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国情决定农业供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县物价局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 “访民问计 ”调研活动,深入 等乡(镇)部分村组农户及水管单位,就全县农业供水这一社会关注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农业供水仍存在许多问题,加强农业供水管理刻不容缓。 一、基本现状 县地处平原向 西北山区过渡地带,土壤类型繁多,水资源利用难度大,人畜饮水和农业用水相对比较困难。全县辖 7 个乡(镇) 102 个村,总人口 19.4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5.56 万人,共有耕地面积24.31 万亩,实现有效灌溉面积 12.45 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 11.86万亩,农业供水灌溉受益人口达 10万余人。 (一)农业水利功能得到显现。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先后修复了 “八大河水 ”及部分堰塘,修建了晓坪、友谊、泥龙等一批蓄水量相对较大的水库和东干渠引水工程。截止年底,全县拥有小型水库 52 座、堰塘 9284 口,引水 水渠 815 条,水库有效蓄水量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2486.3 万立方米、堰塘蓄水引水量 1640.2 万立方米,已建成提水泵站 118 处,装机 4436 台套,基本上形成了东干渠、晓坪两大万亩以上的灌区。仅去年全县就完成农田水利工程 2279 处,新建改造末级渠系 75 公里。农业水利工程功能的显现,为全县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 94511 吨,水稻、油菜籽亩产量分别达到了 509公斤、 128公斤,确保了全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农业灌溉形式多种多样。处在丘陵山区过渡地带,耕地所处位置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灌溉 形式呈多样化。一是蓄水灌溉,利用水库、堰塘蓄水灌溉;二是引水灌溉,利用主干渠等水利工程引水灌溉;三是提水灌溉,利用泵站提水灌溉;四是自流灌溉,利用小河沟渠地理优势自流灌溉。在水利工程管理上。按照 “谁受益、谁管理 ”的原则,全县水利工程划分为县、乡(镇)、村(组)、个人四级管理,其中县级水利部门主要管理一渠(东干渠)、二库(友谊水库、晓坪水库),乡(镇)管理张桥水库、太平水库,其它水库、堰塘主要划给村(组)或个人管理。 (三)农业水费标准没有突破。农业水费是维系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效率, 保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经济来源。由于县属丘陵伴有山区特征,水渠、田口无计量设施,因而未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执行省规定的 0.05元 /立方米的计量水价。水费标准是按理论亩用水量 500立方米计征,即最终征收到农户每亩不得超过 25元。全县分地区不同执行标准各不相同,晓坪灌区执行的标准是 10.75 元 /亩,东干渠灌区执行标准为 24.90 元 /亩左右。两个主要灌区以外因经济实力、供水成本的不同,实际水费也千差万别,但都控制在 25 元以下。在水费征收上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以农民用水协会为单位集中收取,二是由管水单位委托村、组代收,三是由水管 人员直收到户,三种收费方式的比例分别为 30%: 60%: 10%。 二、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水利建设,我县农业用水得到了有效改善,农业水费管理进一步规范。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业供水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 “五大难题 ”。 (一)水利工程效益发挥 “难 ”。我县水库、水渠等主要水利工程大多修建于 60 至 70 年代,实行的是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 “三边 ”政策,工程设计标准低、工程施工质量差、工程设施配套不全。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再加上农村税费改革取消 “两工 ”后 “一事一议 ”的新政策难落实和水费收入锐减,投入的运行维护经费大幅度减少,导致末级渠系损毁率上升,工程状况日益下降。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到目前为止,全县仍有部分水利工程基础未配套,其灌溉主要是依靠溪沟,即使已经初步配套的水库,渠道因绕山体开挖而成,岩体破碎,加上长期老化失修,漏水严重,渠水利用率低,效益十分低下,据初步推算,大部分水利工程水利用率在 50%之间。 (二)干渠支渠改造修复 “难 ”。因地理条件限制,我县主要水利工程渠道均是绕山体开挖而成,岩体破碎,加上长期老化失修,渗水严重。特别是受山洪爆发等自然因素和开矿、修路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水库、堰塘淤积严重,蓄水能力减少,如晓坪干渠内的万家岩地区因山体滑坡造成 400 米渠道毁坏,据初步估计,此段干渠修复需投资100 多万元。 100 多万元对于村级组织或基层管水单位却是一个天文数字,受益村、组无资金修复,只好放弃。像这样毁坏失修的水利工程一些村组还大有渠在。 (三)群众投工出资议事 “难 ”。要把水利工程建设好,管理好,必须进行科学良性的管理,建立良性发展的机制。但是我县的水利工程县级管理的只是少部分,绝大部分渠系维修任务均由受益村、组、户承担。税费改革后,国家取消了统筹和 “两工 ”,公益事业实行 群众 “一事一议 ”。由于没有约束力,致使一些地方因众多原因群众议事很难谈拢,受益村、组、户在投工出资上常常出现你投他不投,难以达成协议,时间一长就无人修、无人管。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四)农业水费足额征收 “难 ”。一是直接收费难。 2019 年,我县将洋坪镇的芭芒店村作为农业水费改革试点村,芭芒店村共有 300 多农户,农户居住、耕地较为集中,水渠质量较好,这为水费直收到户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通过改革,虽然这个村水费直收到户情况良好,但是因计量点在支渠口,计量手段和量、测水设施不完善,难以实行计量收费,水管人员只能采用平摊水费的方法 计算收取。农民反映用水多少一个样,用和不用一个样,既然没有得到公平供水服务,交水费就不合理,所以收取水费的矛盾依然存在,试点难以推广。二是代收水费难。由于水利设施质量、供水距离远近、水资源分配、自然条件差异以及代收水费主体等多种原因,导致协会、村、组代收水费也难收。特别是部分农民对水是商品的认识缺乏,认为水是天上下的,水利是大家修的,用水不应该出钱,交纳水费不自愿,更不自觉。还有的群众认为国家既然取消了农业税,对种粮实行补贴,一点水费国家为什么不补贴,对收取水费存在异疑,产生抵触心理。年全县农业用水仅 “一渠 两库 ”应收水费 50 万元,但实收水费 28 万元,收费率仅占 56%。 (五)农业水价改革推行 “难 ”。主要是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和 “一票到户 ”难以实行。一是计量设施不全,无法准确地对农户进行计量用水。二是计量点在支渠进水口,渠系供水渗漏严重、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山区高差大,造成放出的水多,农户用到的水少,按供水量计费农民不乐意,按用水量计费又无法计算。三是水费 “一票到户 ”机制不健全,一票到户需统一票据,需要增加相当的人力进行计量、开票、收费,要完成此项任务必须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水工队伍,健全水价抄表到户的运行机制。由于 原因众多,目前农业水价改革的要求还难以全面推行。 三、对策与建议 农业供水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做好农业供水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措施。农业供水事关重大,建议从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大水法宣传教育的力度。我县是一个缺水的山区县,农民群众由于长期受水资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影响,对水商品的概念淡薄,节水意识不强。目前,许多地方漫灌、满灌,不科学灌田,水资源浪费大。加强水法学习,提高老百姓节水意识,提倡合理用水、科学种田已迫在眉睫。 要充分运用有效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节水和科学用水意识,树立节水和科学用水光荣的社会风尚。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二)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力度。要采取国家政策扶持、社会支持和群众广泛参与等措施,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融资和投入,加快对水利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末级渠系的改造,努力解决一村一组一户修不了、管不好、不能解决的问题,修好断头渠,修复漏损渠,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要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水利建设。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工程管理规律的运行机制。深化农村水利改革,探索建立农田水利 建设新机制,采取 “以奖代补 ”、 “一事一议 ”等形式,调动农民兴修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逐步理顺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明确建设主体和管护责任;加快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实行用水户自主管理与水管单位专业化服务相结合。深化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利工作由 “管理型 ”向 “服务型 ”转变,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建立农业用水补贴机制的力度。据调查,农民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党的政策好,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费,农民种粮、购买农业机械、电器等均有补贴,唯独还要收水费,为 什么农业用水国家不补贴呢?农业水费、农业用水所耗的电费、维护费、管理费是农民的一大笔开支,农业用水成了老百姓的一块心病,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建议国家加速建立农业用水补贴机制。一方面改革农业供水补贴体系,将水利工程维修、维护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养老保险、福利等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基本费用纳入到 “以钱养事 ”体制之中,调动水管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农业用水实行补贴,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让农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成果。(四)加大推进建立科学水价制度的力度。水价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农业 供水既要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又要充分考虑农业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在政府制定农业供水价格时要从紧、从严、从低。要因地制宜推进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农业供水终端水价改革,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业水利建设健康发展。(五)加大农业水费征收管理的力度。要求建立农业供水补贴机制,并不等于不收取水费,农业用水受益户不仅要积极履行缴纳水费的义务,水管理单位还要加大征收水费的力度。一是建立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民的事情让农民自己管理,建立并规范运行的农民用水协会是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的核 心内容,农业水费核定后,统一由灌区用水者协会征收管理,以协会为单位收取水费,并将水费用于协会的运行和维修渠系工程。二是合理确定管护范围。干渠以下的管、用、收费划给协会动作,让灌区群众参与修、管、用、收费,解决群众的疑点。三是加强水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供水单位、用水协会对水费收取与使用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要认真建立农业水费公示制度,用水季节过后张榜公布,实行用水量、水价、水费、使用 “四公开 ”,接受村民监督,提高水费收取和使用工作的透明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