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明办优化山村改造工作措施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文明办优化山村改造工作措施 县乡村位于县西北部,国土面积 69 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距县城 28公里、距乡政府 29 公里。村辖 34 个村民小组,年末,共有总户数 1362户,总人口 5500 人,其中农业户 1306户、农业人口 5430人。该村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期间,该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均居于全县乃至全市末位,被列为省级贫困村。为改变贫困面貌,近年来,村支部、村民委员会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抓班子建设、抓干部作风转变、抓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各项工作的新突破,使村经济社会呈现出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抓 “两委 ”班子建设,实现核心领村 在一段时间内,村 “两委 ”班子凝聚力不强,村干部软弱涣散,在村寨没有号召力,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针对这一状况,乡党委利用村改委的时机对村 “两委 ”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新组建的班子加强了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出基层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和带动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使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得到加快。 文明办优化山村改造工作措施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近年来,新组建的村 “两委 ”班子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一是狠抓培训学习,利用工作之余,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自学活动,对新进入村干部队伍的同志进行 集中培训。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结合本村实际,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和适用技术培训学习,使村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农业农村工作方法进一步掌握;二是狠抓工作作风转变,在工作中,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的重点。时刻牢记自己是最基层的干部,把多数时间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中,与群众接触在田间地头,把工作落实到一家一户;三是加强廉政建设,牢记宗旨,把个人私利置之度外,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各项管理规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不搞 “一言堂 ”,严格财务管理制度,把有限的村财力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同时,坚持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在群众中树立了勤政、务实、廉洁的良好形象,也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 年,村党支部 5 次被乡党委评为 “先进党支部 ”,同时,村支部、村委会多次荣获县委政府及乡党委政府烤烟生产、茶叶生产、农村经济工作和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成绩面前,村支部、村委会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并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抓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强村 文明办优化山村改造工作措施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作为山区农业村,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 的关键。结合村情、社情,村支部、村委会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提出了以发展烤烟和泡核桃支柱产业为重点,兼顾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在产业发展中,一是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先后完成了村社公路弹石路面铺筑 17 公里,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大小 30 余件,新建和改造烤房 250 多间,完成烟用小水窖建设 570 口,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二是抓产业结构调整,针对全村旱地多、水田少、气候温凉的实际,重点在培植烤烟、泡核桃产业上做文章,同时兼顾茶叶、畜牧业、鸡蛋果等优势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目前,全村烤烟种植面积已经 发展到 1200 亩,年完成泡核桃新植 3500 亩,全村泡核桃面积达 1万余亩,为支柱产业发展、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狠抓科技培训,为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的学科技、用科技水平,村支部、村委会成立了科技发展工作组,每一项新科技、每一个生产环节坚持召开现场培训会,让群众易于接受和掌握,通过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切实提高了产业效益。目前,村烤烟、泡核桃为支柱,畜牧业、茶叶、鸡蛋果等多业并举局面。 狠抓各项事业发展,实现文明树村 村经济发展了,群众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村支部、村委会进一步转变思 路,大力争取项目扶持,带领群众大搞各项社会文明办优化山村改造工作措施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事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依托项目支撑,投资 60 多万元,完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公实验楼建设,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投资30 多万元,先后完成了 7 间办学点危房改造和拆除新建工程,完成了幼儿办学点设置,同时,进一步加强 “师德师风 ”建设,使 “普九 ”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二是完善功能,促进市场繁荣,年,完成了规划建设,并先后完成了村办公楼新建、完成了农业中心、兽医站、烟站、农村信用社服务点的建设,先后完成了供水系统建设、弹石街面铺筑、光亮工程,目前,已成为全县发展最快、效果最 好的村级;三是抓好扶贫攻坚工程,投资 15 万元,完成了花家寨安居温饱示范工程,年至年,完成了 84 户茅草房改造工程,同时,大力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实施三建三改,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困难,通过辐射带动,全村群众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四是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年,全村投资 40 多万元,完成了村民小组试点规划建设。同时,完成了文化活动场地建设,完成了片区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在村内完成了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让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有了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地,精神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依托项目支撑,完成了 片卫生室建设,投资 5万元,完成 250户改厕工程,群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五是扎实开展 “十星级文明户 ”评比创建活动,全村参评率达 88%,通过评比, “十星级文明户 ”获八星以上农户达 425 户。通过发展,村的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高。 文明办优化山村改造工作措施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抓制度建设,实现民主治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村党支部、村委会抓住开展 “三个代表 ”学习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 “三讲 ”教育、学习 “党章 ”活动和村支部、村委会换届的契机,从人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落实好整改措施,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 ,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建立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创新 “三会一课 ”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村干部制度;规范村 “两委 ”工作协调制度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和外出务工管理制度;推广村干部民情恳谈制度;试行村民委员会便民服务代理制度和村民、党员代表民主议事制度。 村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更加和谐了,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村支部、村委会求真务实,奋力拼搏,艰难跋涉,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真正发挥出了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