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肉制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公司肉制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XX公司肉制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XX公司肉制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XX公司肉制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XX公司肉制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1 -国环评证乙字第1046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北京香福圣食品有限公司肉制品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赵芸义                              编制日期  2014年2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 2 -评价单位:      北京中企安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公章) 项目名称:    北京香福圣食品有限公司肉制品加工项目      法人代表:                 韩 君                  (签章) 项目类别:       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负责人:   魏杰  (环评师证书号:B104600503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上岗(登记)证书号 职  责 签  名 柳  健 环境工程 高级 工程师 工程师证书第B10460010300 审核人  魏杰 环境工程 工程师 工程师证书第B10460050300 编写人  张  杰 环境工程 工程师 环评岗证字第B10460021 编写人   - 3 - -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香福圣食品有限公司肉制品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 赵芸义 法人代表 赵芸义 联系人 赵芸义 通讯地址 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华云工业园-8号 联系电话 15601095908 传真 邮政编码 101500 建设地点 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华云工业园-8号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农副食品加工/C1353 占地面积 (平方米) 8333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2000 环保投资 (万元) 4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1% 评价经费 (万元) 1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5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产业结构正在迅速发展,冷却肉、低温肉制品、调理肉制品、传统肉制品(特别是酱卤肉制品)增长迅速,为适应市场需求,北京香福圣食品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1 月注册成立,主要经营范围为:生产酱卤肉制品和熏蒸火腿制品加工,项目拟建于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华云工业园-8号,租用北京精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房屋和场地,拟建项目投资总额为2000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要求,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受项目建设方委托,北京中企安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 - 2 -告表编制任务。接受委托后,环评公司立即安排有关环评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对项目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交由建设单位报请密云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不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修改决定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 本项目不属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同时本项目不属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2013年本)中涉及的项目类型,符合北京市产业政策的要求。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华云工业区,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规划。 三、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 (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华云工业园-8 号,位于沙峪沟桥北,东经: 11653'37",北纬:4023'54",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 (2)周边环境:本项目东侧紧邻燕京与云水西厂;南侧为华云木器厂,距离约20 m;西侧紧邻租赁站;北侧为石材厂,距离约10m。详见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及噪声监测布点图)。 四、土地及房屋权属 本项目厂房所有权归北京精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所有,由密云县穆家峪镇人民政府出具证明,该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建项目总占地面积 8333 m2 ,总建筑面积 3420m2。项目所在建筑均为 1层。本项目无土建工程,利用既有闲置厂房进行设备安装,拟建预处理间、滚揉车间、腌制间、冷晾间、原料库、包装车间等。项目总投资为 2000 万元。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 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见表1。  - 3 -表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序号 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m2) 备注 1 预处理间 230 租用 2 冷晾间 120 租用 3 煮制车间 130 租用 4 滚揉间 20 租用 5 器具间 20 租用 6 腌制间 30 租用 7 冷晾间 120 租用 8 成品库 60 租用 9 灭菌间 100 租用 10 包装车间 682 租用 11 发货区 120 租用 12 原料库 96 租用 13 更衣室 54 租用 14 办公区 300 租用 15 预留车间 1238 租用 16 门房 100 租用 合计 3420 m2 六、产品方案 本项目年生产鸡产品(童子鸡、扒鸡、香肠等)80吨;猪产品(酱猪蹄、猪肘、香肠等)150吨。 七、主要原辅材料 该项目原材料为生猪肉和生鸡肉,由北京西南郊冷库洗净后提供。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见表2。 表2 主要所需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型号 年耗量(kg) 备注 1 鸡产品 80000 2 猪产品 150000 3 注射剂 MA-1 75 外购成品 4 红曲红色素液 200 外购 5 大豆分离蛋白-2100 200 外购 6 腌制剂 MAGEL-PB 100 外购 7 烟熏液 200 外购  - 4 -八、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设备包括制冷设备、熏蒸设备、腌制设备、灭菌设备等,具体生产设备见表3。 表3 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 型号 数量 1 低温原材料冷库  100平方米 2 绞肉机  2台 3 斩拌机  2台 4 滚揉机  2台 5 灌肠机  1台 6 烟熏炉  1台 7 夹层锅(熏煮、烤炉)  5个 8 灭菌罐  2个 9 低温成品库  100平方米 10 制冷设备(含氟压缩机制冷) 5匹 2台 11 水解冻池  4个 九、公用工程 1、给水:本项目用水由密云县穆家峪镇供水管网供给,本项目用水主要用于生产原料解冻用水、设备清洗用水、卤制用水、煮制用水及员工日常生活用水等,用水量约为990m3/a。项目用水及排水情况见表4。 表4 拟建项目营运期用水量及排水量核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用水标准 用水量(m3/a) 排水量(m3/a) 1   生活用水 50L/(人.d) 225 180 2    卤制用水 2m3/d        600 / 3 解冻用水 2.5m3/d 75 75 4 煮制用水 0.25m3/d 75 / 5 设备清洗水 0.05 m3/d 15 15 合   计    990 270 2、排水:本项目卤制用水和煮制废水不外排,排放的废水为职工生活污水及车间解冻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废水分别进入排水管道,经厂区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由穆家峪镇前粟园村委会统一清运至密云县污水处理厂。废水产生量为270m3/a。 3、供电:本项目用电由密云供电局供给,年用电量约为62500kwh/a。  - 5 -4、供暖和制冷:本项目不设锅炉,车间不用供暖,办公区冬季采暖用空调。制冷设施采用两台5匹的制冷机组制冷,采用空调控制操作间温度。 十、工作制度及定员 本项目职工人数 15人,日工作8小时(8:0012:00;14:0018:00),年工作300天,公司内部不设有职工食堂、宿舍。 十一、环保工程及环保投资 本项目环保工程主要为废气、噪声及固废的防治措施,环保投资为 42 万元,占总投资的2.1%,本项目环保投资清单见表5。 表5  环保投资清单 序号 内 容 环保措施 金额(万元) 1 生产废气 排风换气设施和活性炭吸附设施 10.5 2 噪声 隔声、降噪措施 12 3 固废、生活垃圾 收集、清运 0.5 4 解冻废水、设备清洗废水 隔油池及化粪池防渗措施 4 5 绿化及厂内美化环境 厂内绿化及路面硬化 15 合计 4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使用现有厂房,租赁北京精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闲置厂房,无原有污染情况。  -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形地貌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全县东、北、西三面群山环绕、峰峦起伏,巍峨的古长城绵延在崇山峻岭之上;中部是碧波荡漾的密云水库,西南是洪积冲积平原,总地形为三面环山,中部低缓,西南开口的簸箕形。密云县西起东经 1163933",东至1173025",东西长69公里;南起北纬401307",北至北纬404757",南北宽约64公里。东南至西北依次与本市的平谷、顺义、怀柔三区接壤,北部和东部分别与河北省的滦平、承德、兴隆三县毗邻。 二、地质 密云县域内地质结构主要由花岗岩、碳酸岩、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岩组成,因而相应地在西部、北部和东部中山与低山区形成了少量的山地棕壤和较大面积的淋溶褐土,在中部丘陵区形成了普通褐土,在西南部平原区形成了褐土性土亚类和潮褐土亚类,母质为冲洪积物。 三、气候气象 密云县为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雨量不均,又受地形影响,盛行东北、西南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受大陆低压和太平洋高压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冬季受西伯利亚、蒙古高压控制,年平均气温10.8,年平均降水量为661.3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77天。 四、水文 密云河流众多,主要属潮白河水系,较大的河流有 14 条,年平均自然流量达 13.5亿立方米,潮白河纵贯南北,汇合于县城西南3公里处。众多的河流,使密云的水利资 - 7 -源十分丰富,境内除拥有占地224平方公里的密云水库外,还有23座中小型水库。 密云水库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燕山群峰环抱之中,水面面积 188 平方公里,蓄水量 43.75亿立方米,约占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如此辽阔的水面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 五、植被 全县森林覆盖率名列京郊之首。密云地带性的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分为四个区:西北部中低山辽东栎林、山杨林、萌生丛及灌丛区;东北部中山山杨林、辽东栎林及灌丛区;中北部和东南部低山、丘陵灌丛、灌草丛、人工林、果园及农田区;西南部平原区天然植被已因开垦而彻底改变,栽培植被占优势,已成为密云县粮食、蔬菜、果品生产基地。  - 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行政区划 密云县是首都北京的一个重要的郊区县,因其历史悠久,被誉为“渔阳古郡”;又因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故有“京师锁钥”之称;更因密云水库坐落于县域中央,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京华水源基地”。 全县总面积2229.4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3%,是北京市土地面积最大的区县。全县山区面积占 79.5%,1771.7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11.8%,263.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占8.7%,194.3平方公里。密云县辖17个镇、2个街道和1个地区办事处:密云镇、溪翁庄镇、西田各庄镇、十里堡镇、河南寨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太师屯镇、高岭镇、不老屯镇、冯家峪镇、古北口镇、大城子镇、东邵渠镇、北庄镇、新城子镇、石城镇、鼓楼街道、果园街道、檀营地区(檀营满族蒙古族乡)。 全县常住人口176071户,4265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589户,144852人,男74507人,女70345人;农业人口109482户,281674人,男140171人,女141503人。 二、产业结构与社会经济 密云坚持走绿色高端高效高就业的产业发展之路,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即环境友好型工业、休闲旅游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总部经济。以县经济开发区为龙头,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以重大旅游项目为支柱,突出发展休闲旅游业;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生态商务区为重点,积极发展总部经济。 密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近几年是包括央企在内的国内外大型企业关注密云、落户密云、投资密云最多的时期,引进亿元以上的项目达 30 多个,密云已经形成大项目在建一批、签约一批、在谈一批的好势头,密云步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至2012年,密云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11年11月,被新华社直属9大媒体联合评选为“绿动2011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发展潜力受到广泛关注。 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81.6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 - 9 -78.5亿元,增长13.1%。 三、文化、教育 农村地域广阔、山区面积大、农民居住分散的特点,2010年,密云开始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开展立体分类式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按照地理特点划分了社区、村庄、农地、山场、景区、公路、河流、工业区等 8 类网格,共划分基础网格 5200 多个,整合人力资源,配备了1.8万多名社会管理员。同时,县职能部门、镇(街)职能科室,根据职责分工,直接把工作延伸到基础网格。只要群众有事情,都能及时联系到网格中的管理员来解决问题,遇有解决不了的,就逐级向村级、镇级、县级上报反映,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社会管理精细化、社会服务个性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工作运行高效化”,推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转变。通过两年来的实践,群众95%以上的事项都化解在了基层。 四、文物保护 密云县记录档案可查的文物单位有232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其余均为普查登记在册文物保护单位。 密云县重点名胜风景区20多处。其中,国家级的有云蒙山风景区,市级的有白龙潭风景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在密云境内长达222.5km,其中司马台长城因其设计独特,构筑险要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五、穆家峪镇概况 穆家峪镇与密云水库相连,处于平原与山区交接地带,森林覆盖率 55%。潮河从东到西流经我镇,101 国道贯穿全境,京承铁路和京承高速公路途径穆家峪镇,京承高速公路在穆家峪镇设有 2 个出口(穆家峪、辛安庄)。镇区距北京 70 公里,距首都机场 40 公里,距承德 110 公里。 穆家峪镇域总面积 102 平方公里(约 15.3 万亩),全镇在册耕地面积 28013亩,其中基本农田 18860 亩,人均 0.65 亩;一般农田 9153 亩,人均 0.35 亩;浅山丘陵占 80%左右。(全镇所辖 22 个行政村,49 个自然村,11169 户,总人口 39117 人, - 10 - 其中常住人口 30982 人(农业人口 28468 人,非农业人口 2514 人),流动人口 8135 人。 全镇共有 38 个基层党组织,共有党员 1917 名,其中党政事业单位党支部 8个,农村党支部 22 个,(农村党员共有 1355 名,农村党小组 84 个)。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 8 个(华云集团党委、鑫旺盛、北京世豪、云水机械厂、优龙公司、百年栗园、鸿羽鑫公司、嘉鸿联合支部)。全镇青年 10077 名,共青团团员523 名。全镇工会组织 29 家,会员 2800 人。 全镇现有 3 所小学、2 所中学,中小学共有 1956 名在校生、64 个教学班、279 名教职工。有 4 所幼儿园,17 个幼儿班,在园幼儿总数 367 名,镇村两级成人学校 23 所。 穆家峪镇全面贯彻落实密云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作方略以“稳定、发展、创新”总揽全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三线六区”的发展战略,培育发展四大生态优势主导产业,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民俗村、庭院生态经济户”为总抓手,以培育“生态型主导产业”打造“生态旅游景区为重点,营造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塑造生态文化;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促进经济社会进步,按照“总体布局、分布实施、重点突破”原则,以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设首都旅游休闲胜地;创造密云的“浦东新区”,最终达到“农民非农就业,增收致富”的目的。 本项目位于密云县城穆家峪镇前粟园村东北部华云工业区内,经现场踏勘,本项目厂区周边500m范围内无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 11 -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建设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201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全市空气中SO2、NO2、PM10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0.028 mg/m3、0.052 mg/m3、0.109 mg/m3。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仅SO2年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NO2、PM10年平均浓度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12 年,密云县 SO2年平均浓度为 0.029mg/m3,NO2年平均浓度为 0.040mg/m3、PM10年平均浓度为0.085mg/m3,其中SO2、NO2年平均浓度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PM10年平均浓度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地表水环境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区地表水体为位于项目东南侧约1.5km 的潮河下段。根据北京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潮河下段水质类别为类。按北京市环保局2013年10月水质状况调查,潮河下段水质现状均为类,水质超标。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网站于2013年9月17日发布的2012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的统计,2012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4.27m,与2011年末比较,地下水位回升0.67m,地下水储量相应增加3.4亿m3;与1980年末比较,地下水位下降17.03m,储量相应减少87.2亿m3;与1960年比较,地下水位下降21.08m,储量相应减少107.9亿m3。 2012 年 6 月末地下水位下降到自有观测资料以来最低点,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6.25m。 2012年末,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与2011年相比,下降区(水位下降幅度大于0.5m) - 12 - 占34%,相对稳定区(水位变幅在-0.5m至0.5m)占18%,上升区(水位上升幅度大于0.5m)占48%。 2012年地下水埋深大于10m的面积为5465km2,较2011年减少5km2;地下水降落漏斗(最高闭合等水位线)面积1048km2,比2011年减少10km2,漏斗中心主要分布在朝阳区的黄港、长店至顺义的米各庄一带。 2012年对全市平原区的地下水进行了枯水期(4月)和丰水期(9月)两次监测。共布设监测评价井307眼,实际采到水样302眼。其中浅层地下水监测井177眼(井深小于150m),深层地下水监测井100眼(井深大于150m),基岩井25眼。监测项目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评价。 浅层水:177眼浅井中符合类水质标准的监测井90眼,符合类的53眼,符合类的34眼。全市符合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3325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52%;符合 类水质标准面积为3075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48%。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铁、锰、氟化物、氨氮、硝酸盐氮。 深层水:100眼深井中符合类水质标准的72眼,类的22眼,类的6眼。评价区面积为3435km2,符合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2586km2,占评价区面积的75%;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849 km2,占评价区面积的25%。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氨氮、氟化物。 基岩水:25眼基岩井水质基本符合IIIII类水质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不属于北京市地下水源井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开采井为中心,半径70m的圆形区域为水源井保护区核心区)。 四、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华云工业区,本项目所在区域为3类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 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情况,北京中企安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2月20日对本项目昼间环境噪声进行了背景监测,监测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监 - 13 - 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进行,监测期气象条件:无雨雪,风力小于 5 米/秒。监测前对仪器进行校正,其误差1dB(A)。在项目四周厂界各设置一个监测点,监测点位见图2。 噪声监测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能满足3类区要求。 表6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 监测结果 标准值 序号 测点名称 监测位置 昼间 夜间 评价 1# 厂界噪声 项目东侧 56.2 40.1 达标 2# 厂界噪声 项目南侧 50.3 39.7 达标 3# 厂界噪声 项目西侧 54.3 40.5 达标 4# 厂界噪声 项目北侧 51.2 41.4 昼间65,夜间55 达标  - 14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北京香福圣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华云工业区,本项目评价范围500m内无居民区、重点保护文物古迹、珍稀动植物、风景名胜等。 2、本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体位于水源八厂地下水源补给区范围。 3、本项目所在地区地表水体为项目东南侧1.5km为潮河下段。 4、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故将水源八厂地下水补给区、潮河下段作为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和级别详见表7。 表7  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环境因素 目标名称 与项目相对方位 最近距离 性质规模 保护类别 潮河下段 SE,1.5km 中河 地表水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类 1 水环境 水源八厂地下水补给区 - 地下水源补给区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  15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环境质量标准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8。 表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序号 项目 取值时间 二级浓度限值 单位 年平均 60 24小时平均 150 1 二氧化硫 SO2 1小时平均 500 年平均 40 24小时平均 80 2 二氧化氮 NO2 1小时平均 200 年平均 70 3 颗粒物 (粒径小于等于10m) 24小时平均 150 g/m3 二、水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 距本项目最近水体为东南侧约 1.5km 的潮河下段,潮河下段水体类别为类水域,水质执行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 -2002)中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9。 表9 地表水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 mg/L,pH除外 序号 项目 类标准限值 1 pH 69(无量纲) 2 CODCr 40 3 BOD5 10 4 NH3-N 2.0 2、地下水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的主要指标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详见表10。  16 表10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III类标准值 1 pH 6.58.5 2 高锰酸钾指数(mg/L) 3.0 3 氨氮(mg/L) 0.2 4 氰化物(mg/L) 0.05 5 硝酸盐(以N计)(mg/L) 20 6 亚硝酸盐(以N计)(mg/L) 0.02 7 可溶性固体(mg/L) 1000 8 氟化物(mg/L) 1.0 9 氯化物(mg/L) 250 10 Cr 6+(mg/L) 0.05 11 Pb(mg/L) 0.05 12 Cd(mg/L) 0.01 13 Ni(mg/L) 0.05 14 Cu(mg/L) 1.0 15 As(mg/L) 0.05 16 总大肠菌群(个/L) 3.0 三、声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北京市密云县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本项目位于华云工业区内,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3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1。 表11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dB(A) 时段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3类 65 55  17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运营期解冻废水等进入隔油池处理时以及废肉料等在存放时会产生恶臭。产品腌制、卤制、煮制和晾干工序会有废气散发,废气中带有所加工食品特有的气味。废气无组织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排放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2。 表12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无量纲 项目 控制项目 标准限值 级别 标准限值 臭气浓度 20 二级 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运营期的卤制和煮制过程中用水不外排,废水主要为生产过程中原料解冻废水、设备清洗废水以及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项目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穆家峪镇前粟园村委会清运至密云县污水处理厂。故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的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限值见表13。 表13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摘录)    单位:mg/L(pH除外) 项目 pH CODCr BOD5 动植物油 SS 氨氮 标准限值 6.59 500 300 50 400 45 三、噪声排放标准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区排放限值,标准见表14。 表1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3类 65 55 四、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所有固体废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18 1、工业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北京市的有关规定。 2、生活垃圾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处理依照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 157号)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根据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办201097号),“十二五”期间国家对COD、氨氮、SO2以及NOX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本项目的废水通过隔油池、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由穆家峪镇前粟园村委会负责统一清运至密云县污水处理厂,所以本项目的总量控制指标已包含在密云县污水处理厂总量控制指标内。  1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肉制品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酱卤肉类制品和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工艺流程如下图: 1、酱卤肉类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下图所示: 图1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1)原料制备解冻:将外购的原料肉(原厂家已进行批量清洗的猪蹄、猪头、猪耳、整鸡等)先进行分类,分别解冻,春、夏、秋季自然解冻;冬季在车间设置的水解冻池进行解冻(原料不需用水清洗),解冻用室温清水。 (2)分割选料:解冻后,对于猪蹄、猪头、猪耳、整鸡等进行修整,去除浮毛污物,头、蹄劈半加工。 (3)腌制:将各类材料注射大豆分离蛋白、注射剂等食用添加剂后,把加工好的卤制用肉用调料以及腌制剂进行腌制,把原料肉和调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 (4)下调料卤制:本项目制作酱卤肉采取传统工艺, 把肉放入煮锅内,放入水、老汤及各种调料,将温度控制在85,煮90分钟。 固废 分割选料 噪声、气体 腌制 晾晒 气体 噪声 废水 原料 下调料卤制 冷却 包装 入库 制备解冻 卤渣、浮沫 噪声、固废 噪声、气体、清洗废水 恶臭 恶臭  20 (5)晾晒:将酱卤肉从煮锅中捞出,常温自然晾晒3-5h。卤制的老汤循环使用。 (6)冷却:将酱卤肉制品放入冷却池,温度在5-20,时间2h。 (7)包装入库:把做好的酱卤肉真空包装,经过灭菌罐灭菌后,检验、贴标识入库。 2、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下图所示: 图2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1)原料制备解冻:将外购的原料肉(原厂家已进行批量清洗的猪肉、鸡肉等原料)先进行分类,分别解冻,春、夏、秋季自然解冻;冬季在车间设置的水解冻池进行解冻(原料不需用水清洗),解冻用室温清水。 (2)绞切:解冻后,用绞肉机进行绞切。 (3)腌制、斩拌:把加工好的原料肉用调料进行腌制,把原料肉和调料进行充分搅拌。 (4)灌制:用灌肠机将外购的成品肠衣进行充填灌制。 (5)熏烤:把灌制好的肠涂抹烟熏液后,放入熏烤炉中烤40分钟,温度在70, (6)煮制:然后再放入煮锅,温度90-100,煮90分钟后捞出,常温晾晒。  绞切 噪声 噪声、气体 噪声、固废 腌制 斩拌 噪声、清洗废水 噪声、固废 废水 原料肉 滚揉 灌制 解冻 熏烤 煮制 包装 冷却 入库 气体、噪声、固废 废气、噪声 噪声、固废 清洗废水 恶臭 恶臭 恶臭  21 (7)冷却:将香肠制品放入冷却池,温度在5-20,时间2h。 (8)包装入库:把加工后的香肠进行真空包装,经过灭菌罐灭菌后,检验、贴标识入库。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该项目利用现有闲置房屋,不需要土木工程建设,只进行设备安装,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因此施工期污染影响。 二、运营期 1、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来自于解冻废水与废肉料、酱卤肉卤制、熏蒸香肠熏烤煮制工序、腌制和晾晒等工序。 (1)解冻废水等进入隔油池处理事以及废肉料等在存放时会产生恶臭。项目隔油池应做到密封和定时清理;废弃肉料固定地点密封存放,按时清运。 (2)在酱卤肉卤制、熏蒸香肠熏烤煮制工序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煮锅和烤炉设备采取密闭措施,并在设备上方安装排气管道,将熏、烤和煮制废气通过排气管道进入一套活性炭处理装置处理后,由排气管道排至车间顶部排放。 (3)腌制和自然晾晒过程中,产生食品特有的气味。车间安装排风换气扇,进行强制通风换气。 (3)本项目采用空调供暖,公司内部不设食堂,因此无其他废气污染物产生。 2、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 (1)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主要为原料解冻废水,原料解冻水年排放量约为75t/a,灌肠机和煮锅等设备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排放量约为15t/a。由车间设置专门排水管道进入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化粪池。 卤制、煮制用水量约为675 t/a,用老汤做为汤料使用,大部分水份蒸发消耗掉了,根据需要添加新鲜用水。  22 (2)生活废水:项目员工15人,不设食堂、宿舍,用水以每人每天50L计,则用水量为0.75t/d,年工作天数 300天,则用水量为225t/a;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则污水排放量为180 t /a。职工生活污水由专设排水管网排入化粪池。 3、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是生产过程中搅拌机、滚揉机、冷却系统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噪声强度一般在65-80dB(A)之间。 4、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固体废弃物为生产过程中煮制工序产生少量卤渣和浮沫;分割选料、绞切以及斩拌等过程中废肉料、香肠火腿煮制过程中产生少量不合格产品、生产包装过程中产生废包装材料、职工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共计2.55 t/a。 (1)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卤渣和浮沫产生量0.5 t /a, 同生活垃圾一起由前粟园村委会负责定期清运。 (2)分割选料、绞切以及斩拌等过程中废肉料和少量不合格产品约0.1 t /a,由前粟园村委会负责定期清运。 (3)吸收废气后废活性炭产生量0.05 t /a ,由原厂家回收处理;废包装材料约0.1 t /a,出售给废品回收站处理。  (4)本项目职工人数为 15 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以每人每天 0.5kg 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5kg/d(2.25t/a)。在公司内分类收集,由前粟园村委会负责定期清运。  23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 容 类 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恶臭 大气污染物 生产过程 食物气味 污水量 270t/a 270t/a CODCr 310mg/L;0.083t/a 310mg/L;0.083t/a BOD5 1665mg/L;0.044t/a 166.5mg/L;0.044t/a SS 237.5mg/L;0.64t/a 142.5mg/L;0.12t/a 动植物油 25.5mg/L;0.06t/a 15.5mg/L;0.01t/a 水污染物 综合废水 氨氮 2575mg/L;0.006t/a 25.75mg/L;0.006t/a 卤渣和浮沫 0.05t/a 0 t/a 废弃肉料、少量不合格产品 0.1 t/a 0 t/a 废包装材料 0.1t/a 0 t/a 生产过程 废活性炭 0.05 t/a 0 t/a 固体废物 生活 生活垃圾 2.25t/a 0 t/a 噪声 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一般在 6080dB(A)左右。经隔声、降噪后以及距离衰减后,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 其他 无  24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租用已有房屋,无需进行土木施工,因此拟建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无明显影响。  25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北京香福圣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华云工业区(北京精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院内),使用已有厂房,无施工期,故不进行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废气主要为解冻废水等处理过程中以及废弃肉料存放过程中产生的恶臭;煮制、熏烤、腌制和晾晒等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气味。 1、解冻废水、废弃肉料产生的恶臭:解冻废水等在隔油池内处理过程中以及废弃肉料存放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解冻废水需经过隔油池处理,废水产生量较少处理时间较短且隔油池为密封处理,隔油池定时清理;废弃肉料定点存放,及时清运;废水与废弃肉料在车间内停留时间较短,产生的恶臭气体较少,项目采取车间设置通风换气扇,加强车间内通风换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煮制、熏烤废气:在酱卤肉煮制、香肠熏烤过程中产生加工食品特有的气味,废气未经处理,对项目周边过往行人及厂区工作人员的嗅觉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本项目煮锅和熏炉设备均密闭,采取在设备上方设置密闭烟道,废气经集中收集后,通入管道活性炭处理装置进行吸收过滤处理后,由排气筒高于车间顶部排放。经过滤处理后,气味会明显减轻,对环境基本无不良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废气经过处理后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3、腌制、晾晒废气:产品晾晒过程中会有无组织废气排放,废气中带有食品特有的气味。此气体成分复杂,但无毒。项目采取车间设置通风换气扇,加强车间内通风换气。经过厂内距离衰减后,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水主要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  26 卤制、蒸煮用水量约为675 t/a,用老汤做为汤料使用,大部分水份蒸发消耗掉了,根据需要进行添加新鲜用水,此工序中无废水产生。 项目工艺过程中春、夏、秋季原料解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