衡越江桥梁分布、 统筹各个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城市空间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1.2 前期工作进展  南宁市仁义大桥原名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该 项目建设单位为南宁市相思湖新区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06 年 7 月, 建设单位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项目建议书, 并根据南宁市规划局文件要求进行了修编, 12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达项目 建议书批复(桂发改投资 2006776 号文)。  2009 年,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工程水土保持方 案由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并获得水利厅下达的批文关于南宁 市新村大道越江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南宁市仁义大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地址: 广西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 6 号    电话: 0771-2311625    邮编: 530007 2 函(桂水水保函 200970 号);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并 获得自治区环保厅下达的批文关于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工程环 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管字 2009306 号)。  2011 年根据关于邕江越江桥梁优化方案专题会议纪要 (南宁市人民政府工作会议纪要 2011281 号)的要求,设计单位对该项目进行了调整; 2012 年 2 月,南宁市规划局召开了方案设计评审会,形成了南宁市新 村大道越江桥工程方案设计评审会会议纪要 ,并将工程原项目名称“新村大道越江桥”更名为“仁义大桥” ;同年 5 月南宁市规划管理局下达了关于南宁市仁义大桥( 新村大桥)工程桥型方案设计的批复 (南规管 2012282 号) ,原则同意桥型方案。  2012 年 8 月, 业主单位重新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 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 南宁仁义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于当年 10 月完成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 年 10 月 17 日在南宁市举行了南宁市仁义大桥工 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并形成了专家组意见,设计单位 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编。  2013 年, 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南宁市 新村大道越江桥梁工程前期工作有关问题协调会,并形成会议纪要,会议要求建 设单位与各相关行业审批部门和相关技术咨询单位认真对接,在重新开展部分前期工作 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成果,尽量采取补充或增加的方式完成相关技术报告 和审批,减少工作量和费用。  1.1.3 任务由来  南宁市仁义大桥原名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项 目建设单位南宁市相思湖新区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7 年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开展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于 2009 年 12 月以桂环管字 2009306号文批复了南宁市新村大 道越江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由于仁义大桥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由独塔自锚式 悬索桥变更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建设规模发生重大变动,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 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一章  总论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地址: 广西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 6 号    电话: 0771-2311625    邮编: 530007 3 表 1.1-1  仁义大桥工程建设规模变化情况  指标  新村大道越江桥工程  仁义大桥工程  新方案较旧方案变化情况  数量  百分比( %)桥型方案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  ( 1 处水中墩),主桥长 522.7m、宽 48.2 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 3 处水中墩),主桥长370 m,宽 41 m 主线( m)  总长 1162.876 总长 1644.047 +481.171 +41 桥梁 877.37 桥梁 775 102.37 -12 引道 285.506 引道 869.047 583.54 204 匝道长度( m)  A、 B、 C、 D 匝道共长1078.419m, 宽 20m, 设计车速 30km/h A、 B 匝道长 597.58、宽30m,设计车速 30km/h-480.837 -45 永久占地( hm2) 5.2 15.31 +10.11 +194 土石方  (万 m3)  挖方  25.74 12.75 -12.99 -50 填方  23.20 45.84 +22.64 +98 借方  0.66 45.04 +44.38 +6724 弃方  3.20 11.95 +8.75 +273 项目投资(万元) 73422.7783  47348.6835 -26074.0948 -35.51 为此, 项目建设单位南宁市相思湖新区投 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 2013 年 3 月委托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课题组,对项目场址及周边环境进 行了实地调查,通过相关资料收集、现场勘察、分析等前期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规、 技术导则要求,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2 评价目的  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如下:  ( 1) 通过对项目在设计、 施工和营运中的各种行为所带来的对 周边不同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评价,为项目选线优化提供依据;  ( 2)通过预测项目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局部 生态破坏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减缓或补偿措施,使项目建设带来的环 境负面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 3) 为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使项目建设满足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地方环境规划要求, 并为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规划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南宁市仁义大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地址: 广西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 6 号    电话: 0771-2311625    邮编: 530007 4 1.3 编制依据  1.3.1  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7)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 2005)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2011)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004 年第二次修正)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2008)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 ;  (10) 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998) ;  (11) 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2008) ;  (12)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13) 交通部 2003 年第 5 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14) 交通运输部文件交体法发 200967 号 关于印发 2009 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 ;  (15) 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开发建 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1994.11) ;  (16)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