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撂荒三大特点五大原因.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耕地撂荒三大特点五大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耕地撂荒三大特点五大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耕地撂荒三大特点五大原因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耕地撂荒三大特点五大原因 近年来,耕地撂荒成为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对农业的发展不利,甚至还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近日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对部分区县土地撂荒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耕地撂荒现象较普遍,但不同地区间的差异较大,由于导致撂荒的五大原因短期内没有缓解的迹象,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一、耕地撂荒的调查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重庆各区县耕地撂荒现象比较普遍,但较往年撂荒情况相比有所降低或者保持相对稳定。涪陵对区内 17 个乡镇抽选的 24个村(耕地总面积 62893 亩)调查显示,今年撂荒面积(因为目前水稻播种还没有结束,故本文所指撂荒面积是指小春实际撂荒面积和大春可能撂荒面积)较去年减少 777 亩,同比降 17.7%。其中小春撂荒面积 2913.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4.6%;大春可能撂荒面积 695.5 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1.1%,分别较去年撂荒面积降低 16.7%和 21.8%。万州全区总耕地面积 149.06万亩,据统计 2019 年全区 小春撂荒面积达25165 亩,占耕地面积的 2.9%;从春耕备耕情况看,大春耕地撂荒面积很少。全区整体撂荒水平较低,属正常情况。其中调查的高峰镇大寨村、太安镇和堰村和分水镇郎咀村三个村子,撂荒面积占耕地面积分别为 2.6%, 2%和 11.8%。巫山官渡镇天灯村 1社 53 户居民实际拥有耕地面积约 430亩左右,目前闲置未耕种的耕地面积 107.3 亩,占耕地撂荒三大特点五大原因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24.9%。撂荒面积基本与去年持平。开县大进镇明洪村 2 社、大德乡龙王村 10 社和郭家镇团包村 1社,三个社 407 户, 1285亩土地中全年撂荒的地很少,而季节性撂荒面积达 265.2亩,占调查面积的 20.6%。 二、土地撂荒存在的特点 重庆土地撂荒现象存在着旱地比水田、小春作物比大春作物、山区坡地比低地平坝更普遍的分布特点。 从土地类型上看,旱地撂荒现象较水田普遍。梁平紫照乡大丘村常年撂荒面积在 60 至 115 亩之间,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 3%左右,基本上是旱地。开县调查的 3 个村 3 个社有耕地 1285 亩(其中旱地 863 亩,水田 422亩),撂荒面积 265.2亩,其中旱地撂荒 256.4亩,占调查撂荒面积的 96.7。 从季节作物上看,小春作物撂荒现象较大春作物严重。小春作物单产和比较效益较低,耕地撂 荒明显比大春作物严重。重庆地区小春作物主要包括小麦、油菜和洋芋等作物。酉阳板桥村 1组,小春耕种撂荒比例在 65%左右,大春耕种撂荒比例预计在 5%左右。开县郭家镇团包村 1 社小春撂荒面积 5.4 亩,占该社撂荒面积的 87.1;大德乡龙王村 10 社撂荒 80亩土地全属于小春作物撂荒。 从地区分布上看,缺乏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山区薄地撂荒现象较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的低地严重。以武隆为例,条件较好的平桥镇某社耕地面积 328 亩,仅有 3 户撂荒,面积 14 亩,占耕地面积的 4.3%;而高山地区的文复乡某社耕地面积 280 亩,撂荒面积近 80 亩,占总耕地撂荒三大特点五大原因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耕地面积的 29%左右,几乎各户都有耕地撂荒情况存在。 三、耕地撂荒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耕地撂荒主要存在以下五大方面的原因: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虽然国家取消农业税、三提五统,并给种粮户实行一定的补助,但并没有缩小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收入之间的差距。随着种粮成本的持续增长,种粮特别是种植小春作物的效益越来越低。由于外出务工收入是在家种粮收入的 2-5倍,大部份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导致了农村土地撂荒。 二是青壮年劳力大量转移,种地劳力缺失。以开县为例, 2019 年全县外出务工 人数达 50.7 万人,占从业劳动力人数的 61.2%,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1974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46.2,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就造成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县内大进镇明洪村 2 社 176 户, 559 人,外出务工人数 303 人,占调查人口54.2,全家外出户数 93 户,占调查户数 52.8。武隆文复乡某社共 39 户农户中,外出务工人数高达 86人,因缺乏农业劳力造成耕地荒芜就占 30 户。公务员之家 : 三是部分耕地生产条件差,土地流转困难。撂荒地多处于交通不便,缺少水源,土地贫瘠,投入产出效益差的山区。酉 阳木叶村 6 组的140 亩撂荒地主要集中在这样的薄坡地。这部分耕地即便不收租金进行流转,也没人愿意耕种,被迫撂荒。 四是野生动物危害严重,导致撂荒。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农村耕地撂荒三大特点五大原因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山区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但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奉节新民镇祖师村野猪、野鸡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被野猪毁掉的农作物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 30%以上。野鸡对玉米嫩苗啄食严重,有时不得不补种两三次。野猪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村民们对它们无可奈何。由于野猪的破坏,当地村民余国中家 5 亩耕地中有 3 亩基本无收或绝收 ,从 2019 年开始被迫撂荒。 五是农民自给自足思想较重。据了解,目前较多的农民种田基本是为了自给自足,并非出于成本收效考虑觉得种粮有利可图。基于这样的考虑,部分农户只耕种距家较近、土地肥沃的土地保证自己家庭的口粮,而对于边远坡地则弃耕撂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