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 审 本) 项 目 名 称:花城新区干坝塘中心湖区园林景观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攀枝花市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4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花城新区干坝塘中心湖区园林景观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攀枝花市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唐成斌 联系人 张燕军 通讯地址 攀枝花宾馆南楼5楼 联系电话 0812-5791127 传真 邮政编码 617000 建设地点 仁和区仁和镇干坝塘村 立项 审批部门 攀枝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攀发改 2013433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公园管理N7851 占地面积(平方米) 199839.4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93112.67 总投资 (万元) 7984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44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55% 评价经费(万元) 建设工期 2014年7月2015年12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依据攀枝花市城市新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花城新区北起金沙江,南至总发下线口,西起攀枝花大道,与旧城相接,东至内环路、成昆高速与机场路,共分为流沙坡、炳草岗、渡仁、沙沟、总发五大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9.2km2,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3.92 km2。本项目位于花城新区渡仁片区,为规划的“干坝塘市级中心”中的文化休闲用地。 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完善攀枝花市城市服务功能、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助于促进攀枝花市以及花城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攀枝花市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社会文明”的幸福城市的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的要求,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为此,攀枝花市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北京华路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3 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在完成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环评技术导则”等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攀枝花市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花城新区干坝塘中心湖区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现上报审批。 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第13项“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按照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 2013年10月9日,攀枝花市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攀枝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关于开展花城新区干坝塘中心湖区园林景观工程前期工作的请示(攀花投201378号文,见附件1)。 2013 年 10 月 10 日,攀枝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了关于同意花城新区干坝塘中心湖区园林景观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攀发改2013433号,见附件2):“同意该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等前期工作”。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三、外环境关系及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1、外环境关系及水文水系分布 (1)水文水系分布 项目区西面1186m处为仁和沟,水流由南向北流经5.6km,从右岸汇入金沙江。本项目将干坝塘沟填筑后在干坝塘沟内进行建设。项目区上游为桶子树沟,目前桶子树沟已做为弃土场使用,后期将打造成景观渠道。上游1.7km为龙树水库,项目后期补水经花城新区景观渠道引至项目区。 (2)外环境关系 项目位于仁和区仁和镇干坝塘村片区,紧邻炳仁路,位于在建三线博物馆西南面45m。 4 项目区北面300m为攀枝花市车管所;东北面2m为炳仁路,东北面45m为在建三线博物馆;西南面480m为鹭西花园住宅区(在建),西南面688m为峻岭天下住宅区,西南面940m为攀枝花大道南段;南面950m为同乐世界;西面2m为拟建花城大道,西面6501452m为五十一片区;西北面110m为攀枝花市第九中学。 项目区外环境关系见表1-1及附图3。 表1-1项目外环境关系情况表 序号 方位 距离(m) 名称 数量 相对高差 (+、-)(m) 备注 1 北面 300 攀枝花市车管所 1处 -30 / 2 2 炳仁路 1条 +20 / 3 45 在建三线博物馆 1处 +40 拟建 4 东北面 500 阳光大道规划用地 1条 +50 在建 5 50m 桶子树沟弃土场 1座 +20 后期用作绿化 6 200350 渡仁VIIE01-R2号地块 1个 / 规划居住人口1261人 7 250350 渡仁VIIE04-R2号地块 1个 / 规划居住人口1220人 8 300450 渡仁VIID01-R2号地块 1个 / 幼儿园,规划12班 9 东面 350450 渡仁VIID02-R2号地块 1个 / 规划居住人口3244人 10 东南 150300 渡仁VIID04-R2号地块 1个 / 规划居住人口1730人 11 200300 渡仁VIID08-R2号地块 1个 规划居住人口1632人 12 240 香榭丽都住宅区 1座 -17 在建,预计入住2000人 13 300 渡仁VIID03-R2号地块 1个 / 规划居住人口6270人 14 370 渡仁VIID09-R2号地块 1个 / 幼儿园,规划12班 15 480 鹭西花园住宅区 1座 -17 在建,预计入住2000人 16 688 峻岭天下住宅区 1座 +5 已有1000人入住 17 南面 950 同乐世界 1座 -49 / 18 西南面 940 攀枝花大道南段 1条 -22 / 19 2 花城大道规划用地 1条 +20 在建 20 6501452 五十一片区 1处 -23-69 约20000人 21 西面 1186 仁和沟 1条 -92 / 22 110 攀枝花市九中 1座 +34 在校师生3000人 23 西北面 4560 金沙江 1条 +170 / 2、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1)规划合理性分析 根据攀枝花市城市新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2012 年 9 月), 5 花城新区共分为流沙坡、炳草岗、渡仁、沙沟、总发五大片区,本项目位于花城新区渡仁片区,为规划的“干坝塘市级中心”的文化休闲用地(见附图7)。项目建设符合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花城新区建设需要。 2013 年 12 月 13 日,攀枝花市环境保护局出具了关于印发攀枝花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见附件4)。 (2)选址合理性分析 2013年11月15日,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出具了关于花城新区干坝塘中心湖区园林景观工程拟选址的复函(攀住规建函2013467号,见附件5),同意该项目在仁和区仁和镇干坝塘村选址。 2014年3月20日,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出具了关于攀枝花市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花城新区干坝塘中心湖区园林景观工程用地的预审意见(攀国土资函201499号,见附件8)。 项目所在区域无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项目区附近无重大环境制约要素,项目建成后不影响当地区域总体发展规划。 综上,从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分析,评价认为项目规划选址从环保角度是可行。 3、移民安置情况 本项目工程区域内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改迁建工程由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并由攀枝花市仁和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和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人民政府等部门负责具体实施。项目采取集中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的安置方式,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已在老黑地集中修建了安置房(泰悦居、香榭丽都),用于花城新区建设过程中拆迁户的安置。 2013年11月15日,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出具了文件关于调拨花城新区土地征收资金的函(攀仁府函2013324号,见附件6):“干坝塘片区已完成土地征收4700亩,签订拆迁协议379户”。 踏勘现场时,项目用地范围内居民已搬迁完毕(搬迁协议见附件7)。 6 四、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内容和规模 2014 年 3 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岷源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花城新区干坝塘中心湖区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主要包括中心湖区、峡谷艺术区两个板块,建设内容如下: (1)中心湖区:主要建设1个65879m2景观湖,600m2文化酒吧街,34221m2绿地,1022m2木平台,22097m2硬质铺装。景观湖配套建设有景观大坝、泄洪涵洞、集中生物处理站。 景观湖引水渠道及上游龙树水库属于花城新区整体打造的景观工程建设内容,不在本项目建设范围内,引水渠道建设工程、龙树水库应另行环评。 (2)峡谷艺术区:主要建设 58891.67m2 绿地,11282.75m2 硬质铺装,4040.65m2毛石铺装,1658.4m2建筑,147m2木平台。 项目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 表1-2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目 中心湖区 峡谷艺术区 合计 一、规划用地面积 123819m2 76020.47m2 199839.47m2 1、绿地面积 34221m2 58891.67m2 93112.67m2 2、硬质铺装 22097m2 11282.75m2 33379.75m2 3、毛石铺装 / 4040.65m2 4040.65m2 4、水景面积 65879m2 / 65879m2 5、服务建筑 600m2 1658.4m2 2258.4m2 6、木平台 1022m2 147m2 1169m2 2m以上 4500m 877m 5377m 二、景观挡土墙 1m以下 0m 991.2m 991.2m 大型雕塑 2个 1个 3个 三、雕塑 小型雕塑 5个 5个 四、廊架 1个 1个 五、直升电梯 1部 1部 六、水利工程 具体工程量见表1-3 7 表1-3项目挖填土石方工程量 峡谷艺术区 中心湖区 序号 项目 单位 绿地 景观大坝 景观湖 排洪涵洞 景观泄洪洞 小计 1 覆盖层开挖 m3 6500 82500 82500 3500 0 175000 2 岩石开挖 m3 4140 4125 4125 525 0 12915 3 石渣填筑 m3 207000 990000 988185 0 0 2185185 4 垫层料 m3 0 581 0 1084 362.7 2028 3、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施工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4。 8 表1-4 施工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 环境问题 主体 工程 钢筋加工房:5个,30m2/个,H=3m,彩钢瓦顶棚,四周敞开。 项目主体工程集中施工阶段使用预拌砂浆(占总量的80%),并租赁干混砂浆搅拌机(共2台,顶部自带储料罐,砂浆用于墙体抹面);工程扫尾阶段零星砂浆的使用采用现场拌合。 砂浆搅拌房:5个,10m2/个,H=3m,彩钢瓦顶棚,三面设彩钢瓦遮挡,一面为进出料通道,搅拌房内设 1 台水泥砂浆搅拌机(1.5m3),作为扫尾阶段零星砂浆的现场拌合; 噪声 废气 固废 辅助 工程 施工场地围墙:长约2.59km,高3m,砖混结构。 / 公用 工程 给水系统:市政供水管网。 排水系统:见环保工程。 消防设备房:20m2,砖混结构。 配电房:20m2,砖混结构,内设1台500kVA变压器。 粉尘 噪声 环保 工程 车辆冲洗区:2个,20m2/个,混凝土硬化地面,设5%坡度,每个配套设置有洗车废水收集地沟(长20m,断面30cm30cm,砖混结构,水泥抹面)、洗车废水沉淀池(2个,10m3/个,砖混结构,交替使用)。 废水收集地沟:长20m,断面30cm30cm,砖混结构,水泥抹面,用于收集混凝土养护废水和砖料润湿废水,出口接废水沉淀池。 废水沉淀池:10m3,砖混结构。 雨水收集地沟:长60m,断面40cm40cm,夯实土沟。 雨水沉淀池:80m3,夯实土坑。 洒水车:1辆,4.5m3,租用市政设施。 垃圾桶:5个,50L/个,高密度聚氯乙烯材质,内衬专用垃圾袋; 化粪池:6m3,砖混结构。 废水 固废 生活 设施 工人休息室:3间,20m2/间,砖混结构; 办公室:1间,25m2,砖混结构。 本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不设集中施工营地。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仓储或 其它 工具房:25m2,砖混结构。 水泥库房:5 间,30m2/间,H=5m,混凝土地坪,彩钢瓦顶棚,四周 030cm为砖混结构围堰,围堰上部至顶棚用彩钢瓦遮挡,水泥袋装堆放。 石灰库房:5 间,20m2/间,H=5m,混凝土地坪,彩钢瓦顶棚,四周 030cm为砖混结构围堰,围堰上部用彩钢瓦遮挡,石灰袋装堆放。 砂石料堆场:5个,50m2/个,土质地坪,露天,四周敞开。 周转材料堆场:50m2,H=5m,土质地坪,彩钢瓦顶棚,四周敞开,用于堆放钢材、脚手架、水管等材料。 木材堆场:50m2,H=5m,水泥地面,彩钢瓦顶棚,四周敞开。 表土临时堆场:3个,3200m2/个,峡谷艺术区1个,中心湖区2个,土质地坪,表面使用彩条布遮盖,堆场坡脚四周设土袋临时挡墙,堆放表土用于后期绿化覆土。 固废 粉尘 依托 设施 巴斯箐沟弃土场:总占地面积22.95hm2,设计容积337.8万m3,总堆高98m。 坡脚墙:长21m,底宽2.23m,顶宽1.58m,高3m,C15片石砼结构; 排洪主涵:1条,拱涵,C30砼结构,分两段3.0m2.0m、3.0m2.5m; 排洪支涵:5条,均为拱涵,C30砼结构,BH=2.0m1.5m; 截洪沟:6条,总长2885m,矩形断面,0.6m0.6m,C30砼结构,壁厚0.3m; 排渗盲沟:长1392,梯形断面,底宽2m,顶宽3m,深1m,内填块径为30-50mm碎石,并铺设土工布反滤层。 固废 粉尘 项目施工期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见表1-5。 9 表1-5 施工期设备设施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轮式装载机 ZL50 台 2 2 平地机 160B 台 2 3 推土机 TY160C 台 2 4 液压挖土机 DWZL5 台 2 5 车载起重机 QY25-K 台 4 6 风锤 C-4Z-2 台 2 7 空压机 5.0M3 台 2 8 混凝土振捣棒 ZDN130 台 40 9 钢筋剪切机 GQ-40 台 4 10 水泵 / 台 4 11 潜污泵 QJ150 台 2 12 干混砂浆搅拌机 (自带储料罐) ZK-LJ-120型,30t/罐 台 5 13 叉式装卸车 / 台 3 14 水泥砂浆搅拌机 1.5m3 台 5 15 卡车 20t 辆 2 16 汽车 45t 辆 5 17 废水沉淀池 10m3,砖混结构 个 1 18 洗车废水沉淀池 10m3/个,砖混结构 个 4 19 雨水沉淀池 80m3,夯实土坑 个 1 20 化粪池 6m3,砖混结构 个 1 营运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6。 10 表1-6 营运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本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99839.47m2,分为中心湖区(123819m2)、峡谷艺术区(76020.47m2)两个板块,具体如下: 景观湖 面积65879m2,正常蓄水位为1170m,水深04.5m,正常蓄水量12 万 m3,首次蓄水量较大,全部来自沙坝田水库,后期补充水来自上游1.7km的龙树水库。 景观大坝:坝顶高程1172.00m,坝轴线长度约176m,坝顶宽度10m,最大坝高约17m,上游坝坡为1:2.5,下游坝坡1:4。坝体采用开挖石渣料填筑而成的均质石渣坝; 景观泄洪洞:长 404m,断面尺寸 1.5m1.5m(宽高),矩形盖板涵,平均坡降i=0.3%,洞口标高1167.5m。景观湖水位大于最高水位1170m时,湖水通过泄洪洞排出,进入下游排洪涵洞。 服务建筑 600m2,主要设置餐饮、茶楼、文化艺术活动中心、自行车服务站等商业。 绿化面积 34221m2。 硬质铺装 22097m2,主要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车行道等。 中心湖区 木平台 1022m2,主要为步行道、码头等休闲娱乐设施。 绿化 总占地面积 58891.67m2,其中花田 12041m2,其他景观绿化46850.67m2。 硬质铺装 11282.75m2,主要为步行道。 毛石铺装 4040.65m2,主要为步行道。 服务建筑 1658.4m2,主要设置餐饮、茶楼、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等商业。 主体 工程 峡谷艺术区 木平台 147m2,主要为步行道。 废水 固废 废气 噪声 辅助 工程 码头:提供小型游船的租赁和使用。 噪声、废气 给水 系统 生活、消防给水:供水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由室外给水管网供水。 绿化给水:景观湖供水,设置2台加压泵。 景观湖补水:第一次蓄水由沙坝田水库补充,后期补充水经引水渠道从上游1.7km处龙树水库引至项目区,引水渠道、龙树水库属于花城新区整体景观打造内容,不单独属于本项目,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应另行环评。 噪声 给 排 水 系 统 排水 系统 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详见环保工程)引入城市污水管网,再经拟规划建设的攀枝花市干坝塘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仁和沟; 雨水:室外雨、污水分流,雨水通过室外雨水管道(详见环保工程)汇入市政雨水管网。 噪声 废水 供电系统 箱式变电站:4 台,800kVA/台,总装机容量为 3200kVA,由 1路市政10kv电网供电。 噪声 电 气 系 统 供气系统 由市政燃气中压管网引入,经燃气调压站调压后送至各个用气点。 - 公用 工程 消防 系统 室外消防栓系统:在室外消防环网上布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其保护半径150m,间距120m。距道路边2m,距建筑物5m。 / 11 续表1-6 营运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消防系统 室内消防栓系统:地下、地上各层均设置室内消火栓,消火栓水枪消防半径为30m。 自动喷淋系统:喷水强度:8L/minm2,作用面积:160m2,持续喷水时间为1h,设置于建筑物室内。 / 项目区内道路系统 人行出入口:3个,1#、2#出入口分别位于项目区北面、西面炳仁线,3#出入口位于项目区西南面花城大道; 步行道:项目区内设置主、次两条步行道; 车行道:项目区设置1条环湖自行车道,文化酒吧街设置行车道。 汽车尾气 固废 噪声 公用 工程 道 路 系 统 外道路系统 项目区东北面、西面2m为炳仁线,西南面2m为规划建设的花城大道。 汽车尾气 噪声 雨水 雨水落管:总长300m,DN150,PVC-U材质,沿建筑外墙设置。 室外雨水管网:总长560m,DN300,双壁波纹管,每50m设置一个雨水检查井,共11个,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 上游排洪涵洞:长921m,2m2m,钢筋砼拱涵。 废水 湖水 集中生物处理站:1套,占地面积410m2,处理能力5000m3/d,配套设置 10 套推流复氧机。由提升泵站、生物净化床、鼓风机房三部分组成,用于处理净化景观湖内恶化水。处理后的湖水经提升泵站泵至上游龙树水库。 提升泵站:2个,50m2/个,每个设置2台潜水泵,一备一用,配套设置1.7km回水管道,陶瓷复合钢管,地埋式设置; 生物净化床:1套,采用A/O工艺,主要由配水池(1个,100m3)、厌氧生化池(1个,500m3)、好氧生化池(1个,500m3)、集水池构成(1个,100m3),均为钢混结构; 鼓风机房:50m2,内设2台鼓风机,最大风量5000m3/h。 废水 废水处理系统 污水 隔油池:2m3,二档三格,砖混结构,用于处理餐饮废水,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室外污水管网:总长800m,DN400,双壁波纹管,每50m设置一个污水检查井,共16个,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 室内污水管网:总长约650m,DN150,PVC-U螺旋塑料排水立管。 废水 固废 废气 废气 排烟道:断面尺寸60cm60cm,砖混结构,用于文化酒吧街餐饮油烟的排放,出口均高出所在或所附建筑物屋顶高出屋顶 3m,数量据实际情况而定。 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风量均为10000m3/h台,净化效率85%,用于处理餐饮废气,数量依实际情况而定。 地下车库排风竖井:6 个,均为混凝土结构,断面 100cm90cm,排放口高出绿地地面0.5m,排放口顶部为砖混盖板,四周为散风百叶窗。每个排风竖井布置 1 台轴流风机,共 6 台,其中 3 台风量为55000m3/h台,3台风量为63000m3/h台。 废气 环保 工程 固废 室外垃圾桶:30个,50L/个,高密度聚乙烯材质,内衬专用垃圾袋。 铁桶:100L/个,用于收集餐厨垃圾,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定。 塑料桶:100L,用于收集隔油池废油,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定。 垃圾收集房:1间,20m2,H=3m,砖混结构。 废气 废水 固废 12 续表1-6 营运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环保工程 其它 绿地面积81071.67m2。 / 生活及办公设施 办公室:1间,50m2,位于文化酒吧街内。 废水 固废 仓储 工程 地下车库 1#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7000m2,层高3.9m,共有250个停车位。 2#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8500m2,层高3.9m,共有300个停车位。 废气 噪声 依托设施 龙树水库:水面面积7650m2,库容15300m3,主要为农灌用水。 沙坝田水库:库容 982.48 万 m3,主要功能是为炳三区、仁和片区提供比较优质的饮用水资源,兼顾用于农业灌溉、农村人畜饮水。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区商业初步规划见表1-7。 表1-7 项目商业初步规划方案 中心湖区 峡谷艺术区 分类 餐饮 茶楼 商铺 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餐饮 茶楼 商铺 建筑面积(m2) 450 200 1500 1350 500 300 2100 合计(m2) 3500 2900 4、项目运营期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 项目运营期主要设备设施见表1-8。 表1-8 工程设备设施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变压器 800kVA 台 4 2 自动风冷式柴油发电机 280kW 台 1 3 室外雨水管道 DN300,双壁波纹管 m 560 4 雨水检查井 600,H=2.3m 个 11 5 室外污水管道 DN400,双壁波纹管 m 800 6 污水检查井 600,H=2.3m 个 16 7 船 / 个 10 8 隔油池 2m3,砖混结构 个 9 铁桶 100L 个 10 静电油烟净化器 风量10000m3/h台 台 根据实际餐饮数量确定定 11 垃圾收集房 20m2 个 1 12 卫生环卫系统 室外垃圾桶 50L 个 30 单台风量55000m3/h 台 3 13 地下车库轴流风机 单台风量63000m3/h 台 3 14 推流复氧机 OBAO-1520A 台 10 15 配水池 100m3,钢混结构 个 1 16 厌氧生化池 500m3,钢混结构 个 1 17 好氧生化池 500m3,钢混结构 个 1 18 集水池 100m3,钢混结构 个 1 19 湖水提升泵 XBD4.0/20-100L 台 4 2用2备 20 集中生物处理站 风机 单台风量5000m3/h 台 2 1用1备 13 5、工程投资及经济效益 工程投资7984万元,项目全部建成营运后,可实现年利税2000万元,并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20人。 工作制度:工作时间6:0010:00,两班倒,年工作日365天。 7、主要原辅材料及动能消耗 项目施工期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见表1-9。 表1-9 施工期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 类别 名称 耗量 来源 主要化学成分 备注 石渣填筑 2185185m3 攀枝花 石英、长石、云母等 钢筋 505t Fe、C、Si、Mn、S、P等 商品砼 10102m3 硅酸钙、石膏、砂、石、H2O等 预拌砂浆干混料 2300m3 SiO2、Al2O3、CaO、CaCO3、MgO等 用于墙体抹面 木材 1200m3 / 水泥 300t 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 砂子 1200m3 石英、长石、云母等 石灰 100t CaCO3、CaO 砂浆原料 方形地砖 33万匹 SiO2、Al2O3、CaO、CaCO3、MgO等 砖 200万匹 攀枝花 SiO2、Al2O3、CaO、CaCO3、MgO等 水溶性乳胶漆 (内墙涂料) 3.74t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醋、水等 腻子 12.8t 外购 硅酸镁、硫酸钙、白水泥、胶粉等 绿化覆土 18940m3 项目区 剥离表土 / 落叶乔木类 1640株 攀枝花、黄葛树、凤凰木、垂柳等 常绿乔木类 7890株 香樟、小叶榕、盆架木、白兰花等 棕榈类植物类 570株 大王棕、霸王棕、糖棕、蒲葵等 观花观叶 小乔木类 3114株 龙牙花、黄奎、大花紫薇、夹竹桃等 灌木类 31773株 苏铁、黄金榕、扶搡、栀子等 草本类 38012m2 天门冬、文殊兰、金边吊兰、美人蕉等 水生植物类 3780m2 睡莲、水葱、芦苇、梭鱼草等 藤本植物类 3430株 紫藤、炮仗花、金银花、常春藤等 主 (辅)料 草坪类 24300m2 攀枝花 麦冬、蔓花生、马蹄金等 电 17708kw.h 当地电网 / 能源 柴油 17t 攀枝花 烷烃、烯烃、环烷烃、S等 水量 自来水 12111m3 自来水管网 H2O 备注:具体植物种类见附件13。 14 本项目水溶性乳胶漆和腻子均采用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水性涂料中认证的产品。水性涂料是以水作为主要溶剂,但为保证成膜物质的溶解,另加有少量有机溶剂。水性涂料中含有少量有机化合物、甲醛等有害物质,其含量情况见下表。 表1-10 水溶性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情况表 涂料类别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总量 甲醛 水溶性乳胶漆 80g/L (扣除涂料水分后) 500mg/kg 100mg/kg 腻子 10g/kg 500mg/kg 100mg/kg 本项目采用的水溶性乳胶漆,是一种水性涂料,以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水为分散介质,加入颜料、填料和添加剂,经一定工艺过程制成的,其成分配比情况见表1-11。 表1-11 水溶性乳胶漆成分配比表 成分 乳液 颜料 填料 添加剂 (聚烯类,兼作有机溶剂) 水 比例 35% 28% 18% 6% 13% 项目营运期能耗情况见表1-12。 表1-12 营运期能耗情况表 类别 名称 年耗量 来源 主要化学成分 电(kW.h) 95万 市政电网 / 天然气(m3) 75920 攀枝花 甲烷、乙烷、丙烷等 能源 柴油(t) 0.5 攀枝花 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S等 水量 自来水(m3) 34.8万 自来水管网、龙树水库 H2O 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将于2015年12月建成正式运营投产,因此,项目建成后能源将直接使用管道天然气。 本项目使用的天然气来自缅甸西部沿海勘探区块,其甲烷含量较高,达99.07%。项目使用的天然气在进中缅管线前已经过脱硫等预处理,组分中不含硫,水含量甚微,不会产生冷凝水,其组分详见表1-13,物化性质详见表1-14。 15 表1-13 天然气组分表 序号 组分名称 分子式 摩尔含量(mol%) 1 甲烷 CH4 99.07 2 乙烷 C2H6 0.12 3 丙烷 C3H8 0.03 4 异丁烷 i-C4H10 0.01 5 壬烷以上重烃 C9H20+ 0.08 6 水 H2O 0.01 7 二氧化碳 CO2 0.50 8 氮 N2 0.18 合计 100 表1-14 天然气物化性质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物化性质 1 密度 kg/m3 0.678 2 相对密度 - 0.5629 3 临界温度 K 191.48 4 临界压力 kPa 4616.6 5 高位发热值(20) kJ/m3 36991 6 低位发热值(20) kJ/m3 33322 7 爆炸上限 % 15.09 8 爆炸下限 % 5.02 9 气体常数 kJ 0.5107 10 理论燃烧温度 1818 11 燃烧空气量 m3(空气)/m3(燃气) 9.4922 12 燃烧烟气量 m3(烟气)/m3(燃气) 10.4948 13 空气引射指数 - 12.6521 14 高热华白指数 - 49.30 15 低热华白指数 - 44.41 16 燃烧势 - 39.80 天然气中含有四氢噻吩(臭味警告剂),加入量为20mg/m3。 四氢噻吩:化学式为C4H8S,无色液体,熔点-96.2,沸点119,闪点12.8,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16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一、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仁和区位于四川省西南角,地处北纬26062647,东经1012410156之间。东临会理县,南接云南省永仁县,西靠云南省华坪县,北连盐边县,全区幅员面积 1727.07km2。仁和区属于攀枝花市管辖的县级区,区有23种民族杂散居住,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区政府驻地仁和镇,距离市政府13km,北至成都788km,南距昆明335km。 项目区位于仁和区仁和镇干坝塘村,项目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北纬2631'17.66",东经10143'52.66",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二)地形、土壤 攀枝花市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海拔最高点位于盐边县境内的柏林山穿洞子(4195.5m),最低点位于仁和区平地镇师庄(937m),相对最大高差3258.5m,一般相对高差1500m2000m。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属扬子台地西缘,康滇地轴北段,是一个长期上升的隆起区域。岩层以砂岩为主,其次为花岗岩、变质岩、玄武岩等。该地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基本强度定为7级。 仁和区土壤分为八个土类、十七个亚类、三十四个土属,七十个土种。林业用地土类共四类,二十七个土种,以燥红土、红壤、黄棕壤、黄红壤为主。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1100m以下的金沙江河谷为燥红壤,11001400m 的低山河谷地区为褐红壤,14001800m 的中山下部为红壤,18002200m 的中山中部为黄红壤,2200m 以上的中山上部为黄棕壤、荒山壤。随海拔上升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也逐步增加。 (三)气候特征 本地区主要受南亚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了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气 18 候干燥,四季不分明,日照充足,阳光辐射强,湿度小,蒸发量大;又因地形以山地为主,相对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差异和地区差异显著,气温日变化量大;干、雨季明显,空气暖热干燥。主要气象特征如下: 年平均气温:21.9 相对湿度:48% 无霜期300天以上 年平均降雨量:596.2mm 年平均蒸发量:2736mm 年平均日照数:2798.6h 年平均风速:1.31.6m/s 主导风向:SE 静风频率:3359% 本地区河谷地带易形成辐射逆温,近地层逆温显著。年逆温天数215天,逆温层平均高度为318m。冬季逆温天数最多,春秋两季逆温较弱,夏季逆温最弱。 (四)水文 攀枝花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主要以金沙江、雅砻江和米易的安宁河、盐边的三源河、仁和的仁和沟,这两江三河构成了攀枝花市水系主干。 仁和区的河流属于金沙江流域,分为金沙江、仁和沟(大河)两个水系,还有巴关河、摩梭河、迤资河等。 金沙江水系 金沙江自云南华坪县流入攀枝花市,横穿市区,在三堆子附近与雅砻江汇合后,从平地师庄出境,流经攀枝花市江段长约130.5km,占金沙江总长的 4%。落差高达 78m,江面宽约 200m。金沙江径流量随旱季和雨季的变化而变化。枯水期平均流量约500m3/s左右,平水期平均流量多在6001500m3/s,丰水期平均流量多在20005000m3/s。河宽100300m, 19 平均比降6,平均含沙量0.77kg/m3,流速16m/s。 仁和沟水系 仁和沟是金沙江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乡海拔2378m 的方山南麓。自南向北经平地、大田,于岔河处纳入第一大支流大竹河,再经总发、仁和,于仁和桥处纳入小河,过前进,于渡口桥处汇入金沙江。仁和沟全长 65.08km,流域面积 697km2,多年平均流量为8.32m3/s。 (五)资源 1、矿藏资源 著名的攀西钒钛磁铁矿是我国三大共生矿基地之一,储量丰富。攀枝花的煤炭资源也较丰富,现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宝鼎矿区和红坭矿区。已查明的煤炭资源为6.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2亿吨,远景储量2.3亿吨。另外矿区深部还有预测储量约9.3亿吨,可作为后备资源。 2、森林资源 本地区森林覆盖面积 31.9 万千亩,平均覆盖率为 38.9%,较全省和全国平均值高。森林分布以米易盐边两县覆盖率较高,攀枝花市覆盖率为36.9%,主要分布在远郊的山区。 (六)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仁和区境内有各种植物130科、372属、546种。中药材665种,粮食品种167个,蔬菜品种263个,水果品种322个。仁和的优质石榴、晚熟芒果、酿酒葡萄、木瓜、板栗、香蕉、甜瓜等亚热带名、特、优水果独树一帜。 项目所在地开发时间较早,受人类活动影响,在该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内,无重大文物古迹,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和濒危动物。 二、社会环境概况 (一)社会环境简述 仁和区管辖8个镇,6个乡,其中2个少数民族乡镇,共604个村(267 20 个村民小组),其中民族村民小组267个;81个居民委员会,32个居民小组。幅员面积17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73公顷,其中水田4762公顷,旱地4611公顷,人口密度为125人/平方公里。 全区总人口226303人。其中:男性114479人,女性111824人,人口出生率10%,死亡率4.5%,自然增长率4.9。 (二)社会经济概况 攀枝花市工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电信、房地产、旅游等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