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中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XX中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XX中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XX中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XX中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稿) 项目名称: XX 中学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 先导土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2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 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中学项目 建设单位 XX 先导土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蒋奕 联系人 朱总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 潇湘南路二段 168 号 联系电话 15873171903 传真 / 邮编 410205 建设地点 坪塘北片区范围内,坪塘大道与学士路交汇处东北角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长先发改函 2012358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普通初中教育 P8231 普通高中教育 P8234 占地面积(平方米) 71863.5 绿地 面积(平方米) 22998 总投资 (万元) 20658.55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41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 2.0 评价经费 / 投产日期 1、任务由来 近年来, XX 市及先导区政府始终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夯实建设教育强区基础。随着坪塘片区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市区人口的增量递增,城区教育设施的配套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不少新建住宅小区教育设施不配套或配套不足,使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坪塘镇为了让学校更好的服务群众,周边居住区的学生上学更 方便,决定在区内新建数所小学和中学( XX 中学为其中之一),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强烈要求,满足老百姓让子女上好学的心愿。坪塘片区总占地 112 平方公里,总人口 59800 人。而项目周边现有中小学学校数量有限,学校设施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目前以及未来该区域居民的子女入学需求,适龄孩子入学就读将会成为一大难题,而 XX 中学项目的建设正是综合了周边社区(行政村)的生源实际,依“科学规划、求真务实”的原则 2 而实施的,因此 XX 先导土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规划建设 XX 中学,将主要服务于坪塘北片区域居民子女,招收中学生 3750 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确定该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 建设方委托我公司 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公司 接受委托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作下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工程分析及影响预测的基础上,按相关技术规范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 建设单位概况 XX 先导土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是 XX 大河西先导区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于 2009 年 2 月成立,注册资本 10 亿元人民币,负责先导区指定范围内的土地一级开发、建设和融资,以及市政道路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3、 工程内容 3.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XX 中学项目 建设单位: XX 先导土地开发建设 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坪塘北片区,北临规划的督府路,东临祠堂路(规划),西临坪塘大道,南临学士路 总投资: 20658.55 万元。 建设工期: 2014.1.-2016.1 表 1.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序号 项目 时间段 工作内容 1 XX 中学 2014.1 完成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项目可研、勘探 、设计、三通一平等 2 2014.11 完成基础工程 3 2015.5 主体工程完工 4 2015.10 完成建筑外装饰、室内装饰及安装工程 5 2016.1 完成户外工程、配套设施等 3.2 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设计总规模为 75 个班,其中初中部 39 班,高中部 36 班,学生总人数约3750 人,全校教职工总人数约 300 人。为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需要,本项目建设 3 内容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食堂、图书及艺术中心、体育馆等主体建筑、装饰和安装工程建设, 1 个 400 米田径场、 8 个篮球 场及 3 个排球场,室外给排水、供配电、绿化、道路硬化、土石方等附属工程建设。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 71863.5m2, 总建筑面积 58910.8m2, 分为四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运动区、行政办公区, 容积率为 0.80,建筑密度为 19.8%,绿地率为 35%。 ( 1)具体建设内容见表 1.1。 表 1.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序号 类别 名称 工程内容及 规模 1 主体 工程 行政办公区 办公楼( 5F)总建筑面积 3905.4m2 教学区 初中部教学楼( 5F, 39 个班级含合班教室,建筑面积7567.4m2),高中部教 学楼( 6F, 36 个班级,建筑面积 6850m2),实验楼( 5F,9717.4m2),图书及艺术中心( 6F, 8065.4m2) 生活区 食堂( 3F,建筑面积 4759m2 ),宿舍( 6F,建筑面积 6142.6m2)。 运动区 体育馆( 3F,建筑面积 5843.4m2)。 2 辅助工程 停车位 118 个停车位,其中地下 71 个,地面 47 个 3 环保 工程 油烟处理装置 食堂 安装 油烟净化器 实验室废气收集 通风橱收集后 高空 排放 垃圾收集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于垃圾桶, 并于北面设 1 个 9m2 垃圾收集站 , 餐 余 垃圾和废油脂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污水处理 化粪池 ( 6 个,总处理能力 164m3/d)、隔油池 建设 ( 1 个,总处理能力 40m3/d)、铺设污水管网,实验室废水收集及处理设施一套 4 公用 工程 供水 系统 水源为市政 自来水管网 供给,初中部地下室一层设一个水泵房,位于地下室设备房 供电 系统 两路 10KV 高压电源供电, 区内初中部地下室设有地下变电所,无柴油发电机 电信及通讯系统 、附设式电信机房 电信管线根据路网分布在项目区域内,电信机房由电信部门统一规划。 供热供冷 不设集中供热 ,采用 分体空调 消防 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 通风 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5 景观工程 绿 地 绿 地 率 3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 1.2。 4 表 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项目总用地面积 m2 71863.5 合 107.8 亩 2 净用地面积 m2 65715.7 合 98.6 亩 3 总建筑面积 m2 58910.8 4 地上建筑面积 m2 53000.6 5 其中 办公楼 m2 3905.4 实验楼 m2 9717.4 初中部教学 楼(含合班教室) m2 7567.4 高中部教学楼 m2 6850.0 图书及艺术中心 m2 8065.4 体育馆 m2 5843.4 食堂 m2 4759 宿舍 m2 6142.6 其他 m2 150 6 地下建筑面积 m2 4321.7 7 架空自行车库建筑面积 m2 1588.5 8 建筑基底面积 m2 13029.9 9 容积率 0.80 10 建筑密度 % 19.8 11 绿地面积 22998 12 绿地率 % 35 13 停车位 个 118 室内 71 个,室外 47 个 ( 2)项目主要实验试剂 项目实验试剂主要用于高中化学实验,少部分生物实验,高中化学实验主要以无机化学为主,其中主要包括粗盐的提纯、碘的提纯、钠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氯水的漂白、乙酸乙醇的制备等。 项目主要 实验试剂 见下表: 5 表 1.3 主要 实验试剂 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年用量 性质 1 乙醇 1800L 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 燃烧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2 硫酸 250L 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高 沸点 难挥发的 强酸 ,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3 氢氧化钠 300kg 俗称烧碱、火碱、苛 性钠, 常温 下是一种白色 晶体 ,具有强 腐蚀性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强碱 性,能使 酚酞 变红。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 4 草酸 30kg 即 乙二酸 ,无色单斜片状或棱柱体结晶或白色粉末、无气味,在高热干燥 空气 中能 风化 。草酸有毒。对皮肤、 粘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极易经表皮、粘膜吸收引起中毒。 5 酚酞 40kg 是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 ,实验室中用作指示剂 ,变色范围 pH 值 8.2-10.0,由无色变红色。 6 正丙醇 150L 有像乙醇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乙醇、乙 醚, 易燃 ,具刺激性 7 盐酸 1000L 盐酸是一种 强酸 , 浓盐酸 具有极强的挥发性 8 铝粉 19kg 无 气味 ,银白色金属粉末,无毒,可燃,不可接触稀酸或强 碱。 9 氯化钠 40kg 是无 色透明的立方 晶体 ,粉末为白色,味咸,易溶于水,甘油,微溶于 乙醇 、 液氨 。硬度 密度 较大 , 具有 引湿性 。 10 氯化钡 50kg 白色结晶或粒状粉末。味苦咸。微有吸湿性。在 100 时即失去 结晶水,但放置在湿空气中又重新吸收二分子结晶水。易溶于水,溶于 甲醇,不溶于 乙醇、 乙酸乙酯和 丙酮。 11 四氯化碳 50kg 无色、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分子量 153.84,在常温常压下密度 1.595g/cm(20/4 ),沸点 76.8 ,蒸气压 15.26kPa(25 ),蒸气密 度 5.3g/L。微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 3.3 项目设计概况 ( 1)总平面布置 结合地形和功能布局,本次规划将北面设置为学校主入口,东面设置为学校次入口。在用地的北边为规划的城市公园,有优美安静的读书环境,北边道路是城市次干道,基于这两个因素,规划将学校主入口布置在北边,学校内部从南到北形成一条视线主轴线。主入口处由实验楼、初中部教学楼、办公楼围合成入口广场。教学区高中部与初中部既分开又联系紧密。教学区南边为学生宿舍与食堂。教学区与学生宿舍、 6 食堂之间加设一个车行出入 口,实现人车分流。实验楼的南边为图书及艺术中心,图书及艺术中心南边为体育馆,西边为运动区。 学校分为四个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运动区、行政办公区。 规划布局以教学区为中心,其西部布置运动区(规划一座 400 米跑道标准田径场及 8 个篮球场、 3 个排球场),隔一块待建空地为坪塘大道,有效地避开了交通对教学楼、办公楼的影响,东部、中部为教学区,含初中部、高中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初中部与高中部用连廊相连,初中与高中分离设置将有利于校方管理,减少教学干扰,两楼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 25m,满足日照和规范要求。图书及艺术 中心位于学校的中部,规避交通对其噪声影响,南部为生活区,含食堂与宿舍。 ( 2) 交通组织 为了减少学校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规划学校车流与人流主入口在基地北面的城市次干路督府路上,在主入口与城市道路相交处,规划了一个 文化休闲 广场,该广场既起交通疏散功能,也是学校对外形象广场。并在基地东部的祠堂路设次要车行出入口。 教学区中初中部与高中部之间采用连廊联系,形成整体,交通便捷,校园内车行道宽度为 5 米,机动车道主要路段纵坡控制 5%以内。 校园停车以地下室停车和地面停车相结合,机动车室内停车设置于初中部教学楼的 地下室,可停机动车 71 台。室外停车分为校外停车和校内停车,校外停车设置在主入口东侧,可停机动车 47 台,校内机动车停车主要布置在生活区和办公区,非机动车停车布置在高中部教学楼底层架空层处,可停非机动车 299 台。 ( 3) 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采取土方就地平衡原则。设计中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从现状竖向及规划城市道路标高来看,城市道路的坡度比较大,基地地形走向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高程为 65m,最低处高程为 45m。相对高差在 20m 左右。城市道路规划为西北最高标高为 59.84m,东南角最低标高为 48m。为配合城市道路,基地按 室外空间要求从北向南逐渐降低。主入口广场是学校形象展示点,也是现状地形最高处,设计将此处标高定位校园的最高处,从城市观学校建筑形成仰视点,增加了广场与建筑的感染力。为方便初高中教学楼的联系,在教学区东侧设联廊连接,这样不但加强了各部的联系,同时还起到了隔离道路交通噪声的功能。 ( 4) 景观设计 7 区域内景观设计可以概括为“一轴、三心”。 一轴:结合人流交通主轴线设一条景观轴纵贯校区南北。 三心:沿景观主轴线从北及南设入口中心广场和文化广场、休闲广场,在北面主入口处设入口中心广场,该广场主要由树、铺地为景观元素组成,为 师生塑造一个疏散空间与交流中心;在用地的中部结合图书及艺术中心及教学楼设文化广场,形成以绿化树林、花卉为主的景观中心,为教学区的交流空间;休闲广场是东入口的主要集散地,三个景观中心遥相呼应,各具功能、各有特色又互有联系,体现了中国园林“互含”与“互否”的意境。 3.4 公用工程 ( 1) 给水 系统 项目给水分别从 坪塘大道 路 和督抚路 的市政给水管上各引一条 DN150 进水管,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压力为 0.3MPa,能够满足校区给水及消防要求。 给水系统:采取竖向分区供水,校区建筑 1-3 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3 层及以上的楼 层由校区生活泵房变频供水设备供水。 热水系统:本工程学生宿舍供应热水,其热水采用屋顶集中的太阳能热水机组供应,热水管道采取同程布置的方式,并设循环泵,采取机械循环。 项目用水包括学生生活用水、教师生活用水、食堂用水、绿化用水等。建成后,75 个班,学生总人数约 3750 人,全校教职工总人数约 300 人。宿舍供部分学生住宿,可容纳 1120 人。 实验室用水量 主要来自高中部实验操作、实验设备及器皿的清洗,预计实验课每周一节,每节课每位学生用水量按 750ml 估算,则实验用水 按照 1000L/d计 。 用水量见表 1.4。 表 1.4 用水量一览表 项目 用水量标 准 小时变化系数 用水单位数 用水时间( h) 最大小时用水量( m3/h) 日用水量( m3/d) 学生宿舍 80L/人 d 3.5 1120 人 24 13.06 89.6 食堂 10L/人 次 1.5 早餐 1280 人 12 1.59 12.8 中餐 2400 人 3 24 晚餐 1280 人 1.59 12.8 学生在校生活用水 10L/人 d 3.5 3750 人 10 13.12 37.5 教职工办公生活用水 15L/人 d 3.5 300 人 10 1.57 4.5 实验用水 1000L d 1 绿化用水 2L/m2d 1 22998m2 12 3.84 46.0 8 不可预计用水量 总用量的10% 24 1.15 22.8 合计 251.0 ( 2)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排水管道系统汇集后,排入化粪池,在化粪池内停留 12 小时后, 食堂餐饮废水经隔油沉淀池预处理再和其他生活污水一起经化粪池处理后, 排入 区域市政 污水管网,进入坪塘污水处理厂, 尾水排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进化处理,再排入洋湖湿地公园 。项目生活污水排 放量按除绿化用水外的其它用水的 80%计算,则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 163.2m3/d。 实验室废水主要来自仪器的冲洗废水及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产生废水,其排放量为 0.9t/d。实验废水应采取预处理后达标后再排入坪塘污水处理厂处理。 雨水系统:各建筑单体均设雨水专用立管,收集屋面雨水后排入室外明沟中,经检查井排入小区雨水管网中,地面雨水经雨水口和明沟收集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 3) 供电 系统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属二级负荷,其他用电均属三级负荷。由附近 110kV 城市变电站引入两路 10kV 高压线路, 一路电源 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手动或自动投入运行。 在配电房设置户内变电所。 本项目建筑物防雷级别按二类设计。学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为二级。从周边引入宽带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装数字化电视监控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 ( 4)消防系统 本工程为一类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群外围布置有 5m 宽环形消防车道,并设有能通往内部庭院的车道,沿车道布置室外消火栓。各建筑均为不超过 24m 的多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设环行消防车道,四周都可作为消防扑救面,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内部防火 分区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均不超过 2500m2,疏散宽度满足疏散要求,且疏散口的分布符合规范要求。 ( 5) 贮运 项目 实验楼 内设有物料贮存区, 每层实验楼东面设置了准备室,与仪器室相邻,以满足 实验 装置用料需求。物料存放周期见表 1.5。 9 表 1.5 试剂 的存放周期表 序号 名称 存放周期 贮存方式 1 乙醇 7 天 瓶装 2 一氧化碳 7 天 瓶装 3 硫酸 7 天 瓶装 4 氢氧化钠 7 天 瓶装 5 酚酞 7 天 瓶装 6 正丙醇 7 天 瓶装 7 盐酸 7 天 瓶装 8 铝粉 15 天 袋装 9 氯化钠 15 天 袋装 10 氯化钡 15 天 袋装 11 四氯化碳 15 天 袋装 4、 项目 四周 环境现状 本项目位于 XX 市坪塘片区,坪塘大道与学士路交汇处东北角,北面为在建的督府路预计 14 年底竣工,南面的学士路预计 14 年年底开工, 16 年 5 月竣工,东面为规划中的祠堂路,预计 16 年 10 月竣工。西面临一块空地,为坪塘街道办事处、村阵用地,隔坪塘大道为山地及少数居民房。项目用地现状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性质属于中小学教育设施用地,民房约 28 户,在建设前予以拆迁。项目地东南面有 10KV高压线,预计在 2014 年 3 月项目建 设动工前也予以拆除。本项目最高建筑物高度为21.6m,符合规划设计条件书的建筑限高 24m 要求。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 XX 市坪塘片区,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问题。项目用地现状为林地、耕地、民房,待拆迁后作为项目用地,附近无其他工业,无主要环境问题。 10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坪塘北片区。 XX 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处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部, 东经 112 53至 113 6,北纬 28 2至 28 16间,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接壤,北与岳阳市交界,西与益阳市相接,南与湘潭市、株洲市相联。 2、地形、地貌、地质特征 XX 市河西主体部分位于湘江西岸,属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区内地形起伏较大,以丘陵山地居多,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整体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标高大多在 60m 以上。东边临湘江一线地势低洼,最低处于梅溪湖内,标高在 29.00m左右;西边均为高地,最高处位于龙王港上游谷山顶峰,标高为 362.2m。河西组团规划都市区面积约为 137km2,其中标高高出湘江 200 年一遇洪水水位、在 38.50m 以上的地面有 79.4km2,约占整个区域的 58%。 坪塘镇是一个以丘、岗为主兼有部分平原的区域,地势自西向东,向南向北倾斜。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丘岗,在观音港流经区域有部分平原,区域内丘、岗相间,坡度缓和。 项目 区 用地场地及附近无大的区域性断裂通过,钻孔中未发现新构造运动痕迹,属于相对稳定地块。 规划区内大部分区域为低山丘陵地,海拔最高处为坪塘老镇西侧的狮子峰,标高 195.1 米 。工程所在区域未发现断裂构造,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项目场地位于 XX 地区 D 区,属于有利地段,各类结构的地震效应无明显影响。 3、气象气候 XX 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盛夏天气酷热。冬季常季为西北利亚冷气团所控制,寒流频频南下,造成雨雪冰霜;春夏之交,正处在冷暖交替的过渡地带,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造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秋季则干燥。其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湿多变、夏季酷热、秋季干燥、冬季严寒、暑酷热期长。 基本气象参数如下: 11 ( 1)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7.2 日平均最高气温: 38.1 日平均最低气温: 0.4 最热月平均气温:( 7 月) 29.4 最冷月平均气温:( 1 月) 4.4 极端最高气温: 43 极端最低气温: -12.0 ( 2)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 1394.6mm 最大年降水量: 1751.2m 最小年降水量 1018.2m 最大日降水量: 192.5mm 最大月降水量: 515.3mm 最小月降水量: 1.2mm 年平均降水天数: 149.5 天 ( 3)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 1315.6mm ( 4)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79.5% 年最大相对湿度: 81.0% 年最小相对湿度: 14.2%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7 月) 75%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1 月) 81% ( 5)风 主导风向和平均风速: 全年 NW 2.7m/s 夏季 S 2.6m/s 冬季 NNW 2.8m/s 实测最大风速:( NW, 1980.4.13) 20.7m/s ( 6)年平均气压 1008.2 hPa ( 7)霜期 年平均有霜天数 84.5 天 年平均无霜天数 280.3 天 ( 8)最大积雪深度 20cm ( 9)最大冻土深度 5cm ( 10)年平均雾天 26.4 天 12 ( 11)年雷暴日数 49.5 天 ( 12)平均全年日照时数 1677.1hr ( 13)年总辐射量 1410.3 kc/cm2 4、水文 项目西向约 680m 为 靳江河 , 靳江河南、北、西、源均出自宁乡县境内,在双江口汇合后,至碑头市进入望城县九江乡,最终经洋湖垸与市郊分界处注入湘江。靳江河在 XX 区河长约 24 公里,河床宽约 100 150m,最高洪水位标高 39.3m( 1998 年),平均 水位标高约 30.0m。年径流量平均为 28m3/s。 项目东面约 900m 为 湖南省最大河流 湘江 ,为本项目污水的受纳水体。发源于广西省临桂县海洋坪龙门界,经金沙入湖南省东安县,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 XX,然后自岳阳入洞庭湖,于城陵矶入长江,全长 856km。湘江XX 段南起暮云市、北止乔口,全长 75km。 梅溪湖 湖泊水面面积 2480 亩 ,湖堤面积 350 亩 ,湖心岛面积 170 亩, 湖底标高 30.031.0m,正常 蓄 水位 33.0m,总库容 409.44 万 m3,平均水深 2.5m。 湘江江面宽 500 1500m,一 般水深 6 15m,河床多砂砾石且坡度平缓,河水流速慢。其流量分平、洪、丰、枯四个水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期多出现在 5 7 月,枯水期多出现在 12翌年 2 月。年平均水位 27.31m,平均径流深7.76m,年平均流量 2131m3/s,年平均流速 0.45m/s,枯水期平均流量 0.18m/s,平均含砂量 0.1-0.2kg/m3。 5、 土壤 植被 坪塘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成土母质多样,土壤类型主要有四类,分别为水稻土、红壤、柴色土和潮土。 评价区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县镇境域内五分之二的山地和丘岗历来有着良好的 自然植被,至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因遭受人为破坏,滥伐林木,使植被覆盖率严重下降。 70 年代以来,依靠人工垦殖,栽培植被比率逐渐增大,自然植被亦开始缓慢恢复。 本区域内未发现珍稀动植物物种。 6、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 XX 中学项目岩土工程报告的勘察结果: ( 1)拟建场地所在区域未见新构造运动迹象,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的断裂构造、 13 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因此,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 2)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乙级。 ( 3) 据水质分析结果, 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 版 相关评价标准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 类。据水质分析结果, 场地水对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 4) 拟建场地土类型为 中硬 土,建筑场地类别为 类,场地为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场地。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4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 XX 区行政区划概况 本项目所在地位于 XX 市 XX 区, 1996 年 4 月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而设立。XX 区位于 XX 市湘 江西 滨,以 湘江 主航道为界,划江而治, XX 区现辖 15 个 街道 、 2个 镇 、 2 个景区和 2 个科技园区,共 87 个村、 81 个社区,辖区面积 552.02 平方公 里,2010 年常住人口 80.18 万人。 本项目属于坪塘镇。 2、 XX 区社会经济概况 截止 2012 年 6 月 29 日,区入库财政总收入 217248 万元,同比增加 38704 万元,增长 21.68%,进度为 54.77%;入库一般预算收入 102850 万元,同比增加 30033 万元,增长 41.24%,进度为 58.95%。圆满完成市对区绩效考核半年工作任务目标,实现财税收入 “时间过半、任务超半 ”。 到 2013 年上半年, 完成财政总收入 416933 万元,同比增加 86358 万元,增长26.12%。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 114 万元,同比增长 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85786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 102521 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 114 万元,上年结余 2346 万元,收入总计为 290767 万元。 工业经济活力增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21.8 亿元,增长 23.1%;万元 GDP能耗降低 6%。深入开展 “创业富民 ”和 “两帮两促 ”活动,在全市率先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获批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区(县、市),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XX 科技产业园获得省级开发园区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园区项目拆迁有序推进,骨干道路抓紧建设。江麓容大 CVT 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晚安家居获全 省质量奖,康达塑胶获湖南名牌称号 。 3、 文化教育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XX 区支中心和 11 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未成年人绿色上网场所 20 家。围绕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 “创文明城市 ”等主题举办了 “百团、百品、百星 ”、 “2008 欢乐闹新春 ”系列活动。组织送电影进社区、下乡活动 148 场次,送戏 50 场次。开展 2008“魅力新区、和谐 XX”系列广场文化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 100 余场次。区文化馆被正式评定为国家一级馆,组织艺术培训 10 次,组织演出 20 余场,下基层辅导 46 次 。 教育、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区属中学 16 家,在校学生 9889 人;小 15 学 83 家,在校学生 29406 人;幼儿园 53 家。全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 100%,小学辍学率为 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 0.2%以内,城乡义务教育秋季 “一费制 ”全免率达100%,政策范围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率达 100%。 经现场调查,区域内未发现文物、古迹、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保护区。 16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环境空气 质量现状评价引用石门塘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环境空气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监测时间为 2012 年 11 月 15 日 2012 年 11 月 21 日。 ( 1) 现状监测因子 SO2、 NO2、 TSP。 表 3.1 监测项目一览表 序号 测点名称 距本建设地点位置 备注 相对位置 距离( km) 1 石门塘村 G1 N 3.0 ( 2)监测结果 表 3.2 大气环境监测结果 单位: mg/m3 监测因子 监测点 TSP SO2 NO2 24 小时平均 24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24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GB3095-2012 二级 0.3 0.15 0.5 0.08 0.2 石门塘村 浓度范围 0.0570.147 0.0200.049 0.0180.054 0.0200.047 0.0190.051 平均值 0.101 0.035 0.033 0.033 0.032 超标率 (%)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从表 3.2 可知,本项目评价区范围内 SO2、 NO2、 TSP 日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主要纳污水体为湘江,湘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 XX 市 2013 年 2 季度湘江 XX 段猴子石 S1 和二水厂取水口上游 500mS2 两断面 水质常规监测数据。选择pH、 CODMn、 BOD5、石油类、 NH3 N 作为监测因子,采样及测试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区环境水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3.3。 S1 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 S2 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17 表 3.3 地表水环境 监测结果 统计表 单位: mg/L, pH 除外 断面 项目 pH CODMn BOD5 石油类 NH3N S1 季均值 7.75 2.1 0.8 0.01 0.146 超标率 (%) 0.0 0.0 0.0 0.0 0.0 GB38382002 类 6 9 4 3 0.05 0.5 S2 季均值 6.46 2.43 2.53 0.03 0.06 超标率 (%) 0.0 0.0 0.0 0.0 0.0 GB38382002 类 6 9 6 4 0.05 1.0 由监测结果可知, S1、 S2 两断面 各项检查指标 分别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和 类标准,湘江水整体水质良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本项目噪声源和区域环境特征,共布设 4 个监测点,其中包括 场 界东、南、西、北 4 个场界噪声监测点。 监测时段:现场监测于 2013 年 10 月 30 日, 对项目建设场地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声环境现状监测, 按环评技术导则规定,分别测定昼间( 07:0022:00)和夜间(22:0006:00)环境等效 A 声级,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方法进行。 监测评价结果: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详见表 3.4。 表 3.4 声环境现状监测统计与评价结果 (单位: dB(A)) 编号 监测点名称 监测值 评价标准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A1 项目 东 场界外 1m 52.6 45.3 60 50 A2 项目 西 场界外 1m 53.8 44.7 60 50 A3 项目 南 场界外 1m 56.2 43.5 60 50 A4 项目 北 场界外 1m 58.9 48.2 60 50 本项目为学校建设项目,各边界声环境执行 声环境质量 标准( GB3096-2008)2 类 标准,监测结果表明, 项目各场界符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 3096-2008)相应标准。 1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5。 表 3.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保护类别 保护目标 方位 距场界 距离 功能及 规模 保护级别 大气环境 坪塘镇居民 1 W 150m 住宅, 8 户,约 32 人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坪塘镇居民 2 E 60-350m 住宅, 20 户,约 80 人 坪塘镇居民 3 S 300-700m 住宅, 30 户,约 120 人 坪塘镇居民 4 NE 90-400m 住宅, 30 户,约 120 人 水环境 湘江( 二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m 至傅家洲尾断面 ) E 900m 饮用水源保护区 , 平均流量 2131m3/s 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 湘江(长潭交界处至市二水厂取水口上游 1000m断面) E 900m 饮用水源保护区 , 平均流量 2131m3/s 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 靳江河(含浦镇蔡家山至XX 市柏家洲段) W 680m 景观、农业用水 , 平均流量 28m3/s 声 环境 坪塘镇居民 1 W 150m 住宅, 8 户,约 32 人 GB3096-2008 2 类标准 坪塘镇居民 2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