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XX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XX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XX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XX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1 -登记编号:EHP2014-0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项目名称: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工程塑料配套长输管线项目建设单位: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日期:2014年3月-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彩色原件缩印1/3)评价单位: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法人代表:玛喜毕力格项目名称: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工程塑料配套长输管线项目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负责人:韩杰 工程师评 价人 员情 况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职 责 签字韩杰 环保 工 程 师 B14020081000 报告表编制王鲜先 环保 高级工程师 B14020060400 报告表审核张海军 环保 工 程 师 B14020070400 报告表审定- 4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工程塑料配套长输管线项目建设单位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永利 联系人 孙兆斌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18947332529 传真 邮政编码 017300建设地点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乌审召镇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管线建设占地面积(hm2) 266.68 绿化面积(hm2) 260.88总投资(万元) 78745.31 环保投资(万元) 792.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评价经费(万元) 6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12月1、项目建设的由来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 50 万吨工程塑料项目(简称中煤蒙大烯烃项目)是由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并由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建设项目,是中煤集团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承诺在鄂尔多斯投资建设的大型能源化工基地。项目于 2011年 1 月 12 日取得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备案。目前中煤蒙大烯烃项目所需求的甲醇 180 万吨/年还有 120 万吨/年的缺口,为了使项目尽快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烯烃项目的原料甲醇供应,中煤集团从项目的长远角度出发,决定启动配套建设的 120 万吨甲醇项目,同时决定在图克规划建设气化岛项目,即在图克园区建设生产 120 万吨/年甲醇的气化、净化装置、配套设施和到乌审召的输气管线,图克生产的合成气通过管道输送至乌审召工业园区中煤蒙大烯烃项目厂址,在蒙大烯烃项目厂址内预留地新建一套 120 万吨/ 年甲醇装置,供中煤蒙大烯烃项目生产烯烃用;同时建设氮气管道和给水管道,将图克空分装置生产的氮气和新鲜水输送至烯烃项目界区,从而为烯烃项目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另建设一条输气管道和排水管道,将烯烃项目产生的副产品燃料气输至图克项目区使用,将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后由管道输至图克项目污水处理厂。-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委托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结合该工程的性质、特点以及该区域环境功能特征,通过实地调查、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及必要的监测,并依据有关资料和在同类工程分析、类比的基础上,按照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了成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工程内容及规模:(1)工程内容本项目工程内包括主要包括五条管道的线路、线路附属工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仪表自动化、防腐及阴极保护等公用系统设施:五条管道分别为图克气化岛气化装置界区至烯烃项目界区的甲醇合成气管道;图克空分装置界区至烯烃项目界区的氮气管道; 图克项目界区至烯烃项目界区的给水管道; 烯烃项目界区至图克项目界区的燃料气管道;烯烃项目界区至图克项目界区的预处理排水管道。(2)建设规模甲醇合成气、氮气、燃料气、给水、排水五条管道考虑沿同一走廊带敷设,单条管道长度为52km;合成气管道设计输量为599729 Nm3/h,燃料气管道设计输量为6000Nm3/h,氮气管道设计输量为84000 Nm3/h,给水管道设计流量为1000m3/h,排水管道设计流量为300m3/h。3、线路走向为节省投资及方便施工和运营维护,甲醇合成气、氮气、燃料气、给水、排水五条管道考虑沿同一走廊带敷设。管道从图克项目界区出发,沿图克工业园区道路绿化带向西敷设,于图克镇东北穿越阿小(阿门其日格-小壕兔)高速公路后基本沿高速南侧向西敷设,经乌审召镇北至乌审召工业园,后沿园区绿化带敷设至烯烃项目界区。本项目管线走向图见附图一。4、管道敷设(1)敷设方式本工程管道均采用埋地敷设的方式。为减少作业带面积,减少对生态的影响破坏,同时为方便施工和运营维护,管道总体沿同一走廊带敷设,其中给水及排水管- 6 -道间净距 2m;燃料气、氮气、合成气管道间净距 1.2m。进入工业园区,气管道和水管道各沿园区道路一侧绿化带内敷设,考虑三条气管道同沟敷设,两条水管道同沟敷设。(2)埋设深度管道埋深根据管道稳定性要求、地形和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情况等确定,三条气管道管顶覆土 1.5m,两条水管道管顶覆土 1.8m。5、管道穿(跨)越管道穿越公路的位置宜选在稳定的公路路基下,尽量避开石方区、高填方区、路堑和道路两侧为半挖半填的同坡向陡坡地段。管道穿越公路应垂直交叉通过。必须斜交时,斜交角度大于60。路基下不允许出现转角或进行平、竖曲线敷设。高速及等级公路的穿越采用顶管方式,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套管顶部至路面埋深不小于1.2m,距离路边沟底面不小于1.0m。管道穿越采用大开挖敷设方式,施工完毕后,路面必修恢复至原貌,保证以后道路的畅通。管道穿越公路需设保护套管,套管与输送管之间设绝缘支撑,套管口采用沥青麻刀封堵,套管端部需伸出路基坡脚外2m。工程共穿越高速公路1处,长度为80m;其他高等级公路2处,总长度130m。6、线路附属设施本项目的线路附属设施包括线路截断阀室、水管线阀门井、施工便道、固定墩、管道标记桩、管道警示牌、管道警示带等。(1)线路截断阀室由于管道两端均经过工业园区,为在管道发生事故时减少气体的泄漏量、减轻管道事故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故考虑在合成气管道和燃料气管道首末两端各设置设截断阀室一座,并设放空火炬(共用一个),氮气管道也设截断阀室两座,并设放空立管。三条输气管道各设置RTU截断阀室二座,截断阀室设置见表1。(2)水管线阀门井为了保证输水管道安全运行,应设置通气设施,管线隆起点上应设置通气设施。本工程沿给水管道、排水管道高点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排气阀井。本工程根据工程的需要,给水管道、排水管道每隔 36km 设置截断阀井,截断阀井采用地面操作钢- 7 -筋混凝土圆形立式蝶阀井;管道沿路地势较平,利用管道柔性敷设在截断阀井之间的管道位置形成管道低洼处,同时设置排泥阀井,排泥阀井采用钢筋混凝土圆形排泥湿井。 表 1 线路截断阀室一览表序号 名称 位置 距烯烃项目距离 间距 km 备注1 乌审召站 乌审召镇西北,乌审召工业园 0 km 02 乌审召阀室 乌审召镇东 12 km 12 3 座3 图克阀室 图克镇西北 37 km 25 3 座4 图克站 图克镇东,图克工业园 52 km 15(3)施工便道为方便施工和今后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在选线过程中已充分考虑依托现有道路,但本工程线路经过部分地段道路依托较差,为满足施工需要考虑修建施工临时便道,道路按照普通砂石路等级设计,路基5m,路面4.5m,砂石路面,本工程需要新建施工便道16km。7、线路主要工程量本项目主要工程量见表2。- 8 -表2 线路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序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一) 站场部分1 站场 座 2(二) 线路部分1 预精焊螺旋缝埋弧焊 D81314.2 L450 km 43 合成气(抗 HIC)2 预精焊螺旋缝埋弧焊 D81320 L450 km 5 合成气(抗 HIC)3 直缝埋弧焊 D81320 L450 km 4 合成气(抗 HIC)4 螺旋缝埋弧焊 D6106.3 L290 km 48 氮气6 直缝埋弧焊 D6106.3 L290 km 4 氮气7 螺旋缝埋弧焊 D406.46.3 L290 km 48 燃料气(抗 HIC)8 直缝埋弧焊 D406.46.3 L290 km 4 燃料气(抗 HIC)9 螺旋缝焊接钢管 D61010.0 Q235B km 52 给水10 螺旋缝焊接钢管 D406.412.5 Q235B km 52 排水(三) 线路附属设施1 线路截断阀室(RTU) 座 6 DN800、600、400 各二座2 钢筋混凝土矩形排气阀井1200 1200 座 45 给水3 钢筋混凝土矩形卧式蝶阀井18002600 座 11 给水4 钢筋混凝土矩形立式闸阀井14001800 座 12 给水5 钢筋混凝土矩形排泥湿井100010003000 座 12 给水6 钢筋混凝土矩形排气阀井12001200 座 45 排水7 钢筋混凝土矩形卧式蝶阀井15002000 座 11 排水8 钢筋混凝土矩形立式闸阀井15002100 座 12 排水9 钢筋混凝土矩形排泥湿井10001000 3000 座 12 排水10 三桩 个 130011 固定支墩 个 1612 警示带 km 27513 警示牌 个 80(三) 穿跨越工程1 穿越高速公路 m/处 400/5 顶管2 穿越高等级道路 m/处 650/10 顶管3 穿越一般公路 m/处 2400/40 顶管4 穿越一般公路 m/处 500/25 开挖5 穿越地下管道 处 306 穿越地下光(电)缆 处 50(四) 土石方量1 土方量 104m3 178(五) 道路1 施工便道 km 16- 9 -8、管道输送气体组分及给排水的水质(1)甲醇合成气、燃料气管道组分合成气组分 表3 甲醇合成气组分组成 一氧化碳(CO)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氩气(Ar) 氮气(N2) 硫化氢(H2S) 氧硫化碳(COS)mol(%) 30.40 67.08 1.95 0.12 0.09 0.36 0.1ppm燃料气组分表4 燃料气组分组成 一氧化碳(CO) 氢气(H2) 甲烷(CH4) 氮气(N2) C2H4 C2H6 C3H6 C3H8 丁烯 DMEmol(%) 3.03 33.86 42.56 2.69 2.4 9.89 0.46 5.03 0.02 0.06(2)给水、排水管道给水管道水质:进净水站界区压力:0.1MPa(G) 巴图湾水库水质分析表如下:表5 给水管道水质分析表项目 结果 项目 结果色度 5 石油类 1.0悬浮物 22 锰 0.001总固含量 868 砷 0.001溶解性总固体 580 氟化物 0.42总硬度(以 CaCO3计) 264 氯化物 79.5pH 值 8.21 硝酸盐 8.74化学需氧量(CODcr) 18.6 亚硝酸盐 0.06氨氮 0.05 硫酸盐 142排水管道水质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所输废水的水质见如下:表6 排水管道水质分析表项目 结果 项目 结果CODcr 587 石油类 7.6BOD5 30 SS 50- 10 -9、管道用地(1)管道永久占地该工程管道沿线截断阀室占地,水阀井占地,管道沿线的里程桩、阴极保护桩、标志桩、固定墩占地等属于永久性占地。每个截断阀室占地约 540m2,每个放空火炬区占地 900m2,并考虑进场道路,阀室共占地0.75hm2;每个水阀井平均占地约 5m2,共占地0.1hm2;每个桩占地 1m2,共占地0.15hm2。工程永久性占地共计1hm2。(2)管道临时占地管道临时占地主要包括施工作业带(含堆管场等)、施工通道等。本工程线路长52km,需临时占地256.55hm2;施工便道长 16km,共占地约 9.13hm2。本工程临时占地合计265.68 hm2。10、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土石方量主要为管沟开挖和回填量,共178万m3,开挖土石方全部回填,土石方基本平衡,无取弃土。11、工程涉及的拆迁本项目区周围无居民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不涉及移民拆迁安置问题。12、项目区环境概况管道从图克项目界区出发,穿越的主要公路有阿小线和S215,后沿园区绿化带敷设至烯烃项目界区。本项目占地大部分为草地和沙地,项目区环境见下图。管线起点 管线终点甲醇项目 烯烃项目- 11 -管线穿越的道路图1 项目区地形地貌图阿小线 S215- 12 -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由于本项目是新建工程,故无原有污染源。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地理位置为北纬373854382350,东经10817361094022,东邻伊金霍洛旗,北部与杭锦旗接壤,西部与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相连,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靖边、神木县毗邻,南北长194km,东西宽104km,总面积为1.16万km2。本项目位于乌审旗乌审召镇和图克镇,乌审召镇位于乌审旗东北部,东邻图克镇,西界鄂托克旗木肯淖尔镇、乌兰镇,南接嘎鲁图镇、乌兰陶勒盖镇,北靠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杭锦旗锡尼镇。图克镇位于鄂尔多斯西南部,乌审旗最东端。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二。2地形地貌工程场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为毛乌素风沙滩地和固定沙丘的过渡地段,地貌较为简单,呈沙、梁、滩地交错分布,以风积地形为主,大部分为沙丘,并局部伴有沼泽、小型洼地湖泊,现状土地基本为沙丘地、荒草地及小范围林地。属于旱型荒漠带,由于蒸发量大,含盐类溶液易于过饱和,常在风化产物的表面聚集硫酸盐、碳酸盐矿物,形成富含硫酸盐、碳酸盐以钙质胶结为主的风化壳。3气象条件工程场区地处西北内陆腹地,属典型的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为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春季风多沙大,秋季凉爽,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冰冻期11月至翌年4月,冬春季多西北风,夏秋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 3m/s,最大风速可达 27m/s。全年日照 2800-3000 小时,大于等于- 13 -10,有效积温 28003000,多年平均气温 6.47.5,1 月份平均气温-9.911.4,7 月平均气温 22,平均气温年较差为 2123,极端最高气温35.5(1988年7月7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8(1989年1月 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 315.7mm,多年平均蒸发量 2123.4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5%,无霜期130-140天,最大土层冻结深度为1.5m。4水文本地区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补给条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等因素控制,地下水主要富存于第四系风积沙漠和冲积湖积层潜水,特别是在沙漠河谷及洼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富水性好,水质也较好,补给来源主要是接受大气降水和沙漠凝结水,排泄途径主要为自然蒸发。5、地质构造在构造体系上,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部。鄂尔多斯盆地是两个构造体系的重接复合。一方面,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最西部的第三沉降带中,以阴山构造带与北部的呼伦贝尔巴音和硕盆地分开,以秦岭构造带与南部的四川盆地分开;另一方面,鄂尔多斯盆地也是祁(祁连山)吕(吕梁山)贺(贺兰山)山字型构造的东侧马蹄形盾地。鄂尔多斯盆地正是这两个构造体系中构造形迹相对微弱的地块。作为鄂尔多斯盆地组成部分之一的乌审旗内岩层褶皱、断裂层、节理、劈理等地质构造现象很不发育。地层产状近于水平,未见火成岩活动。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印支期开始下陷沉降,接受了巨厚的中生代沉积物。早白垩纪晚期,由于燕山运动第二幕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开始上升,缺失了白垩系上统地层。由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第四纪以来,包括乌审旗在内的鄂尔多斯盆地广大地区发生了区域性大面积的缓慢上升,在地形上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无定河的深切“V”字形河谷、断续发育的三级阶地都是新构造上升运动的明证,全旗范围地质结构简单,属弱震区。6、地震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g 为重力加速度),地震特征周期为 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4 - 15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和人口乌审召全镇东西长 675 公里,南北宽 45 公里,总面积 2000 平方公里,下辖 3 个社区、 6 个嘎查村、41 个牧业社,总人口 15500 人(其中:城镇人口 8140 人、农牧业人口 7360 人,蒙古族 3843 人、汉族 11657 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人口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图克镇下辖 9 个嘎查村,1 个社区,74 个农牧业社;总面积 1515.5 平方公里(227.3 万亩),总人口 13018 人,其中蒙古族 4669 人。2经济概况2012年,乌审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3.1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7.2倍和7.5倍;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270亿元,是“十五”末的8.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000元和10000元,较“十五”末分别增加11945元和5217元。综合经济指标进入全区前30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由西部百强旗县第90位上升至27位,成为全市乃至全区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3、交通管道沿线有阿小高速路、S215及工业园区内道路,交通非常便利。周边还有包茂高速、荣乌高速、G210、G109 等围绕,运输条件良好。4、文物保护本项目评价区内没有文物古迹,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古迹,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 16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管线起点位于内蒙古海峡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约3.9km处,环境现状基本相同,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导则有关规定,所以本次评价类比内蒙古海峡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温煤焦油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4个大气质量监测点,类比监测点所在区域紧邻且地形地貌与评价区一致,所以其监测点结果可以反应项目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8月对评价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了七天。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点SO2小时浓度范围为0.0110.053 mg/m3,日均浓度范围为0.0090.013 mg/m3,NO2小时浓度范围为0.0100.048mg/m3,日均浓度范围为0.0090.012mg/m3,TSP日均浓度在0.208-0.282mg/m3之间,PM10日均浓度在0.0950.146mg/m3,各监测点SO2、NO2小时均值、日均值,TSP、PM10日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目前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引自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中心监测站于2012年8月对内蒙古海峡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温煤焦油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3个地下水监测点。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8月对评价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了2天,监测项目为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锰、铁、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地下水现状评价结果显示,3个监测点全部监测因子的评价指数均小于1,地下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说明当地地下水水质较好。3、噪声环境现状为了确切掌握目前的噪声背景值,在管线沿线布设3个监测点位进行噪声现状监测,监测分昼夜间进行,从监测结果可知,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 17 -(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值,说明目前评价区内的声环境质量较好。4、生态环境现状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情况来看,本项目区的野生动物主要有小型啮齿目和常见的侯鸟等物种;植物主要有杨树、柳树、柠条、沙柳、沙蒿等物种,由于近几年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圈养政策的实施,加之近几年降水较好,地区植被覆盖度有所恢复,植被的覆盖度达到30%以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沿线200m范围内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目标。- 18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标准限值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总量控制指标 运营期管道全部铺设于地下,管理工作全部由中煤蒙大工程塑料项目负责,正常情况下无污染物排放。- 19 -建设项目项目分析工艺流程图及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主要工艺流程为管道施工,管道施工过程见图2。图2 管道施工图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废气:主要是扬尘,来自于土地清理、挖掘、回填、土方转运和堆积,大部分是由车辆在工地的来往行驶引起的。扬尘的排放与施工场地的面积和施工活动频率成比例,与土壤的泥沙颗粒含量成正比的,还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有关。施工期的扬尘按同类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类比分析计算,施工工地扬尘浓度约为0.50.7mg/m3。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期较短,产生量较少,生活污水贮存于玻璃钢污水罐,定期由罐车运送到中煤蒙大工程塑料项目进行处理。噪声:主要为施工过程中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及运输车辆。噪声源声功率级 9295dB(A)。固废: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可经过统一收集后按照生活垃圾填埋标准要求进行填埋。2、运营期运营期管道全部铺设于地下,因此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3、环境风险各截断阀室之间集气干线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的泄漏量与发现时间有直接关系,发现后通过采取关闭截断阀室阀门等措施抢修,可减少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的损失和造成的污染。此外,本工程集气干线输送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含硫量低,且沿线周围空旷,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利于泄漏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的扩散与稀释,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且周边居民点分散,既使泄漏,也不会造成大范围的影响。管沟开 填埋 压土管道入沟 绿化运- 20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对植被的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建设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期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表现为施工行为对地面进行开挖或填筑,使道路用地范围内的乔木和灌木、草丛等植被遭受砍伐、铲除、掩埋及践踏等破坏。尤其是在开挖管沟约5m的范围内,植被将会被全部破坏,包括直接挖掘和土石方的掩埋以及回填时的破坏;导致地表呈裸露状态,不仅使项目周围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且严重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发生变化,改变土壤的稳定性。本项目管道施工作业带和施工便道临时占地265.68hm2,这些被破坏的植被如靠自然恢复,在一般地段和正常年份估计需1-2年的时间。施工机械、人员践踏、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也将会使施工区及周围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各种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废气、油污,运输车辆行驶时激起的尘土等,施工机具车辆的洗污水、冷却水,固体废物,管道试压产生的废水等,也将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以上分析看出,项目在施工建设期共破坏地表植被面积约266.68hm2,其中临时破坏植被面积265.68hm2,永久破坏植被面积1hm2。被临时破坏的植被要进行种植牧草恢复,但施工区域内植被生长环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不过这种影响只是短期的。而被永久占用地块上的植被的破坏则是不可逆的,使其永久性地丧失生物生产能力,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从整个管网沿线来看,所占比例甚小,其影响也是很小的。从植物种类来看,在施工期作业场地被破坏或影响的植物均为广布种和常见种,且分布也较均匀。因此,尽管项目建设会使原有植被遭到局部损失,但不会使评价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也不会造成某一植物种的消失。(2)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对土壤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建设期,各种施工活动,如施工带平整、管沟开挖、铺设等工程,对实施区域- 21 -的土壤环境造成局地性破坏和暂时性干扰,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区域土壤结构,扰乱地表土壤层。根据类比调查和有关资料,此类活动将使土壤的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减少80%左右,影响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养分含量,从而影响植物生长。此外,施工中机械碾压、人员践踏、土体翻出堆放地表等,也会造成一定区域内的土壤板结,使土壤生产能力降低。管道施工回填后剩余的土方造成土壤松散,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中养分的损失。根据类比调查,开挖土壤影响两侧宽度各5m,生产性设施建设除永久占用土地外,对占地周围5m范围的土壤环境也产生破坏和影响。这些活动将使该区域的土壤有机质降低60%,土壤的质地粗砂成分增加,使土壤风蚀沙化,从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因此,建设中要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减少人为干扰。施工完毕,应及时整理施工现场,平整土地,恢复植被。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排放的废气与油污、丢弃的固体废弃物、施工机具车辆的冲洗污水和冷却水、管道试压产生的废水等,也将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类影响是暂时的,待施工完成后,将在较短时间内消失。(3)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临时占地的影响:临时占地发生在施工期,包括施工便道作业带和施工便道等。由于对这些土地的临时占用,对管道沿线的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并临时改变了土地利用形式,影响了这些土地的原有功能,使沿线地区受到暂时性影响。这种影响延续到施工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本项目临时占地约265.68hm2。所占用的土地类型均为荒草地。由于这种影响发生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带状区域,因而不论是从局地来看还是从整个沿线区域来看,所占比例甚小,对区域的农牧业生产只会产生很小的暂时性的影响。施工结束后,通过采取硬化及绿化等恢复措施基本上可恢复原有的土地功能。因此,施工期临时占地对整个区域土地利用和经济的不利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永久占地的影响:永久占地主要包括管道沿线截断阀室、水阀井、管道沿线的里程桩、标志桩等。永久占用土地自施工期就已开始,并在整个运行期内一直持续,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永久性的,即对土地利用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整体工程永久占地约1hm2,主要为草地和难利用土地(沙地)。由于对这些土地的永久占用,将使其永久失去原有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然而,此类占地面积很小,对当- 22 -地的土地利用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不会改变当地的土地利用结构。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管道建设中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期较短,产生量较少,生活污水贮存于玻璃钢污水罐,定期由罐车运送到中煤蒙大工程塑料项目进行处理。3、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内各种建筑用机械是噪声产生的主要来源,目前项目周围200m范围内无居民居住,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环境空气污染拟建管线施工期废气污染因子主要是TSP。TSP主要来源于运输过程中粉尘散落和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施工TSP污染严重,但属短期影响。施工期不会对沿线环境空气造成太大的影响。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管道敷设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弃土、残土等)。参照有关规范和经验,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1kg/人天计。本项目施工工期约为180 天,施工人员约为 100 人。由此估算,管道敷设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 18 吨,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较大影响。- 23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管道工程作为中煤蒙大工程塑料项目的配套工程,工程生产管理由专门的部门负责。该工程线路截断阀室无人职守,由公司派维修人员巡检操作,因此运营期无废水及固体废弃物产生。本项目管道全线采用常温密闭输送,且深埋地下,所以,在营运期正常工况下,管道项目不产生和排放污染物。但是由于本项目输气管道为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风险事故,即是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腐蚀、误操作、设备故障等造成管道穿孔、断裂,设备破损,引起大量气体外泄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会有较大量的烃类物质释放到环境中,造成局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变,空气中总烃及非甲烷烃的含量急剧增加;当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并遇到明火时,还可能引起爆炸,对环境造成破坏。本报告对环境的风险分析如下:(1)环境风险识别危险物质识别本工程涉及的危险物质有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的组分见下表,由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的组分分析可知,甲醇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燃料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氢气,因此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为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中的甲烷和氢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附表1有毒物质的判定标准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表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附表1有毒物质 LD50 (大鼠经口) mg/kg LD50 (大鼠经皮)mg/kg 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1 5 1 0.012 5LD5025 10LD5050 0.1LC500.53 25LD50200 50LD50400 0.5LC502根据各化学品的毒性情况及上面的有毒物质的判定标准,项目所涉及的化学品的毒性级别判定如下:- 24 -表8 危险化学品毒性级别辨别结果化学品名称 毒性介绍 毒性级别一氧化碳 急性毒性:LC50 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0470.053 mg/L,48小时/天,30天,出现生长缓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增高,肝脏的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破坏。 一般毒物由上面的分析结果可知,一氧化碳属于一般毒物,所以本项目输送管道中的甲醇合成气属于一般毒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附表1关于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判定,项目的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属于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表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附表1易燃物质 1 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0或200以下的物质2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0,沸点高于200的物质3 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0,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物质 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根据各化学品的安全性质及上面的易燃物质的判定标准,项目所涉及的化学品的易燃性级别判定如下:表10 危险化学品易燃物质辨别结果化学品名称 安全性 易燃物质级别氢气 闪点:-50,沸点:-252.8,标态下密度0.0799Kg/ m3, 1类可燃气体甲烷 闪点-50;沸点-188,标态下甲烷密度 0.77Kg/m3;甲烷是无色、无味、可燃和微毒的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类可燃气体由上面的分析结果知,项目生产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1类可燃气体的有:氢气、甲烷;属于爆炸物质的有:一氧化碳。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本项目管道运输的主要是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甲醇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燃料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氢气,其中氢气和甲烷在运输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本项目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见表11。- 25 -表11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表序号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 临界量(t) 贮存量(t) 是否是重大危险源1 易燃气体 甲烷 50 1.03 否2 氢 5 0.77 否4 毒性气体 一氧化碳 50 4.77 否从表11可知本项目不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所定义的重大危险源为。工艺过程风险识别本项目主要为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运输,因此主要针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同类事故调查分析。管道集输作为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运输方式,但是,由于管线运行系统受到内外因素制约,如自然灾害及腐蚀、施工和材料缺陷、操作失误甚至人为破坏等,每年各地管道都要发生事故,不仅在经济上造成产品损失,停输损失,在安全上导致生命伤亡及财产损失,而且往往也带来环境上的灾难。(2)环境风险影响分析事故类型分析输气管道由于管道的内、外腐蚀以及施工中焊接、敷设、搬运、及护坡等问题、管材存在质量缺陷、设计失误、或者运营过程中违章操作等,造成输气管道的泄露。管线一旦发生泄漏,有可能会在泄漏源周围形成爆炸性气体云团,如遇到明火、机械摩擦、碰撞火花等火源,便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泄漏孔径的大小、泄漏方向、点火延迟时间等因素会导致天然气管道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形式的不同,有可能会引起垂直喷射火、水平喷射火、准池火、闪火等。 输气管道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往往较为严重,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时还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因此,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是本工程最为突出的危险因素。环境风险分析根据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管道泄漏爆炸的蒸汽云预测模式可知,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管线线路沿线路段的防护距离为111m;由于本项目甲醇合成气和燃料气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的成分差不多,所以本项目的防护距离类比天然气管线的防护距离。根据长庆气田呼和浩特输气管道工程对乌审旗附近和东胜附近输气管道一旦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可能波及的范围仿真模拟结果(表14),天然气管线线路段环- 26 -境风险防护距离为200m;所以确定本项目天然气管线线路的防护距离为200m,同时要求输气管道运营后,沿线城镇规划要充分考虑输气管道工程的特殊性。规划中的敏感建筑群距管道工程防护距离之外,确保沿线地区的安全。表12 长呼线输气管道发生泄漏事故波及范围仿真模拟结果地区 平均风速(m/s) 泄漏模式 爆炸下限(m)乌审旗 3.2 20 181东胜 3.3 20 128- 27 -环境保护措施1、生态影响减缓措施尽量保护征地范围内的林木、植物。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应进行土地复垦和恢复植被。施工期要加强管理,施工中必须要划定施工范围,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尽可能地不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