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这是载入史册的时刻: 1979 年 12 月 6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小康 ”。从此 “小康 ”这个古代哲人描绘的令人向往的社会理想,开始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一点点走近中华大地,成为幸福生活的象征,成为亿万中国人的共同追求。 小康生活啥模样?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上世纪 80 年代,人们这样描述小康生活: “吃得饱,穿得暖,过年能吃饺子,手里有零花钱。 ”今天,人们不再为吃穿发愁了,对小康的描述也发生了变化: “小康就是收入不断增加,有余钱买点股票、基金,有时间出去转转。 ” 从 “解决温饱 ”,到 “更加宽裕 ”;从 “总体小康 ”,到 “全面小康 ”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的飞跃。上世纪 90 年代初,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描述是 “不穷不富 ”。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后,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 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天,建设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的小康,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人民新期待的回应,对国内外形势的适应,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也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突如其来的非典,让我们饱尝公共卫生事业滞后的苦果,深刻地领会到,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差距,让我们明白,整体的、全面的小康不是局部地区的、一部分人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酸雨、赤潮、蓝藻、沙尘暴,让我们深感环境污染的切肤之痛,充分地认识到,没有环境的达标,就没有全面小康 今天,小康社会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更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指标。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 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五项新要求,寄托了亿万民众的新期待,凝聚了执政党的集体智慧,让人心里更加亮堂,精神更加振奋。 今天的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人,又是未来的创造者。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谱写新世纪、新时代的小康之歌。唐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