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石化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石化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XX石化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XX石化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XX石化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6页
XX石化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1 前言 目前全球燃料清洁化的趋势是汽油向低硫、低烯烃、低芳烃、低苯和低蒸汽压发展;柴油向低硫、低芳烃 (主要是稠环芳烃 )、低密度和高十六烷值方向发展。低硫和超低硫已成为今后清洁燃料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日益突显,国家对炼油企业油品的质量要求也 随之提高。 汽油、柴油质量升级周期大约每 4 年一次 , 因此提高油品质量与国际接轨、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排放已经是大势所趋。 根据 我国柴油质量升级标准及升级时间,到 2015 年 1 月 1 日,国 柴油标准将发布并实施,届时柴油产品的硫含量要求小于 50ppm。 2012 年,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 分 公司原油一次加工量为 2000 万吨 /年, 主要加工 1094.69 万吨的进口原油、 455.31 万吨的 俄罗斯 原油以及 450 万吨的大庆原油 ,平均含硫量为 1.2%。现大连石化公司年产柴油馏分油 848.51 万吨,煤油馏分油 201.25 万吨,分别来自三套常减压蒸馏装置、三套催化裂化装置、一套渣油加氢装置和一套加氢裂化装置,由于大连石化公司目前加氢装置能力不足,尤其是缺乏与一次加工装置相配套的油品加氢精制单元,随着国家对柴油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直馏柴油及二次加工柴油若不经处理直接调入柴油,将导致柴油产品难以满足要求严格的国 、国 要求。 目前大连石化公司柴油产品只能部分满足国 标准,剩余的作为 国 柴油出厂。 全厂柴油除加氢裂化装置所产的 199.25 万吨 /年的柴油可直接作为调和组分,其余 653.25 万吨的柴油均需通过加氢装置进行处理,目前大连石 化公司拥有一套 400 万吨 /年的 柴油加氢装置、一套 200 万吨 /年的煤油加氢装置和一套 80 万吨 /年的催化柴油加氢装置,按目前加氢装置处理量,尚有 173.25 万吨的柴油无法加工,不能满足国 柴油标准 。 同时,若按照国 柴油标准生产, 80 万吨 /年催化柴油加氢装置,按目前装置设计条件,需降量操作才可以满足生产国 柴油的要求,需将处理量降低到 60 万吨 /年,这样, 需要 新建处理能力在 193.25 万吨 /年 的 柴油加氢装置 。 为使大连石化公司全部柴油通过装置的一次建设能全部达到国 要求,因此需要新上一套 200 万吨 /年的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以满足大连石化公司对柴油质量升级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工程在 可行性研究 阶段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 的委托,由我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次环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应的标准,在调查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 所在区域及其周围环境现状、 企业现有污染排放情况 ,预测本项目建设及营运的各阶段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以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目标。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3 1 总论 1.1 评价目的 本项目的评价工作主要是从保护环境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对于项目在施工、运营期间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证,以达到以下目的: 通过对企业生产现状调查,掌握现有污染物的排放、达标情况以及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 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调查,以及对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 质量等进行背景监测和评价,掌握该区域的环境现状, 为本项目的预测评价和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 通过 对本工程 建设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并量化本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以及其主要环境影响; 预测各类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包括大气 以及噪声预测,并 对本项目运行 后 企业污染物排放 对区域 环境 的影响 进行 分析; 对本装置环境风险进行 评价 ,主要包括原料、产品以及涉及到的装置 ,并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进行预测; 在项目设计施工之前,预测项目施工期及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行为及其影响的程度,据此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并综合考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工程设计提供指导性意见。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第 22 号令, 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第 32 号令, 2000.4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4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 87 号, 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 声污染防治法,主席第 77 号令, 1997.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主席令第 31 号, 200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主席令第 54 号, 2012.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保局 253 号, 1998.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第 77 号, 2003.9.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 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发 20082 号 , 2008.10.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288 号文, 200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5 号, 2009.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发 200628 号, 2006.3.18 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 20064 号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号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 201298 号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1 年本 ), 2011.6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2008.8.1 实施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 201010 号, 2010.1.28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 环保局 35 号, 2007.4.11 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 , 2006.1.13 修正 关于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强化污染减排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辽环发 200734 号, 2007.5) 辽宁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办法,辽环发 201122 号, 2011.5 大连市环境保护条例 , 2011.3 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 , 大政办发 200542 号 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6.10.18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5 大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大政办函 20061 号) 大连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大环发 200626 号) 1.2.2 技术导则与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 HJ2.1-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 环境, HJ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T19-201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 HJ/T89-2003; 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1.2.3 相关技术文件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柴油质量升级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8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 2013.9 大连市城 市发展规划( 20032020 年), 2006 1.3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文件,大政办发 200542 号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本项目位于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而周边敏感目标位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因此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示意图见 附 图 8。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6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声环境功能区划 :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 2006 年 12 月 20 日发布的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连市中心城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的通知(大政办发 2006190 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所辖区域为规定的三类区,相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3 类标准。大连市城市中心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 见 附 图 9。 1.4 评价标准 1.4.1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类标准 , GB3095-2012 声环境质量标准 3 类标准 , GB3096-200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3-93 表 1.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评价因子 年均值 日均值 小时均值 单位 备注 二级 二级 二级 mg/m3 GB3095-2012 SO2 0.06 0.15 0.50 NO2 0.04 0.08 0.20 PM10 0.07 0.15 TSP 0.20 0.30 表 1.4-2 声环境质量标准 类别 昼间 夜间 单位 3 类 65 55 dB( A)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7 表 1.4-3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序号 项目 类 类 类 类 类 1 pH 6.5 8.5 5.5 6.5,8.5 9 9 2 总硬度 (以 CaCO3,计 )(mg/L) 150 300 450 550 550 3 溶解性总固体 (mg/L) 300 500 1000 2000 2000 4 硫酸盐 (mg/L) 50 150 250 350 350 5 氯化物 (mg/L) 50 150 250 350 350 6 铁 (Fe)(mg/L) 0.1 0.2 0.3 1.5 1.5 7 锰 (Mn)(mg/L) 0.05 0.05 0.1 1.0 1.0 8 铜 (Cu)(mg/L) 0.01 0.05 1.0 1.5 1.5 9 锌 (Zn)(mg/L) 0.05 0.5 1.0 5.0 5.0 10 挥发性酚类 (以苯酚计 )(mg/L) 0.001 0.001 0.002 0.01 0.01 11 高锰酸盐指数 (mg/L) 1.0 2.0 3.0 10 10 12 硝酸盐 (以 N 计 )(mg/L) 2.0 5.0 20 30 30 13 亚硝酸盐 (以 N 计 )(mg/L) 0.001 0.01 0.02 0.1 0.1 14 氨氮 (NH4)(mg/L) 0.02 0.02 0.2 0.5 0.5 15 氟化物 (mg/L) 1.0 1.0 1.0 2.0 2.0 16 氰化物 (mg/L) 0.001 0.01 0.05 0.1 0.1 17 汞 (Hg)(mg/L) 0.00005 0.0005 0.001 0.001 0.001 18 砷 (As)(mg/L) 0.005 0.01 0.05 0.05 0.05 19 镉 (Cd)(mg/L) 0.0001 0.001 0.01 0.01 0.01 20 铬 (六价 )(Cr6+)(mg/L) 0.005 0.01 0.05 0.1 0.1 21 铅 (Pb)(mg/L) 0.005 0.01 0.05 0.1 0.1 22 总大肠菌群 (个 /L) 3.0 3.0 3.0 100 100 23 石油类 (mg/L) 0.05 0.05 0.05 0.5 1.0 注: #对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标准限值的特征污染物指标(石油类),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二级标准 , GB16297-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级标准 , GB9078-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级标准 , GB14554-93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 类标准 , GB12348-2008 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8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 GB18599-2001 表 1.4-4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源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 kg/h) 排气筒高度( m) 二级 二氧化硫 550 38.8 23.8 氮氧化物 240 7.128 颗粒物 120 37.08 非甲烷总烃 4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表 1.4-5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非金属加热炉 )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烟尘 300 烟气黑度 1 表 1.4-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厂界 ) 序号 控制项目 二级 (现有 ) 1 氨 2.0mg/m3 2 硫化氢 0.10mg/m3 3 臭气浓度 30(无量纲 ) 表 1.4-7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 mg/L) 序号 污染物 排放限值 1 COD 50 2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10 3 石油类 3 4 挥发酚 0.3 5 硫化物 0.5 6 悬浮物 20 7 氨氮 8(10) (1) 8 总氮 15 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 12 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 12 时的控制指标 表 1.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 昼间 夜间 单位 3 类 65 55 dB( A) 表 1.4-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阶段 噪声限值 单位 备注 昼 间 夜 间 Leq(dB) GB12523-2011 施工期 70 55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9 1.4.3 其他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18664-2002 石油 加工业 卫生防护距离, GB8195-2011; 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 SH3093-1999; 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 HJ/T125-2003; 表 1.4-10 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加工原油量 (kt/a) 所在地区近 5 年平均风速 (m/s) 卫生防护距离 (m) 8000 2 1200 24 1000 4 900 表 1.4-11 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 类型 工厂类型及规模(104t/a) 装置 (设施 ) 分类 装置 (设施 )名称 当地近 5 年平均风速(m/s) 2.0 2.04.0 4.0 炼油 800 一 酸性水气提、硫磺回收、碱渣处理、 废渣处理 900 700 600 二 延迟焦化、氧化沥青、酚精制、糖醛精制、污水处理厂 700 500 400 800 一 酸性水气提、硫磺回收、碱渣处理、 废渣处理 1200 800 700 二 延迟焦化、氧化沥青、酚精制、糖醛精制、污水处理厂 900 700 600 注: 装置分类:一类为排毒系数较大;二类为排毒系数中等;三类为排毒系数较小; 全封闭式污水处理场的卫生防护距离可较少 60%,部分封闭式的可减少 30%;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表 1.4-12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年加工原油能力大于 250 万 t/a 排水系统划分正确,未受污染的雨水和工业废水全部进入假定净化水系统 特殊水质的高浓度污水由独立的排水系统和预处理设施 轻油储存使用浮顶罐 设有硫磺回收设施 废碱渣回收粗酚或环烷酸 废催化剂全部得到有效处理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综合能耗 (标油 /原油 )/(kg/t) 80 85 95 2.取水量 (水 /原油 )/(t/t) 1.0 1.5 2.0 3.净化水回用率 (%) 65 60 50 三、污染物产生指标 1.石油类 /(kg/t) 0.025 0.2 0.45 2.硫化物 /(kg/t) 0.005 0.02 0.045 3.挥发酚 /(kg/t) 0.01 0.04 0.09 4.COD/(kg/t) 0.2 0.5 0.9 5.工业废水产生量 /(t/t) 0.5 1.0 1.5 四、产品指标 轻柴油 产量的 30%达到世界燃油规范 类标准 符合 GB252-2000 产品技术规范 1.5 评价工作等级 1.5.1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规定,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第 i 个污染物 ),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其中 Pi 定义为: Pi=(Ci/C0i)100% 式中: 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来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 mg/m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m3; C0i一般选用 GB3095 中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本项目排放烟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 SO2: 0.3g/s、 NO2: 0.82g/s、 颗粒物 : 0.13g/s。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11 评级工作等级的判定依据见 表 1.5-1,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计算见 表 1.5-2。 表 1.5-1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判定依据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判据 一级 Pmax80%,且 D10%5km 二级 其他 三级 Pmax 10%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表 1.5-2 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计算 污染物 Ci C0i Pi D10% SO2 0.0032mg/m3 0.5mg/m3 0.64 0m NOx 0.0089mg/m3 0.2mg/m3 4.45 0m PM10 0.0014mg/m3 0.225mg/m3 0.62 0m 因此,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 三 级。 1.5.2 声环境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中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见 表 1.5-3。 表 1.5-3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依据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判据 一级 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 GB3096 规定的 0 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 5dB(A)以上(不含 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 二级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3096 规定的 1 类、 2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 3dB(A) 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 三级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3096 规定的 3 类、 4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 3dB(A)以下(不含 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 本项目拟建区域属于 3 类噪声标准区,建设位置位于大连石化分公司内部,距离居民区等声环境敏感点较远,因此确定本次评价中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等级为三级。 1.5.3 水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运营期间的废水主要是 冷高压分离器以及汽提塔顶回流罐 排放 的含硫污水 ,排放量约在 19.3t/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对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 对地面水评价等级的划分是依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污水排放量、纳受水域的规模以及对它的水质的要求来确定。本工程 最大排水量在 463.2m3/d(0.3 0.2 0.4 0.4 比表面 (m2/g) 160 30 200 200 形状 三叶草 七孔球 拉西环 三叶草 直径 (mm) D1.3 1.7 15 18 D4.5 5.5 D1.5 2.5 长度, (3 8)mm 85 85 85 自然装填堆比 (g/cm3) 0.85 0.95 0.75 0.85 0.65 0.75 0.60 0.70 侧压强度 (N/cm) 150 180N/粒 30N/粒 150 化学药剂 本工程所需要的化学药剂统计 于表 3.7-6 中。 表 3.7-6 化学药剂使用情况及性质统计表 化学药剂 性质 二甲基二硫化物 (DMDS) 分子式: C2H6S2 分子量: 94.2 硫含量: 68.1(wt)% 沸点: 109.6 闪点: 24 凝点: -84.7 热分解温度: 200 密度 (20 ): 1.063g/ml 粘度 (20 ): 0.62cP 表面张力: 33.6dyne/cm 缓蚀剂 性状:黄色或黄褐色液体 密度 (20 ): 950 1050kg/m3 粘度 (40 ): 10.5cp pH 值: 5.5 8.0 阻垢剂 密度 (20 ): 800 950kg/m3 粘度 (40 ): 50mm2/s 凝点: -20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69 辅助材料的储存 本工程催化剂、保护剂均为一次性加料,每隔 36 年进行一次替换,厂内不另外储存。其他辅助材料的储存情况列于表 3.7-7 中。 表 3.7-7 辅助原料性质及存储 辅助原料名称 用量 主要成分 包装形式 储存方式 储存量 备注 缓蚀剂 30t/a 脂肪酸有机胺盐 200Kg/桶 阴凉干燥通风 15t 阻垢剂 190 t/a 磷酸盐类 200Kg/桶 阴凉干燥通风 50t 硫化剂 57.2 二甲基二硫 200Kg/桶 阴凉干燥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强氧化剂腐蚀性物体 57.2 开工时一次性全部用完 3.7.3 燃料介绍 本装置燃料来自厂内燃料气管网。 大连石化分公司 燃料气组成及性质见表3.7-8。 表 3.7-8 燃料气组成及性质 温度 ( ) 30 压力 ,MPa(g) 0.2 0.4 组成, mol% 1).氢气 45.32 11).顺丁烯 -2 0 2).二氧化碳 0.66 12).正戊烷 0 3).丙烷 1.82 13).乙烯 11.1 4).丙烯 3.23 14).乙烷 9.24 5).异丁烷 0.62 15).氧气 0 6).正丁烷 0.57 16).氮气 9.32 7).丁烯 -1 0 17).甲烷 17.98 8).异丁烯 0 18).一氧化碳 0 9).反丁烯 -2 0 19).H2S 1200ppm 10).异戊烷 0.14 大连石化分公司全厂各装置共产燃料气 90.23 万吨 /年,除供应全厂 20 处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气点共计 84.79 万吨 /年外,其余 5.44 万吨 /年送至煤气公司,作为产品卖出。 全厂燃料平衡详见表 3.7-9。 由表可以看出,本项目建设后燃料气供应充足,能够满足装置需求 ,无需外供燃料气 。 表 3.7-9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燃料平衡统计表 (单位:万吨 /年 ) 序号 装置名称 燃料气产出 燃料气消耗 备注 1 600 万蒸馏 0.45 0.70 2 450 万蒸馏 0.41 1.38 3 1000 万蒸馏 6.10 4.69 4 90 万催化 2.25 5 140 万催化 4.99 6 350 万催化 9.47 7 50 万气分三套 0.40 8 70 万气分四套 0.42 9 液化气补管网 4.15 10 30 万酮苯三套 0.66 11 白土精制 0.10 12 糠醛精制 0.99 13 60 万连续重整 3.73 3.05 14 热电厂 5.27 15 石蜡加氢 AB 套 0.48 16 10 万烷基化 0.29 0.39 17 80 万柴油加氢 0.18 18 200 万煤油加氢 0.11 0.55 19 400 万柴油加氢 0.27 3.53 20 225 万吨汽油加氢 1.05 2.38 21 100 万轻汽油醚化 1.76 22 220 万连续重整 8.91 12.56 23 300 万渣油加氢 2.53 6.62 24 360 万加氢裂化 3.72 8.38 25 27 万硫磺回收 0.90 26 20 万制氢 28.96 28.64 27 富氢气体回收 11.70 28 新建 200 万柴油加氢 0.14 1.76 合计 90.23 84.79 尚余 5.44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71 3.8 产品及副产品介绍 本装置所产主要产品为满足 国 标准的低硫柴油产品, 副产品 是脱硫干气 ,其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名称、数量、输送方式及去向 见表 3.8-1, 主要产品 性质见表 3.8-2。 表 3.8-1 主要产品和副产品汇总表 序号 名称 产量 运输方式及去向 备注 t/h 104t/a 1 低硫柴油 228.95 192.32 管输至罐区 2 脱硫干气 1.31 1.10 燃料气管网 合计 230.26 193.42 表 3.8-2 产品柴油性质表 项目 初期 末期 密度 (20 ), kg/m3 0.8459 0.8464 IBP/5% 172/214 171/214 10%/50% 227/279 227/280 90%/95% 345/359 347/361 FBP 369 371 十六烷值 49.1 48.8 硫, g/g 10 10 3.9 工艺流程介绍 本装置由 反应部分 、分馏部分 及公用工程 三部分组成 (以下设备描述编号对应于 附图 1-7)。 反应部分 原料油自装置外来首先经原料油过滤器 (S-101)进行过滤,除去原料中大于25m 的颗粒,之后通过汽提塔底油 -原料油换热器 (E-201)与精制柴油换热,换热后的原料油进入原料油缓冲罐 (V-101),经反应进料泵 (P-101)升压后,在流量控制下,与混氢混合作为混合进料。 混合进料经过反应产物 /反应流出物换热器 (E-101)与反应产物换热后,进入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72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反应进料加热炉 (F-101)加热至所需温度,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脱硫、脱氮、烯烃饱和、芳烃饱和等反应。该反应器设置二个催化剂床层,床层间设有注急冷氢设 施。 来自加氢反应器( R-101)的反应产物,经混合原料 -反应产物换热器( E-101)换热后,进入热高压分离器( V-102)进行气液分离,热高分气经热高分气 /混氢换热器( E-102)与氢 气换热后,经热高分空冷器( A-101)冷却后,进入冷高压分离器( V-103)。在冷高压分离器( V-103)中进行气、油、水三相分离。为了防止反应流出物中的铵盐( NH4HS)在低温部位析出,通过注水泵( P-102)将除氧水注至热高分空冷器( A-101)上游侧热高分气 /混氢换热器( E-102)管程出口的管道中以溶解反应产生的 NH4HS。 冷高压分离器 (V-103)顶部出来的气体(循环氢)经循环氢脱硫塔入口分液罐( V-106)分离出气体中夹带的液体后,进入循环氢脱硫塔( C-101)脱除其中的 H2S 气体,然后经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 (V-111)分液后,进入循环氢压缩机 (K-102)升压后分三路:一路作为急冷氢进入反应器;一路与升压后的新氢混合,混合氢与原料油混合作为混合进料;另一路打旁路至热高分气空冷器( A-101)前,以防止压缩机在低循环量下引起的喘振。冷高压分离器 (V-103)油相送至冷低压分离器( V-104)进行再次闪蒸分离。从热高压分离器 (V-102)分离出来的液体 (高分油 )减压后与冷低分油混合后进入脱硫化氢汽提塔 (C-201)。冷高压分离器 (V-103)底部的酸性水经减压后和冷低压分离器 (V-104)底部经减压后的酸性水混合,进入含硫污水闪蒸罐( V-202)闪蒸后与脱硫化氢汽提塔顶回流罐 (V-201)含硫污水一起出装置,送至酸性水汽提装置进行处理。冷低压分离器 (V-104)闪蒸出的干气与富胺液闪蒸罐( V-108)闪蒸出的干气及汽提塔顶回流罐 (V-201)闪蒸出的干气合并后送至干气脱硫塔入口分液罐( V-206)分液后送至干气脱硫塔( C-203)脱硫化氢处理后送出装置。 装置外来的新氢经新氢分液罐( V-109)分液后进入新氢压缩机( K-101),经压缩升压后与循环氢混合,作为反应所需的混氢原料及反应器床层间的急冷氢。 分馏部分 从反应部分来的高分油及低分油进入脱硫化氢汽提塔( C-201)第 1 层塔盘,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柴油质量升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 1505 号 73 脱硫化氢汽提塔( C-201)设有 30 层塔盘,塔底通入汽提蒸汽,塔顶油气经汽提塔顶空冷器( A-201)、冷却至 50 ,进入汽提塔顶回流罐( V-201)进行气油水分离。酸性水与冷高分污水一起送至含硫污水闪蒸罐( V-202)。油相经汽提塔顶回流泵( P-201)升压后作为汽提塔的回流。 脱硫化氢汽提塔( C-201)底部的精制柴油,经原料油 /汽提塔底油换热器(E-201)与原料油换热后,再经产品汽提塔底油空冷器( A-202)冷却至 170 度后进入减压干燥塔( C-202)真空脱除精制柴油产品中所夹带的水,再经柴油产品泵( P-203)升压后与低温热水换热至 100 ,由精制柴油空冷器( A-203)冷却至 50 送出装置。 为了抑制硫化氢对塔顶管道和冷换设备的腐蚀,在塔顶管道注入缓蚀剂。 公用工程部分 注水系统流程 : 自装置外来的除氧水经反应产物注水罐( V-106)缓冲后,由反应产物注水泵( P-105)升压后注入到热高分空冷器( A-101)入口处以溶解带走产生的铵盐。从而防止铵盐在经过空冷器时由于急冷结晶造成的设备和管路的堵塞。 注阻垢剂系统流程 : 阻垢剂为桶装,平时存放于工厂的专用仓库中,使用时运到现场。先用卸车泵( P-306)把阻垢剂从桶内抽入阻垢剂罐内。用柴油对阻垢剂进行稀释,再经阻垢剂泵( P-307)增压后注入到反应进料泵( P-101)入口管线处。降低高压换热器的结垢程度。 注缓蚀剂系统流程 : 缓蚀剂为桶装,平时 存放于工厂的专用仓库中,使用时运到现场。先用卸车泵( P-306)把缓蚀剂从桶内抽入缓蚀剂罐内。用水对缓蚀剂进行稀释,再经缓蚀剂泵( P-308)增压后注入到脱硫化氢汽提塔( C-201)塔顶管线处。防止酸性气体对塔顶管线及冷换设备的酸性腐蚀,延长设备、管线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 工艺流程详见 200 万吨 /年柴油加氢装置工艺流程图 附图 1 附图 7。 3.10 生产 设备 介绍 大连石化公司 200104t/a 柴油加氢装置主要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