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2017 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综述与 2018 年发展趋势 2017 年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十件大事 中国 互联网协会 2018 年 1 月 9 日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1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前 言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互联网,互联网在 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 重要 地位更加凸显 。这一年 , 中国互联网 产业发展加速融合,网络强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从初步融合迈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转型升级的澎湃动力加速汇集,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为全面 展示中国互联网 创新 应用与发展成果, 总结 展望产业发展前景与 未来 趋势,中国互联网协会 坚持创新的思维、协作的文化、开放的平台、有效的服务 ,长期 致力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实践 探索 ,跟踪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 态势 ,关注政府管理政策、科研院所理论研究 、 企业创新 应用 实践 ,连续 6 年发布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综述与发展趋势 和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十件大事 , 旨在形成以研究促进创新、以研究引领发展 、 以研究汇集众智、以研究驱动投资的新 格局, 助力 中国互联网产业繁荣健康 可持续 发展 ,为会员需要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 编写组成员: 卢 卫 石现升 李美燕 陆希玉 苗 权 郝智超 赵 耀 赵亚利 郭鲁华 曾丹阳 王朔 李晗 李娟 张威 曹伟 周洪艳 张佩佩 版权 声明: 中国互联网产业 发展 报告版权 属于中国互联网协会,并受法律保护,转载、 摘编 或利用其他方式 使用 报告文字或观点,请注明 “ 中国 互联网协会 ” 。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2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目 录 前 言 . 1 2017 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综述 一、提网速 广连接 . 5 (一)骨干网络优化提速明显,固定宽带普及目标提前完成 . 5 (二)网络提速降费 成效显著,移动网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 6 (三)物联网络部署大幕拉开,专有网络连接更加广泛 . 6 (四)智能硬件丰富信息交互,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7 (五)资源连接范围持续扩大,产业互联互通步伐加快 . 8 二、深融合 强制造 . 9 (一)产业互联网全面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 9 (二) “ 中国制造 2025” 全面实施,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 9 (三)工业互联网全力纵深推进,产业生态体系显现 雏形 . 10 (四) “ 互联网 +农业 ” 迸发巨大能量,技术助推产业链升级 . 11 (五) “ 双创 ” 平台持续普及推广,成为融合发展新动能 . 11 三、兴业态 惠民生 . 12 (一)智能技术助力业态焕新,打造科技时尚新生活 . 12 (二)新型消费优化产业布局,构筑个性化、智能化应用场景 . 13 (三)无人零售领域百花竞放,服务布局向线下聚拢 . 13 (四)分享经济加速优胜劣汰,强势企业瞄准 AI 领域 . 13 (五)在线娱乐行业加速升温,产品丰富但问题不容小觑 . 14 (六)创新领域覆盖更广更深,网络惠民触手可及 . 14 四、谋创新 拓市场 . 15 (一)应用创新向技术创新挺进,商业化应用竞争加剧 . 15 (二)多级平台同步孵化产品, “ 内容为王、创意为先 ” 优势凸显 . 16 (三)互联网平台走向生态化,产业链依存关系持续 增强 . 16 (四)企业 “ 进军 ” 农村市场,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 17 (五)推广中国本土优势经验, “ 出海 ” 足迹延伸更广 . 17 五、重安全 共治理 . 18 (一)系列法律法规加速实施落地,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 18 (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安全产业向服务主导转型 . 18 (三)有效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全力保障社会民生 . 19 (四)不良信息治理力度持续加大,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 19 (五)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 . 20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3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2018 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 . 21 (一)下一代网络建设带动 5G 产业崛起 . 21 (二)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集成创新 . 21 (三)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加速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 22 (四)技术创新推动金融信用体系趋于完善 . 22 二、新动能 . 23 (一)产业互联网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 23 (二) “ 互 联网 +先进制造业 ” 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 23 (三)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行业解决方案将继续突破 . 24 (四)智能制造的网络安全保障将成为关键一环 . 25 (五)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升级将加速 . 25 三、新场景 . 25 (一)数据与服务开辟消费新场景 . 26 (二)共享服务更加智能化和全球化 . 26 (三)智能化赋能更多平台场景 . 27 四、新体验 . 27 (一)智能交互催生消费新体 验 . 27 (二)车联网、智能家电促进 “ 住行 ” 新体验 . 27 (三) AR 有望重新定义移动交互体验 . 28 五、新挑战 . 28 (一)勒索 病毒类攻击或将成为常态 . 28 (二)个人信息保护将面临严峻挑战 . 29 (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将不断攀升 . 29 (四)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将大幅加强 . 29 (五)企业拓展国际化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 . 30 六、新生态 . 30 (一)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建设将日益完善 . 30 (二)平台经济创新与协同治理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 31 (三)数据权属关系受到广泛关注 . 31 (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将加快完善 . 31 (五)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将深度变革 . 32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4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2017 年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十件大事 一、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互联网,互联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 33 二、国家出台一系列发展规划,推动互联网 技术创新纵深发展 . 34 三、中国互联网法治化建设有序推进,协同治理迈入积极探索期 . 36 四、互联网百强企业营收破万亿,境内网站性能持续提升 . 37 五、 “ 中国制造 2025” 全面实施,工业互联网助推先进制造业发展 . 38 六、互联网金融监管渐趋明朗,市场秩序更趋稳 定 . 40 七、安全威胁态势依然严峻,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 41 八、新生代创新型互联网企业涌现,探路 “ 出海 ” 脱颖而出 . 42 九、共享产品呈现大浪淘沙态势,分享经济从喧嚣中回归冷静 . 43 十、互联网内容建设不断加强,助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 44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5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2017 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综述与 2018 年发展趋势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互联网,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这一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加速融合,网络强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从初步融合迈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转型升级的澎湃动力加速汇集,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7 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和特点: 一、提网速 广连接 我国信息网络建设扎实推进,网络速度持续提升。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创新,网络连接范围日益广泛。 (一)骨 干网络优化提速明显,固定宽带普及目标提前完成 我国全面建成光网城市, 3 个新增骨干直联点全部投入运行,共有 13 个骨干直联点。数据显示,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后,网间延时降低 60%以上,从 120 毫秒降低到 40 毫秒以下,丢包率降低 90%以上,网络响应速度提高 85%以上。网络运营商已经实现按需服务的功能,能够智能化响应面向服务的带宽和连接请求。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网络互连瓶颈实现突破,区域流量效率得到提升。 我国宽带普及水平继续快速攀升。截至 2017 年第三季度,我国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累计达到 32115.7 万 户,普及率达到 72.5%;移动宽带( 3G 和 4G)用户数累计达到 113769.9 万户(包含基础电信企业和移动转售业务服务提供商的移动宽带用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6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率达到 82.3%。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已提前三年并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 2020 年末达到 70%的目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与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相比,可在全部 35 个国家中排到第 20位,已超过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全面完成 3.2 万个行政村通光纤任务部署,前两批试点完工率达 95。 (二)网络提速降费成效显著,移动网络 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全国 50M 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超过 60, 4G 用户平均下载速率较去年同期提高 30,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带宽扩容目标超额完成,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全面取消,手机流量资费、中小企业专线资费大幅下降。在 4G 网络提速降费方面,中国移动自 2015 年 4 月至 2017年 11 月期间,上网流量单价累计下降 68%, 4G 客户人均 DOU(平均每户每月上网流量)较 3G 时期增长超过 13 倍。自 2016 年流量收入超过语音收入之后,中国移动 4G 用户的单月用户流量消耗已经超过2GT,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我国 5G 技术研发完成第二阶段试验,中频段频率规划率先发布,网络架构等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4G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效应凸显, 4G 正式商用以来,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 4G 网络,用户总数达到 9.62 亿户。截至 2017 年 11 月,中国移动电话基站达 323 万个,其中 4G 基站达 179 万个,全业务传输网络 1200 万皮长公里;服务移动用户超过 8.8 亿户,其中 4G 用户占比超过 71%,达到 6.2 亿人。 (三)物联网络部署大幕拉开,专有网络连接更加广泛 5 月,中国电信宣布建成了全球首个全覆盖的 NB-IoT(窄带物联网)商用网络 ,共计 31 万个 NB-IoT 基站覆盖。中国联通已在上海等10 余座城市开通了窄带物联网试点。其中,上海联通已建成 800 个站点的全国最大规模试商用网络,是国内首家实现全域覆盖的省级运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7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营商。 1 月,中国移动在江西省鹰潭市建成了第一个覆盖全城的 NB-IoT 网络,涉及基站 100 多个。 5 月,浙江移动率先开通省内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四地的蜂窝物联网网络,拉开中国移动 NB-IoT 网络部署试验大幕。 12 月,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正式发布商用 NB-IoT 网络,已建成具备 NB-IoT 能力的基站超过 2 万个,首批开通超过 3500个,成为上海 域内规模最大、覆盖最好的 NB-IoT 网络。 12 月,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洋山港四期码头投入运行,装卸区通过基于 5G技术的无线网络实现互联,由工作人员远程控制集装箱的装卸。 截至 2017 年 4 季度,国内飞机安装有基于 Ku 波段卫星的机上互联网系统的飞机已经超过 100 架,机上互联网覆盖率已达 3%,以东航宽体客机为主。 4 月 12 日,中国首颗高通量卫星“中星 16 号”(又称实践十三号卫星,通信总容量达 20Gbps 以上)成功发射,为我国建设覆盖大部分地区、近海海域、飞机、高铁、偏远山区的高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2017 年开通的京沪高铁复兴号动车组实现了 WiFi 全覆盖,对今后高铁 WiFi 的运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8 月进行试验的超高速无线通信( EUHT)技术在高铁全程 300 公里每小时的高速移动情况下,通信切换可靠性达 100%,平均通信延时 5ms,空口时延小于 1ms,平均传输带宽达 150Mbps,实现了高铁高速互联网技术的突破。 11 月 5 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其测速精度可达 0.2 米 /秒 ,授时精度可达 20ns,正式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时代。 (四)智能硬件丰富信息交互,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伴随着人工智 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硬件在人机交互模式、智能处理性能等方面更加完善。 2017 年我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 约 3999 亿元,同比增长 20.63%,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8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智能车载设备随着交通出行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带动下高速发展, 2017 年市场规模 约 265 亿元。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大数据平台的不断完善,智能医疗健康设备及其增值业务逐渐丰富,市场规模 约 90 亿元。智能家居产业链日益完善,智能家居产品由单品爆发向系统化方向发展, 2017 年市场规模 约 1404 亿元,智能家居市场 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新型信息技术重塑制造业数字化基础,互联网开放连接理念变革传统制造模式,智能工业产业链趋于完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与消费、生产等传统产业结合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逐渐萌芽,已在客服、餐饮、物流、农业、医疗、交通等多领域提供辅助性或代替性工作, 2017 年市场规模 约 98.4 亿元。 (五)资源连接范围持续扩大,产业互联互通步伐加快 分享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衣食住行”各领域通过平台进行信息、人员、资金、物品等多种资源的共享。从 2016 年 1 月到 2017 年 4月,分享经济用户数月均增长 12.7%, 日均用户活跃度增长了 8.7倍。截至 2017年 12月, ofo小黄车进入全球 20个国家的 200余个城市。摩拜单车进入全球 12 个国家的约 200 个城市。截至 2017 年 4 月,在全国 381 个城市,芝麻信用提供的免押金场景覆盖民宿、汽车租赁、共享单车等行业,累计提供免押金额约 313.8 亿元。在金融领域,截至 2017 年 6 月,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 5.02 亿, 4.63 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支付。截至 2017 年 6 月,网络直播用户达到 3.43亿,占网民总体的 45.6%。其中,游戏直播用户规模达到 1.8 亿,较去年年底增加 3386 万 ,占网民总体的 23.9%;真人秀直播用户规模达到 1.73 亿,较去年年底增加 2851 万 ,占网民总体的 23.1%。 在传统产业领域,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9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服务在线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2017 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为 5376.2 亿元,同比增长 38.1%,增速高出城市 4.9 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商增速远高于电子商务整体增速。 2017 年我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智能制造专项稳步推进,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接近 70%。 二、深融合 强制造 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产业互联网蓬勃兴起,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推动,“双创”平台成为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一)产业互联网全面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催生了很多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和深度应用,消除各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在设计、生产、营销、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渗透,形成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渐凸显。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以服务实体企业客户为主的产业互联网企业数量已达 32 家,互联网业务收入规模达到了 1258.62 亿元,占全部百强比重 11.77%,服务企业数量超过 700 万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紧抓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推广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协同研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传统产业提供新的基础支撑、拓展新的价值空间,实现生产和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进展。 (二)“ 中国制造 2025”全面实施,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10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 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强调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李克强总理指出, 要依托 “ 互联网 +” 和 “ 中国制造 2025” ,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造传统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化落实“ 中国制造 2025”, 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 不断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国家级示范区启动创建 , 工业强基工程 “ 一揽子 ” 重点突破 行动持续推进 。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继续涌现。数据显示, 2017 年 1-11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6%,新旧动能转换加快,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在 13.5%和 11.4%。企业产业技术水平和先进产能比重不断提高,近两年来技改投资在工业投资中占比 40%以上,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超过 1.15 亿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促使制造企业、用户、智能设备、全球设计资源以及全产业全价值链之间的互联互通与高效协同,利用互联网加强企业内外部、企业之间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之 间的协同化、网络化发展,促进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三)工业互联网全力纵深推进,产业生态体系显现雏形 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深化 “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支撑 , 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指导和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和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专项 、 启动工业互联网综合实验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等工作 , 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实施 。泛在连接、云化服务、知识积累、应用创新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要特征,航天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11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云网 INDICS、树根互联根云 RootCloud、海尔 COSMOPlat、中移动OneNET、中国电信 CPS、华为 OceanConnect IoT、寄云科技 NeuSeer、阿里巴巴 ET 工业大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带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分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加速向工业领域渗透,持续提升供给能力,培育增长新动能。 (四)“互联网 +农业”迸发巨大能量,技术助推产业链升级 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服务性能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实际,服务价格更加低廉,服务设备已经逐步覆盖农业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 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互联网生态圈”,实现信息的开放和对称,融通整个产业链的物质、资金和信息流。 数据显示,国家粮食管理平台建设的“数字粮库”系统投入使用近 1000 套,在建超过 3500 套。截至 2017 年 11 月,全国共有 16 家众筹平台专注于农业领域。全国新增江苏宿迁、安徽黄山、广东梅州等 9 个城市的“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11 家“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加快建设,涉及 10 个省份,是打造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集 成的载体,不断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现代农业管理水平。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设备,搭建农业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地块的土壤、肥力和气候进行分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变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农产品电商 优化 传统销售渠道。 (五)“双创”平台持续普及推广,成为融合发展新动能 制造业构建基于互联网的 “ 双创 ” 平台 , 骨干企业 “双创 ”平台普及率接近 70%。互联网企业加快建设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包括新松机器人、小米生态链、海尔“人单合一”等 2017 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达 117 个,通过线上集众智、汇众力,发挥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动力。在协同研发方面,依托“双创”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12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平台,调动企业内部、产业链、企业和第三方创新资源,开展跨时空、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协作;在客户响应方面,依托“双创”平台实现企业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和及时满足;在产业链整合方面,依托“双创”平台,大企业协同中心企业促进产业链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竞争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兴业态 惠民生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成熟并在消费中得到应用,线上线下消费渠道加速融合,多领域共建共享,为惠民便民打 开新的空间。 (一)智能技术助力业态焕新,打造科技时尚新生活 伴随大数据、分析平台、先进算法的开源以及机器学习方法的优化,加之移动互联网触网成本降低,传统消费领域效率极大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极大提高。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等新消费需求爆发,催生了无人零售店、智能物流等新业态。在餐饮、住宿、出行、购物、旅游、娱乐等方面,细分、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升级,更加注重消费的体验性、复合性和新智能技术的运用。智慧物流大幅提升物流速度,在线教育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互联网医疗提升医生的诊断效率与患者的就医体验。地图技术、室内外 定位技术能够帮助 企业 和 消费者 供需互通,区块链技术提升身份认证、信用保证、合同合约、结算等商业效率,消费体验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革新。 智慧城市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成为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超过 300 个城市和三大运营商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协议, 290 余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13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二)新型消费优化产业布局,构筑个性化、智能化应用场景 新消费重构了“人、货、场”的 关系,数字标牌、电子试衣间、智能定位、自助终端和 VR 展示等一系列智能应用,带给消费者智能化和场景化的购物新体验。通过引入自动化数据采集、智能调度,优化消费的服务链路,以消费者数据为驱动的逆向模式逐渐走入前台。智能技术逐渐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场景,智能设备成为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角色。随着新消费的崛起,新的价值体系正在被塑造,价值体系上的商业模式也正被塑造。新生代消费群体追求自我、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 主要特点 ,带动体验式消费、小众内容、多样化的消费产品蓬勃发展,呈现出垂直跨界、精深有趣、更加个性化的新型消费图景。 (三)无人零售领域百花竞放,服务布局向线下聚拢 随着线上线下消费渠道的加速融合,大量结构化、可靠的数据能够精准地描摹出消费者画像,成为帮助用户定制个性化体验的重要手段。 传统电商 开始向线下聚拢,多渠道、多路径、多场景触达目标受众。以苏宁云商、美团点评、京东、饿了么等为代表的无人零售,以猩便利、果小美、每日优鲜等为代表的办公室便利无人货架,以淘咖啡、盒马鲜生、便利蜂、 7FRESH、 缤果盒子、 F5、未来商店、 24 爱购、 Take Go、神奇屋等为代表的无人便利店兴起,成为零售史上的一场重要变革,标志着 传统电商 对市场的争夺已从线上拓展到线下,带动 消费业态进一步升级。 (四)分享经济加速优胜劣汰,强势企业瞄准 AI 领域 分享经济快速发展,向共享出行、共享空间、共享知识教育、共享餐饮、共享医疗、共享技能等多个领域辐射开来, 市场 竞争激烈 。滴滴出行、 ofo、摩拜单车等独角兽企业占领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知识分享作为新兴市场潜力可观,实现了传统领域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 创新的思维 协作的文化 14 开放的平台 有效的服务 与高效配置。同时,新兴企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倒闭潮、押金难退等信息不断曝出 。 面对新挑战,分享经济持续进化,部分企业在变革中谋求新机遇,向人工智能领域发力,初步覆盖共享 单车、共享租房、共享翻译、共享 Wifi、共享数据等多个领域。如芝麻信用为共享单车提供的免押金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平台进行用户画像及风控模型构建,预判市场风险与违约概率; ofo 小黄车运用人工智能系统和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进行预测,从而更好地调度单车。 (五)在线娱乐行业加速升温,产品丰富但问题不容小觑 在线直播、在线视频、网络游戏等在线娱乐行业用户规模加速扩大,消费者付费娱乐方式成为主流,即时个性化服务受到热捧,用户打赏成为重要盈利点。网络直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