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XX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XX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XX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XX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 目 名 称: “建馨苑”二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编制日期: 2014年0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项目名称 “建馨苑”二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单位 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法人代表 汪涛 联系人 唐忠茂通讯地址 四川省德阳市嘉陵江西路629号联系电话 13908106311 传真 邮政编码 618000建设地点 德阳市嘉陵江西路立项审批部门 德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德市发改行审【2009】243号、德市发改行审【2010】167号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地产开发经营K7010占地面积(平方米) 15625.00(23.40亩) 绿化面积(平方米) 4635.0(42.0%)总投资(万元) 9740.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04.40(新增及完善9.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7%(新增及完善0.10%)评价经费(万元) 入住日期 2012.12年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于2009年8月在德阳市嘉陵江西路选址建设“建馨苑”二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2009年8月19日,项目经德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备案(德市发改行审【2009】243号,见附件);2010年6月7日,企业重新确认项目住房面积指标和建房套数后,经德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新调整并立项备案(德市发改行审【2010】167号,见附件)。项目总投资9740.00万元,规划净用地面积15625.00m2,总建筑面积48191.28m2,共建设15#楼和1栋2F社区活动用房,地下建筑面积7011.00m2(共1层),项目为纯住宅高层,总户数504套。项目于2011年1月开工建设,2012年12月竣工,共计2年,项目现已建成,部分入住。项目已取得了市发改立项备案、国土证(德府国用(2011)第006298号)、规条(2010规条字097号)及红线图、规建局项目方案批复(德建规审【2010】093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德市地字第510600201000051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德市地字第510600201000040号)等相关手续,见附件。现为完善项目资料以及相关手续,着手补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该项目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08年修订)划分,本项目属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第16条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0万2万m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将其投资建设的“建馨苑”二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我公司完成(委托书见附件)。我公司受托后,派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为“建馨苑”经济适用住房二期项目,一期选址位于本项目北侧约500m处,属于纯住宅的经济适用住房,已于2010年建成投入入住至今,两期均属独立项目,无基辅设施等依托关系。本次进行二期环境影响评价。在报告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德阳市环保局、环境监测机构的大力支持,及业主单位的积极配合,评价单位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和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的规定,本项目属于允许类。本项目建筑面积90m2以下的户型占100%,符合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中商品住房总面积90m2以下住房大于70%的要求,同时项目经德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备案(德市发改行审【2009】243号、德市发改行审【2010】167号)。综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规划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于德阳市嘉陵江西路629号,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15625.00m2(德建规审【2010】093号中建筑面积为12527.8m2),据国土证(德府国用(2011)第006298号),项目土地用途为 城镇住宅用地 ,据嘉陵江路以北,恒山街以东地块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010规条字097号),项目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不兼容商业);同时根据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本项目建设地属于规划中的居住用地。4综上,本项目符合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2、选址合理行分析项目位于德阳市嘉陵江西路629号,据现场调查,项目北面临近七公司预制件堆场(靠近本项目北场界区域为堆场,预制件生产区域位于北面,相距项目北场界280m,相距较远);东北面为居民楼(在建),相距20m;东面紧临呈邦摩根时代(在建),往外为岷山路(相距160m),岷山路对面为居民住宅分布区;南面紧临呈邦摩根时代(在建),往外为嘉陵江西路(相距100m),对侧为四川建院校区;西面紧临规划恒山街,往外侧为居住用地(现状棚房),再往外为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办公区(相距90m);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系为绵远河,位于项目东侧直距1.57km。项目外环境关系简单,项目与周围环境相容。本项目属于德阳新建的居住建筑,日照需满足大寒日至少一个居住空间满窗总有效日照2小时的要求,根据项目日照分析,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其他建筑日照造成影响。项目建设周边无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珍稀动植物等需要保护的目标,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其产生影响。项目建设地地势平坦,适合房屋建设,所在区域市政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水、电、气以及排水管网等),能够满足项目建成后的日常生活生产要求。综上,项目建设地周边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与环境相容。外环境关系详见附图五。四、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建馨苑”二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德阳市嘉陵江西路629号;投资规模:9740.00万元;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48191.28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41180.28m2,地下总建筑面积7011.00m2。共建设15#楼和一栋2F社区活动用房,项目为纯住宅高层,总户数504套。建设工期:18个月。五、项目经济技术指标5表1-1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编号 项目 计量单位 数量一 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 m2 12527.80二 总建筑面积 m2 48191.28(一)地上总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部分) m2 41180.281、1#楼(18F)建筑面积 m2 17377.242、25#楼建筑面积(18F)建筑面积 m2 23790.682#楼单栋建筑面积均为6019.83m2,其中住宅面积5738.66m235#楼单栋建筑面积均为6017.34m23、2#楼底层储藏室建筑面积 m2 201.574、消防控制室 m2 23.565、社区活动用房总建筑面积 m2 591.92(1)门卫值班室 m2 33.11(2)活动用房建筑面积 m2 558.816、架空层面积 m2 0(二)地下总建筑面积(不计容积率) m2 7011.001、地下机动车库面积 m2 4802.002、地下非机动车库面积 m2 1147.003、设备用房 m2 4441.004、贮藏室 m2 621.005、地下建筑层数 层 1三 居民户数 户 504建筑面积90m2的户数 户 0建筑面积90m2的户数 户 504注:90m2住宅建筑比例 % 100.00四 建筑基底或标准层建筑面积1、总的建筑基底面积 m2 2846.002、住宅标准层建筑面积 m2 2285.00五 容积率1、住宅容积率(指标3.3) % 3.292、总的容积率(指标3.5) % 3.36六 建筑密度1、住宅建筑密度(指标20%) % 19.562、总的建筑密度(指标25%) % 22.32七 住宅平均层数 层 18八 机动车停车位 个 1961、地面停车位 个 542、地下停车位 个 142九 非机动车停车位 指标面积=504户1.5m21.5m2=1134m2住宅停车位:1147.00m2十 绿地率(指标30%) % 42%宅间及集中绿地面积 m2 4635.00项目户型90m2以下住房满足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中商品住房总面积90m2以下住房大于70%的要求。六、项目组成6项目主要构筑物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四。表1-2 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表工程类别 项目组成及主要内容 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 入住期主体工程 住宅楼 1# 18F,H=56.1m,建筑面积17377.24m2,框架剪力墙结构项目于2011年施工建设,2012年12月建成,现已部分入住,无施工遗留环境问题 油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恶臭2# 18F,H=56.1m,建筑面积6019.83m2,框架剪力墙结构;底层为物管及储藏室3# 18F,H=56.1m,建筑面积6017.34m2,框架剪力墙结构4# 18F,H=56.1m,建筑面积6017.34m2,框架剪力墙结构5# 18F,H=56.1m,建筑面积6017.34m2,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 -1F,建筑面积7011.00m2,地下室包括车库(机动及非机动)、设备用房(4441.00m2)、贮藏室、消防水池及水泵房等 废气、废水、固废及含油废物等辅助工程 2#楼底层:物管用房:201.57m2储藏室:56.04m2 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物管用房(243.79m2):2#楼169.79m2,5#楼37m2,7#楼37m2消防控制室:23.56m2社区活动用房:2F,H=7.8m2,558.81m2门卫值班:33.11m2公用工程 地下配电房、供气、给排水系统 环保工程 垃圾收集点1处(4.5m3,2.5m1.8m1.0m,钢结构):社区活动用房东侧角落;各栋楼出口设置垃圾桶 恶臭、生活垃圾预处理池2处,2座,总470m3(4#楼南侧1座220m3,社区活动用房东侧区域250m3) 生活污水、泥污、恶臭宅间及集中绿地面积4635.00m2(42%) 备注 /注:各设施设备在项目区内分布情况见附图。1、消防本项目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以市政给水为水源,由市政道路上引入2根DN150接入,绕小区呈环状布置,环网位于地下室。供室外消火栓用水并提供消防水池水源,消防水池(400.00m2)设置于地下室,室外设置消防车取水口,在最高建筑屋顶设消防水箱。用以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地下室设置排烟机房,室内外消防部分单独设置。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2、公用工程7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0.3MPa;从不同方向的市政道路上引2根DN150给水管入小区,并在小区成网。小区内全部采取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的方式。小区用水预测: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修订),居民住宅楼用水量按200L/d计,绿化用水按1L/m2.d计。项目用水量测算见表1-3。 表1-3 项目供水量测算表序号 项目 用水定额 使用人数或其它 用水时间(d) 用水量m3/d 备注1 住宅生活用水 200L/人日 1764人 365 352.802 物管用水 60L/人日 10人 365 0.603 浇洒及绿化 1L/m2d 4635.00m2 365 4.64未预见水量 10% 358.04 35.80合 计 393.84排水:采用雨、污、废分流制,小区内建设雨水和污水管网,管网间不交叉。项目雨水经雨水管网自流进城区雨水管网;室内排水管道采用明装,穿楼板处设套管,排水立管层层设伸缩节。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之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德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注:项目为纯住宅,无商业用房,因此,不涉及商业废水及餐饮废水产生及外排。电施:本工程电气系统包括: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电话通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布线、电视监控、对讲系统、车库管理系统。配电线路在公共部位均为暗设。暗敷于混凝土中的线路穿阻燃型塑料电线管。住宅部分的低压配电系统:在各单元集中设单元电表箱,相邻几个单元设置楼栋总进线箱,由变、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至各楼栋配电总箱。在变、配电所(或箱变内)的低压部分,将住宅、动力及非居用电的计量分开。每栋住宅的电源引入处作重复接地,并进行总等电位连接。楼电源进线断路器设、漏电保护,以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防雷保护:本工程均按第三类防雷措施设防。供热及供气:项目无集中式供热系统,供气由天然气公司统一供给。七、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用水消耗建设项目主要原材料、用水及动力消耗见表1-4。8表1-4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表类别 名称 耗量(单位) 来源 备注原(辅)料(建设期) 建筑用各类钢筋、水泥混凝土、砖等材料 / 市场购买 根据建筑消耗量确定能源(入住期) 电 100万度/a 市电网供电 /水 393.84m3/d 市政供水管网 /天然气 24.20万m3/a 市天然气公司 40m3/户.月八、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建筑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及设计原则,使本小区建筑适应地形,考虑沿道路退距因素,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周边为住宅小区及散居住户),规划沿红线四周布置,尽量使得大部分住户都能有良好的景观和朝向。2、配套服务项目在用地范围西北角设计2F建筑为社区活动用房,在2#楼底层设置物业管理用房等。停车场地为地下停车库与地面停车相结合。详见附图布局分布图。3、交通网络道路布局与规划用地布局相结合,主次功能明确,路网系统明晰完整。项目地下室车库主出入口设在西侧(1#楼与社区活动用房之间靠1#楼一侧),次出入口设在5#楼南侧,地下非机动车出入口位于1#楼南北两侧,人行主入口设置在1#楼与社区活动用房之间,次入口设置在1#楼南侧,与公共绿地结合,营造出亲近自然的形象,道路沿地形边界和建筑物以线形布置,短捷、方便、经济。综上,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十、环境制约条件本项目的环境制约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交通噪声对本项目区域的制约:根据现场踏勘,建成项目四周紧邻分布住宅小区及商业楼,今后西面规划设计道路(恒山街)。因此规划道路交通噪声可能对本项目造成一定的影响制约。为避免本项目入住后,道路交通噪声及今后规划道路对本项目造成影响,本项目小区西面一侧住宅楼需要采取相应隔声、降噪等措施。其它噪声源对项目的制约:根据现场调查,场界北面为七建预制件堆场,在入住后,堆场搬运机械设备噪声易对该侧住宅产生噪声影响,同时,项目东、南侧区域为呈邦摩根时代9商业综合体项目,在该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在带给本项目生活、购物等便利的同时,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会噪声,对本项目居住生活产生影响,因此,项目北、东、南侧住宅楼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及绿化以降低外部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废气污染源对本项目的制约:本项目场界周围居民均以电和天然气作为能源,废气排放量极小;但项目北面七建预制件堆场在搬运堆放等过程中易产生扬尘、机械废气等污染物,易对本项目入住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采取加强该侧绿化等措施,以降低对本项目的影响综上,本项目建设周边存在无制约性因素制约项目的建设。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土地使用类型为居住用地,经调查以及现场勘查,项目现已建成,无原有污染存在,无遗留环境问题,周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10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侯、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德阳市地处川西平原北部,南距省会成都,北距科学城绵阳60km,紧邻成绵高速公路、108国道、宝成铁路和成德绵城际客运轻轨专线,交通便利。该项目位于德阳市嘉陵江西路,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一。二、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德阳市地形复杂多样,地貌类型齐全。西北到东南地貌类型分为山地(有高山、中山、中低山、低山及沿山丘陵)、平原、丘陵(有深丘、中丘和浅丘)。建设场地位于规划道路恒山街东侧,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内,地理环境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场地地貌单元属川西平原绵远河二级阶地,厂区范围无不良工程质地现象。三、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项目所在的德阳市所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平均年降雨量914.77mm,无霜期达280天以上,年平均日照1251.5小时。长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1.6m/s。年平均相对湿度81%。四、水系及河流分布1、地表水系工程项目所在地水域为绵远河,绵远河是沱江干流上游的主源,发源于绵竹市的九顶山麓,主要流经汉旺镇、黄许镇、德阳市城区、连山镇,在广汉市清江镇上游与鸭子河及石亭江汇合后,入金堂县境称为北河,并在金堂县城与中河、清白江、毗河汇合后下称沱江。绵远河:项目区所在地水域为绵远河,区内河流自西向南自然流淌。绵远河全长150km,平均纵坡3.3%,流域面积121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66亿m3。常年洪水流量400600m3/s,50年一遇洪水流量1710m3/s。市区河段多年平均流量45m3/s,枯水期流量在5m3/s以下。绵远河为三类水体,流径德阳市区长53.1km,水体功能为泄洪、农灌,是城市污水的受纳水体。评价项目所在区河段内无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及水产养殖区。2、地下水简况11根据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建馨苑”二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勘察查明场地内地下水为埋藏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上游地下水和丰水期绵远河水侧向补给。勘察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8.7010.30m(绝对标高约为475.50m),地下水位虽季节及旌湖蓄排水变化,其年变化幅度一般为1.02.0m。根据同类场地已有的降水施工经验,场地的渗透系数经验值为K=4060m/d。五、土壤资源状况工程所在地德阳市成土母质有五种:(1)第四系近代河流新冲击物,发育形成灰色冲积水稻土和灰色冲积土。(2)第四系黄色沉积物,发育形成姜石黄泥水稻土和姜石黄泥土。(3)第四系再积黄色沉积物,发育形成再积黄泥水稻和再积黄泥土。(4)第四系黄色老冲积物,发育形成老冲积黄泥水稻土和老冲积黄泥土。(5)白垩系上统沙泥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红紫色水稻土和红紫泥土。六、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状况工程所在地地处成都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的生长。山于该地区开发历史久远,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很大,自然植被几乎荡然无存,被大量人工植被所取代,且已无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生物存在,多样性较单。该区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利用格局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其次为农业、厂业、林业用地和花圃用地。项目地区域内无珍稀及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七、自然风景点、文物古迹德阳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甚多。有闻名海内外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4A级风景区古蜀国三星堆遗址,保存完好、建筑精美、全国第三西南最大的德阳孔庙,雄伟壮观的李冰陵,以及三国遗迹白马关庞统祠、诸葛双忠祠等。有位于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集“雄、奇、刚、秀”于 身,以“五绝四海”闻名的蓥华山风景名胜区:集成片原始森林及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九顶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崴螺山景区;有省级森林公园云湖森林公园、剑南春森林公园、东湖山公园、房湖公园和继光水库:还有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人类智慧的结晶”的德阳石刻、旌湖等现代文化娱乐景区。12项目评价区不涉及自然风景点、文物古迹和天然林保持区。综上,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所在区域资料,项目评价区内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无珍稀及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域和人口德阳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北边缘,西南距省会成都58km,东北接绵阳市,东南与遂宁、资阳两市交界,西南连成都市,西与阿坝州接壤。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是成都旅游门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幅员面积5818平方公里,2012年末,总户数154.4万户,总人口391.5万人。全市城镇化率44.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现辖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1区2县,代管广汉市、绵竹市、什邡市3市,是改革开放后在成都平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二、社会经济概况(德阳统计年鉴-2013初步统计)1、综合德阳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2亿元,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4%,第二产业增长15.8%,第三产业增长11.4%。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6.1%,拉动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45元。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实现增加值729.2亿元,增长15.5%。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7.0%,比2011年增加1.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农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6.7万公顷,比2011年增加15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2万公顷,比2011年减少705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2万公顷,比2011年增加1354公顷;蔬菜播种面积5.8万公顷,比2011年减少59公顷。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06.8万吨,比2011年增加1.7万吨,增长0.8%;油料产量19.0万吨,比2011年增加0.6万吨,增长3.5%;蔬菜产量197.3万吨,比2011年增加4.3万吨,增长2.2%。全年出栏肉猪增长2.4%;肉类13总产量增长2.7%;禽蛋产量增长4.1%。2、工业和建筑业工业: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3.5亿元,增长16.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77户,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445户,比2011年(353户)增加92户,亿元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4%,比重比2011年提高0.8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机械、食品和化工三大支柱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77.9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3.2%,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为60.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0.1个百分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工业增加值127.2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9.5%,比2011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9.7亿元,增长8.3%。实现利税283.2亿元,增长24.2%。其中:利润148.4亿元,增长21.3%。主要产品产量:全年白酒14.7万千升,增长24.6%;软饮料301.6万吨,增长37.0%;化肥产量83.7万吨,增长10.4%;水泥产量1144.2万吨,增长11.2%;光缆产量50.0万芯千米,增长23.5%;发电设备3261.3万千瓦,下降17.8%。建筑业: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4.9亿元,增长5.6%;实现利润总额3.8亿元,增长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86.0万平方米,下降2.0%。三、交通、邮电、旅游交通运输: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807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253公里,占公路里程总数的89.8%。高等级公路(含一级公路)399公里,高速公路100公里。新铺油路(水泥路)287公里。全市实现乡乡通公路,100%的行政村已通公路。新建县、乡级汽车站5个。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8858万吨,增长11.1%;货运周转量62.3亿吨公里,增长17.0%;旅客周转量28.5亿人公里,增长11.9%。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24.8万辆,增长7.4%。邮电通信: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9.2亿元,增长4.9%;邮电业务收入24.1亿元,增长15.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31.5万户,增长12.4%;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56.9万户,增长88.4%。旅游: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67.5亿元,增长30.6 %,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09.2万美元,增长10.1%。接待国内游客1106.7万人次,增长26.6%;接待入境游客1.1万人次,下降19.9%。14德阳境内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32个,旅行社39家,星级饭店9个。四、第三产业德阳东山丘陵片区沿山生态旅游长廊建设,是旌阳区“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沿山旅游公路全长26km,依德阳东山山麓而建,途径八角井、和新、东湖、双东、黄许五个乡镇,沿途山水宜人、风景秀丽,绿色蔬菜产业带和优质水果产业带各具特色,集餐饮娱乐观光为一体,是德阳最大规模的生态休闲度假区。在广黄公路、德茂公路、成绵高速公路沿线建设一批在川西地区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汽车销售、建材装饰、五金机电、农副产品等大型物流专业市场,区域经济活跃繁荣。15环境质量状况 (表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大气环境质量本项目位于德阳市嘉陵江西路629号,位于德阳市区,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本次环评引用德阳市环境监测站2012年12月对市区监测点的例行监测数据作为本项目区域环境治理现状分析依据。在项目区域范围内无污染重的企业,项目数据来源可靠,数据具有代表性。监测时间:2012年12月24日26日,连续3天;监测项目:SO2、NO2、TSP;监测方法:见下表3-1: 表3-1 大气监测方法及方法来源项目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使用仪器 检出限(mg/m3)SO2 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HJ482-2009 723分光光度计 /NO2 莱乙二胺比色法 GB15435-96 723分光光度计 /TSP 重量法 GB6921-86 电子天平 /监测结果:见下表3-2: 表3-2 大气日均值监测结果表 单位:mg/m3监测项目 样品数 浓度范围(mg/m3) 超标率(%) Ii范围值 标准值(mg/m3)二氧化硫 12 0.0810.120 0 0.1620.240 0.15二氧化氮 12 0.0460.065 0 0.1920.271 0.08总悬浮颗粒物 3 0.1710.202 0 0.5700.673 0.30根据表3-2监测数据可知,SO2日浓度值范围为0.0810.120mg/m3,NO2日浓度值范围为0.0460.065mg/m3,TSP日均浓度值范围为0.1710.202mg/m3。综上,各监测因子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地处绵远河流域,绵远河评价段环境质量状况引用德阳市监测站对绵远河黄许大桥162011年6月份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3-3。表3-3 绵远河黄许大桥水质监测数据 单位:mg/L结果 PH值 COD BOD5 氨氮 石油类 挥发酚 总磷平均值 7.82 3.82 3.38 0.564 0.037 0.002 0.224实测类别 由表3-3可知,监测因子中除总磷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总磷超标主要由农村面源污染和沿途生活污水排放所致。本项目生活污水采取预处理池处理后用作周围农田、蔬菜种植农肥使用,不外排,不增加水体污染负荷。三、声环境质量现状该项目位于德阳市嘉陵江西路629号,位于市区,项目于2014年3月委托四川中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项目区域昼夜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下表3-4。表3-4 噪声监测结果表 单位:dB(A)项目测量点 方位 监测结果Leq 标准值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1# W 51.1 42.5 60 502# S 57.5 42.03# E 53.2 42.84# N 53.5 37.5根据表3-4运营期噪声监测数据,所监测各点昼间、夜间均未超标,区域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昼间 60dB(A),夜间50dB(A)),声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项目外环境关系本项目位于德阳市嘉陵江西路629号。根据现场调查,周边外环境关系如下:N:临近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预制件厂堆场;预制件厂简述:位于项目场界北侧,主要生产不同规格的管材(涵管等)。项目场界北临近预制件堆场,预制件生产区域位于最北面,相距项目北场界280m,相距较远,详见附图五项目外环境关系示意图图示。NE:居民楼(在建),相距20m;E:紧临呈邦摩根时代(在建),往外为岷山路(相距160m),对面为居民住宅分布区;17S:紧临呈邦摩根时代(在建),往外为嘉陵江西路(相距100m),对侧为四川建院;W:紧临规划恒山街,往外侧为居住用地(现状棚房),再往外为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办公区(相距90m);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系为绵远河,位于项目东侧,相距直线距离1.57km。项目外环境关系较为简单,对外交通较为方面,项目建设处与周围环境相容,具体外环境关系示意图见附图五。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特征及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和性质,确定本项目施工期及竣工小区入住后应达到以下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2)声学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200m范围内的声学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绵远河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域标准。项目主要保护目标见下表:表3-5 主要敏感点及保护目标一览表项目 保护目标 常住人口 位置 离场界距离 保护级别大气环境 住宅楼(在建) / NE 20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居民区 / E 210m四川建院 / S 距离建院建筑210m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办公区 / W 90m声环境 住宅楼(在建) / NE 20m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办公区 / W 90m地表水 绵远河 / E 直距约1.57km (GB3838-2002)类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应加强小区绿化社会环境 城区交通不受阻,城区空气不受影响18评价适用标准 (表四)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见表4-1:表4-1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单位:mg/Nm3污染物名称 SO2 NO2 PM10 TSP取值时间 1小时平均值 0.50 0.24 / /日平均值 0.15 0.12 0.15 0.30年平均 0.06 0.04 0.10 0.202、水环境质量地表水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见下表4-2: 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表 单位:mg/l项目 pH(无量纲) SS COD BOD5 NH3-N标准值 69 / 20 4 1.0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见下表4-3:表4-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值表 单位:mg/l项目 pH(无量纲) 总硬度 高猛酸钾指数 硝酸盐 NH3-N标准值 6.58.5 450 3.0 20 0.23、噪声环境质量环境噪声: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4-4:表4-4 环境噪声标准值表 等效声级LAeq:dB环境噪声 2类 昼 间 60夜 间 50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4-5;厨房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型标准,具体见表4-6。19表4-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排气筒高度(m) 二级 监控点 浓度颗粒物 120 152030 3.55.923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表4-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标准值基准灶头数 小型 中型 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2、废水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主要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值见下表4-7。表4-7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摘要) 浓度单位:mg/l序号 污染物 适用范围 三级 备 注1 pH 一切排污单位 6-9 单位为无量纲2 SS 其他排污单位 4003 BOD5 其他排污单位 3004 COD 其他排污单位 5005 氮氨 其他排污单位 /6 动植物油 一切排污单位 100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限值,见下表4-8: 表4-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Leq:dB昼 间 夜 间70dB(A) 55dB(A)项目运营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4-9:表4-9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 Leq:dB类别 昼 间 夜 间2类 60dB(A) 50dB(A)20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国家对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的原则,该项目涉及到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为COD和NH3-N。生活污水均经预处理池处理后接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进德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环评建议环保主管部门对其可不下达总量控制指标。2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表五)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工艺流程及其产污点图(一)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分析项目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建成,项目现今已入住,入住率达30%以上。施工期环境影响早已结束,经现场勘察,无施工遗留环境问题,本次环境影响补评不再对施工工艺及产污进行分析。(二)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本工程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属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开发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其环境影响包括建设期和建成运营期。本项目已于2012年12月建成入住,施工期早已结束,现场勘察,无遗留环境问题,本次环评不再对施工期工艺进行阐述。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噪声、恶臭、汽车尾气、柴油发电机烟气以及厨房油烟等。一、主要污染工序 污泥工程运营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