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 2016 目 录 报告摘要 . 1 第一章 信息社会发展总体概况 . 3 一、全国 . 3 二、东中西区域比较 . 4 三、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 . 5 四、省份比较 . 7 五、地级以上城市比较 . 9 六、省会城市比较 . 11 七、副省级城市比较 . 12 第二章 信息经济发展概况 . 12 一、全国 . 12 二、东中西区域比较 . 14 三、省份比较 . 14 四、地级以上城市比较 . 16 五、省会城市比较 . 17 六、副省级城市比较 . 18 第三章 网络社会发展概况 . 20 一、全国 . 20 二、东中西区域比较 . 21 三、省份比较 . 22 四、地级以上城市比较 . 23 五、省会城市比较 . 24 六、副省级城市比较 . 26 第四章 在线政府发展概况 . 26 一、全国 . 26 二、东中西区域比较 . 27 三、省份比较 . 28 四、地级以上城市比较 . 29 ii 五、省会城市比较 . 31 六、副省级城市比较 . 32 第五章 数字生活进展概况 . 33 一、全国 . 33 二、东中西比较 . 34 三、省份比较 . 35 四、城市比较 . 37 五、省会城市比较 . 38 六、副省级城市比较 . 40 第六章 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研究基本结论 . 41 一、全国信息社会发展速度放缓 . 41 二、全国有 32 个城市进入信息 社会 . 42 三、农村数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 . 44 四、绿色发展对信息社会转型的支撑作用明显 . 45 五、创新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 . 46 附 表 . 48 一、全国各省份信息社会发展情况数据表 . 48 二、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信息社会发展情况数据表 . 53 附 录:信息社会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62 第一章 缘起与 进展 . 62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63 一、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 . 63 二、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 65 三、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 . 68 第三章 定量测算方法 . 69 一、测算步骤 . 69 二、指标体系 . 70 第四章 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说明 . 71 1 报告摘要 (一)基础数据 2016 年全国信息社会指数( ISI)达到 0.4523,比上年增长 4.1%。预计 2020年前后全国信息社会指数将达到 0.6,整体上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 2016 年全国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数字生活指数分别为 0.3848、0.4057、 0.5496、 0.5341,其中,数字生活指数提升最快,比上年增长 6.01%,是 2007 年 ( 0.1377) 的 3.88 倍。 2016 年东、中、西部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分别为 0.5644、 0.4018、 0.3852,不同区域之间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尽管西部地区信息社会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但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 2016 年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信息社会指数为 0.4498,低于全国信 息社会指数平均水平( 0.4523),其中,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的 5 个省份信息社会指数为 0.5591, “丝绸之路经济带 ”沿线的 13 个省份信息社会指数为 0.3993。 2016 年北京、上海、天津 3 个省份信息社会指数超过 0.6,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广东、浙江、福建、江苏、辽宁、山东等 6 省份信息社会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6 年全国 15 个副省级城市信息社会指数平均值为 0.65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44.61%。 15 个副省级城市中有 9 个城市信息社会指数超过 0.6,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 2016 年全国省会城市的信息社会指数平均值为 0.556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95%,共有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济南、长沙等 6 个省会城市信息社会指数超过 0.6,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合肥市在所有省会城市中排名比上年提升 7 位,在所有省会城市中排名提升最快。 2 (二)基本结论 全国信息社会发展速度放缓。 2016 年全国信息社会指数为 0.4523,比上年增长 4.10%,明显低于 “十二五 ”期间信息社会发展速度。 2016 年,全国有 19 个省份信息社会指数增速比上年下滑,有 113 个城市的信息社会指数增长放缓,其中 75 个城市信息 社会指数出现了负增长。 32 个城市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深圳市信息社会指数为 0.8510,是唯一进入信息社会中级阶段的城市。湖州、威海是 2016 年新进入信息社会的城市。 农村数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 2014 年农村居民电脑普及率为 9.54%,比上年增长 17.90%,增速超过城镇约 11 个百分点。 2015 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95 亿,比上年增加 9.43%,增速是城镇的 2 倍,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是 32.31%,比上年提升 3.51 个百分点,增幅比城镇高出 2.38 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对信息社会转型的支撑作用明显。 2016 年全国 能效指数为 0.1970,比上年增长 7.31%,空气质量指数为 0.1905,比上年增长 12.38%,增速均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也明显超过全国信息社会指数增速 4.10%。 2016 年贵州省空气质量指数为 0.303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59 倍,比上年增长 20.7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2016 年江苏省能效指数为 0.287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6 倍,比上年增长 11.82%,增速位居全国首位。 信息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2016 年全国教育投入指数、研发投入指数、创新指数分别为 0.4893、 0.5857、 0.1188,比上年分别增长 -6.76%、 1.99%、-1.59%,增速明显低于全国信息社会发展总体水平。 2016 年全国有 25 个省份的教育投入指数、 11 个省份的研发投入指数、 9 个省份的创新指数为负增长;在全国 336 个测评城市中,有 200 个城市的教育投入指数、 131 个城市的研发投入指数、 113 个城市的创新投入指数为负增长。 3 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 2016 本报告是第 5 份关于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状况的研究报告。今年的研究中再次对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测算与分析,具体指标说明与测算方法详见附录。本报告分为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反映了全国信息社会发展概况,附录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数据表。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大陆 31 个省份(含省、自治区、直辖市)、 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第一章 信息社会发展总体概况 一、 全国 2016 年全国信息社会指数( ISI)达到 0.4523,同比增长 4.1%,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 转型期。 2007-2016 年年均增长率为 8.35%,预计2020 年前后全国信息社会指数将达到 0.6,整体上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 图 23 全国信息社会指数发展趋势( 2007-2016) 从信息社会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看, 2016 年全国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数字生活指数分别为 0.3848、 0.4057、 0.5496、 0.5341,其中,数字生活领域发展最快,同比增长 6.01%,是 2007 年 ( 0.1377) 的 3.88 倍。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信息社会指数 0.258 0.275 0.299 0.3 0.324 0.356 0.39 0.416 0.435 0.452增速 6.31% 8.99% 0.38% 7.84% 9.90% 9.58% 6.69% 4.39% 4.10%0%2%4%6%8%10%12%0.000.100.200.300.400.50 4 图 24 信息社会四大领域发展情况( 2007-2016) 二、 东中西区域比较 2016 年东、中、西部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分别为 0.5644、 0.4018、 0.3852,不同区域之间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其中,东部地区信息社会指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24.76%,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 40.46%和 46.51%。中、西部地区信息社会指数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 11.17%和 14.84%。 图 25 2016 年东中西部地区信息社会发展情况 从发展速度上看, 2007-2016 年,东中西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7.30%、 7.83%、 8.72%,西部地区信息社会发展速度略高于东部和中部,但其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 2007-2016 年,东西部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差值从 0.1248 增加到 0.1792,差距扩大了 43.5%。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信息经济指数 0.2506 0.2631 0.2796 0.2911 0.3108 0.3310 0.3460 0.3674 0.3777 0.3848网络社会指数 0.3289 0.3378 0.3466 0.2962 0.3109 0.3353 0.3617 0.3810 0.3852 0.4057在线政府指数 0.4312 0.4574 0.5017 0.4859 0.4700 0.5030 0.5359 0.5405 0.5450 0.5496数字生活指数 0.1377 0.1618 0.2041 0.2520 0.3015 0.3528 0.4141 0.4589 0.5038 0.53410.000.100.200.300.400.500.60东部 中部 西部地区信息社会指数 0.5644 0.4018 0.3852全国信息社会指数 0.4523 0.4523 0.4523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 5 图 26 东中西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发展趋势( 2007-2016) 三、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 2016 年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信息社会指数为 0.4498,低于全国信息社会指数平均水平( 0.4523)。从信息社会四大领域看,一带一路省份信息经济指数为0.3677,比全国均值低 4.45%;在线政府指数为 0.5410,略低于全国均值;数字生活指数为 0.5198,比全国均值低 2.67%;网络社会指数为 0.4314,比全国均值高 6.32%。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的信息社会发展明显不平衡,各省份信息社会发展的差异系数为 23.60%,不平衡程度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的 5 个省份信息社会指数为 0.5591, “丝绸之路经济带 ”沿线的 13 个省份信息社会指数为 0.3993。信息社会指数最高省份是上海,达到 0.7375,是最低省份的 2.37 倍,上海是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中唯一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的地区,除上 海、广东、浙江、福建、辽宁等 5 个省份外, “一带一路 ”沿线的其他 13 个省份信息社会发展程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东部 0.3406 0.3625 0.3856 0.3989 0.4333 0.4574 0.4917 0.5299 0.5489 0.5644中部 0.2357 0.2555 0.2615 0.2673 0.2965 0.3070 0.3358 0.3731 0.3880 0.4018西部 0.2158 0.2254 0.2375 0.2515 0.2766 0.2929 0.3259 0.3597 0.3727 0.38520.000.100.200.300.400.500.60信息社会指数 6 表 29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 2016 年信息社会发展指数情况 地区 信息经济指数 网络社会指数 在线政府指数 数字生活指数 ISI 全国 0.3848 0.4057 0.5496 0.5341 0.4523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 0.3677 0.4314 0.5410 0.5198 0.4498 上 海 0.6722 0.6565 0.7508 0.8795 0.7375 广 东 0.4291 0.5100 0.7195 0.7933 0.5917 浙 江 0.4760 0.5199 0.6434 0.7243 0.5804 福 建 0.3827 0.5959 0.7017 0.6601 0.5618 辽 宁 0.3852 0.4947 0.5276 0.5622 0.4854 内蒙古 0.3472 0.5107 0.4554 0.4846 0.4483 陕 西 0.3669 0.3940 0.6844 0.4726 0.4385 海 南 0.3410 0.4002 0.7314 0.4595 0.4333 吉 林 0.3312 0.4289 0.4660 0.5005 0.4248 重 庆 0.3672 0.4092 0.4803 0.4750 0.4234 黑龙江 0.3320 0.4001 0.5443 0.4563 0.4109 青 海 0.3290 0.3652 0.4698 0.4586 0.3928 宁 夏 0.3227 0.3741 0.2865 0.4884 0.3842 广 西 0.3054 0.3892 0.5535 0.3989 0.3834 新 疆 0.3424 0.3575 0.3667 0.4514 0.3821 云 南 0.2978 0.3389 0.6055 0.3660 0.3614 甘 肃 0.3206 0.3091 0.4627 0.3649 0.3446 西 藏 0.2697 0.3110 0.2893 0.3611 0.3115 目前,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信息社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比较明显。一方面,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在稳定经济增长、增加教育投入、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乡居民信息产品支付能力、推动移动电话与互联网普及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其相应测评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在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研发投入、促进创新发展、推动节能降耗等方面进展相对缓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未来一带一路省份亟需补强的重点。 7 表 30 “一带一路 ”沿线省份 2016 年信息社会发展指数与全国的比较 指标名称 一带一路指数值 全国指数值 经济发展指数 0.3140 0.2945 成人识字指数 0.8559 0.9016 教育投入指数 0.5864 0.4893 大学生指数 0.2892 0.2856 产值结构指数 0.5555 0.6013 就业结构指数 0.1950 0.1695 研发投入指数 0.3586 0.5857 创新指数 0.0856 0.1188 能效指数 0.1687 0.1970 固定宽带支付能力指数 0.3294 0.3195 移动电话支付能力指数 0.3285 0.2908 人均寿命指数 0.7448 0.7520 城镇化指数 0.5814 0.5765 空气质量指数 0.2752 0.1905 在线政府指数 0.5410 0.5496 移动电话指数 0.6287 0.5877 电脑指数 0.3782 0.4824 互联网指数 0.5526 0.5322 四、 省份比较 2016 年北京、上海、天津 3 个省份信息社会指数超过 0.6,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除此之外,广东、浙江、福建、江苏、辽宁、山东等 6 个省份信息社会指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 图 27 2016 年全国各省份信息社会情况 从排名情况看,与 2015 年相比, 2016 年各省份信息社会指数排名基本保持稳定,个别省份变化较大。 0.4523 0.3115 0.3446 0.3559 0.3614 0.3707 0.3743 0.3821 0.3834 0.3842 0.3860 0.3914 0.3928 0.3967 0.4014 0.4043 0.4109 0.4234 0.4248 0.4333 0.4385 0.4422 0.4483 0.4585 0.4854 0.5540 0.5618 0.5804 0.5917 0.6396 0.7375 0.7746 0.0000 0.2000 0.4000 0.6000 0.8000 1.0000全国西 藏甘 肃贵 州云 南江 西河 南新 疆广 西宁 夏安 徽河 北青 海四 川湖 南山 西黑龙江重 庆吉 林海 南陕 西湖 北内蒙古山 东辽 宁江 苏福 建浙 江广 东天 津上 海北 京 9 表 31 2016 年全国各省份信息社会指数及排名情况 省份 信息社会指数 指数 排名 排名变化 全国 0.4523 - - 北 京 0.7746 1 0 上 海 0.7375 2 0 天 津 0.6528 3 0 广 东 0.5917 4 0 浙 江 0.5804 5 0 福 建 0.5618 6 0 江 苏 0.5540 7 0 辽 宁 0.4854 8 0 山 东 0.4585 9 0 内蒙古 0.4483 10 0 湖 北 0.4422 11 0 陕 西 0.4385 12 0 海 南 0.4333 13 0 吉 林 0.4248 14 0 重 庆 0.4234 15 0 山 西 0.4109 16 -1 黑龙江 0.4043 17 1 湖 南 0.4014 18 0 四 川 0.3967 19 0 新 疆 0.3928 20 -5 青 海 0.3914 21 1 河 北 0.3860 22 1 宁 夏 0.3842 23 0 安 徽 0.3834 24 2 广 西 0.3821 25 1 河 南 0.3743 26 0 江 西 0.3707 27 0 云 南 0.3614 28 0 贵 州 0.3559 29 0 甘 肃 0.3446 30 0 西 藏 0.3115 31 0 五、 地级以上城市比较 2016 年,全国有深圳、广州、北京、宁波、珠海等 32 个城市(含直辖市)信息社会指数超过 0.6,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从排名上看, 2016 年浙江湖州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较上年提升 15 位,山东威海上升 13 位,山东济南提升9 位,浙江舟山提升 8 位,浙江绍兴提升 7 位,表现较为突出;同时,也有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包头等少数城市排名下降明显。 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的 32 个城市中, 25 个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其中表 10 现较为突出的是广东省( 6 个)、浙江省( 6 个)、江苏省(各 5 个)、山东省( 4个)。在中西部地区,表现突出的有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新疆的克拉玛依与内蒙古的乌海、包头、阿拉善盟、鄂尔多斯等 7 个城市,均已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 表 32 2016 年信息社会指数排名前 32 位的地级以上城市 城市 ISI 信息经济 指数 网络社会 指数 在线政府 指数 数字生活 指数 指数 排名 排名变化 深圳 0.8510 1 0 0.7478 0.8310 0.7735 1.0000 广州 0.7785 2 1 0.6237 0.7475 0.7496 0.9739 北京 0.7746 3 -1 0.7545 0.6411 0.7946 0.9214 宁波 0.7745 4 2 0.6884 0.7938 0.6522 0.8821 珠海 0.7628 5 0 0.6404 0.7258 0.5672 0.9873 苏州 0.7560 6 -2 0.7016 0.7489 0.6226 0.8621 上海 0.7375 7 1 0.6722 0.6565 0.7508 0.8795 佛山 0.7353 8 -1 0.5585 0.6652 0.6818 1.0000 杭州 0.7330 9 3 0.6360 0.7357 0.5949 0.8733 中山 0.7232 10 0 0.5773 0.6306 0.6455 0.9876 无锡 0.7122 11 0 0.6887 0.7385 0.6531 0.7292 舟山 0.7115 12 8 0.4875 0.8454 0.5357 0.8604 南京 0.7068 13 0 0.6480 0.7144 0.6188 0.7873 厦门 0.7020 14 -5 0.5693 0.6908 0.7343 0.8352 武汉 0.6887 15 0 0.5713 0.6313 0.6684 0.8704 东莞 0.6765 16 -2 0.5511 0.5531 0.4822 0.9902 东营 0.6759 17 -1 0.5441 0.7744 0.5185 0.7618 青岛 0.6734 18 -1 0.5393 0.6511 0.7735 0.7965 嘉兴 0.6665 19 3 0.5376 0.6488 0.5653 0.8467 威海 0.6646 20 13 0.4603 0.7724 0.5901 0.7857 济南 0.6615 21 9 0.4742 0.6717 0.7018 0.8249 绍兴 0.6596 22 7 0.5067 0.7621 0.5281 0.7538 常州 0.6492 23 2 0.5699 0.6931 0.5863 0.7057 天津 0.6396 24 2 0.6050 0.6608 0.5834 0.6718 镇江 0.6390 25 2 0.5650 0.6916 0.6025 0.6726 克拉玛依 0.6330 26 5 0.5135 0.7834 0.3877 0.6840 长沙 0.6295 27 -4 0.4921 0.5978 0.7305 0.7649 鄂尔多斯 0.6294 28 -9 0.5293 0.7987 0.5959 0.5712 包头 0.6190 29 -5 0.5136 0.7140 0.4717 0.6785 乌海 0.6180 30 -2 0.5031 0.6665 0.4268 0.7482 湖州 0.6069 31 15 0.4652 0.6694 0.4918 0.7246 阿拉善盟 0.6012 32 -11 0.4600 0.7440 0.4011 0.6663 上述城市平均值 0.6903 0.5748 0.7078 0.6088 0.8155 全国 平均值 0.4523 0.3848 0.4057 0.5496 0.5341 11 六、 省会城市比较 2016 年,全国共有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济南、长沙 6 个省会城市信息社会指数超过 0.6,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所有省会城市的信息社会指数平均值为 0.556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22.95%。合肥的信息社会指数在所有省会城市中排名第 15 位,比上年提升 7 位。 表 33 2016 年省会城市信息社会发展情况 城市 ISI 信息经济 指数 网络社会 指数 在线政府 指数 数字生活 指数 指数 排名 排名变化 广州 0.7785 1 0 0.6237 0.7475 0.7496 0.9739 杭州 0.7330 2 0 0.6360 0.7357 0.5949 0.8733 南京 0.7068 3 0 0.6480 0.7144 0.6188 0.7873 武汉 0.6887 4 0 0.5713 0.6313 0.6684 0.8704 济南 0.6615 5 1 0.4742 0.6717 0.7018 0.8249 长沙 0.6295 6 -1 0.4921 0.5978 0.7305 0.7649 西安 0.5979 7 0 0.5099 0.4583 0.6684 0.8019 福州 0.5804 8 0 0.4031 0.5672 0.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