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编号: GDHL-HP-14-F00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开本) 项 目 名 称: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 : XX 电网公司 钦州供电局 XX 核力工程勘察院 二 一 四 年 一 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写。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 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批复。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 境社会环境简况 . 8 环境质量状况 . 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18 评价适用标准 . 1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20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4 环境影响分析 . 2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31 公众参与 . 34 环保投资估算 . 37 选址合 理性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38 结论与建议 . 39 附件: 附件 1 环评委托书 附件 2 钦州市规划 局关于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工程线路路径走向方案的意见 ( 钦市规函 2014 11 号 ) 附件 3 XX 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文件 关于报送钦州市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的报告 ( 电网规 2014 8 号) 附件 4 类比对象监测报告 附件 5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环境现状检测报告 附件 6 公共参与调查表扫描件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1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线路路径图 (改造前) 附图 2-2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线路路径图(改造后) 附图 3 杆塔型式一览图 附图 4 基础型式一览图 附图 5 110kV+10kV 电缆排管敷设断面图 附图 6 拟 改造 线路沿线环境监测布点图 附图 7 拟 改 造线路 周边及环境敏感点现状图 附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建设单位 XX 电网公司 钦州供电局 法人代表 * 联系人 * 通讯地址 钦州市三沿路 1 号 联系电话 0777-28*9 传真 / 邮政编 码 535000 建设地点 钦州市钦南区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4420 电力供应行业 占地面积 ( m2) 6.2 绿化面积 ( m2) / 总投资 (万元) * 环保投资 (万元) * 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 比例( %) * 评价经费 (万元) / 投产日期 2014 年 8 月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0kV望贤、江东及在建的金海变电站主要向钦州市河东片区供电, 2013年该片区最大负荷为 67.6MW。望贤站主要由龙湾望贤 110kV线路(以下简称 “ 110kV龙望线 ” ,导线型号 LGJ-240)、亚江大田望贤 110kV线路(以下简称 “ 110kV亚田望线 ” ,导线型号 LGJ-300)及高沙望贤 110kV线路(以下简 称 “ 110kV高望线 ” ,导线型号 LGJ-240)供电,其中 110kV龙望线与 110kV亚田望线在望贤站出口段 2.1km为双回路同杆架设。金海站、江东站均 T接在 110kV高望线上,接线方式不明晰,当 110kV龙湾江东线路检修, 110kV龙望线与 110kV亚田望线共杆段发生跨线故障时, 110kV高望线需同时向望贤、江东及金海站供电,供电压力大,供电可靠性不高。 根据钦州市 “ 东进 南拓 ” 城市发展规划,钦州未来主要向河东地区、滨海新城、港区等区域发展。其中重点将河东地区打造成钦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及商住中心,同 时积极推进河东工业园区的建设,该区域用电负荷将较快增长,对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为减轻 110kV高望线供电压力,提高金海、江东站供电可靠性,有必要对河东片区的 110kV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结合金海站的接入,将 110kV高望线改接入金海站,并在金海站 GIS室预留 T接头,将江东站 T接高沙望贤 110kV线路 T接点移改至金海站。同时,为保证 110kV高望线改接金海站后望贤站的供电可靠性,本期将 110kV龙望线与 110kV亚田望线的双回路共杆线路拆分改造,形成两个单回路接进望贤站。 另外, 110kV 高望线、 110kV 龙望线与 110kV 亚田望线共杆架设段部分线路沿XX 东大街中心绿化带走线,均附挂有 10kV 线路, 与道路中心绿化带上的路灯、绿化景观树、交通指示牌等道路基础设施间隙距离过近,存在安全隐患。同时, XX 东大街作为河东新区中心骨干大道,是进出钦州市的门户,景观要求较高。目前,钦州市政府正对 XX 大街进行扩建及景观改造,并同期建设电缆管沟,强烈要求将中心绿化带上的架空线路改造入地。 将原有架空线路改造电缆下地,可不考虑与现有的路灯、绿化景观树、交通指示牌等道路基础设施的交叉问题。 项目实施后,原 110kV 望贤变电站 10kV907XX 线、 10kV908 信用线线路改造分为三个部分建设: 1、 10kV907XX 线与 110kV 江东变电站 10kV908 江扬 I 线形成联络; 3 10kV908 信用线与 110kV 江东变电站 10kV911 江扬 II 线形成联络,为单环网供电方式。 2、 10kV907XX 线分别与 110kV 江东变电站 10kV 江蓬 II 线、 110kV 望贤变电站10kV915 南珠东线形成联络; 10kV908 信用线分别与 110kV 江东变电站 10kV 江蓬 I线、 110kV 望贤变电站 10kV914 口岸线形成联络,为单环网供电方式。 3、 10kV907XX线、 10kV908 信用线互为联络,为单环网供电方式。 项目实施后,原 110kV 望贤变电站 10kV910 黎园 I 线、 10kV911 黎园 II 线线路改造电缆下地,原有供电方式保持不变。 综上所述,为提高金海、江东站供电可靠性,优化钦州市河东片区 110kV网架结构,减轻原 110kV高望线供电压力,消除 110kV高望线、 110kV龙望线与 110kV亚田望线共杆架设段线路附挂 10kV线路的运行安全隐患,理顺架空线路与城市景观之间矛盾,配合 XX东大街市政道路及景观改造建设,建设 XX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工程是必要的。建议本工 程配合 110kV金海变投产计划,于 2014年底建成投产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有关规定, 钦州市供电局 “ XX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 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 XX电网公司 钦州供电局 委托 XX核力工程勘察院(以下简称 “ 我院 ” )承担 XX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 1)。在现场踏勘、监测和资料收集等的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及其它有关文件,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根据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详见附件 2附件 3) , 本次评价对象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为 新 建 工程,工程的建设规模详见表 1。 4 表 1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建设 方案技术参数表 项目 110kV 高望线拆除工程 110kV 龙望线 改造工程 110kV 亚田望线改造工程 10kV910黎园 I线、 911黎园 II线改造工程 10kV907XX线、 908信用线改造工程 基本情况 新建电缆线路长度( km) 0 1.60 1.62 23.05 211.05 拆除原架空线路长度( km) 4.15(单回路) 1.52( 与110kV 亚田望线双回共塔架设 ) 1.52( 与110kV 龙望线双回共塔架设 ) 24.3 29.3 本工程改造段均已有电缆管沟建设,路径方案唯一,故无选比路径方案。 因此,本环评报告对 XX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经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 唯一 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三、工程 性质及建设规模 1、 110kV 高望线 89#127#段拆除工程 a) 工程性质: 拆除 。 b) 工程内容: 拆除 110kV高望线 89#127#段钢管杆( 包含原钢管杆基础,拆除至地面以下 1m处) 及导线 ,从 89#电缆终端杆处,将原 110kV高望线通过电缆改接至 110kV金海变电站,同时将原江东 T接高沙 望贤 110kV线路 T接点改至 110kV金海变高沙 GIS室( 110kV高望线改接入金海变 GIS终端处预留接口)。改接部分工程量在 110kV金海变电站配套送出工程中考虑,本工程只计列拆除工程量,共计拆除单回路钢管杆 39基,其中直线杆 35基,转角杆 4基,拆除段线路全长 4.15km。 c) 电压等级: 110kV, 10kV。 d) 线路起迄点: 110kV高望线拆除段起自 110kV高望线 89#杆,终至 110kV高望线127#杆 。 e) 回路数及线路长度: 单回路 ,线路长度 4.15km。 f) 导线型号: 110kV高望线原线路采用 LGJ-240/30型锌 -5%铝 -稀土合金镀层钢芯铝绞线, 89#127#全段进行拆除。 g) 地线型号: 110kV高望线一根地线采用 XGJ-50( 17-9.0-1270-B)型锌 -5%铝 -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另一根采用 16芯 OPGW光缆,拆除后保留光缆通信,采用 16芯非金属管道光缆。 5 2、 110kV龙望线 39#52#段改造工程 a) 工程性 质: 新建 。 b) 工程内容: 在原 110kV龙望线 39#塔北侧的人行道上,新建 两 基电缆终端杆,将原架空线路改为电缆,向南穿过机动车道到达中心绿化带,然后沿中心绿化带上已有的电缆管沟向 西 敷至 110kV龙望线 51#塔西侧约 46m处,向北穿过机动车道,到达人行道上后通过新建钢管杆转架空,接回原线路。 除改造段两端终端杆采用架空架设外 ,其余采用电缆敷设。 并拆除原有双回路钢管杆(包含原钢管杆基础,拆除至地面以下1m处) 及导线 ,共计拆除 14基,其中直线杆 10基,转角杆 4基,拆除段线路全长 1.52km。 c) 电压等级: 110kV, 10kV。 d) 线路起迄点: 110kV龙望线改造段起自 110kV龙望线 39#杆,终至 110kV龙望线52#杆 。 e) 回路数及线路长度: 与 亚田望线 ( 66#79#)双 回 电缆架设 , 110kV龙望线 改造段 新建电缆 线路长度 约 为 1.60km。 f) 电缆 型号: ZR-YJLW03-Z-500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护套电力电缆。 g) 地线型号: 110kV龙望线及 110kV亚田望线改造段原两根地线均采用 16芯OPGW光缆,改造后采用 16芯非金属管道光缆。 3、 110kV亚田望线 66#79#段改造工程 a) 工程性质: 新建 。 b) 工程内容: 在原 110kV亚田望线 66#塔南侧的人行道上,新建 两 基电缆终端杆,将原架空线路改为电缆,向北穿过机动车道到达中心绿化带,然后沿中心绿化带上已有的电缆管沟向 西 敷至 110kV亚田望线 78#塔西侧约 75m处,向北穿过机动车道,到达人行道上后通过新建钢管杆转架空,接回原 110kV高望线 128#杆。 拆除段线路全长1.52km。 除改造段两端终端杆采用架空架设外 ,其余采用电缆敷设。 c) 电压等级: 110kV, 10kV。 d) 线路起迄点: 110kV亚田望线改造段起自 110kV亚田望线 66#杆,终至 110kV亚田望线 79#杆 。 e) 回路数及线路长度: 与 龙望线( 39#52#)双 回 电缆架设 , 110kV亚田望线改造段 新建电缆 线路长度 约 为 1.62km。 f) 电缆 型号: ZR-YJLW03-Z-500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护套电力电缆。 g) 地线型号: 110kV龙望线及 110kV亚田望线改造段原两根地线均采用 16芯 6 OPGW光缆,改造后采用 16芯非金属管道光缆。 3、 线路 地理位置 110kV龙望线 39#至终端塔 58#与 110kV亚田望线 66#至终端塔 85#为同杆双回线路,采用钢管杆架设,其中 110kV龙望线 39#51#( 110kV亚田望线 66#78#)位于 XX东大街道路中心绿化带内 , 110kV龙望线挂于钢管杆北侧, 110kV亚田望线挂于钢管杆南侧 。 新建 110kV龙望线电缆线路与 110kV亚田望线 电缆线路均位于 XX东大街道路中心绿化带内。 110kV高望线 89#126#位于 XX东大街道路中心绿化带内, 89#杆小号侧为电缆线路,电缆截面为 500mm2。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4、评价范围 ( 1)工频电磁场:根据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要求,确定 工频电磁场 评价范围为 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带状区域。 ( 2)无线电干扰: 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2000m带状区域 (重点评价范围均为 100m内区域)。 ( 3)声环境: 运行期 为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带状区域 ,施工期为施工场界外200m范围内。 ( 4)生态环境: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200m范围 。 5、评价因子 ( 1)现状监测与分析评价 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 声环境:等效连续声级; 其它因子: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 ( 2)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为废水、噪声、扬尘、弃渣、水土流失等。 ( 3)运行期 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 声环境:等效连续 A 声级; 其它因子:生态环境影响等。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 建 的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位于 钦州市 XX 东大街道路中心绿化带内 ,区域内地质条件良好, 线路 所在区域工业污染源主要为 汽车尾气, 总体上空气环境质量一般。 原有污染及主要环境问题为 XX东大街架空线路 运行 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 但经过现场监测,其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够满足 4kV/m、 0.1mT的推荐限值的要求,电磁环境良好 (详见监测报告 , 附件 5) 。 拟 建 的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 主要的现状噪声源来自 钦州市 XX 东大街道路上过往车辆产生的 交通噪声, 因此 线路 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 本工程线路沿线未发现其它重大电磁场、无线电干扰等污染源,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显示 (见 附件 5) ,拟 建 线路沿线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及无线电干扰水平均能满足 4kV/m、 0.1mT 及 在 测试频率为 0.5MHz 的条件下, 110kV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值不大于 46dB(V/m)的 国家标准限值 要求。总体上工程线路沿线电磁场影响水平较低,电磁环境良好。 本工程沿线水体未受大的污染,水环境 质量良好 。 综上, 目前,本工程周边地区无特殊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状况 一般 。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的 XX东大街 位于 XX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钦南区 , 钦南区位于 XX南部沿海,北距首府 南宁 仅百余公里,濒临北部湾,东连北海市,西接防城港市,南拥钦州港。拟建 的 XX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工程 位于钦州市钦南区 XX东大街道路中心绿化带内 , 线路交通运输沿线可利用 XX东大街运输,交通较便利。钢管杆部分的材料基本都能运输至立塔的位置旁。取材料集散地为钦州市城区,汽车平均运输距离约为 5.0km,无人力运距。 2地形、地貌、地质 钦州市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境内地形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沿海滩涂,主要山脉呈东北 -西南走向,东北部有六万大山;西北部有十万大山,横贯钦州境内,钦州市濒临北部湾, 钦州市钦南区 地貌属滨海丘陵地带,地形低矮,起伏较缓 。 钦州市的大地构造,西部坐 落在南岭纬向构造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西南端的复合地带,西北十万大山支脉隆起;东部为古华夏式大陆西南端北缘,属六万山隆起与 XX地槽交接带;北部湾坳陷北侧边缘。地质与构造较为复杂,经历了漫长地质年代的变化。 线路 所在区域内地势起伏较 缓 ,地质条件良好,场区无滑坡、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划( GB50011-2010),本所区设计地震加速度值小于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地震基本烈度小于 度。 拟 改造线路 地形、地貌现状见图 1。 9 图 1 XX东大街改造工程 地貌 现状 3水文情况 钦州市主要河流水量充足,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全市的河流皆为中小河流,流量丰富,独流入海,不成水系。主要河流有钦江、茅岭江、大风江、南流江。钦州市气温湿润,雨水充沛,年降雨量在 1600mm 1900mm 之间。主要河流有钦江、茅岭江、南流江、大风江,年径流量达 117.28 亿 立方米 。全市大中小型水库及山塘总蓄水量达8.05 亿 立方米 。 钦州湾岸线蜿蜒曲折,湾内形成众多优良小港湾。沿海岸线西从龙门起电缆线路走向 电缆线路走向 龙望线架空部分线路 拟建亚田望线电缆 拟建龙望线电缆终端塔 拟建龙望线电缆 亚田望线架空部分线路 拟建亚田望线电缆终端塔 拟建亚田望线电 缆 XX 东大街 XX 东大街 中央绿化带 电缆线路走向 龙望线 52#塔 10 有龙门港、沙井港、钦州 (勒沟 )港、丝螺港、三娘湾等。其中,龙门港建成 渔港和军港,钦州港已建成年吞吐量超千万吨的综合港,沙井港建成边贸小港,丝螺港和三娘湾建成渔港。 本工程最主要的地表水体为 钦 江, 钦江发源于 XX 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由东北向西南横穿灵山境内,至 钦州市 尖山镇入茅尾海,全长 179km,流域面积 2457km2。是钦州第一长河 , 钦江流经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的 19 个镇。习惯上,灵山县 陆屋镇 以上河段称为鸣珂江,陆屋以下河段称为钦江。流向钦江上游为陆屋江,出 XX 灵山 县东北,西南流入钦县界,至县东南歧为二,一南流折东南入于海,一西北流为横江,又西南二支合流为猫尾海,东南为龙门港,南入于海。钦江呈东西走向,长达百余公里。 4 站址 林木情况 本工程线路经过地段主要地貌成型的城市道路 ,沿线地面高差较小 。 地面高程最低10.67m,最高为 19.09m,相对高差 8.42m,地形坡度 0 10 。所经过地形分布为:道路平地占 100%。线路通过地区没有新滑坡、崩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 新建塔基需砍伐芭蕉树,杂树 0.8亩。 5植物资源 钦州市植被分类属于桂南植被区,生长着热带雨林和亚热带的季雨林。但气候中的水热条件受地形影响而分布不均匀,植被生长有异,植被分为 4个类型:温凉湿润气候灌木草地植被类型;高温湿润气候绿叶、针叶林兼有的植被类型;高温少雨气候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稀树草地植被类型;高温多雨气候雨林季雨林植被类型。 低丘植被主要有马尾松、岗松、芒萁群落。钦州市境林区主要生长松、杉、桉、水榕、红椎及荷木等多种用材林, 2006年全市有林面积 53.95万公顷 , 森林覆盖率达 52%。 项目 周边植被主要为 人工 草 皮 、 低矮景观乔木、 香蕉树、农作物等,植被种类少,生物多样性较为单一。线路主要沿规划道路 中心 绿化带敷设,目前 XX东大街已基本修建完成 ,地面裸露,绿化植被少,生物多样性较为单一。 6、动物资源 2011年底,钦州市自然分布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 76科 271种 。其中两栖类 7种 ,主要有青蛙、沼蛙、蟾蜍等;爬行类 21种 ,主要有眼镜蛇、金环 蛇、银环蛇、百步蛇、三素锦蛇、 水律蛇、蛤蚧、龟等;鸟类 186种,主要有画眉、鹅哥、鹦鹉、 山雀、鹧鸪、白鹭、大白鹭、牛背鹭等。哺乳类 62种,主要有野猪、豪猪、果子狸、抓鸡虎、松鼠、竹鼠等, 国家公布的一、二级陆生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浦北县的六万山、钦北区的王岗山 11 及各项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据调查,线路两侧 评价 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 、 水源保护区边 等 。 该区域人类活动频繁, 野生动物资源较少,调查期间未发现珍稀保护野生动物,工程区域附近植被种类较少,生物多样性水平一般。 7、 气象 钦州市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 海洋季风气候特点。钦州市濒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22 , 绝对最高温度 37.5 ( 1968年 7月 28日),绝对最低温度 -1.8 ( 1955年 1月 12日)。钦州市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mm左右 , 雨量充沛, 平均日照时数 1800小时左右 , 无霜期大于 350天。太阳年辐射量 104.6 108.8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 1633.6 1801.4小时,年平均气温 21.4 22 ,年总积温 7800 8200 。历年平均无霜期 329 354天 。 钦州市 属 南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全年风向以东北偏北风为多,其次 为西南季 风。 8、矿产资源及文物古迹 钦州市已发现 46种矿产,矿床及矿点 176处, 蕴藏有锰、钛铁、铜、铁、铅、锌、煤炭、石膏、石英砂、金砂、陶土等多种矿藏。其中以钦北区的锰矿较多;钛铁分布于各县区;煤炭主要集中在稔子坪至大垌一带;石膏分布在钦北区的平吉、青塘两镇及灵山县的陆屋镇;铅、锌主要分布在浦北县的六硍镇等地,储量颇丰且质量较优;陶土分布广泛,以钦州城钦江两岸的紫泥及花白坭较优,是钦州坭兴陶的原料地。 经现场调查,本工程 线路 周边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及自然保护区。 1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 文化、文物保护等): 1、 钦州市 社会环境简况 钦州位于南北钦防城市群的中心位置,背靠南宁市,南向北部湾和东盟,地处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 钦南区 面积 2215km2,人口 57万。钦南区辖 4个街道、 12个镇:向阳街道、水东街道、文峰街道、南珠街道、沙埠镇、康熙岭镇、黄屋屯镇、尖山镇、大番坡镇、龙门港镇、犀牛脚镇、久隆镇、东场镇、那丽镇、那彭镇、那思镇。共有 22个居委会、 142个村委会, 1976个村民小组。 1、经济概况 初步统计 , 2013 年钦州市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750 亿元,同比增长 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115 亿元,增长 2%;固定资产投资 560 亿元,增长 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42 亿元,增长 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760 元,增长 10%;农民人均纯收入 8140 元,增长 14%。 2、教育文化 卫生事业 2013 年钦州科教事业加快发展。 钦州市有各级各类学校 1250 所,在校生 68.66 万,小学 1086 所(特教 3 所),教学点 413 个,在校生 39.68 万人。 其中, 钦州的大学一共有两个,钦州学院 是其中之一,在校生 12300 人。 研 究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企业,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业态。把坭兴陶产业作为支柱文化产业加以培育,加快建设千年古陶城、坭兴陶博物馆,加快人才培育和资本集中,促进坭兴陶企业加速发展。积极推进文化艺术单位改制,扶持演艺公司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打造陶艺文化节、蚝情节等节庆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开发海洋文化精品。 开工建设 XX 北部湾博物馆、刘永福纪念馆、 市文化科技活动中心(含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 播影视中心等重大项目。 建设 110 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整合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公共服 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组织文艺队送戏下乡演出 1000 场以上,新增扶持 100 支基层文艺队,在城区建设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试点,扶持建设 10 个镇(村)和 2 个社区数字图书分馆。开展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区)申报。 2013 年,钦州市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坭兴陶之都”称号。 人口与计生、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钦州市医疗卫生机构 3021 家(含村卫生室) ,其中三级甲等医院 4 家(综合医院 2 家,中医医院 1 家,妇幼保健院 1 家)、疾病预防控 13 制中心 5 家,乡镇卫生院 59 家。医疗机构 (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 1251.91 万人次,住院手术 6.94 万台次,出院病人 44.417 万人次。人均门诊 治疗费用 65.43 元,人均住院医疗费 3242.66 元。 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计生指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医药卫生改革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 14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3年 12月钦州市 城市空气 质量 月 报可知, 2013年 12月,钦州市城市环境空气 质量日报天数为 31天,其中达优天数为 3天,达良天数为 23天,轻微污染天数为 5天, API 指数优良率达 83.9%。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评价为 “ 良 ” ,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各监测指标均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及其 2000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 2、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3 年 12 月钦州市 水环境 质量月报可知, 2013 年 12 月,钦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钦江 3 个断面(白坟江、青年水闸、横丰)、大风江的高塘断面、茅岭江的茅岭大桥断面以及钦州港区金窝水库 企山水库(饮用水源地)的企山水 库断面实行地表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 监测的 5 个断面中, 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全部符合功能区划分标准,水质达标率为 100%。 监测情况如下表: 表 2 2013 年 12 月份 钦州 市 水 环境质量状况 河流 断面 水质功能 本月水质 水质评价 功能区达标情况 钦江 白坟江 良好 达标 青年水闸 优 达标 横丰 良好 达标 大风江 高塘 良好 达标 茅岭江 茅岭大桥 良好 达标 本项目位于 XX 东大街道 路中心的绿化带内, 项目 评价范围内没有 大的水体,本项目 距其 最近的水体 钦江约有 2.8km,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其周边的水环境影响很小。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2年钦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可知, 2012年钦州市城市区域昼间环境噪声平均值为 55.0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昼间标准( 60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 2012年钦州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 66.9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类昼间标准( 70分贝),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 15 监测路 段超标率为 1.0%。 拟 建 的 XX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位于 钦州市 XX东大街道路中心绿化带内 , 为了解拟 建 项目工程周围的声环境现状,我院于 2014年 1月 23日 对 XX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周边 及 环境敏感点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 见 附件 5: XX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 工程 环境现状检测报告 )如下表 3: 表 3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 dB( A) 测点 编号 检测点 /位置 2014-1-23 昼间 2014-1-23 夜间 备注 主要声源 LeqdB(A) 主要声源 LeqdB(A) N1 距 高望线 89#90#塔南侧约 10m(导线对地距离约 16m) 交通噪声 63.8 交通噪声 52.6 N2 距龙望线连接处 51#塔南侧约10m(导线对地距离约 18m) 交通噪声 61.5 交通噪声 50.5 N3 距 龙望线 44#45#塔南侧约 10m(导线对地距离约 18m) 交通噪声 60.8 交通噪声 51.0 N4 距 龙望线 39#塔连接处南侧约10m(导线对地距离约 18m) 交通噪声 62.5 交通噪声 51.8 N5 XX 东大街 人行横道,距 龙望线47#48#塔北侧约 25m(导线对地距离约 18m) 交通噪声 56.5 交通噪声 48.7 N6 XX 东大街 人行横道,距 龙望线41#42#塔连接处南侧约 25m(导线对地距离约 18m) 交通噪声 55.7 交通噪声 49.0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 可知 ,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工程线路 周边环境噪声昼间值在55.763.8dB(A)之间,夜间值在 48.752.6dB(A)之间 。 XX 大道 作为钦州市市区快速公路“一纵一横”之一, 因此 项目所在区域 执 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类标准(昼间 70dB(A)、夜间 55dB(A)) , 由此可见工程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现状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 类标准(昼间 70dB(A)、夜间 55dB(A)) 。因此 本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现状 一般 。 4、电磁环境现状 16 本环评于 2014年 1月 23 日 对 拟 建 项目工程周边 及 环境敏感点进行电磁环境质量以及无线电干扰现状监测,监测结果 (环境现状检测报告见 附件 5, 监测布点图见 附图 6)如下表 4 所示 : 表 4 XX 东大街架空线路改造工程线路沿线及周边环境 敏感点 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 单位:电场强度 kV/m、磁感应强度 mT 测量 点位 电场强度 磁感应强度 备注 水平值 垂直值 综合值 水平值 垂直值 综合值 N1 0.665 0.619 0.909 1.52310-4 1.09910-4 1.8810-4 距高望线 89#90#塔南侧约10m(导线对地距离约 16m)0m N2 0.155 0.153 0.218 1.98810-4 2.2910-5 2.00110-4 距龙望线连接处 51#塔南侧约 10m(导线对地距离约18m) N3 0.115 0.103 0.154 2.08810-4 3.2410-5 2.11210-4 距 龙 望线 44#45#塔南侧约10m(导线对地距离约 18m) N4 0.126 0.118 0.173 1.70010-4 2.0510-5 1.71210-4 距 龙望线 39#塔连接处南侧约 10m(导线对地距离约18m) N5 0.025 0.024 0.03 3.5810-5 1.2310-5 3.7810-5 XX 东大街 人行横道,距 龙望线 47#48#塔北侧约 25m(导线对地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