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 区自 “四进社区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按照 “明确职责,坚持原则、保障投入、发挥功能 ”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推进共驻共建,全面完成了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实现了 31 个社区 100%有阵地、办公面积 100%达 150平米、远程教育 100%覆盖的 “三个 100%”目标,并建成居民活动场所 46个,社区警务室 28 个,党员活动室 31 个,一站式服务室 29个,为提升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奠定了物质基础。 一、明确 “三级职责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四进社区 ”试点工作启动后,区委常委会迅速召开会议,研究并提出了以 “四进社区 ”试点工作为契机、全面落实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意见,并通过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夯实了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组织基础。 一是明确区直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和挂帮职责。区委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整体统筹和协调。同时要求区直各部门挂帮 “四进社区 ”工作的试点,将其组织活动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场所建设作为挂帮联系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人力、物力 、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了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合力。 二是明确街道党工委的协调、检查和督促职责。要求街道党工委每半年召开一次以上联席会议,每月到社区检查一次工作进度,每季度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通过 “三个一 ”措施研究并解决在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是明确社区党组织的现场监管、组织实施职责。要求社区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资金范围内完成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通过明确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 “三项原则 ”,整合各类建设资源 为节约成本,整合资源,区委、区政府把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全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工作中坚持 “三项原则 ”,统筹考虑,因时因事因地制宜,避免重复建设,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确保发挥综合效益。 一是坚持立足长远、量力而行的原则,新建社区活动场所。上海办社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区,原有办公房 50 平米,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已不适应现有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区委、区政府在对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后,按相关规定办理建房手续,立即开工建设,建成后新的活动场所面积达到了 160平米,解决了长期困扰社区的无场所办公的问题。 二是坚持实用美观、功能齐全的 原则,办理社区现有活动场所产权后进行改造。澳门路社区、荷花池社区、洗马社区等由于现有活动场所符合办公场所的相关要求,区委区政府在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后,采取统一购买、统一过户、统一装修的办法,确保了三个社区都拥有了面积在 150 平方以上的有永久性办公用房。 三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协调驻区单位和开发商帮助解决社区活动场所。通过协调地质三总队、亿华物业管理公司、磷肥厂等驻区单位,获得了无偿提供的活动场所供社区永久使用,使长沙路、仁和苑、玉石坝等 15个社区无组织活动场所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实行 “四个一 点 ”,提供资金投入保障 按照 “四个一点 ”的方式,购买、租赁活动场所,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提供资金投入保障。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投入各项资金 414 万元,其中,财政投入 267 万元,街道投入 46 万元,驻区单位投入 46 万元,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社区自筹资金 55万元。 一是区级投入一点。 2019 年,区财政共投入资金 137 万元用于建设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各区直部门也对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行了有力帮扶。区民政局、区建设局等单位不仅投入建设资金帮助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而且在具体建设中还协调免除了部分费用。 二是街道补助一点。各街道社区 主动投入财力物力,解决了一部分社区前期投入和经费不足等问题。街道党工委投入 70000 元用于社区办公楼的修建。街道党工委投入 20190元资金对社区活动场所进行了精心装修。 三是社区自筹一点。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还得到了辖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社区党员群众自发集资 25000 元,社区为扩大活动场所规模自筹资金 37000元,社区自筹资金 30000 元用于活动场所修葺,使社区活动场所焕然一新,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辖区单位赞助一点。社区由漫谷湟宫、美佳乐酒店等驻区企业为其办公各增加了 100 平米的场地,使社区活 动场所面积达到了 200 余平米,并完善了办公配套设施。驻区单位 532 厂无偿捐助活动场供长新社区长期使用,并捐赠 5000 元资金为社区装修了办公室。据统计,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共有 38个驻区单位为社区办公场所建设累计捐资 24 万元,另有 8 个驻区单位免费为社区提供了活动场所。 四、完善 “四大功能 ”,发挥活动场所作用 为克服 “重建设,轻管理 ”的倾向,区委、区政府在社区活动场所作用的发挥上积极出主意、想方法、求实效,以拓展功能为重点,实现了组织活动场所 “四大功能 ”齐全。 一是健全制度,发挥活动场所办公阵地功能。为提高了社区服务能力,区 委结合实际,提出了 “九配套 ”的要求,统一为试点社区配套门牌、桌椅、资料柜、上墙制度、宣传栏、远教设施、卫生设施、公示牌和自动化设备。同时区委组织部指导各社区切实制定活动场所管理制度,使其管理和使用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目前,各社区共建立教育管理和设备使用等制度 548个。 二是完善设施,发挥活动场所服务功能。区委整合区直各部门资源,及时开展工作,向各社区组织活动场所配发了党旗、桌椅和办公用品,投入经费 100 多万元,购置电脑 42 台,电视 13,投影 24,桌椅 480套,保证社区组织能及时开展活动。部分区直机关还采取 结对帮扶的形式,帮助社区解决图书室、电脑室、健身室等综合物资。目前,各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社区的党旗、桌椅和办公用品配备齐全,订阅党报党刊 254份,藏书近 10 万册,直接覆盖和惠及社区群众达 13 万人,各街道社区共调解矛盾纠纷 60 余起,解决居民难点、热点问题 98 个,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实事 413件。 三是加强培训,发挥活动场所教育功能。各社区党组织围绕时势宣传、信息传播、就业咨询等服务项目,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学习,使社区群众代表有了议事场所,党员有了培训基地,群众有了活动园地。试点工作以来,各社区搭乘远程教育载体做好工作结合 ,切实按需施教,已组织社区党员干部集中学习 600 余次,培训社区党员干部40000 余人次。 四是开展活动,发挥活动场所文体功能。充分发挥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的文化娱乐功能,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努力把社区活动场所打造成文化娱乐平台。据统计,一年来,全区各社区共举办邻里节、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87 次, 3 万余名社区居民群众参与其中,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