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终于踏上了考察之行的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 7 天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 *、西抵、杭州、上海、周庄,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感受颇多、收获很大,触动很深,为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站: *、 *。 *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 1131年),至今 800 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 “中国画里的乡村 ” *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具有独特造型的 “牛型村落 ”“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 ”。始祖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承志堂、敬修堂;气度恢宏、古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南湖书院;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 ,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雷岗上参天古木、民居庭院中的百年牡丹与探过墙头的青藤石木,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着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 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 *已是 “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 ”。 走进 *,便觉是在画中游 村间毗邻的高楼叠院间是一条条精心铺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就着石板路的小巷,高高的白墙上烙印着数百年风雨冲刷的斑驳,雕刻精美的门楼错落地镶嵌在高大简约的院墙上。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 140 余幢。 *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整个村落呈“牛 ”型结构布局 “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 ”,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 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更创造了一种 “浣汲何妨汐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 ”的良好环境。 *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 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有 “明清民居博物馆 ”号称的 *村位于距离黄山市 50多公里的安徽省黟县,距黟县县城四公里。 *村原有牌坊十多个,现只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胡文光石雕牌坊,据说它的保留是因为一位军属老大妈的保护, “文革 ”时,当有人要这座牌坊同其它牌坊一起砸掉时,是她出面保护,又因为她的儿子在部队当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团长,才没有人敢动手。 *村已开放的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十二三个,*村全体居民均为胡姓,我们走进了当年的大商人胡时虎的住宅 “瑞玉庭 ”,庭院小巧玲珑,厅内布置古朴典雅。正中悬挂着大型画轴,画轴的两边是付对联:快乐每从 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只是辛苦的辛字分明多了一横,吃亏的亏字又多了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导游告诉我们: *村自古素有饱学之士,儒商代代相传。这副楹联是宅的主人成功的经商和处事之道,多付出一份辛苦就会多一份回报,多一些成功的几率,所以辛字特意多写一横。而多吃一点亏,往往会获得更大的利益,所谓吃亏是福,多吃亏占大便宜,故而亏字特意多加一点。正是这两个错字激励了后辈们恒久的记住了这副楹联,也促使他们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画轴的下边,是一大挂钟,条桌上摆的是东瓶西镜,取谐音平平静静之意。和上面挂钟的滴答声合称为 “终身平 静 ”体现了主人希望风平浪静,平安生活的意愿。而后面的一幅楹联更是充满了 *古人的智慧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这副文联的内涵深远,富有哲理。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读书经商还是做别的,重在有成效,而遇到困难,迎着上,不畏惧、不退缩,那么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这些摆设说明了先人对当时生存环境的追求、对后代子孙的劝诫。足以体现了当时 *人对生活的深刻感知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 *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 以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第二站是杭州 话说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美丽的人间天堂 杭州。 杭州因有美丽的西湖成为闻名于世的风景旅游城市,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写到: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斩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佳子,十里荷花,羌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我们首先领略西湖的美景,又有细雨做伴更加深了美景的韵味。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 36 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 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 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 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 -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苏东坡纪念馆、西湖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美院深深的感受到了美院里韵味十足的艺术气息。 第三站在上海。 这是很多人向往已久的城市,他的繁华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地处中国长江入海口,是 神州旅游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旅游大都市,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来旅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迈进。像西太平洋海岸的一颗明珠。 来到上海的第一天,我们先到了有中国艺术前沿之称的 “八号桥艺术基地 ”! “八号桥 ”是文化创意集聚区,拥有最时尚的建筑设计、产业样式,还有时尚而年轻的工作人员,处处充满时尚创意的元素。而谁会想到,这里原本是上海废弃的汽车配件厂的旧厂房。近年来,随着上海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城市繁华区中大量的旧厂房、老仓库闲置下来。如何激活这些 闲置资产,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之成为文化产业的 “研发器 ”,成为文化创意的 “孵化器 ”;同时把其培植成上海文化产业的集聚区,成为上海筹划文化产业的精彩之笔。 “八号桥 ”文化创意集聚区是申城因地制宜培植文化产业的缩影。 “八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号桥 ”名称的由来充满创意,这个地方位于卢湾区建国中路八号,遂取名 “八号桥 ”。 “八号桥 ”的建筑风格同样充满创意,他们利用这些大型的老厂房,因陋就简,通过多姿多彩的 “桥梁 ”连通并分割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工作间。然而 “八号桥 ”的最大创意还在于这里的企业经营的几乎全 部是充满创造、充满创新、充满创意的文化产业。 “八号桥 ”磁石般地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的企业入驻,包括国际知名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制作、画廊、广告、公关、媒体、顶级餐饮等公司。对这些企业来说,入驻这里不仅能够得到充足的创意客源,而且还能享受到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租户共享空间 ”。比如商务中心、员工餐厅、休闲后街、阳光屋顶等,为业主们提供了许多互动的空间,使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和各类时尚元素互相碰撞,更能够激发灵感和创意。就连这里提供餐饮服务的小店也是创意味十足,谓之为 “后院 ”。 “后院 ”的风格如 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有着宽敞的玻璃窗和明媚的阳光,一个装满漂亮植物,好吃好玩宜于休闲的地方。沐浴午后阳光,置身 “后院 ”的竹制藤椅,你可以聊聊心情,更会激发你的无尽创意。 “八号桥 ”还为大型城市因地制宜地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样本和参考。设计者说: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卢湾区重点打造的精品特色现代化园区,希望 八号桥 的建设可以为上海中心城区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跨越提供参考。 ” 诸如 “八号桥 ”此类的文化创意在上海随处可见。 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上海新天地又是一个好例子。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 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 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最老的街坊、最旧的里弄与现代文化创意的结合,使得这里成为年轻人和新兴时尚的集聚地,成为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汇集区,老式弄堂、烛光晚宴、露天小吃、高档宾馆、各种肤色的外国朋友,旧上海的风情呼之欲出,国际时尚消费形态俯拾皆是。目前这里已是上海炙手可热的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八号桥 ”的成功、 “新天地 ”的繁华,是理念的成功、创意的成功,细想起来最终还要源于文化所物化出来的力量。 之后参观考察了城隍庙、上海博物馆 城隍庙 。上海的城隍庙可谓名扬天下,与豫园毗邻 ,又称老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城隍庙还被称为老城隍庙。 1995年开始修缮,并接待信众和游客。正门为四柱三门,飞檐牌楼上塑有八仙,门旁有石狮一对。大殿翠瓦朱檐,峥嵘璀璨,香火极盛。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是上海社会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堪称 “中华文化精华的宝库 ”。上海博物馆为国家级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于 1995 年迁至今址,其建筑为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古代 “天圆地方 ”的传统说法。同时也使得博物馆由远而望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 青铜器。博物馆一楼为倒 “T”主要展出了中国古代雕塑与古代青铜器。深墨绿色的青铜器具营造出浓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郁的商周氛围,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二楼主要展出了中国古代陶瓷,用真实的文物讲述了古老中国的高超制陶技术与作品;三楼为正方形,集中展出了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以及历代皇室玺印。传统古建筑风格和儒雅的书卷气息清晰地表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四楼为圆形,主要展出了历代钱币、古代玉器、明清家具以及我国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位。 在上海的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梦寐以求的海东方明 珠广播电视塔。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嘴尖上,以其468 米的绝对高度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之高塔。东方明珠塔背拥陆家嘴地区崭新的现代化建筑楼群,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交相辉映,展现了国际大都市的壮观景色。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由三根直径为 9 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舱、上球体、下球体、五个小球、塔座和广场组合而成。其内部可载 50 人的双层电梯和每秒 7米的高速电梯为目前国内所仅有。同时,高 263米的球形观光厅别具一格,是鸟瞰大上海的绝佳位置。 导游带我们来到外滩 -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 ,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 “外滩 ”。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线,曾被称作黄浦路、扬子路、黄浦滩路, 1945 年改名为中山东一路。浦江游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在于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代表着上海的象征和缩影,还在于浦江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精华。浦江游览的线路是从外滩出发,先逆流而上,向南至南浦大桥,再调头向北,过杨浦大桥直至吴淞口,再从吴淞口返回至外滩。这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南浦大桥。全长 8346 米。江对岸,就是东方明珠电视塔。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 誉为 “中华商业第一街 ”。南京路东起外滩、西止延安西路,全长 5.5 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可分为东西两段。今日 “十里洋场 ”的南京路早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这条大街上,鳞次栉比云集着约 600 多家商店,有近百家历史悠久的老店、名店和特色商店,供应传统优质产品,也有新兴的时髦品牌。 入夜时分,遥望东方明珠塔,华灯齐放、色彩缤纷,彩灯辉映下的高塔直入云霄,而在塔上俯瞰都市夜景,更是一派流光溢彩、灯火辉煌。再来看看南京路的夜景与夜上海的万家灯火一同抒写出了 “东方巴黎 ”的富庶与开放。 最后一站是中国第一水乡一 一周庄 ,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 ,九百余的文化底蕴 ,构成了江南水乡 小桥、流水、人家 的独特风貌。旖旎的水乡风光 ,特有的人文景观 ,传统的建筑格局 ,纯朴的民间风情 ,令人神往 ,令人流连 ,无愧于周计集中国水乡之美无愧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 ,为世界文化遗产散发出不可磨灭的光彩周庄的人家 ,因水而筑 ,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 ,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 ,比比皆是。尤以沈厅张厅气势非凡 ,历经百年 ,风姿依旧。由世德桥和永安桥纵横相接 ,石陛相速 ,艺术设计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 、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组成双桥 ,位于镇东北部 ,建于明万历年年 (1573-1619年 )。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此汇圃成 十字。骢明的工匠在联袂建造雨座石桥 ,揣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 ,襟子很像古代的钥匙 ,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钥匙桥。1984 年 ,旅美上海青年书家陈逸飞,以双桥为题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油书 ,连同其他 37 幅油画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 “哈默的画廊展出 ,后又被哈默买下 ,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 ,以双桥像征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合作舆和平。 1985 年 ,这幅油画又被印上当年联合国首日封 ,让世界上越末越多的人领略了周庄古镇秀美的风光 ,古模的风韵。双桥,不似钥匙 ,胜似钥匙。这把钥匙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好之门。 我们几人相 约也坐上小舟,亲身体会一下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感觉真美,小舟靠岸了我们还陶醉在其中,不愿下船,我们相互拍照留念。上岸了,我们这次考察之旅也结束了,这六日的旅程使我感受颇深,切身体会了江南的美景,同时也学习了南方一些地域的历史文化、南北方建筑的差异,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