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根据省环保厅关于省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函,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环境保护法。以 “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 ”为目标,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以属地管理为原则,通过实施 “划分网格、责任到人、明确任务 ”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推进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的环境监管机制,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从源头减少环境隐患,有效维护环境安全,提升环境质量。 (二)目标任务 在市政府一级网格监管指导下,以县、乡镇、开发园区、村、社区为责任主体,进一步明确相 关部门环境监管职能。建立县政府、环保局及相关职能部门为二级网格监管责任主体,开发园区管委会、镇(乡)为三级网格监管责任主体,行政村和社区为四级网格监管责任主体,建立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实现对各自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做到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达到确保区域环境安全的目的。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二、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在全县范围内建设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县政府负责组织、研究制定 全县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三级环境监管网格和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台,启动运行,并督导各乡镇、开发区管委会和具有环境监管职能的相关部门落实网格内的环境监管职责。 (一 )网格划分 1、二级网格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县行政区域为二级监管网格。责任主体为县人民政府,具有环境监管职能的相关部门按所明确的职责,承担网格内环境监管任务。县政府相关部门对三级网格区域负责监督包保,行政部门首长为监督包保领导人。 2、三级网格 以乡镇、各开发园区建立三级网格,责任主体为乡镇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党政 主要负责同志为三级 “网格长 ”,三级网格单元要明确两名主管副职为直接责任人,乡镇、开发园区管委会安排对四级网格区域监督包保,明确监督包保领导。设立专职的环保机构,接受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 3、四级网格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 1)乡镇、开发园区负责在各自辖区内以村 (社区 )为单元建立四级网格,责任主体为村 (社区 )党支部、村 (社区 )委会,村 (社区 )党支部、村 (社区 )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为四级 “网格长 ”,班子成员实行分片负责制,并在四级网格单元内设置 1 名监管员(包保责任人),接受上级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 ( 2)乡镇工 业集中区纳入四级网格管理,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负责人为网格长,设立网格责任人 1 名。 (二)网格体系建设要求 1、实行 “五定 ”。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做到县、乡、村三级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并进行公开公示。 2、建立责任制。各级网格(县与乡镇、乡镇和村)之间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和奖惩措施。横向之间(部门)加强协调,建立联动机制,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履行好联合执法和移交移送制度。 3、构建环境监管信息系统 近期目标: 2019年 10月 30 日前,二级网格单元建立辖区内污染源信息收集、汇总、公开机制,以及三级网格单元间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三级网格单元设立污染源管理台账。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三级网格单元建立辖区内污染源信息收集、汇总、公开机制,以及四级网格单元间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四级网格单元设立污染源管理台账。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借助社会管理系统平台,运用视频监控等现代化手段,先行推进精细化、数字化管理。 远期目标:在县级指导下,全县逐步统一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完备县、乡、村级网格数据库;并推进重点行业、 重点企业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有效提升环境监管效能。 (三)监管职责 各级网格单元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 “属地管理 ”的原则,对网格内的所有污染源依法认真履行环境监管职责,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1、二级网格。县政府负责指导和监督三、四级网格的建立、运行和履职,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负责履行二级网格监管职责。环保局负责指导各相关部门、乡镇建立三、四级网格,汇总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填报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信息,建立全县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台,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公开辖区内污染源相关 信息。对网格化管理及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与维护。 2、三级网格。各乡镇、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建立和运行三级网格,并指导四级网格建设。按要求填报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台相关信息,并建立监管和巡查电子监管台账;落实网格监管责任人,对责任区域进行环境巡查,及时发现、制止、上报辖区内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排污、环境信访、污染纠纷、环境安全隐患,涉及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污染沟渠河流、饮用水源地等农村环境等行为,并协助环保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追究四级网格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四级网格。各村和社区负责对责任区域 进行环境监管巡查,及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时发现、制止、上报责任区域内破坏生态环境、秸秆禁烧、垃圾禁烧、杂草杂物禁烧、非法排污、环境信访、污染纠纷、环境安全隐患,涉及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污染沟渠河流、饮用水源地等农村环境等行为,并上报上级网格及协助调查处理;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环保局反映群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以及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填报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等相关信息台账。 (四)网格运行 1、巡查监管。三级、四级网格的直接责任人员和环境监管员要对辖区内排污企业、生态环境、信访案件、污染纠纷、环境安 全隐患、违法建设项目、饮用水源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定期进行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并向上级网格报告。监管人员(包保干部)及时填写当涂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员巡查台账,定期上报乡镇、开发园区网格化管理直接责任人,乡镇、开发园区梳理汇总后定期报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环保局)。二级网格涉及的县政府相关部门责任人员要结合工作职责、任务对有关方面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进行巡查,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立即制止并进行调查处理。 2、调查处理。二级网格相关部门或者二级网格的责任人员,通过巡查、暗访或者接到三、 四级网格责任人的报告后,及时进行调查,对属于本级本部门管辖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由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乡镇、开发园区共同做好调查处理工作,受理单位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查处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对需多部门进行联合调查的,由二级网格责任主体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联合执法。 3、信息反馈。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结果,要及时答复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公开,并告知下级网格责任主体。 (五)网格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