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1 - 县防治小金库情况总结报告 为不断深化和巩固 “小金库 ”专项治理工作成果,构建治理 “小金库 ”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 “小金库 ”问题的发生, XX 县按照全省治理 “小金库 ”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遵循 “标本兼治、纠建并举 ”的原则,深入探究 “小金库 ”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出台了 Xx 关于建立和完善防治 “小金库 ”长效机制的意见,从银行账户开设、票据管理规定、非税收入管理、国有资产处置、严格财务核算和加大监督管理方面,提出治理 “小金库 ”有关政策要求和工作规范,将 “小金库 ”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制度、管理和监督 “三位一体 ”的长效防治机制。 一、从源头抓起,疏堵并举,标本兼治 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制度意识,筑牢遵纪守法思想基础,是构建防治 “小金库 ”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中央彻底消除 “小金库 ”目标的前提。制度的宣传教育过程,就是把制度规范内化为干部群众的道德信念、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的过程。为此,我们从加强教育入手,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的遵纪守法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构建 “不愿 ”设立 “小金库 ”的自律机制。 一是加强廉政教育和培训。充分认识 “小金库 ”治理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重大意义,要求部门、单位的 “一把手 ”在思想上要认清 “小金库 ”的严重 危害性,始终把治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养成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做到 “三结合 ”。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正面示- 2 - 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激励教育和诫勉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拓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建立起教育的长效机制。抓好 “四必谈 ”。对群众有反映的进行提醒谈话,对从事重要工作和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事先谈话,对新任职的进行警示谈话,对受违纪处分的进行回访谈话,使廉政谈话制度更具超前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 二是疏导和堵漏两手抓。防治 “小金库 ”不仅要 “堵 ”,更应先 “疏 ”。一方面,针对现行财务制度有些不健全和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如差旅费过低问题、招待费比例问题,完善相关办法措施,增强实效性和合理性,引导资金在正常的渠道内良性循环,同时,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照顾到和解决好一些差额供给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从源头上遏制 “小金库 ”现象。另一方面是堵塞漏洞,严防资金转入 “小金库 ”。开展拉网式清查资产家底,不留死角,防止 “隐性收入 ”流入 “小金库 ”。加强对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收费标准进行审核,防止违法收费形成“小金库 ”。强化 票据管理,坚持以旧换新核收发放票据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收费票据档案管理工作制度,防止 “白条 ”收费不入账形成 “小金库 ”。 三是统筹兼顾,全面治理。 XX 县制定 “小金库 ”治理重点检查方案,把 “小金库 ”清查与规范津贴补贴、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节约和控制行政成本支出、加强银行账户监管,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发票管理检查、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等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整体推进,综合实施。同时,面向全社会持续开展 “小金库 ”治理的宣传工作,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影响力和知晓率,营造人人知晓、人人遵守的良好氛围。 - 3 - 二、重制度落实,监督前移,着力防范 狠抓遏制部门、单位 “小金库 ”的制度建设和落实,使 “小金库 ”监督的关口前移,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切断 “小金库 ”的资金来源,防范 “小金库 ”的发生,构建 “不能 ”设立 “小金库 ”的防范机制。 一是加强非税收入监管。建立 “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 ”的政府非税收入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和票据改革,建立统一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依托 “金财工 程 ”,构建全县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规范和完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方式,继续清理政府非税收入项目,规范执收行为,实现 “以票管收、以查促收 ”的新型管理模式,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做到应收尽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