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选人用人要提高公信度.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选人用人要提高公信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选人用人要提高公信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选人用人要提高公信度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选人用人要提高公信度 本报北京 10 月 17 日电(记者崔丽)十七大报告在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首次提出,以后在选人和用人上要提高公信度。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在今天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实际上是广大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一个公认程度。 欧阳淞说,这些年来,党中央对于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问题非常重视。虽然这个概念是第一次提出,但这方面的工作早就在做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主要的有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延伸考察、任前公示等方法,着力把干部选拔的标准和要求,把干部选拔的程序都交给群众。把干部任用的过程也亮给群众。 他举例说,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地方党委的换届考察中,仅市一级参加会议推荐的人数就达到了 94000 多人,个别谈话的人数达到了56000 多人,进一步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一大 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干部因此走上了领导岗位。 对于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问题,欧阳淞说,前不久两位党外人士万钢同志和陈竺同志分别担任了科技部部长和卫生部部长,社会反响是很好的。 “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历来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选人用人要提高公信度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则。万钢和陈竺这两位同志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学术造诣很深,同时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又善于共事。根据岗位的需要,按照干部选拔的任用条例,把他们选拔出来,是完全合适的。 ” 欧阳淞表示,培养选拔非中共党员干部,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强同民主党派 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今后我们将继续积极稳妥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把符合条件的非中共党员干部选拔到有关领导岗位上来。 ” 欧阳淞介绍说,在干部监督工作方面,几年来,全国共审计党政领导干部 133467 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 7520 人。根据审计结果,有 2585人被免职或降职,有 1363 人受到纪律处分,有 42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全国共查处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人员 9378 人,并给予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 31 起换 届中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