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附生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 项目名称: XXXX 市 XX 矿产有限公司 XX 区 XX 石矿 建设单位 (盖章 ): XXXX 市 XX 矿产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建设项目所在 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9 环境质量状况 .16 评价适用标准 .1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2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施工期 ) .2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营运期 ) .30 环境影响分析 .31 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施 工期) .38 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运 营期) .39 结论与建议 .40 附 图 附图一、 项目 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 项目总平面布置及周边概况示意图 附 件 附件 1、 委托书 附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 件 3、 详查报告评审意见书 附件 4、 划定矿区范围 的批复 附件 5、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附 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污染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XX 市 XX 矿产有限公司 XX 区 XX 石矿 建设单位 XXXX 市 XX 矿产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毛海洋 联系人 毛海洋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三五乡黄岭村 联系电话 13602929776 传真 邮政编码 546109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三五乡军屯至上坎村一带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非金属矿物采选业 B109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272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500 其中:环保投 资 (万元 ) 35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 7.0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计 投产日期 2014 年 12 月 一、项目由来 XXXX 市 XX 矿产有限公司 位于 XX 市 XX 区三五乡黄岭村 ,公司性质: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该公司是经 XX 市工商管理局登记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08月 06 日。注册号 451300200007740( 1-1),法定代表人为毛海洋,注册资金为人民币 50 万元,主要经营范围有:矿产品(除煤炭外)、机电 产品、矿山机械、建筑材料购销。 XXXX 市 XX 矿产有限公司 XX 区 XX 石矿 位于 XX 市 XX 区三五乡军屯至上坎村一带 ,开采矿种为方解石矿, 设计 开采 规模为 6 万 t/a, 矿石体重为 2.48t/m3,则年开采方解石约2.42 万 m3。 本 矿区 分为 A、 B 两个矿区,矿区 中心地理坐标 为 东经 1091804,北纬 232745,矿区有简易公路接连 XX 小平阳县级柏油公路,至 XX 市区运距 36km,交通条件较便利 。与项目距离最近的村庄为 A 区南 面约 120m 的 下坎 村 和 B 区南面约 150m 的上坎村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相关规定 , XXXX 市 XX 矿产有限公司XX 区 XX 石矿 属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 “ J 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制造 -1、土砂石开采 其他” 类 ,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因此 , XXXX 市 XX 矿产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2 月 21 日委托 国环博宏(北京)节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 2 响评价。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工作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与项目有关的资料,并根据相关资料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本环境 影响报告表。 二、工程内容及规模 1、矿山资源概况及开采方式 根据 XX 市地质勘察院 2013 年 10 月编制的 XXXX 市 XX 区黄岭矿区方解石矿详查报告,估算矿区范围内的方解石矿( 332) +( 333)类型矿石储量为 116.05 万 t,其中( 332)为 86 万吨,( 333)为 30.05 万 t,该储量经 XX 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等 ,采用露天开采 方式 。 2、开拓运输方式 本项目采用 公路开拓 汽车运输方案 。开拓运输 系统的布置如下:从矿区北西、北面往矿区 A 区修筑一条 5.0m 宽的矿山 公路至 +320m 标 高,矿山公路即可 直接进入各开采水平,将矿山内部和外部运输线路连成一体。即将现有的矿山公路修筑至最低台阶底部标高,各台阶出入沟均为直进式布置,各台阶出入沟道合并成一组合沟。 3、开拓系统的设计及施工 矿山开拓系统设计为:从矿 区北西、北面往矿区 A 区修筑 一条 5.0m 宽的矿山公路 至 +320m 标高。通过出入沟把矿山平台和开拓公路连接起来,每隔 50 100m 设置一个汽车避让处。剥离的围岩装车运至矿区北侧排碴场堆放,矿石使用桅杆吊起重设备吊装汽车后运至堆矿场或外运。通过出入沟把矿山平台和开拓公路连接起来 ,修建的斜坡道坡度为 10 15,采用折返式设计。简易公路的顶端和两边还要开挖布好排水沟以防雨水冲刷路面。 4、开拓运输系统标准 (1)汽车运输公路宽度 5m, 错车道宽度 7m 坡度最大 10% 15%,弯度圆曲线半径大于20m。 (2)行人运输便道:宽 1.5m,顺山坡较缓处设置,坡度较大时设踏步,地形较陡处设防护栏杆 。 5、矿石运输方式 矿石采用绳锯开采法 切割出的为块状矿石由桅杆吊起重机吊装到汽车后,运输至矿区外的矿石加工厂或者直接外运出售。 3 6、废 渣 运输方式 本矿山采矿产生的废 渣 , 在运输平台 采用装载机装车,利 用自卸 汽车 运输至 排碴场 。 7、 建设 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矿区 方解石 资源储量为 116.05 万 t, 设计开采规模为 6 万 t/a,生产服务年限为 10.7年。 产品方案 :方解石矿、方解石型材。 矿区面积为 0.272km2, 其中 A 区面积为 0.227km2,开采深度为 +392m+60m, B 区面积为 0.045km2,开采深度为 +200m+80m。 项目总投资: 500 万元,业主自筹资金。 矿区范围各拐点直角坐标见表 1,矿区范围详见附图 二 。 表 1 矿区范围 拐点直角坐标表( 1980 西安 坐标系) 区号 拐点号 X 坐标 Y 坐标 A 区 (下坎矿段) A 2597575 36631690 B 2596970 36632210 C 2596810 36631985 D 2597325 36631480 矿区面积: 0.227km2 开采深度: +392m+60m B 区 (上坎矿段) E F G H I 矿区面积: 0.045km2 开采深度: +200m+80m 全矿区 矿区总面积: 0.272km2 开采总深度: +392m+60m 8、 采矿工艺 围岩剥离 在开采境界最高处, 根据地形条件,设计采用水平分层陡帮台阶式剥离方法。剥离工作线垂直推进方向布置。从上而下按 10m 的层高将围岩分为若干层,从上至下分层剥离,为保护矿体,保证矿石的完整性及成块性以方便吊装,设计采用绳锯开采法为主和开孔膨胀剂胀裂法为补的两种方法联合剥离围岩,直至方解石矿矿体暴露出来,为采矿工作做好准备。 设计工作面主要参数如下: 工作台阶高度: 2.5m(实际生产时可视水平裂隙面间距适度调整); 4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 25m 安全平台宽度: 3m 工作台阶坡面角: 90 最终边坡角: 60 矿体采矿方法 采矿工作的 目的是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 方解石矿 , 由于矿区距离居民区近,不能进行爆破作业,因此 采用绳锯开采法 为主 和开孔 膨胀剂胀裂法 为补的 两种方法联合开采 的采矿方法。 绳锯开采法 绳锯开采法开采 矿石 , 采用凿孔导向法 。 首先确定一次要切割下来的 块矿 尺寸 , 在矿床上开拓出 5m 高的采矿台阶 , 在计划切割的一角 , 用钻机穿凿垂直孔 , 其深度略大于切面 高度, 再穿凿孔径略小的水平孔 , 水平孔与垂直孔相 接后,将 金刚石锯绳 穿 过这两孔 , 导到锯石机上 形 成闭路 , 然后做垂直切割。水平切割是穿凿两个水平孔相 接, 导入水平锯绳。经过垂直的和水平的锯切 , 便可锯出 与矿床分离的方块 。 开孔 膨胀剂胀裂法 膨胀剂简称( SCA) , 是以生石灰为主要成份 , 掺和少量的添加剂制成 , 加入约 20%的水混合后装入炮孔中 , 经水化作用产生晶体膨胀 , 将膨胀压力施加给孔壁 ,饰面石材 在孔内膨胀压力( 400500kg/cm2) 的作用下产生拉应力而发生径向裂隙 , 把 岩体 按设计块度解体。膨胀剂胀裂开采方法是在采矿台阶上 , 在设计切割的方块边线穿凿炮孔 后 装入膨胀剂 , 作顺向的、横向的、垂直的和水平的胀裂切割 , 把 岩体 切割成四方块 , 而后以液压千斤顶或人力用铁棍撬动将其与原岩分离 , 采出毛 块矿, 块度过大的再做第 二次膨胀爆破切割 , 经过整形成为近似平整的六面体 方解石块矿 。 设计工作 面主要 参数如下: 工作台阶高度 : 2.5m(实际生产时可视水平裂隙面间距适度调整); 工作平台宽度 : 30m 工作坡 面角: 90 最终边 坡角 : 60 5 同时作业台阶个数 : 2 个 9、采矿设备 表 2 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丝绳锯石机 JLX-22G 台 3 2 空压机 V=12m3/min 台 1 3 小松装载机 D75 5 型 台 1 4 卡特挖掘机 300B 型 台 2 5 前装机 ZL50 型 台 1 6 桅杆吊起重机 台 1 60 吨 7 电动潜孔钻机 HQD110 台 2 1 台备用 8 自卸式汽车 10t 辆 7 9 柴油发电机 50kW 台 1 10 水泵 台 3 1 台备用 10、露天矿防排水 该矿山为山坡 凹陷型 露天采 矿 场, 本次 设计矿山最低开采标高 +90m,大部分 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以上,开采 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以上部分的 雨季雨水可自然排泄,防治水问题比较简单,但是掘进的采场坑口通道和运输矿石的公路要挖好排水沟,开拓公路上低洼地方必须布好防水沟,避免山上雨水集中冲击路面。 而后期开采 的小部分矿体因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下,为凹陷露天开采,在雨季容易产生采坑积水。应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在采场底部建临时水仓,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下的大气降水、地下水和生产用水都将进入底部水仓,设计采用移动潜水泵机械排水方式扬至采场外。 11、矿山基建工程 矿山的水、电均比较便利,基建工程主要为矿山公路的开拓、土建工程和环境的恢复治理预防工程,工程量如表 3 所示。根据设计需要完成的基建工程量,基建施工工期为 8 个月。 6 表 3 基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12、排 碴 场 该区的矿石围岩 剥离量较大,除了质量好的一小部分作为附属产品销售外,其余剥离出来的围岩要统一堆放至排碴场。 为了排放废 碴 , 本项目利用山谷地势, 在矿区 A 区的北端设置 排碴场, 排碴场总占地面积约 4.5 万 m2,按堆放高度 3m 计算,约可容纳废碴土总量约 13.5万 m3。由于矿山废碴土量多,设计分台阶排废石,排碴场要 建拦泥坝,当拦泥坝高度超过3m 以上时,要求有资质的单位做专门设计。 废碴土排放的边坡率为 1:1.5,小于废石的安息角,是安全的。废碴土排放方法:从排碴场山体侧向外排放。 13、主要辅助设施 工业场地布置 该矿山为小型山坡 凹陷型 露天矿, 无爆破加工,不需要设置炸药库 。 矿产品加工在矿区外的加工厂进行,矿区内无需设置破碎加工场。 工业场地主要布置 简易空压机房等 。 简易空压机 房布置在矿区的北东侧地势平缓处。因距离居民区近,项目租用矿区附近村民的房屋作为办工、生活区以及维修工棚等,矿区内不再进行另外建设。 供水 矿山用水主要是凿岩用水。在下坎村以北发育的一条小溪,生产及生活用水主要靠小溪流水供应。用 D6-25 7 型水泵,通过无缝钢管 DN80 和 DN50 输送至矿区西面的蓄水池,供矿山各用水点使用。 供电 序号 工程名称 工程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1 开拓公路 路面宽 5.0 米,长 2500mm,土石方量 为约 2150m3。 2 首采开拓平台 矿山首采(剥离),其开拓长度约 160m,宽度不小于 3m,工程量约 750m3。 3 平整场地、土建建工程和 设施设备安装 铺设风水管、空压机、变压器等安装工程。储水池等的建设,其平整场地约 1100mm3 4 排碴场 挡土墙及排水沟等,工程量约 1430m3。 7 地方电力网输送线路由矿区附近经过,矿山主要供电电源取自 XX 市地方电力网,电网10KV 输电线路已架设至矿区,设计从该输电线路“ T”接引出输电线路至采场附近 10/0.4KV变电所 ,该变电所装设一台 S11-250 型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室装设 GGD1 型低压配电装置,以 380/220V 电压分别向水泵房、采场照明、道路照明及机修房用电负荷供电。 为保证矿山正常生产,矿山需配备 50kW 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停电时生产的应急电源。矿山电源能满足矿山生产要求。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接零保护,所有动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均采用铜芯电缆。其它电力电缆采用聚氯乙烯电缆;低压电力电缆采用全塑电力电缆。 14、消防 矿山工业场地和矿山使用的大型设备主要消防措施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矿山工业场地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防火 间距、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安全疏散、门、窗等的确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对矿山移动设备配备灭火器,在矿山道路交通方便的地点固定堆存防火砂。对设备及时保养,检查危险源,确保设备安全。 矿山地面布置有简易空压机房,该场所应按要求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挖掘机等采掘设备,应配备灭火器材。设备加注燃油时,不应吸烟或采用明火照明。不应在采掘设备上存放汽油和其它易燃易爆材料,不应用汽油擦洗设备。废弃的油、棉纱、布头、纸和油毡等易燃品,应妥善管理。 15、矿山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采用年工作 250 天,每天一班,每班八小时 工作制度。 员工 19 人 。 16、 主要经济指标表 8 表 4 主要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一 地质指标 1 地质报告资源量( 333) +( 332) 万 t 116.05 2 可利用储量 万 t 52.14 二 采矿技术指标 1 采矿规模 万 t/a 6.0 以 250 天 /年计算 2 开采方式 露天开采 3 采矿方法 采用绳锯开采法为主和开孔 -膨胀剂胀裂法为补的两种方法联合开采 4 采矿回收率 % 90 三 综合经济指标 1 总投资 万 元 500 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420 3 年生产成本 万元 170.4 4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78.2 5 年上交所得税 万元 44.6 6 年净利润 万元 133.6 7 投资回收期 年 3.7 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三五乡军屯至上坎村一带 , 项目 周边无工业污染源 , 区域主要环境污染源为 A 区东南面 120m 处下坎村和 B 区东南面 150m 处上坎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 区域 环境质量较好。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 9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等 ): 1、 地理位置 XXXX 市 XX 矿产有限公司 XX 区 XX 石矿位于 XX 市 XX 区三五乡军屯至上坎村一带 , 矿区 中心地理坐标 为 东经 1091804,北纬 232745。 XX 市 XX 区位于 XX 壮族自治区中部,地处北纬 2316 2404、东经 1084410936之间。东与象州、武宣县交界,西与上林县接壤,南连宾阳县、贵港市,北邻忻城、柳江县,西北与合山市毗邻。 XX 区北距柳州市 60km,南距南 宁市 156km,离湘桂铁路干线 3.5km;水路运输沿红水河下航约 60km 可进入黔江;桂柳高速公路过境,交通十分便利。 三五乡地处 XX 区中南部,东经 109427-1091751,北纬 232516-23353,东连蒙村乡、寺山乡、石牙乡,南接五山乡、小平阳镇,西与陶邓乡接壤,北连良江镇、城厢乡。总面积为 216 平方公里,占 XX 区总面积的 4.95%。乡政府驻地三五街距 XX 市 城区 19.6 公里。 2、地形、地质 、 地貌 XX 市处在莲花山余脉、大明山余脉和凤凰山余脉的交接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中部及东部较低且较平坦。山脉走向以近南北向为主,岩溶峰林与谷地发育。 XX 市境内以石山峰林平原为主。北、西部多为岩溶峰丛洼地,南部为峰林谷地,东部为孤峰平原及红水河沿岸阶地,是典型的岩溶溶蚀地貌。大部分地区地势在海拔 200m 以下,剥蚀堆积丘陵平原谷地地形海拔在 100m 左右,比高 10 30m,河谷阶地海拔在 70 100m 之间。 XX 区低山占 12.74%,丘陵占 27.94%,台地、阶地占22.71%,平原占 32.80%,水域占 3.8%。 矿区地层 矿区一带主要出露石炭系马平组 (C2Pm)、二叠系栖霞组 (P1q)、二叠系茅口组 (P1m)及第四系 (Q)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石炭系马平组 (C2Pm):该地层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东南部上、下坎村一带,岩性为灰白至浅灰色泥晶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细 粉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局部 10 含燧石结核。单层厚度 0.5 1.00m,主要成份为钙质、硅质,岩层界线清晰,产状较平缓,产状为 225 20,总厚度大于 640m。 二叠系栖霞组 (P1q):该地层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中部大部分地区,岩性为深灰色含泥质燧石灰岩,局部夹泥质条带、硅质条带,岩石呈微晶结构,块状构造,薄至厚层状,岩层 产状为 250 21左右。总厚度大于 340m。该层为本矿区的主要含矿层位。 二叠系茅口组 (P1m):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北部,岩性为浅灰色厚层状灰岩,有时含燧石团块灰岩、白云质灰岩,岩石呈细晶结构,块状构造。总厚度大于 170m。 第四系 (Q):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低洼谷地及山脚平地,岩性为棕黄、浅黄色粘土夹少量碎屑岩,厚度 0 10m 左右。 构造 该区位于“ XX 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内侧, XX 向斜东翼,地层岩性为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不明显 褶皱构造:矿区褶皱不发育,岩层总体走向为 北西南东向,呈单斜构造,岩层倾向南西,倾角 17 25。岩层沿走向、倾向都呈舒缓而开阔的波状起伏,总体褶皱构造不明显。 断裂构造:通过地质调查工作,矿区内断层不发育,目前仅发现一条断层,断层呈北西南东走向,编号 F1 号,位于军屯至上坎村展布,贯穿整个矿区,并延伸至图框外。断层延伸长约 1.5km,为一向北东倾斜的断层,断层倾角 78 84,切割的地层为二叠系栖霞组 (P1q),断层性质不明。断层在地表上出露较明显,多为分布较多的方解石脉及风化残留的碎块,在一些旧采坑中可观察到明显的挤压破碎,破碎带宽度可达 10 20m,局部可见光滑的裂面,其间充填着较多的方解石脉,多呈脉状、团块状、包状,局部形成的方解石厚度巨大。断层起着导矿及控矿作用,目前掌握的深度内未发现有其他金属矿体的存在。 矿体特征 本区方解石矿赋存于二叠系栖霞组 (P1q)层位中,沿 F1 号断层破碎带分布,矿体厚度及产状却比较稳定,多与断层产状一致。方解石矿挤压破碎不明显,属张性构造, 11 表现为多数矿体与围岩界线以矿体错动移位不明显。具钻孔资料,矿体沿深厚度有变小之势。本次工作圈定了 1 个方解石矿体,编号号,因矿体分布的中间地带为水田,覆盖层较厚,无法施 工探矿工程,按矿体的出露分布地段将号矿体分为两个矿段,即下坎矿段(编号 -1)、上坎矿段(编号 -2)。现将矿体的特征简述如下: 下坎矿段:编号 -1,分布在下坎村北西面的半山腰上,地表露头较明显,多见呈块状方解石碎块分布,其他岩石中多见呈网格状的方解石脉,有的可见呈团块状。呈脉状,走向北西 南东,西北方向与军屯采矿权的方解石矿体相连接,南东方向为水田所覆盖,倾向 50,倾角 80左右。矿体延展长度 810m,倾向最大延深 81m,沿倾向已尖灭。矿体最小厚度 5.49m,最大厚度 8.96m,平均厚度 7.18m, 埋藏深度 065m。矿石各组分含量为: CaO 54.42 55.03%,平均 54.70%; MgO 0.23 0.61%,平均 0.42%;SiO2 0.050 0.34%,平均 0.137%; Fe2O3 0.011 0.128%,平均 0.036%;酸不溶物 0.059 0.29%,平均 0.132%;白度 86.24 92.44%,平均 89.25%。经统计,矿体厚度变化系数 2.16%, CaO 变化系数 0.46%,白度变化系数 3.91%。 上坎矿段:编号 -2,见于上坎村西北边山船山的山脚地带,矿体出露地表,与围岩界 线明显,局部含较多的灰岩角砾及红色条带。呈脉状,走向北西 南东,西北面有水田覆盖层与 -1 号矿体相断隔,南东方向呈尖灭趋势,倾向 45,倾角 60。矿体延展长度 400m,倾向延深 78m。矿体最小厚度 3.87m,最大厚度 8.59m,平均厚度 5.95m,埋藏深度 0 50m。矿石各组分含量为: CaO 54.46 54.92%,平均 54.61%; MgO 0.16 0.65%,平均 0.45%; SiO2 0.062 0.15%,平均 0.107%; Fe2O3 0.0160.052%,平均 0.029%;酸不溶物 0.065 0.20%,平均 0.119%;白度 86.26 90.39%,平均 88.87%。经统计,矿体厚度变化系数 2.82%, CaO 变化系数 0.21%,白度变化系数 2.02%。 3、 气候、气象 XX 市属亚热带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气候湿暖,雨量充沛,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无霜期长。冬季降水稀少,气候干暖,夏季高温多雨,天气炎热。 XX 市城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20.4 20.9 之间变化,年平均为 20.7 ,年极端最 12 高气温 39.5 ,极端最低气温 3.3 。全年最热的月份是 7 月,该月多年平均气温为 28.6 ;最冷月为 1 月,月平均气温为 10.9 。 XX 市城区年日照时数在 1662.9h,日照的季节变化特点为:夏季最多, 7 月达 54%,春季最少, 2 月仅 19%。 据统计, XX 城区历年降水量在 820 1904mm 之间,年平均降水量 1344mm。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很大, 4 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0%; 12月 2 月降雨量占 9.4%。历年年平均降雨日数为 159.1 天, 24 小时最大降水量 197.2mm,历年日雨量 50mm的暴雨日平均为 4.7 天。一次最长连续降雨日数为 16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8%。XX 区年平均蒸发量为 1693.4mm,年平均蒸发量与年平均降水量相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58.4mm。 XX 区位于桂中平原,湘桂走廊尾部,是极明显的季风地区。受地形影响,境内盛行风向与山势走向一致,年主导风向是 NNE,次主导风向为 S。一年中,秋季和冬季两个季节以 N、 NNE、 NE 三个风向频率最大,频率达到 7 23%,三个风向的合计频率分别占秋季有风风向的 73%和冬季的 76%。夏季的风向相对分散,但以 S 风最多,频率为 6.9%, NE、 SE 风也较多。春季的风向分布与全年的相似,以 NNE、 N、 S 三个风向为主导风向,频率在 12 16%之间。 全年的静风频率较高,达 35.3%。其中,夏季和秋季两个季节的静风最多,频率分别达 41%和 43.8%,冬季和春季静风较少,频率为 32%。多年平均风速为 1.8m/s,月平均最大风速出现在 2 月。 4、 水文 XX 区位于桂中平原,湘桂走廊尾部。主要河流为红水河。红水河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全部流域面积 137719km2,河长 659km。 XX 区内流程为 162km,流域面积4337.34km2。红水河多年平均流量为 2370m3/s,最小流量 179m3/s( 1989 年)。洪水季节一般为每年的 5 8 月份,最大洪水多发生在 7 8 月份,枯水期一般为每年的 12 月份。最枯月份平均流量为 295m3/s。 拟建场地位于丘坡之上,场地内无地表水体分布,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为西面6km 处的 黄官 河 , 黄官河自芭葵入境,经莲塘、古灯、上李、大桥 4 个行政村汇入红水河的城厢乡境段,过境 16 公里。 5、 生物多样性 13 XX 市地带性植被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由于气候干燥、土壤瘦瘠和漫长的历史原因,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的破坏,原生的常绿阔叶林已不存在,全境已找不到一块原始状态的森林,只在局部地方,如石山和一些村庄的后龙山保存有一些次生的阔叶林,人工林也不多, 所以出现了典型的稀疏草坡为主的植被 ,全 XX 区森林覆盖率仅为 13.4%。 马尾松林是区域的主要森林,为天然下种更新(飞籽成林)和人工造林所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国营林场和平阳、韦里、石陵、城厢等乡镇。林木密度小,一般胸径 1416cm,树高 9 11m,每亩蓄积量 2 3m3 ,林木灌木有柃木、桃金娘、三叉苦等。草本植物有野古草、画眉草、四脉金茅、铁芒萁等,平均高度 40 60cm,覆盖度 0.60.8,生长中等。 项目区域植被主要有少量绿化树种,场区内现有的植被主要为五节芒、飞蓬草、狗牙根等。 区域内大型野生动物已基 本绝迹,无珍稀动物,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仅存一些鸟类、蛙类及昆虫类。 14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等): XX 市人民政府驻 XX 区,全市辖四县一区一市,即: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 XX 区及合山市。 在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中, XX 市有乐滩、桥巩两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 100万千瓦。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重晶石的储量、质量及出口量均占 XX 之首,原煤是 XX 的重要生产基地,其蕴藏量占全 XX 总量近三分之一。 XX 市水陆交通发达,湘桂铁路线从 XX 区城区内穿过,来合铁 路将 XX 区与合山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水路运输以红水河、柳江河为主,有 5 个县(市、区)通航,逆水而上可达 XX 工业重镇柳州市,顺流而下可到广州乃至港澳;桂海高速公路,自北向南过境 61km,往南 153km 可达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往北 71km 即到 XX 工业重镇柳州市。 209、 322、 323 国道线在市内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省道、县道互相交织,全市各乡镇已全部开通汽车,村村通水泥路。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各县(市、区)及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在乡镇已开通。 XX 区位于 XX 市中部,是 XX 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位优势明 显。陆路、水路交通网络发达,是大西南的出海通道,城区各种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是 XX 文明县城建设示范区。 XX 区物质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 XX 冶炼厂、八一铁合金集团公司、 XX 电厂等是国家、自治区在 XX 区境内兴建的大型工业企业,此外,境内还有投资 50 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第一个 BOT 融资项目,即 XX 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XX 电厂 B 厂。 2012 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519 亿元,同比增长 11.8%; 全市财政收入 52.55亿元,增长 10.3%;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 620 亿元,增长 10.2%; 完成工业投资 175.9亿元、技改 投资 188.3 亿元,分别增长 36.8%和 49.9%; 新兴产业产值 205 亿元,增长 25.0%,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3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元,达到 109.52亿元,增长 16.0%; 投资规模突破 500 亿元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61.8 亿元,增长32.9%,排全区第 2 位。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404 亿元,增长 29.3%; 教育投资 17.92亿元 ;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2 万元,达到 21499 元,增长 11.8%;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6000 元,达到 6231 元,增长 15.8%。 15 三五乡现辖 15 个行政村(即 :三五、方村、太平、碑口、陶马、上李、大桥、榜山、莲塘、赛暖、古灯、平塘、群安、分界、军屯 15 个村委会), 113 个自然屯,2000 年统计人口数 40587 人, 2003 年全乡总人口 55835 人, 2006 年全乡总户数 10800户,常住人口 55881 人。境内有 湘桂铁路 自北向南纵贯,设有平塘火车站,南柳高速公路由南向北穿境而过,有公路直通市区、宾阳县、贵港市,每天过境班车达 50 班次,交通便利。全乡有初级中学 1 所, 共 37 个班,在校初中生 2544 人,初中教职工113 人。小学 15 所, 10 个教学点, 140 个教学班,在校小学生 4604 人,小学教职工285 人。 16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等):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评价区域空气环境 质量符合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 要求 。 2、地表水 黄官河评价河段水环境质量 符合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 3、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确定的评价范围 ,评价单位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监测方法,采用 HS5633B 型噪声分析仪,于 2014 年 2 月 24 日对项目 厂区 四周进行昼间、夜间环境噪声监测,噪声监测共设 10 个点位( 1# 10#),监测点位布置详见表 5。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值统计结果列于表 6。 表 5 噪声监测点位设置一览表 监 测点编号 监测 点位置 声功能区划 1# A 区 东面 场 界 外 1m 处 2 类 2# A 区南 面 场 界 外 1m 处 2 类 3# A 区西 面 场 界 外 1m 处 2 类 4# A 区北 面 场 界 外 1m 处 2 类 5# B 区 东面 场 界 外 1m 处 2 类 6# B 区南 面 场 界 外 1m 处 2 类 7# B 区西 面 场 界 外 1m 处 2 类 8# B 区北 面 场 界 外 1m 处 2 类 9# 下坎村 2 类 10# 上坎村 2 类 17 表 6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表 单位: dB(A) 监测点编号 监测时间 昼 间( 10: 00 10: 30) 夜 间( 22: 30 23: 00) LAeq 标准值 超标量 LAeq 标准值 超标量 1# 2 月 24 日 45.0 60 0 45.0 50 0 2# 2 月 24 日 44.5 60 0 44.5 50 0 3# 2 月 24 日 43.6 60 0 43.6 50 0 4# 2 月 24 日 45.6 60 0 45.6 50 0 5# 2 月 24 日 42.5 60 0 42.5 50 0 6# 2 月 24 日 46.1 60 0 46.1 50 0 7# 2 月 24 日 45.2 60 0 45.2 50 0 8# 2 月 24 日 45.8 60 0 45.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