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 告 表 项 目 名 称 莆田 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法 人 代 表 刘 升 (盖章或签字) 联 系 人 朱 工 联 系 电 话 0594-5266547 邮 政 编 码 351100 收到报告表日期 环保部门填写 编 号 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制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适用于可能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 的生态型建设项目。包括水资源开发,矿山开采,森林资源开发与营 造,草原、沼泽、湿地开发,交通运输,输送通信管线工程以及区域综合性开发项目。 2、 本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 1 项目建议书 附件 2 开发环境影响委托函 附件 3 其他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资料 附件 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比例 1:50000,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附图 2 项目平面布置图 3、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 目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确定选择下列 1-2 项进行专项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噪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专项评价工作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4、本表一式五份,报告件不得复印,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分送有关单位。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i 评价单位:南京智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评价单位:南京智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杨红光 项目名称:莆田 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 评价人员: 项目参加成员及职责 姓 名 职业证书编号 职 责 签 字 吕亚红 B19670251200 编 写 杨超喜 B19670181200 校 核 伍红亮 B19670030 批 准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ii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iii 目 录 1 项目基本情况表.1 2 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况.2 2.1 地理位置 . 2 2.2 自然环境. 2 2.3 生态环境. 3 2.4 社会环境. 3 2.5 环境质量. 3 3 评价标准、范围与主要环境目标.6 3.1 评价标准. 6 3.2 评价范围. 6 3.3 环境保护目标. 7 4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9 4.1 工程概况. 9 4.2 工程分析. 1 3 4.3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 18 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9 5.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9 5.2 水环境影响分析. 19 5.3 声环境影响分析. 20 5.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21 5.5 水土流失及生态影响. 21 6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23 6.1 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 23 6.2 声环境影响分析 . 33 6.3 水环境影响分析 . 37 6.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 37 6.5 水土流失及生态影响. 37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iv 6.6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 37 7 退役期环境影响.38 8 公众参与.39 8.1 公示. .39 8.2 问卷调查. 4 1 9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45 9.1 电磁环境. 4 5 9.2 声环境. 45 9.3 水环境. 45 9.4 环境空气. 4 6 9.5 固体废物处置. 46 9.6 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措施. 46 9.7 其他. .47 10 环保投资估算.48 11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49 11.1 环境管理及监督计划 . 49 11.2 环境管理内容 . 40 11.3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 50 12 评价结论.51 附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11 项目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 莆田110kV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法人代表 刘升 联系电话 05945266457 邮政编码 351100 建设地点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建设依据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下达 2014 年省公司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 (闽电发展 20131033 号) 主管部门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代码 D4420、电力供应 莆田 110kV度峰(度尾)变电站 项目 本期 主变压器 150MVA 110kV进线 2回 10kV出线 12回 10kV无功补偿 1(3.6+4.8)MVar 配套110kV线路 工程规模 拟建线路起自220k V鲤城变110k V间隔,终止于 110kV度尾变,全线采用同塔双回架空架设,路径总长度约22.8km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22 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况 2.1 地理位置 拟建110kV度峰(度尾)变电站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度峰村,配套线路工程起自220kV鲤城变110kV间隔,终止于110kV度峰(度尾)变电站,全线均位于仙游县境内。 2.2 自然环境 2.2.1 地形、地貌、地质 仙游县地处戴云山脉东坡,地势总体自西北向 东南倾斜,地貌主体成向东南开口的马蹄形。境内以丘陵为主,盆地、河谷错杂 其间。各地海拔差别很大,西北边境的石谷解海拔1803米,是全县最高峰,东南部枫亭海滨海拔仅5米,是全县最低点。境内分成四个不同的地貌地带。山地主要分布在县西北部、东北部及东、西、南部边境。西北部的凤山、西苑、社硎乡多为中山,海拔在 800 米以上。东北部的游洋、石苍、象溪、钟山乡镇多为低山,海拔在500-800米之间。东、西、南部边境,由低中山逐渐降低为丘陵。 河谷平原 主要分布于木兰溪干流上游及支流两岸, 以及枫慈溪、 粗溪、九鲁鲤湖溪、九溪沿岸等。 拟建 110kV 后墩变电站站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度峰村,站址场地地貌类型为山坡台地地貌单元,高程100.2m103.5m,地势较为平坦。目前场地范围内不存在边坡,未发现影响本工程建设的诸如滑坡、岩 溶、危岩和崩塌、地面沉降、采空区、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本工程线路全线主要为剥蚀残丘及山前冲积平 原地貌,地形起伏较大,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50%,丘陵约占30%,河网约占10%,平地约占10%。 2.2.2 气象气候 仙游县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木兰溪流域中、 上游。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年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3.5,多年平均气温 19.5,无霜期年平均为 316-350 天,仙游该区累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642.1mm,最大年降雨量是2010年2296.5mm,最小年降雨量是1967年1084.5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49月份受梅雨和台风影响,雨量集中,强度大,为多雨季节,雨量约占全年的76%,103月份为少雨季节,仅占全年雨量的24% 。 2.2.3 水文 仙游县溪流蜿蜒曲折、短小、湍急,落差大, 易涨易退,属山地性溪流,绝大多数溪流发源于境内,合流或分流出境,分属木 兰溪、大樟溪、枫慈溪、晋江东溪、沧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3溪等五条溪。水源充沛,水系发达,具有流程 短、流速快、水量丰富、相对落差大等特点。境内河流多数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径 ,主要属木兰溪水系,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2.3 生态环境 2.3.1 野生动物 本工程周围分布的野生动物均为常见类型,主 要是家鼠、田鼠、乌鸦、喜鹊、麻雀、青蛙、蟾蜍等,未发现珍稀保护野生动物。 2.3.2 植物 本工程线路途经区域以山地为主,沿线 植被主要以农作物、杂草、灌木为主。根据现场勘踏,未发现珍稀保护植物。 2.3.3 水土流失 2.3.3.1 土壤 本工程地貌属于兴化海积平原地貌单元 , 场地内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含砾粉质粘土、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全风化凝灰熔岩、砂土化强风化凝灰熔岩、碎块化强风化凝灰熔岩。 2.3.3.2 建设区水土流失现状 工程线路沿线水土流失主要由雨水冲刷和风蚀 引起,工程沿线水土流失背景侵蚀强度为轻度,沿线的水土流失侵蚀模数在400t/km2a600t/km2a之间。 2.4 社会环境 2.4.1 社会经济 仙游县2012年1-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及全年预计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完同比增长 13%,占年计划的 7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 19.7%,占年计划的 63.1%;预计全年完成增长24%。财政总收入增长40%,占年计划的72.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1.4%,占年计划的74.5%;预计全年增长39.2%。 2.4.2 交通运输 拟建站址和工程线路路径靠近规划路和乡村道路,交通条件较好。 2.4.3 土地利用现状 本工程土地利用现状为空闲 地和果树用地,工程不占用基本农田。 2.4.4 其他 本工程不涉及重要矿产、重点文物、风景名胜 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地表水水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4源保护区。 2.5 环境质量 为了解工程区域环境现状,201 4年2月17 日,我公司委托福建南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监测单位资质见附件二)对拟建莆田 度峰(度尾)110kV 输变电工程周围的电磁环境、无线电干扰、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点位见图2-4。 2.5.1 监测环境和仪器 监测期间的环境条件和监测仪器见表2-1。 表 2-1 环境情况说明 气象条件 天气 相对湿度 气温 风速 气压 阴 56%68% 1417 1.11.7m/s 101.5kPa 监测仪器 无线电干扰场强测量系统 仪器名称 频谱分析仪 测量天线 工频电磁场 分析仪 噪声频谱 分析仪 噪声 校准器 型 号 HOPEV3950C HOPEV39501C HI-3604 HS6298A HS6020 生产厂家 北京恒威仪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恒威仪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HOLADAY 工业有限公司浙江嘉兴恒升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嘉兴恒升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测量频率 0.1530MHz 0.00930MHz 50Hz(0.1Hz分辨率) 20Hz80kHz 1000Hz 2% 天线形式 / 有源,环形 三维电磁场探头 / / 测量高度 / 天线底座距地面1.5m 探头中心离地1.5m 离地1.2m 离地1.2m 仪器编号 NHJC-J-054 NHJC-J-123 NHJC-J-056 NHJC-J-165 NHJC-J-057 检定有效期至 2014.04.10 2014.04.08 2014.04.24 2014.7.28 2014.11.07 检定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 福建省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 福建省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 方法名称 电磁场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DL/T 988-2005) 无线电 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 噪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2.5.2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本工程附近及敏感目标的环境工频电场强度在 0.46V/m15.99V/m 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 0.016T0.022T 之间,上述测点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均小于500kV 超高压 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的推 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评价标准 4kV/m(=4103V/m),工频磁感应强度 0.1mT(=100T) )。 本工程站址区域及线路沿线环境无线电干扰值为 29.8dB(V/m)33.0dB(V/m) ,小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1995)的规定,在好天气条件下,110kV电压等级, 0.50MHz时,无线电干扰小于 46dB(V/m) 的标准限值要求。 综上所述,本工程周围电磁环境现状较好。 2.5.3 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 本工程拟建变电站站址周边昼间噪声在 44.0 dB(A) 49.7dB(A) 之间,夜间噪声在 39.8 dB(A)41.9dB(A) 之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 类标准(昼间 60dB(A) ,夜间 50dB(A) )的限值;工程线路沿线测点的昼间噪声在 43.6 dB(A)52.8dB(A) 之间 , 夜间噪声为 38.9dB(A)40.9dB(A) ,满足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昼间55dB(A) ,夜间45dB(A) )的限值。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6 3 评价标准、范围与主要环境目标 根据本工程区域的环境特征、功能区域要求和 项目特点,并征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确定本工程评价标准执行如下: 3.1 评价标准 3.1.1 电磁环境 变电站周围及输电线路沿线的电磁场强度参照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的推荐值,居民区电场强度执行 4kV/m,磁感应强度执行 0.1mT;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 关于高压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适用标准等有关问题的复函 (环办函2007881号) ,农田区线下电场强度执行10kV/m。 根据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 15707-1995)要求,变电站厂界外及边导线垂直投影外20m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好天气条件下,110kV等级无线电干扰执行46dB(V/m) 。 3.1.2 声环境 本工程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类标准,变电站周围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标准;拟建线路经过乡村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 类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表1中排放限值。 声环境评价标准具体见表3-1。 表 3-1 声环境评价标准 项目 标准(规范) 名 称 标准分级 标准值 施工期 GB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限值 昼间70dB(A) ,夜间55dB(A)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 类 昼间60dB(A) ,夜间50dB(A)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 昼间60dB(A) ,夜间50dB(A)运行期 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1 类 线路经过乡村地区 昼间55dB(A) ,夜间45dB(A)3.1.3 环境空气 本工程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 表 3-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部分) 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 颗粒物 NO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排放标准 无组织排放 1.0 0.12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73.1.4 水环境 本工程废水排放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 18920 - 2002)表1中城市杂用水水质用于绿化和建筑施工的标准(详见表3-3) 。 表 3-3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部分) 标准(规范) 名 称 标准分级 主要指标 标准值 pH 值 69 浊度 (NTU) 10 溶解性总固体 1000mg/L BOD5 20mg/L 氨氮 20mg/L 城市绿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0mg/L pH 值 69 浊度 (NTU) 20 溶解性总固体 - BOD5 15mg/L 氨氮 20mg/L GB 18920 - 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建筑施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0mg/L 3.2 评价范围 3.2.1 电磁环境 3.2.1.1 电磁场 参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要求,确定本工程电磁场评价范围为: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 带状区域(即边导线外40m范围内) 。变电站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重点评价100m范围内。 3.2.1.2 无线电干扰 根据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要求,确定本工程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为: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 变电站围墙外2000m范围内。 3.2.2 生态环境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100m带状区域、变电站施工区。 3.2.3 声环境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变电站围墙外100m范围内。 3.3 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没有医院、行政机关等敏感 目标,附近无任何级别的文物保护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8对象;附近无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无导航、文物设施。 根据现场踏勘,综合相关主管部门批复的线路 路径走向和工程评价范围,确定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站址东侧、南侧、北侧、西北侧的东峰村约60户民房为敏感目标,本工程重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为拟建变电站围墙外的 6 户居民住宅。详见表3-4、表3-5。环境敏感目标现状以及环境敏感目标与工程位置关系见图2-2。 表 3-4 电磁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变电站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 目标 户数/人数 房屋结构 距工程 水平距离与工程相对位置 环境保护要求 仙游县度尾镇度峰 村 约 70 户 一层四层、框架 30-500m 拟建变电站周围 居民住宅一 约 4 人 二层、砖混、平顶 约 30m 拟建变电站南侧 居民住宅二 约 6 人 三层、砖混、平顶 约 50m 拟建变电站东侧 居民住宅三 约 8 人 三层、砖混、平顶 约 50m 拟建变电站东侧 居民住宅四 约 6 人 三层、砖混、平顶 约 60m 拟建变电站北侧 居民住宅五 约 6 人 四层、砖混、平顶 约 70m 拟建变电站西北侧 居民住宅六 约 5 人 三层、砖混、平顶 约 70m 拟建变电站西北侧 电场强度小于4kV/m,磁感应强度小于 0.1mT;无线电干扰小于 46 dB(V/m) ;昼间噪声55dB(A) ,夜间噪声45dB(A) 线路环境保护目标 无 表 3-5 生态环境、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 工程周围植被、动物及地质地貌。 与工程位置关系 变电站四周 100m 区域,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100m 带状区域。 保护要求 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植被砍伐,避免伤及常见野生动物,对扰动区采取覆盖等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禁止在工程区倾倒工程弃渣、弃土等建筑垃圾。 水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 工程附近耕地、林地 与工程位置关系 施工区周围 保护要求 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18920-2002)标准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9 4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4.1 工程概况 4.1.1工程组成 拟建110kV度峰(度尾)变电站,本期主变150MVA,并配套建设相关装置。 拟建鲤城度尾110kV线路工程,线路起自22 0kV鲤城变110kV间隔,终止于110kV度尾变,新建线路采用同塔双回架空架设,路径总长度约22.8km。 本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见表4-1。工程线路组成图见图4-1,线路路径图详见图4-2。 表 4-1 工程组成一览表 项目 组成 变电站 本期建设投产一台 50MVA 主变及配电装置。 线路基本概况 本工程线路起自 220kV 鲤城变 110kV 间隔,终止于 110kV 度尾变,新建线路采用同塔双回架空架设,路径总长度约 22.8km。 铁塔 共立杆塔 70基,其中单回路铁塔 1基;双回路铁塔 69 基。 基础 采用板式斜柱基础、掏挖基础。 地形地貌 站址场地地貌类型为山坡台地地貌单元,高程100.2m103.5m,地势较为平坦。 线路沿线地形为山地,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程在 50m500m 之间。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10 4.1.2 度峰(度尾)变电站基本情况 4.1.2.1 主要工程规模 工程建设具体规模列于表4-2。 本报告主要评价变电站及110kV配套线路的环境影响。 表 4-2 莆田 110kV 度峰(度尾)变电站主要工程规模 项目 本期 远景 主变压器 150MVA 350MVA 110kV 出线 1回 3回 10kV 出线 12 回 36 回 10kV 无功补偿 1(3.6+4.8) MVar 3(3.6+4.8) MVar 4.1.2.2 站址地理位置 本工程变电站站址经多方论证后,选择位于莆 田市仙游县度尾镇。变电站站址用地已取得仙游县住房城乡规划局的同意。 拟建场地岩土层分布情况依次为:含砾粉质 粘土、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全风化凝灰熔岩、砂土化强风化凝灰熔岩、 碎块化强风化凝灰熔岩。站址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5g,地震动反应谱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65s,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 建筑物按抗震设防烈度 7 度进行抗震计算,结构抗震等级为 7 级。站址场地及其附近无活动性断裂通过,无发震断裂、无滑坡、崩塌、地裂隙、地陷等不良地质灾害作用,无暗浜、地下洞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无产生滑移的临空面,场地相对稳定,比较适宜变电站的建设。 4.1.2.3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1)总平布置 本工程变电站主变规模 150MVA,110kV 进线 1 回,10kV 馈线本期 12 回。根据站址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站址总体规划,工 艺流程、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要求,结合电气总平布置情况,本变电站按最终规模 进行规划,站区一次性征地并平整,站内分期建设。 本工程主变户外布置,110kV 配电装置采用 GIS 设备,户内布置,站区围墙外设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11排水沟。 2)竖向布置 根据站区地形情况并结合站区设备运行要求, 站区采用平坡式布置;结合进站道路的实际情况,进站道路坡度最大坡度均不大于6.0%。 本站址历史最高内涝水位为 101.69m。场地原始高程在 100.2103.5m 之间。站区场地设计高程为 102.4m,高于站址内涝水位 101.69m。站区四周包括进站道路两侧均采用浆砌石挡土墙。 站内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即:地面雨 水口下水道站外排水沟。雨水口沿路两侧布置,采用平蓖式雨水口, 间距约25m。 4.1.2.4 给排水系统 1)给水 拟建场地位于仙游镇度尾镇度峰村,附近有市 政自来水系统,站区用水拟采用市政供水。 2)排水 变电站站内雨水排水方式大部分采用明沟排水 ,以节省管材。综合楼室内生活污水经收集后,集中排至室外砖砌化粪池,经化 粪池处理达标后的污水排至站外排水沟或用于站区绿化。 站区雨水排入站区西侧排水系统,在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篦式雨水口, 收集道路及屋面雨水,共设置6处雨水井引至站外排水系统,引接长度约50m。 4.1.2.5 排油系统 本工程远景规模为三台 50MVA 主变压器,本期安装一台 50MVA 主变压器,单台主变油量约为 18t,按现行电力行业标准220kV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 5218-2005)的规定: “总事故油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的60%” ,故拟在场地设一座容量为15m3的事故贮油池。主变油坑拟采用DN200铸铁管与事故排油检查井连接并排往事故油池,贮油池为油水分 离式钢筋混凝土地下式方形结构,临时放空和清淤用潜水泵抽吸,并请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复用。 4.1.3 输电线路概况 4.1.3.1 路径方案 本工程充分综合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及当地有关单位的 意见,为减少线路对城乡规划的影响,本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选 择架空线路路径方案,经过详细的外业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12收资调查和现场初步踏勘,结合现场地形、植 被、原有电力线走向等,经现场踏勘收资、认真比选、修正路径走向,仅优化选择出唯一的路径方案。 本线路路径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境内。路径方案已取得 本工程路径方案已获仙游县建设局等相关部门意见。 4.1.3.2 导线与地线 本工程线路导线采用JL/LB20A-400/35型铝包钢芯铝绞线。本工程两根地线,一根采用一根OPGW复合光纤,另一根为JLB40-80良导体。 4.1.3.3 绝缘子与金具 1)绝缘子 根据线路实际位置,参考福建省2007年版全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本工程线路全线横跨c2级污区和d1级污区,考虑工业粉尘污染,建议全线污秽按d1级污区配置绝缘,爬电比距不小于 28mm/kV。结合本工程线路位于 莆田市仙游县,距海岸较近,受盐雾影响较大。针对这些工程特点结合以往 设计经验,本工程的绝缘配合应着重考虑外绝缘的防污设计,同时兼顾防雷要求的特 点及运行单位的意见,推荐本工程线路采用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其重量轻,防 污性能好,但绝缘子串雷电冲击闪络电压较低,防雷特性相对较差(可以通过加长绝 缘体高度来提高耐雷水平),多用于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本工程路径途经d2级污秽区,合成绝缘子在本工程使用有一定的优越性。 2)金具本工程金具大部分选用原电力工业部一九九七年修订的电力金具产品样本中的电力金具,部分金具参照南京线路器材厂的线路金具样本中的金具。组装方式力求受力合理、灵活可靠、简单适用。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在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下不小于 2.5,断线、断联情况下不小于 1.5。 4.1.3.5 杆塔与基础 本工程为同塔双回架空架设,全线主要考虑采 用双回路铁塔。本线路工程共使用杆塔70基,其中单回路铁塔1基, ;双回路铁塔69基。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铁塔基础受力大小及各种基础型式特点,按照“两型 三新”的设计理念,基础选型应优先选用采用板式斜柱基础,通过对基础受力的优化 ,以减少基础砼及钢筋使用量,同时避免主柱浇制过程中基底下土层的扰动破坏。 所有基础的钢筋采用HRB400及HPB300钢;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25。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134.1.3.6跨越距离要求 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GB50545-2010)的要求,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距离见表4-3。 4.1.3.7 主要交叉跨越 本工程线路沿线交叉跨越情况:养猪场1处,通车高速公路2处,二级公路2处,村道12处,木兰溪1处,河流5处,穿越500kV 1次,10kV线路8次,通讯16次。 表 4-3 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距离 序号 对地和交叉跨越物 最小垂直距离(m) 备注 1 居民区 7.0 2 非居民区 6.0 3 交通困难地区 5.0 4 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5.0 5 步行不可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 3.0 垂直距离 5.0 6 建筑物 边导线风偏后与建筑物净距 4.0 最大风偏情况 至五年一遇洪水位 6.0 7 通航河流 最高航行水位至最高船桅顶 2.0 8 导线与树木 3.5/4.0 最大风偏净空距离/垂直距离9 高速公路、等级公路 7.0 导线温度 70 10 通信线路 3.0 与边导线水平距离:4.0m 11 与通信线路的交叉角 / 一级45,二级30,三级不限制 12 电力线 3.0 与边导线水平距离:5.0m 4.1.4 征占地与拆迁 本工程不涉及拆迁。 4.2 工程分析 4.2.1 工程建设必要性 为满足该供电区域的供电需要,提高度峰片区 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 110kV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2016年投产是必要的,110kV度峰变投产后,35kV度峰变所有负荷将转移至110kV度峰(度尾)变。 莆田110kV 度峰(度尾)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144.2.2 选址、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4.2.2.1 变电站选址、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变拟建 110kV 度峰变电站站址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度峰村。站址场地地貌类型为山坡台地地貌单元, 高程 100.2m 103.5m, 地势较为平坦。 目前场地范围内不存在边坡,未发现影响本工程建设的诸如滑坡、岩溶、危 岩和崩塌、地面沉降、采空区、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适宜变电站的建 设。仙游县住房城乡规划局已同意该块土地用于建设变电站。变电站采用主变户外布 置,其余配电装置户内布置的方式,并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设计按程序报批。 变电站评价范围内无学校、行政机关、医院、 疗养区等敏感目标,无任何级别的文物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重要矿产区域、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站址周边植被均为常见类型,不涉 及珍稀保护植物。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评价区域内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 现状值均能达到功能区标准,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电力规划 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变电站选址是合理的。仙游县住房城乡规划局已同意该块土地用于建设变电站。 按 110kV 度峰(度尾)变电站最终规模,根据工艺布置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