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但目前整体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而且与城市环境的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高度重视和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非常落后,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村庄及农房建设缺乏规划引导。沿公路建房,居住点散乱;建新房不拆旧房,村庄建设用地浪费较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 “空心村 ”现象。农民反复拆建自有住房,不仅影响农民自身财富的积累,而且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紧张。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据有关部门年组织的调查,我国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的村庄没有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村庄行路难,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的村庄垃圾随处丢放,的村庄没有消防设施。在农村居住区,每年工业和建筑废弃物总量达亿吨,农村自身又产生 亿吨生活垃圾,很多地方直排的生活污水污染了农村的沟渠、水塘、溪流和地下水。 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在农村基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少,历史欠账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垃圾、污水、废弃物大量产生,打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叠加。 改善的思路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运用多种有效形式向农民宣传 “先污染、后治理 ”和 “边污染、边治理 ”的危害,纠正部分农民潜意识中 “发展经济必然以污染环境为代价 ”的思想,帮助农民树立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科学制定整治规划。制定村庄整治规划,既要突出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后续的村庄规划与管理,突出乡村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应把重点放在硬化村内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供水、供气设施和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治理人畜混杂居住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建设防灾设施和公共消防设施等方面。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内容广、项目多、总体规模大,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立足村庄已有房屋、设施和自然条件,通过政府帮助与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分期分批地有 序改造和整治公共设施,尽量不增加或少增加农民负担。 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技术。针对资源短缺的现状,开发利用秸秆生物质能源和沼气资源技术,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技术,推广饮用水简易消毒净化技术,开发村镇生活垃圾、粪便的收集与堆肥处理技术,开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发适合当地资源条件的建材生产技术和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等。 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发展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农业,为人居环境改善奠定物质基础。二是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公共设施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以农民为主体的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村民议事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