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1998 年自治区确定我市为高载能工业区以来,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初步形成煤炭 电力 高载能工业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条。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我市高载能工业已经初具规模,高载能企业由 1998 年仅有 16户,发展到 83 户,主导产品硅铁、电石的生产能力分别是 98 年的80倍和 8.4 倍,占全国的 30%、 20%,高载能企业产值占全市现价工业总产值的 20%,成为我市工业经济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支柱行业,也是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高载能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全市工业用电量由1998年 4.75亿千瓦时,增加到 19亿千瓦时。乌海由一个电力输出地区,转变为一个电力输入地区。海电 2 期 220 万千瓦电厂和蒙华热电厂相继建成投产,并没有缓解乌海市工业用电紧张的局面。海电三期 233 万千瓦,蒙华热电 220万千瓦,乌达发电厂 215 万千瓦,海神公司 213.5 万千瓦等项目也在陆续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对乌海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有所改善,必将对扩大本地区经济总量,增强我市经济实力,提高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 作用,乌海人多年来追求的一个梦想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将会成为现实。 然而,高载能工业的发展,必须有充足的电力做为保证,电力工业的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发展又必须要加快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做大做强煤炭工业是发展我市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解决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该课题的答案只有一个,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我们必须要作好煤炭工业这篇大文章。 一、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 我市是一个先有煤矿、后有城市的资源型城市,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煤炭工业成为我市经 济的重要支柱。 2019 年全市煤炭开采洗选业产值 13.1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23.86%。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煤炭工业已经开始走出低谷,进入良性发展时期。 1、煤炭开采业 2019 年,全市共有煤炭矿井 127 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 7 处,地方煤矿 120 处;形成原煤生产能力 1250 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810 万吨,地方煤矿 440 万吨。实际生产原煤 1109 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生产 672万吨,地方煤矿生产 437万吨。 2、煤炭洗选业 2019 年,全市共有煤炭洗选企业 40 处,设计原煤入洗能力 1150 万吨,其中国有 重点煤矿所属洗煤厂 7处,设计原煤入洗能力为 690 万吨;地方洗煤厂 33 处,设计原煤入洗能力为 460万吨, 2019年,实际生产洗精煤 284.62万吨,其中国有煤矿所属洗煤厂生产 154.6万吨:地方所属洗煤厂生产 130万吨。产出洗混煤及中煤约为 300万吨,煤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矸石约 70 万吨,煤矸石基本都废弃。洗中煤也以非常低廉价格出售或废弃。 3、煤焦化工业 2019年,全市共有煤焦化企业 30 处,设计生产能力 140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矿属的焦化企业 2处,生产能力为 15 万吨;地方焦化企业28 处,年生产能力为 125 万吨。实际生产焦炭 100 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所属焦化企业生产 15 万吨,地方焦化企业生产焦炭 185万吨。地方焦化企业中,机械化焦炉 6处,占全部焦炉的 20%,其余均为改良型焦炉。机焦占焦炭总量的 44.29%。 二、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重点煤矿改革进展缓慢,企业办社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负担过重,影响企业发展。企业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 %,用于企业办的学校、医院和生活服务单位的支出占全部管理费用的 %。 (二)地方煤矿整体布局不合理 1、地方煤矿单井保有储量普遍较小,矿井数量多,井型小,在现有保留矿井中,年生产能 力在 3 万吨以下规模的有近 80%。产业集中度不高。 2、地方煤矿整体素质不高。地方煤矿绝大多数技术装备水平非常低,有 80%的矿井仍使用最落后的畜力车,三轮车作为井下运煤的运输工具。采煤方法落后,煤炭回收率仅为 30%40%,仅相当于国有大型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采煤企业的 50%左右。煤炭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以国有大矿的回采率计算,地方煤矿每年将丢失的煤炭资源达 400 多万吨。 3、地方煤矿绝大多数为私营个体所有制,煤矿主为了追求低成本而不愿在技术装备上多投入,存在着小富则安的保守思想,缺乏联合作战的合作意识,致使地方煤矿生产规 模得不到扩大,生产效率低下,利润空间小,企业长期得不到发展。 4、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煤炭企业在开采原煤时,不可避免的采出煤矸石,据测算,全市每年采煤产生的煤矸石大约为 30 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小型煤矿一年的生产能力。这些煤矸石绝大部分被当作废物,露天堆放。尤其是国有大矿,煤矸石堆积如山,多年后产生自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地方煤炭洗选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 1、我市地方煤炭洗选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洗煤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年平均生产能力为 13 万吨,实际生产能力仅为 3.9 万吨,生产效率比较低,洗精煤质量偏低。 2、企业分布面广、点多, 33 户煤炭洗选企业分布在三区各矿区,产业集中度低,洗中煤、煤泥等副产品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3、配煤技术在我市部分企业还刚刚起步,还未得到普及应用。清洁煤燃用技术尚未开始应用。 (四)煤焦化工业总量小,产业层次低,没有形成产业链,规模效益很难发挥。 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1、煤焦行业近年来一直是我市工业经济中盈利水平较高的行业之一,销售收入利润率和发电行业接近,达到 31%。但是煤焦化行业总规模较小,产业链条没有形成。 2019 年,焦化行业的产值占全市工 业总产值的 2.82%,还未达到支柱行业的规模。没有发展成为我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行业,行业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2、大量的改良焦炉仍在生产,这种焦炉生产的焦炭,质量不稳定,结焦率低,煤焦油和煤气等副产品无法回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焦化行业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又有所抬头。近几年机械化焦炉建设速度很快,仅 2019 年批准的机械化焦厂有 24 户。但是规模都在 10万吨 20 万吨之间的较多,分布面比较分散,这样发展必然会造成焦化行业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我市这样一个以煤炭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地区至今还没有一座百万吨级 的焦化龙头企业。 三、做大做强煤炭工业为电力行业提供充足的燃料保证 (一)总体目标 以 “做大工业,调优结构 ”为指导,积极调整煤炭开采洗选及焦化企业组织结构,做大煤炭工业,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煤焦化产品的附加值,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把我市建成煤 电高载能工业一体化发展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基地。形成煤 电 高载能工业和煤炭开采 洗选 煤焦化 焦油、粗笨深加工的产业链条,把煤炭工业做成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支柱产业。 (二)做大煤炭采选业,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随着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 调整,关停了大批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的小型矿井,全国煤炭生产的总规模得到了压缩,煤炭市场出现了供需基本平衡,或需求大于供给的趋势。煤炭市场价格开始上扬,煤炭的价格和价值趋于一致,达到了比较合理水平。从 2019 年来开始,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经营亏损的局面,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煤炭工业发展。 1、加快两大矿业公司改革步伐,尽快实现主业和辅业分离,彻底解决企业办社会现象。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大型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2、 压缩地方煤矿矿井数量,提高矿井单井生产能力。加大地方煤矿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地方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单井生产能力提高到10万吨以上。回采率由原来 3040%,提高到 60%以上。据测算 2019年地方煤矿如果回采率提高二十个百分点,每年可以多采出原煤约100 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型煤矿一年的产量。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资金投资煤炭开采业,建设 12座年生产能力百万吨级的现代化矿井,发挥煤炭资源的巨大经济效益。 (三)整合煤炭洗选企业,提高煤炭洗选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1、必须关闭淘汰洗煤工艺落后,生产能力在 40万吨以下的洗煤厂。 2、提高煤炭的入洗量,优质的炼焦煤必须入洗后用于焦化。政府出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台相关政策限制优质炼焦煤直接燃用,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 3、积极引进推广配煤技术,提高洗精煤的质量。我市炼焦煤灰分和含硫比较高,是影响洗精煤质量的重要因素。引进配煤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洗精煤的质量等级,从而提高洗精煤的销售价格。 4、鼓励发电企业燃用洗中煤和煤矸石,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2019 年,我市发电企业消耗原煤达 155 万吨,海电二期投产后需消耗原煤 140万吨,共计 290 多万吨。我市煤炭开采洗 选产生的煤矸石约 70 万吨,洗中煤和洗混煤约为 300 万吨。如果我市发电企业都改燃用洗中煤、洗混煤和煤矿石的话,每年就可减少消耗原煤 300 万吨,不仅降低了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使大量的洗中煤和煤矸石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市高载能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在激剧彭胀,加速了发电企业的建设步伐,目前已开工建设的四个电厂项目,投产后对原煤消耗约 700 万吨。到 “十五 ”末发电行业对煤炭的需求达 1000 万吨,煤炭供需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要解决好这对矛盾,只有加快煤炭洗选业的发展,扩大煤炭洗选 业的规模,才能生产出数量足够的洗中煤、洗混煤和煤矸石,满足发电行业的用煤需求,同时也化解了炼焦业和发电行业争煤炭资源的矛盾,使其成为一对互相依赖的伙伴关系。 焦炭消耗原煤计算表 品名数量 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焦炭 (万吨 )400500600 洗精煤 (万吨 )560700840 原煤 (万吨 )155219342324 洗混煤中煤煤矸石 (万吨 )99212341484 因此必须提早做好洗中煤、煤矸石的开发利用,才能使我市煤 电 高载能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做强煤焦化工业 有人把煤炭比作钻石,它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其本身,更多的体现在磨砺 和雕琢之后,煤炭综合利用实质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尽可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煤炭中的有机成分和无机物质,多种经营,物尽其用。原煤经洗选后,产值增值 2 倍左右,利润增长 1.3 倍;再经焦化,产值在原有基础上增值 4倍左右,利润增长 4倍,如果进一步进行焦化加工,矸石利用,产值可增值 6 倍左右,利润增长近 12倍,可见煤炭深加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提高煤焦化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对于年生产焦炭在 60 万吨以上的焦化项目,在企业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更多外来资本,投资煤焦化行业,争取在 “十五 ”末期建成 12个 100 万吨的焦化企业,使我市焦炭生产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把煤焦化工业做成我市效益最好的支柱行业。以年生产 500 万吨焦炭的规模计算,工业总产值达到 29亿元。 炼焦业产值计算表 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数量 (万吨 )单价 (元 /吨 )现价产值 (万元 ) 冶金焦 20198096000 化工焦 30028084000 焦油 2019618520 煤气 160000万立方米 0.5元 /立方米 80000 粗苯 3.520197077 合计 292674 焦油和粗笨产量达到一定的规模,约 2030 万吨,焦油和粗苯深加工开始起步, 2、淘汰工艺落后的改良焦炉。 2019年,全市累计生产焦炭 166 万吨,其中机械化焦炉生产焦炭 74 万吨,改良炉生产焦炭 92 万吨。改良炉生产焦炭,副产品焦油、粗笨和煤气等全部被白白燃烧,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尽快淘汰落后焦炉。提高焦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3、制定行业政策,引导焦化企业进行整合,在 35 年内分期分批淘汰 20 万吨以下的机械化炼焦炉。禁止审批年产 60万吨以下机械化焦炉,提高炼焦行业的产业层次和集中度,发挥炼焦行业的规模效益。 4、煤焦化企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提高焦化行业的集中度,有利于煤气等下游产品的深加工和再利用。 煤炭是不可多得的 宝贵资源,随着高载能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炭洗选产生的副产品也会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只有把煤炭工业做成我市工业煤炭工业是发展高载能工业的基础和前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经济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支柱行业,才能使我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